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假毁掉的不仅仅是一两个产区,更使得国产葡萄酒的信誉大大下降—疯狂的造假其实是葡萄酒产业近十年来“野蛮生长”最真实的写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据预计2012年,中国将生产出1.28亿箱葡萄酒,届时世界排名第六的澳大利亚的产量才1.21亿箱。在中国日益增长的葡萄酒产量背后,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无限扩大的市场,其实在诱惑的背后,中国国产葡萄酒泥沙俱下,深不可测。首当其冲的是假酒。在国产葡萄酒业飞速增长的背后,假酒究竟知多少?或许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确切数字无法得知,可是假酒对于中国葡萄酒业的危害,我们却能显而易见的看到。
去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6名生产假红酒的嫌疑犯用化学品勾兑并贴上标签冒充高级红酒,中国执法机构没收假红酒达75吨;之后,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真相:从各种勾兑原料,到假商标假包装,昌黎县及周边已经形成了一个造假酒一条龙的完整链条。一时间质疑声、问责声、整顿声……铺天盖地。
与昌黎相同命运,因造假而被央视曝光的通化葡萄酒至今还未走出假酒事件的阴影。2002年12月1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30分“每周质检报告”栏目曝光通化假葡萄酒内幕,引发通化葡萄酒产业全面危机,一时间市场信用降到了零点以下。此后,通化葡萄酒一蹶不振。*ST通葡2009年、2010年已连续两年亏损,2011年上半年业绩继续亏损183万元。在此背景下,通葡酒业与云南红的重组事宜被外界看成是公司“起死回生”的唯一手段。但今天,公司历时近两年艰难推进的重组事宜告吹,通化葡萄酒路在何方?
当我们对整个国产葡萄酒业进行反思时,假酒是一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坎。为什么国内葡萄酒市场会如此“野蛮生长”?为什么本着健康饮酒的消费者,最终却会被假酒所伤?在很多业内人士的眼中,当今中国葡萄酒业怎一个“乱”字可形容,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假酒的兴风作浪,让国产葡萄酒忧患重重。资深市场人士也同样认为,国内葡萄酒市场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首先的瓶颈是质量问题。
“行标”兑水,后患无穷
上世纪90年代,国内葡萄酒行业试图与国际“国标”接轨,在1994年出台了葡萄酒国家标准(GB/T15037-94),这个标准总体水平几乎与国际标准相当,但它是一个推荐标准,也就是说企业可执行也可不执行。在此之前,原轻工部制定了部颁企业标准,允许半汁葡萄酒的存在,也就意味着葡萄酒可以勾兑,兑酒精、兑水等等。这就给国内红酒市场带来了一片混乱。“行标”的出现,让“国标”成为了参考,加之地方执行差异性,国内葡萄酒质量就出现了两种标准。
虽然国家于2003年废止了《半汁葡萄酒》标准,但早期的混乱让国内葡萄酒业看似蓬勃,却一直无法与国际葡萄酒业在品质、文化和品牌上对话。随后兴起的“干红热” 又给了不法经销商可乘之机,国产葡萄酒市场一度陷于混乱状态。
据了解,目前我国葡萄酒行业执行的标准有3种:第一种是国家标准;第二种是行业标准;第三种是企业标准。目前执行企业标准的产品的质量相差非常悬殊,有些大企业的标准制定会高于国家标准,而有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小企业, 制定的标准则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可以说,它们的标准根本就是为劣质酒“量体裁衣”而制定的。
有暴利才会有动力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 生产葡萄酒的原料必须是100%的葡萄原汁,经全部或部分酒精发酵酿制而成的, 酒精度等于或大于7%。但是假葡萄酒却是用各种添加剂勾兑出来的。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葡萄酒,以每瓶750毫升计算,成本不会超过一块钱。有些市场上销售的葡萄酒,一瓶的进价甚至比一瓶矿泉水的进价还低。而这些酒的售价却是成本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北京城北回龙观批发市场出售的低价河北省昌黎县葡萄酒为假酒,售价为5元/瓶,这些低价葡萄酒的酒汁仅占两成,其他均为水和酒精,用色素来调色,而其成本甚至不超一元钱。利润最大化以及竞争压力的驱使,是部分生产者不惜制假售假、制造悲剧的原动力。而制假售假的巨大收益和违法成本微小的支出,甚至可以完全逃避,则是悲剧发生的助推剂。在央视采访视频中可以看到,当地政府在执法过程中的消极作为或不作为,助长了不法经营者的行为。
