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项针对我国高等级道路桥梁的调查数据显示,因为桥台和路基之间存在显著的刚度差异,加之路基沉降,会导致在引道等路段出现不容忽视的沉降差,造成路面的凹凸,进而引发跳车现象,为车辆的行驶带来影响,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要加强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控制。
  【关键词】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概述
  对于桥梁而言,不能科学处理路基路面沉降问题,将会引发桥头跳车问题,加快桥梁结构损伤,道路桥梁使用寿命达不到预期,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由此可见,路基路面沉降所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未来道路桥梁项目中应该高度重视对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处理,以切实保证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以沉降段路基路面影响中,桥头搭板设置过程中为例,通常情况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出现的弹性变形问题大多集中于牛腿上,而路基部分的土体尤其靠近桥台位置,因此在整个受力体系中的作用不明显,没有承受较大的应力。随着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将会出现不均匀受力。而在纵向层面上,随着桥梁使用时间增加,车辆荷载等外部因素对桥梁的影响更加明显,则会出现两个峰值的路基应力,其中一个峰值将会出现在车辆荷载力的位置;另一个峰值出现在搭板支撑的路基端位置。在车辆移动过程中,当汽车到达搭板末端时,搭板末端位置的路基所承受的纵向应力达到最大值,相应的塑性变形程度也会越来越大,最终出现沉降。
  2、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2.1台背地基变形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桥涵结构地基变形现象,这种现象一般发生于沟壑地段,究其原因,沟壑地段往往存在着较多的土壤空隙,而在地基强度不足的情况之下,这些土壤孔隙造成了地段含水量高,在压缩性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变形。和其他路段的施工相比,路桥施工中的桥头段路堤,在设计及建设时其高度一般高出 5cm 左右。对于台背地基的基底部分,高出的路基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应力,最终导致地基沉降的产生。如果填土容量相同,则建成的路面就有了能随填土高度的递增导致地基沉降现象的发生。
  2.2桥头引道地基处理不合理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公路之所以会出现桥头跳车情况,主要是因为地基出现了下沉,而桥头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是引发下沉的主要因素。在建造地基的过程中,未根据具体状况来制定恰当的施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钻探深度以及地质钻孔数量设置,对于软土的深度及性质缺乏足够的分析,以及未对地基软土层的位置加以明确等等,极易造成桥梁路堤软土地基缺乏恰当的处理,从而出现与标准要求不相符的情况。
  3、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3.1地基处理技术
  由于沟壑地段土壤空隙大、含水量高,可以与强度较大并富含有机物的黏性土层之间进行换土,换土深度由软层厚度确定。若填土高度小于4m,则应开挖0.6m的深度;如果填土高度大于4m,则应开挖1m以上。当黏土开挖翻晒到一定程度开始进行回填并密实,并在回填土上层留出0.6m用于石灰土的密实回填,有效防止沉降变形。在桥头跳车的问题处理中桥背软地基的施工质量对其有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对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后采取针对性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施工,以免对后续施工产生负面的影响。软地基的处理不仅能够加强地基原油的性能同时针对承载力以及路基路面的沉降问题都有较大的预防作用,是道路桥梁施工中整体质量控制的重要举措。
  3.2合理设置搭板
  搭板设置
  搭板设置方法:(1)因地面车辆荷载的变化,路面厚度与刚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施工带来许多不便。介于此,进行搭板设置时可以将搭板与路基面顶部保持相对平行,使搭板顶层与桥面顶层的高度一致。(2)始终保持正常路段的路基顶部与搭板连接端的实际标高一致,并将桥台与搭板连接端的高标设计的大一些,便于结合桥梁与搭板之间的过渡问题。之所以能解决过渡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通过以上设计预留出了反向坡,使路面保持相对平顺状态。预留坡设置以桥台的沉降量为依据。
  桥台与搭板之间的连接
  (1)锚栓。将搭板近端放置在桥台上,使锚栓处于台背和搭板之间。布置的锚栓包括直锚栓和水平拉杆部分,能避免搭板出现纵向滑移而引起桥头沉降。钢筋选用22号,鋼筋间距设置范围为75~80cm。此外,在锚栓竖直情况下,应查看搭板和牛腿的完好程度,避免发生破坏。若此时,水平拉杆方向与限制位移的方向保持一致,将会起到良好的控制应力效果,能有效防止搭板纵向滑移。
  (2)支座。在板的近台端下方铺设 1~2cm 厚度的毡垫层,材料选用板式橡胶,间距设置成80cm左右,规格为150mm×150m×(21~38)mm。
  (3)倒角。将近台端与牛腿边缘位置处设置成倒角,能有效控制因搭板转动而引起的路面结构破坏问题。
