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化,社会普惠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特惠政策不断融合,计划生育工作中原有的吸引力逐渐弱化,这就为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计划生育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开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一、创新工作载体
1.开展“五结合一挂钩”,即将重点村的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与生态移民相结合,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相结合,与产业发展挂钩,形成合力,整体推进。
(1)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重点村创建活动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实现村道便道通达,农户庭院美化,村党员活动室、卫生室、计生室、文化室齐全。
(2)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民政、扶贫、农牧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少生快富户的帮扶力度,在资金、技术、项目等多方面给予倾斜。提高扶助标准,积极探索部门联动、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全力推进的创建扶持机制。
(3)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开展“我爱我村庄”、“少生快富奔小康,首先看村庄”等创建活动,加强村居环境整治,坚持人文环境、居住环境两手抓、协调发展。
(4)与生态移民相结合。积极做好生态移民计划生育政策衔接,明确生态移民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确保生态移民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连续性。
(5)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相结合。充分发挥村计生协会、民主监督小组、自管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通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示范带动,使群众真正感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惠,实现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6)与产业发展相挂钩。扶持少生快富示范村结合各自实际,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人力优势,鼓励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富民,全力提升扶贫开发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2.做到“五保障双推进”,即对少生快富家庭予以资金扶助、项目扶持、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居住保障,推进少生快富工程项目户全覆盖、项目捆绑落实全覆盖。落实“五保障”措施,达到“双推进”的目的。
(1)资金扶助保障。争取社会各方支持,进一步提高少生快富工程奖励资金标准,加大奖励资金的吸引力。
(2)项目扶持保障。按照“奖励资金扶上马,项目捆绑送一程”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计生政策与其他惠民政策的衔接,各相关部门要在项目安排上,优先扶持帮助,使其获得扶贫资金及项目服务,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突出人口计生政策的利益导向,让计生家庭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养老制度保障。在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意见》(宁政发〔2009〕99号)的基础上,财政部门对“纯女户”家庭成员缴纳个人负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
(4)医疗保障。对“纯女户”家庭成员住院报销比例在相应医疗机构规定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
(5)居住保障。对农村“纯女户”全部安排危房危窑改造项目,对因城市建设征地造成的农村失地农民“纯女户”全部安排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
(6)双推进。通过各项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的实施,推进少生快富工程达到项目户全覆盖,项目落实全覆盖的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确保推广创建活动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1.制定实施方案。各县(区)要把深化少生快富工程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2.落实领导责任。开展深化少生快富工程创建工作,是推进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口和计生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政府相关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组织领导机制。市人口和计生领导小组要及时跟进,加强综合协调、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研究协调解决推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市人口和计生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加强对推广工作的指导,落实帮扶政策;各级财政部门要把推广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投入,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推广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3.建立工作机制。推广创建活动要遵循“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利益导向”的工作机制,并不断完善创新。一是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机制。在严格执行现行少生快富政策的前提下,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达到计划生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目的。二是完善公共服务机制。以满足农村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县、乡(镇)、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装备水平、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机制。三是完善项目扶持机制。财政、民政、扶贫、农牧、卫生、社保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少生快富户的帮扶力度,在资金、技术、项目等多方面给予倾斜。提高奖励标准,积极探索部门联动、整合资源、集中投入、整体推进的创建扶持机制。四是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少生快富实施政策机制,通过优化政策,形成一整套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落实和制度化提供政策保障。
4.搞好舆论宣传。少生快富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这次推广创建工作是少生快富工程的深化和升华,各级组织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采取政策咨询、技术培训、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深化少生快富工程的宣传,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努力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优先优惠政策的知晓率,为推广创建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5.加强督促检查。市人口和计生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创建过程中进度缓慢、标准偏低、敷衍塞责,甚至弄虚作假的行为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确保工作取得了实效。
三、取得的实效
1.农民树立了新观念。提高了奖励标准,增加项目扶持,扩大覆盖范围,多层次、多领域、多举措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少生快富覆盖率达到100%,项目捆绑落实率达到100%。
2.培育了新农民,提高了农村文明程度。开展了全民创业行动,切实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较高科学水平和良好守法素养的新型农民。初高中职业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3.规划建设新村居,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加强村居规划建设和改造,村容村貌整洁,达到户户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有集中的垃圾处理点,有单独的厨房和厕所,住房宽敞明亮实用。
4.发展社会新事业,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村民计划生育自治实施效果好,实现村有党员活动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计生服务室,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0%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少生快富工程实施十年来,累计发放奖励资金8000多万元,拉动全市人均纯收入增加40多元,其中少生户人均纯收入增加近千元,惠及26400多个家庭,全市少出生人口1.9万多人,节约社会资金24亿元。同时,工程实施10年来,年均降低人口出生率1.33个千分点,总和生育率降至2.3左右,基本接近低生育水平,为固原市控制人口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少生和增收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统一,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编辑 刘可)
