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常识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所有的哲学是一种远离人生的哲学,它差不多已经自认没有教导我们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智慧的意旨,这种哲学实在早已丧失了我们所认为是哲学的精英对人生的切己感觉和对生活的知悉。威廉·詹姆斯即称这种对人生的切己感觉为“经验的要素”。等到日子长久之后,威廉·詹姆斯的哲学和逻辑所加于现代西方思想方式的蹂躏必会一天厉害一天。但我们如想把西方哲学变得近于人情,则我们必须先将西方逻辑变为近于人情。我们须回到一种对现实和生活,尤其是对于人性,急于接触的思想方式,而不单是求得不错,合于逻辑,和没有不符之处,便算完事。我们对于笛卡儿著名的发现“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所表率的思想的疾病,应该拿华德·惠特曼所说那句较为近于人性和较为有意义的话“目前这样,我就够了”去替代它。生命或生存无须跪在地上恳求逻辑证明它确有或存在。
  威廉·詹姆斯终其一生在那里企图证明中国式的思想方式,并替它辩护,不过自己没有觉得罢了。不过当中有着下列的一个分别:他如果真是一个中国人,他必不会用这许多字眼去做他的论证,而只将用那么三五百个字写一篇短文,或在他的日记中短短的写上几句话便算完事了。他将要对着字眼胆怯,恐怕越多用字眼,便越加会引起误会。但威廉·詹姆斯在他对生活的深切感觉,对人类阅历的透彻,对机械式的理智主义的反抗,对于思想心切想保持它的流动状态,并对那些自以为已经发现了一个万分重要的、绝对的、无所不包的真理,而将它纳入一个自以为满足的系统中的人们的不耐烦当中,他简直就是一个中国人。他的坚持在艺术家的意识上,属于知觉的现实比属于概念的现实更为重要。这一点上,也像一个中国人。其实所谓哲学家者,他就是一个时常将他的感觉力集中于最高的焦点去观察生活的变动,随时预备碰到更新的和更奇怪的矛盾事情,前后不符的事情,和一切不合于常例的事情。在他的拒绝一个系统之中,他所拒绝的并非因它不对,而只因它是一个系统,在这个举动中,他实在破坏了西方的哲学派。照他的说法,对于宇宙的一元概念和多元概念之间的分别,实是哲学中一个最重要的分别。他使哲学有放弃空中楼阁而回到生活本身的可能。
  孔子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他还有一句聪明的话,这句话很像詹姆斯的口气,他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世界并不是一个三段论法或一个论据,而是一个生物;宇宙不作声说话,只是生活着;它并不做什么辩论,只是进行着。某英国天才作家说:“理智不过是神秘物事中的一个节目;而在最高傲的意识力的统治的背面,理智和惊奇是涨红了脸相对着。不可避免的事情变成了平凡,而疑惑和希望则成了姊妹。宇宙是粗野的,如鹰的翅膀一般带着一些竞技的意味,这还算是一件可喜的事。大自然就是一个神奇之迹,同一的物事不再重回,而即使回来也必是已经不同的。”在我看来,西方的逻辑家所需要的只是一些自谦心;如有人能够将他们的脑袋肿大症医好,则他们就能得救了。
  (选自《生活的艺术》,有删改)
  技法提炼
  1.界定概念内涵
  发表议论首先要界定概念内涵,这样观点才能准确。观点要做到“独到”,就必须对文章的内涵、意旨和取向作出“我”的思辨,进而生成“我”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的独特理解。检验对这一问题思辨程度的标尺是“简明”,“简”是对表述的要求,“明”是对内涵的要求。如文中“我们须回到一种对现实和生活,尤其是对于人性,急于接触的思想方式,而不单是求得不错,合于逻辑,和没有不符之处,便算完事”,思辨透彻。
  2.逻辑推理,剖析事理
  分析问题只有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关系、规律、逻辑等讲清说透,才能让人信服。其基本技法有二:一是“切一刀”。事理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剪不断,理还乱”,這就需要我们机智地选择一个看得透、吃得准的角度切入,从而把纠结、纠缠在一起的事理说清楚,道明白。这一刀可以切在此与彼、主与次、内与外、客观与主观等交汇点上,旨在理清头绪,理顺关系。二是“走两步”。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从起点走向终点、从原因导致结果的。为此,我们要学会“走两步”,并通过“走两步”将事理的剖析路径分步展示出来,从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链。如文中林语堂指出西方哲学的不近于人情,剖析其逻辑问题,认为“生命或生存无须跪在地上恳求逻辑证明它确有或存在”,而应回归常识,回归生活,近于人情。
  3.分析阐述落到实处
  议论文是要亮出实招、解决实际问题的,而不能只是举着“我们一定要(应该、必须)……”的牌子空喊口号。这就如同医生治病,在望、闻、问、切,进行诊断的基础上,还需要开出药方,进行治疗。议论文构思亦同此理,只有将“怎么办”的问题想清楚,才能将前文的分析阐述落到现实的土壤,接上“地气”。其实,思辨“是什么”“为什么”的过程就是“知”的过程,而思辨“怎么办”的过程则是“行”的过程。林语堂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自己对于“回归常识”的解决办法:所需要的只是一些自谦心,使哲学放弃空中楼阁,回到生活本身。
其他文献
文化是彩色的,来自异域的宝石蓝,来自西方的象牙白,来自美洲的琥珀黄,以及来自非洲的赭色、藕粉、杏色……绚烂又瑰丽,但最耀眼的要数我们的中国红,我真想伸出一只手,触摸中国文化的银河,万千星辰中有赤茶色的一抹,那是我最熟悉的文化——中药。  小时候的我,体质弱,从早到晚咳个不停,吃了许多西药,总不见起色,父母很是擔心。一日,有人介绍了一位老中医给母亲,母亲带我去看。药铺冷冷清清的,门前的苔藓湿滑斑驳,