  搭板顶层施工
  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砖进行搭板及顶层施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屏障度及车坡度符合要求,这样才能提高路面平整度,避免出现桥头跳车情况。路基顶面与混凝土搭板顶层之间的距离应在10cm范围内,不易超过这一范围。而且,进行底面层混凝土铺设时,应将已经铺筑完成的混凝土碎石基层凿去,保证并提高台背回填强度,避免出现施工缝。
  3.3桥梁路基施工强度夯实技术
  软土路基具有土质疏松、含水量大以及不稳定等特点,因此为了能够保证道路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关技术人员通常会采用强度的夯实技术来加大软土地基的密度从而促进土质的快速粘合保证施工质量。例:在某桥梁路基施工中的现场施工土质为疏松的软土地基,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机械重锤的方式使其排出多余的水分从而提高了土质的密实度确保地基的稳固性。除此项技术外施工单位还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加固措施,保证施工的规范性以及强度,促进工程质量的整体提高,避免出现使用安全以及返工等现象的发生。
  结语:
  桥梁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建设发展同时对人们的使用安全问题也至关重要。因此,为了防止桥梁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从而防止出现跳车情况,应当对沉降段结构进行科学地设计,并合理地设置搭板,同时还应当对桥台软基进行合理的施工,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人们的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金晓华.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四川水泥.
  [2]许剑.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J].文摘版工程技术.
  作者简介:
  钱元骏,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其他文献
研究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加宽不均匀沉降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加宽不均匀沉降的控制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分析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加宽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
<正>新形势下,为更好服务领导决策,要增强信息工作的方位感,以战略思维谋"势";把握信息工作的规律性,以求是精神谋"道";提升信息工作的价值度,以务实理念谋"略";构建信息工作
为进一步加大督查工作力度,确保中央、省、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步骤、有重点地细化12项工作制度,并成立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期刊
简单之事重复做便是专家,困难之路坚持走终见反响。过去七年,刘文伟和京万红人众志成城、筚路蓝缕,在寻求创新与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某种程度上,刘文伟所践行的,正是中药人优越的使命感和价值观。  “目前来看(中药国际化)成果不是太明显,仍然举步维艰。究其根本原因,目前我们中药在评价标准上和西药是不同步的。”2014年1月25日,刚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第十二届中国经济高峰论坛上获颁“2014年中国经济
期刊
随着井下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串口通讯方式逐渐不能满足要求.PSC技术是针对改善串口通讯存在问题而应用的技术.本文主要对PSC技术的应用原理及供电系统组成进行简述,
中艺财富在国内率先进入艺术品金融化领域,实现了文化艺术品在互联网上公开、公平、公正的快捷交易。  2015年,对于沙水兵先生来说,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第一喜,是沙先生今年刚过六十大寿,正式步入耳顺之年,进入耳闻无碍之境。古人云,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由此,是为一喜。  第二喜,是沙先生一手打造的中艺财富文化艺术品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历经革新,在艺术品市场上显
期刊
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矿井运煤系统逐步实现智能化.运煤系统的发展,导致现有采区煤仓容量富裕,传统煤仓存在结构施工复杂、支护强度偏大、机械化程度低,
【摘要】桥梁工程作为一种造价不菲建筑构造物,正常运营时间的长短受诸多因素影响,贯穿于桥梁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尤其以设计阶段的因素最为突出。目前桥梁工程设计中多关注在强度、形式等方面,而往往忽略了耐久性在桥梁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的重要地位。而正是这种耐久性的关注不足,往往还伴随桥梁后期维护保养的缺失。  【关键词】耐久性;桥梁设计;要点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提速的重要条件,而桥梁建设则是基础设施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