一、创新工作载体
1.开展“五结合一挂钩”,即将重点村的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与生态移民相结合,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相结合,与产业发展挂钩,形成合力,整体推进。
(1)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重点村创建活动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实现村道便道通达,农户庭院美化,村党员活动室、卫生室、计生室、文化室齐全。
(2)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民政、扶贫、农牧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少生快富户的帮扶力度,在资金、技术、项目等多方面给予倾斜。提高扶助标准,积极探索部门联动、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全力推进的创建扶持机制。
(3)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开展“我爱我村庄”、“少生快富奔小康,首先看村庄”等创建活动,加强村居环境整治,坚持人文环境、居住环境两手抓、协调发展。
(4)与生态移民相结合。积极做好生态移民计划生育政策衔接,明确生态移民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确保生态移民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连续性。
(5)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相结合。充分发挥村计生协会、民主监督小组、自管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通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示范带动,使群众真正感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惠,实现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6)与产业发展相挂钩。扶持少生快富示范村结合各自实际,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人力优势,鼓励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一村一品,产业富民,全力提升扶贫开发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2.做到“五保障双推进”,即对少生快富家庭予以资金扶助、项目扶持、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居住保障,推进少生快富工程项目户全覆盖、项目捆绑落实全覆盖。落实“五保障”措施,达到“双推进”的目的。
(1)资金扶助保障。争取社会各方支持,进一步提高少生快富工程奖励资金标准,加大奖励资金的吸引力。
(2)项目扶持保障。按照“奖励资金扶上马,项目捆绑送一程”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计生政策与其他惠民政策的衔接,各相关部门要在项目安排上,优先扶持帮助,使其获得扶贫资金及项目服务,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突出人口计生政策的利益导向,让计生家庭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养老制度保障。在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意见》(宁政发〔2009〕99号)的基础上,财政部门对“纯女户”家庭成员缴纳个人负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
(4)医疗保障。对“纯女户”家庭成员住院报销比例在相应医疗机构规定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
(5)居住保障。对农村“纯女户”全部安排危房危窑改造项目,对因城市建设征地造成的农村失地农民“纯女户”全部安排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
(6)双推进。通过各项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的实施,推进少生快富工程达到项目户全覆盖,项目落实全覆盖的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确保推广创建活动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1.制定实施方案。各县(区)要把深化少生快富工程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2.落实领导责任。开展深化少生快富工程创建工作,是推进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口和计生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政府相关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组织领导机制。市人口和计生领导小组要及时跟进,加强综合协调、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研究协调解决推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市人口和计生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加强对推广工作的指导,落实帮扶政策;各级财政部门要把推广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投入,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推广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3.建立工作机制。推广创建活动要遵循“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利益导向”的工作机制,并不断完善创新。一是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机制。在严格执行现行少生快富政策的前提下,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达到计划生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目的。二是完善公共服务机制。以满足农村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县、乡(镇)、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装备水平、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机制。三是完善项目扶持机制。财政、民政、扶贫、农牧、卫生、社保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少生快富户的帮扶力度,在资金、技术、项目等多方面给予倾斜。提高奖励标准,积极探索部门联动、整合资源、集中投入、整体推进的创建扶持机制。四是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少生快富实施政策机制,通过优化政策,形成一整套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落实和制度化提供政策保障。
4.搞好舆论宣传。少生快富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这次推广创建工作是少生快富工程的深化和升华,各级组织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采取政策咨询、技术培训、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深化少生快富工程的宣传,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努力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优先优惠政策的知晓率,为推广创建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5.加强督促检查。市人口和计生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创建过程中进度缓慢、标准偏低、敷衍塞责,甚至弄虚作假的行为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确保工作取得了实效。
三、取得的实效
1.农民树立了新观念。提高了奖励标准,增加项目扶持,扩大覆盖范围,多层次、多领域、多举措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少生快富覆盖率达到100%,项目捆绑落实率达到100%。
2.培育了新农民,提高了农村文明程度。开展了全民创业行动,切实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较高科学水平和良好守法素养的新型农民。初高中职业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3.规划建设新村居,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加强村居规划建设和改造,村容村貌整洁,达到户户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有集中的垃圾处理点,有单独的厨房和厕所,住房宽敞明亮实用。
4.发展社会新事业,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村民计划生育自治实施效果好,实现村有党员活动室、卫生室、文化活动室、计生服务室,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0%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少生快富工程实施十年来,累计发放奖励资金8000多万元,拉动全市人均纯收入增加40多元,其中少生户人均纯收入增加近千元,惠及26400多个家庭,全市少出生人口1.9万多人,节约社会资金24亿元。同时,工程实施10年来,年均降低人口出生率1.33个千分点,总和生育率降至2.3左右,基本接近低生育水平,为固原市控制人口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少生和增收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统一,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编辑 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