期刊
比尔·盖茨有这样一个观点:“每张书桌上会有电脑,每个家庭会有电脑。”而“每台电脑都用微软产品”则是他的梦想。  1975年,年仅19岁的盖茨和他的朋友艾伦创建了电脑软件公司——微软。微软在成立十四年后终于实现了他的目标,成为首家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的软件公司。1998年,当盖茨的财富火箭般上蹿的时候,他每天进账最多达5000万美元。孜孜不倦于软件的创业历程,盖茨用自己奇异迷人的舞姿在悬崖边上迎风舞
期刊
应考锦囊  近几年的高考情况表明,语用题型已从单纯的语言技能考查逐渐过渡到语言技能与生活事务、社交礼仪及文学想象的多向考查,呈现出多个考点的有机组合和题型创新,综合性明显增强。  1.重视基本素养和基本考点的落实。  综合类语言表达题,在同一则材料之中融入成语填空、修改病句、补写语句等考查形式。语用题的考查,归根到底是对语文基本素养的考查,考生在平时就要特别注意语言表达方面的积累,扎扎实实提高能力
期刊
技法点拨  高考《考试大纲》作文发展等级标准中的“材料新鲜”,主要指所选材料能反映社会“热点”与“亮点”,具有时代气息、现实意义、生活色彩、个性特征等。它可以是现实材料,如生活中出现的新人物、新事情、新思想、新风尚等;也可以是历史材料,如故事新编、“老调重弹”等。表现在不同的文体,就是写议论文要求“例证新”,写记叙文要求“故事新”。高考作文如果能做到“材料新鲜”,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期刊
技法点拨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发展等级中对作文的“有创新”列出了五条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见解新颖”。见解新颖,就是要有新颖独到的见解,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在独到、深透的基础上,与众不同又顺理成章,合理透彻又自圆其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为了提升作文的新颖性,广大考生应注重积淀新料,给自己“充电”。  1.新锐见解  广大考生要想从众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中突围出来
期刊
我没事,别管我,快看看有没有伤到群众。  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王建东在开展对抗空战训练时,战机突然撞鸟,发动机工作出现异常,飞机推力急剧下降。当王建东再次推油门,飞机却没有丝毫“抬头”的迹象。推力维持不住,飞机开始下坠。这位有着2100多个小时飞行经验的“老飞”判断,战机随时可能失去动力。而此时战机高度只有272.7米,根本不具备场内迫降条件。王建东沉着操控战机右转以避开市区,并努力保持战
期刊
阅读指要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小说和散文,“鉴赏评价”是其必考内容,要求考生在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艺术魅力进行鉴赏,对作品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1.鉴赏文学形象  欣赏形象,首先要把握形象的特点。所谓特点,就是指有别于其他形象的特征。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考生应从人物的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切入,结合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来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情趣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名言。管子曰:“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家庭早已衣食无忧,而奢侈浪费的事例却时有耳闻。  班级计划举行“衣食与修养”为主题的讨论会,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期刊
应考锦囊  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指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生活状况、情感因素,分析其社会意义及深层内涵。  高考对鉴赏古诗词思想内容的考查,主要涉及十大主题:建功报国、忧国伤时、思乡怀人、生活杂感、长亭送别、怀才不遇、羁旅愁思、愤世嫉俗、蔑视权贵、寄情山水。从诗歌的类别看,主
期刊
小陈:  你好!听闻你和别人车子相撞的事终于协商解决了,作为朋友,我为你松了一口气,也庆幸没有人在这次事故中受伤。不过,痛定思痛,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值此机会,我想和你谈谈我的看法,好吗?  首先,作为中学生,你不可能不懂得逆行违反交通规则,也不可能不懂规则和安全的重要性。你之所以那样做,恐怕还是侥幸心理在作怪——“哪能那么巧呢?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可这一次,竟然真的出事了!  我也有过同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