业内人士透露,在国内葡萄的主产区如被曝光的河北省昌黎等地,分布着大量生产葡萄酒的小工厂,从而为生产假冒伪劣葡萄酒大开方便之门。另一方面造假技术已经突飞猛进,一条1小时可以灌装60瓶、意大利进口的葡萄酒生产线只要60万—70万元;一些工厂从智利等国家和地区进口一些便宜的葡萄汁兑水后出售,一般消费者很难从颜色、口感等方面分辨出真假;有些假冒葡萄酒,酒质十分接近正宗品牌产品,自己就可以打品牌,但是用别人的品牌溢价更高,连专业人士都不一定能辨认。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安全系教授何计国透露,目前对于葡萄酒,国家检测标准中只检测酒精度、糖度等单项理化指标,而不检测葡萄原汁的实际含量,因此,造假企业看准了检测标准中的这个空子,只针对相应的检测项目,加入酒精、糖精等添加剂,就能一一检测合格了。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从通化山葡萄酒事件到昌黎假酒,一个又一个产区出问题足以引起反思,为什么我们的产区都不堪一击?国内有些葡萄酒生产企业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造假,首要原因是迄今为止我们的葡萄酒行业无法可依。著名葡萄酒专家吴书仙说,任何一个产酒国都有法规,就是中国还没有。不仅如此,就连目前中国正在执行的惟一一个葡萄酒国家标准,也是推荐标准,并且和国际标准相比尚存很大差距。比如,年份的问题、原产地的问题,在国外的法规中是讲得很清楚的。另外,国内的一些相关组织也不健全。
在葡萄酒造假触目惊心的背后,其实即使是在昌黎等地,仍然还有很多认真生产葡萄酒的厂家。但是“几个烂葡萄,坏了一方酒市场”。对于这些地区来说,葡萄酒行业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人们对这里生产的产品失去了信心, 这对那些诚信经营的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这些企业因此受害,只会让这个市场更加失衡。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也表示,在中国,葡萄酒作为食品曾归口于轻工部门管理,而酿酒葡萄种植归口于农业部门或林业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一直延续至今。随着轻工部门的机构改革,葡萄酒产品不再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 而各产区酿酒葡萄的种植又分别属农业、林业等不同部门管理,因此容易造成产业管理的缺位。对于中国葡萄酒业,目前急需的是通过企业自律以及行业协会的呼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据预计2012年,中国将生产出1.28亿箱葡萄酒,届时世界排名第六的澳大利亚的产量才1.21亿箱。在中国日益增长的葡萄酒产量背后,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无限扩大的市场,其实在诱惑的背后,中国国产葡萄酒泥沙俱下,深不可测。首当其冲的是假酒。在国产葡萄酒业飞速增长的背后,假酒究竟知多少?或许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确切数字无法得知,可是假酒对于中国葡萄酒业的危害,我们却能显而易见的看到。
去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6名生产假红酒的嫌疑犯用化学品勾兑并贴上标签冒充高级红酒,中国执法机构没收假红酒达75吨;之后,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真相:从各种勾兑原料,到假商标假包装,昌黎县及周边已经形成了一个造假酒一条龙的完整链条。一时间质疑声、问责声、整顿声……铺天盖地。
与昌黎相同命运,因造假而被央视曝光的通化葡萄酒至今还未走出假酒事件的阴影。2002年12月1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30分“每周质检报告”栏目曝光通化假葡萄酒内幕,引发通化葡萄酒产业全面危机,一时间市场信用降到了零点以下。此后,通化葡萄酒一蹶不振。*ST通葡2009年、2010年已连续两年亏损,2011年上半年业绩继续亏损183万元。在此背景下,通葡酒业与云南红的重组事宜被外界看成是公司“起死回生”的唯一手段。但今天,公司历时近两年艰难推进的重组事宜告吹,通化葡萄酒路在何方?
当我们对整个国产葡萄酒业进行反思时,假酒是一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坎。为什么国内葡萄酒市场会如此“野蛮生长”?为什么本着健康饮酒的消费者,最终却会被假酒所伤?在很多业内人士的眼中,当今中国葡萄酒业怎一个“乱”字可形容,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假酒的兴风作浪,让国产葡萄酒忧患重重。资深市场人士也同样认为,国内葡萄酒市场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首先的瓶颈是质量问题。
“行标”兑水,后患无穷
上世纪90年代,国内葡萄酒行业试图与国际“国标”接轨,在1994年出台了葡萄酒国家标准(GB/T15037-94),这个标准总体水平几乎与国际标准相当,但它是一个推荐标准,也就是说企业可执行也可不执行。在此之前,原轻工部制定了部颁企业标准,允许半汁葡萄酒的存在,也就意味着葡萄酒可以勾兑,兑酒精、兑水等等。这就给国内红酒市场带来了一片混乱。“行标”的出现,让“国标”成为了参考,加之地方执行差异性,国内葡萄酒质量就出现了两种标准。
虽然国家于2003年废止了《半汁葡萄酒》标准,但早期的混乱让国内葡萄酒业看似蓬勃,却一直无法与国际葡萄酒业在品质、文化和品牌上对话。随后兴起的“干红热” 又给了不法经销商可乘之机,国产葡萄酒市场一度陷于混乱状态。
据了解,目前我国葡萄酒行业执行的标准有3种:第一种是国家标准;第二种是行业标准;第三种是企业标准。目前执行企业标准的产品的质量相差非常悬殊,有些大企业的标准制定会高于国家标准,而有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小企业, 制定的标准则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可以说,它们的标准根本就是为劣质酒“量体裁衣”而制定的。
有暴利才会有动力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 生产葡萄酒的原料必须是100%的葡萄原汁,经全部或部分酒精发酵酿制而成的, 酒精度等于或大于7%。但是假葡萄酒却是用各种添加剂勾兑出来的。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葡萄酒,以每瓶750毫升计算,成本不会超过一块钱。有些市场上销售的葡萄酒,一瓶的进价甚至比一瓶矿泉水的进价还低。而这些酒的售价却是成本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北京城北回龙观批发市场出售的低价河北省昌黎县葡萄酒为假酒,售价为5元/瓶,这些低价葡萄酒的酒汁仅占两成,其他均为水和酒精,用色素来调色,而其成本甚至不超一元钱。利润最大化以及竞争压力的驱使,是部分生产者不惜制假售假、制造悲剧的原动力。而制假售假的巨大收益和违法成本微小的支出,甚至可以完全逃避,则是悲剧发生的助推剂。在央视采访视频中可以看到,当地政府在执法过程中的消极作为或不作为,助长了不法经营者的行为。
业内人士透露,在国内葡萄的主产区如被曝光的河北省昌黎等地,分布着大量生产葡萄酒的小工厂,从而为生产假冒伪劣葡萄酒大开方便之门。另一方面造假技术已经突飞猛进,一条1小时可以灌装60瓶、意大利进口的葡萄酒生产线只要60万—70万元;一些工厂从智利等国家和地区进口一些便宜的葡萄汁兑水后出售,一般消费者很难从颜色、口感等方面分辨出真假;有些假冒葡萄酒,酒质十分接近正宗品牌产品,自己就可以打品牌,但是用别人的品牌溢价更高,连专业人士都不一定能辨认。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安全系教授何计国透露,目前对于葡萄酒,国家检测标准中只检测酒精度、糖度等单项理化指标,而不检测葡萄原汁的实际含量,因此,造假企业看准了检测标准中的这个空子,只针对相应的检测项目,加入酒精、糖精等添加剂,就能一一检测合格了。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从通化山葡萄酒事件到昌黎假酒,一个又一个产区出问题足以引起反思,为什么我们的产区都不堪一击?国内有些葡萄酒生产企业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造假,首要原因是迄今为止我们的葡萄酒行业无法可依。著名葡萄酒专家吴书仙说,任何一个产酒国都有法规,就是中国还没有。不仅如此,就连目前中国正在执行的惟一一个葡萄酒国家标准,也是推荐标准,并且和国际标准相比尚存很大差距。比如,年份的问题、原产地的问题,在国外的法规中是讲得很清楚的。另外,国内的一些相关组织也不健全。
在葡萄酒造假触目惊心的背后,其实即使是在昌黎等地,仍然还有很多认真生产葡萄酒的厂家。但是“几个烂葡萄,坏了一方酒市场”。对于这些地区来说,葡萄酒行业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人们对这里生产的产品失去了信心, 这对那些诚信经营的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这些企业因此受害,只会让这个市场更加失衡。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也表示,在中国,葡萄酒作为食品曾归口于轻工部门管理,而酿酒葡萄种植归口于农业部门或林业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一直延续至今。随着轻工部门的机构改革,葡萄酒产品不再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 而各产区酿酒葡萄的种植又分别属农业、林业等不同部门管理,因此容易造成产业管理的缺位。对于中国葡萄酒业,目前急需的是通过企业自律以及行业协会的呼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