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注重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的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拥有合格的实践功底,更能适应社会中对应专业岗位的需求。所以我国的中职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会不断调整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比重,尤其对于汽车修理这样实践性强的专业更加需要提升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学习,从而提升汽车修理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汽车修理专业涉及到物理、力学、机械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全面的掌握汽车修理专业的相关技术,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相应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
引言
汽车修理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專业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汽车行业的迅速崛起,如何培养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对汽车装备的更新认识,以适应我国汽车技术发展的迅猛趋势。理实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它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它用直观的接触、感性的认识来提高学生对汽车装备的认知能力,并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实习操作、摸索训练加深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全面掌握。
一、汽车修理专业传统教法分析
目前,汽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课上教师只讲解定义、概念、结构、原理与维修方法等。而汽修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比价较差,抽象思考能力也相对不强,虽然教学中教师增加了形象教学,可是对于汽车的整体结构、各零件间的拆装方法学生仍不能熟练地掌握,也不可能做到触类旁通。实习课上,教师只负责教会学生进行结构拆装、技术参数调整、性能测试等。虽然对技能实习课学生们很感兴趣,但由于理论课与实习课在教学时间安排上的不同步,在实习时,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经遗忘很多,从而导致实习课中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技术,无法形成系统技能。
实习课与汽车修理专业理论课严重脱节,汽车专业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更无法培养出汽车修理行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由此看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汽车修理专业教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就是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紧密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按照原来按部就班的将理论进行教学后再单独的进行实践的教学,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分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同时能够提升教学的直观性和灵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兴趣,提升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学生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同时也要提升学生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应该注重教与学的相辅相成,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
然后是学校应该为理实一体化提供相对比较好的教学环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理实一体化的学习中,将理论和实践形成统一。
最后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促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技术的教学分开,无法实现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实现实践技术的学习,因此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衔接。汽车修理专业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可以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术的练习结合,在学习中也能根据理论知识来指导技术练习,从而能够同时掌握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知识和要点,这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适合学生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对于理论知识的接收是比较差的,因此对于传统方式的纯理论教学方法是不适合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同时汽车修理专业也是一个需要培养技能的专业,因此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适用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教学特征的,尤其是汽车修理专业更加的适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汽车修理专业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三)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促进了汽修专业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
汽车修理专业本身涉及的学科比较多,各方面的专业知识都会有涉及,因此对于教材的研究和细化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与此同时现有教材很多都是用的比较陈旧的内容,因此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汽修专业的教学需求。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能够促进对教材的进一步的研发,从而更好的适应不断发展的汽修专业的教学需求。
(四)一体化教学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有效的完成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术掌握的良好的衔接,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也会形成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四、实现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学校必须重视对汽车修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以老带新。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校来说是相对比较新的教学方法,所以需要一些经验的教师带着一些新加入的教师共同开展教学任务,这样才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2.校外培训。
对于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校的实践训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到社会中接触不同的汽车修理问题,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处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灵活的掌握专业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学校必须要加大教学资源和实习费用的投入
对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来说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资源和教学费用的投入,需要增加一些实践需要的设备,同时也需要一些配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教学设备的支持,因此需要学校教学资源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进行针对性教学
学校要本着中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不同,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中职学生进行正确的能力训练,教师通过关注其能力培养过程,进而关注学生对于能力培养的态度和价值观,实现教学人文主义的渗透。
(四)专业课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模块化整合,并改变授课方式
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汽车修理人才,不仅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同时对于教学的内容也是需要进行模块化的调整,改变授课方式。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需求分成若干的模块,根据模块进行目标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时再根据不同的模块进行授课方式的改变,这样才能有目的性的开展教学。
五、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效,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专业性认识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同时,理实一体化教学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辩证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但也还应看到,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设备不足、认识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需要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加以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景科.汽车维修专业中途实习的构想和实施[J].职业技术,2007(02).
[2]蒋红枫.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02).
[3]卓学龙.浅谈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两大原则的贯彻[J].职业,2009(23).
[4]徐建高.高職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5):91-92.
【关键词】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
引言
汽车修理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專业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汽车行业的迅速崛起,如何培养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对汽车装备的更新认识,以适应我国汽车技术发展的迅猛趋势。理实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它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它用直观的接触、感性的认识来提高学生对汽车装备的认知能力,并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实习操作、摸索训练加深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全面掌握。
一、汽车修理专业传统教法分析
目前,汽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课上教师只讲解定义、概念、结构、原理与维修方法等。而汽修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比价较差,抽象思考能力也相对不强,虽然教学中教师增加了形象教学,可是对于汽车的整体结构、各零件间的拆装方法学生仍不能熟练地掌握,也不可能做到触类旁通。实习课上,教师只负责教会学生进行结构拆装、技术参数调整、性能测试等。虽然对技能实习课学生们很感兴趣,但由于理论课与实习课在教学时间安排上的不同步,在实习时,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经遗忘很多,从而导致实习课中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技术,无法形成系统技能。
实习课与汽车修理专业理论课严重脱节,汽车专业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更无法培养出汽车修理行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由此看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汽车修理专业教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就是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紧密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按照原来按部就班的将理论进行教学后再单独的进行实践的教学,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分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同时能够提升教学的直观性和灵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兴趣,提升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学生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同时也要提升学生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应该注重教与学的相辅相成,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的目的。
然后是学校应该为理实一体化提供相对比较好的教学环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理实一体化的学习中,将理论和实践形成统一。
最后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促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技术的教学分开,无法实现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实现实践技术的学习,因此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衔接。汽车修理专业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可以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术的练习结合,在学习中也能根据理论知识来指导技术练习,从而能够同时掌握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知识和要点,这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适合学生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对于理论知识的接收是比较差的,因此对于传统方式的纯理论教学方法是不适合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同时汽车修理专业也是一个需要培养技能的专业,因此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适用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教学特征的,尤其是汽车修理专业更加的适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汽车修理专业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三)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促进了汽修专业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
汽车修理专业本身涉及的学科比较多,各方面的专业知识都会有涉及,因此对于教材的研究和细化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与此同时现有教材很多都是用的比较陈旧的内容,因此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汽修专业的教学需求。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能够促进对教材的进一步的研发,从而更好的适应不断发展的汽修专业的教学需求。
(四)一体化教学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有效的完成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术掌握的良好的衔接,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也会形成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四、实现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学校必须重视对汽车修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以老带新。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校来说是相对比较新的教学方法,所以需要一些经验的教师带着一些新加入的教师共同开展教学任务,这样才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2.校外培训。
对于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校的实践训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到社会中接触不同的汽车修理问题,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处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灵活的掌握专业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学校必须要加大教学资源和实习费用的投入
对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来说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资源和教学费用的投入,需要增加一些实践需要的设备,同时也需要一些配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教学设备的支持,因此需要学校教学资源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进行针对性教学
学校要本着中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不同,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中职学生进行正确的能力训练,教师通过关注其能力培养过程,进而关注学生对于能力培养的态度和价值观,实现教学人文主义的渗透。
(四)专业课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模块化整合,并改变授课方式
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汽车修理人才,不仅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同时对于教学的内容也是需要进行模块化的调整,改变授课方式。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需求分成若干的模块,根据模块进行目标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时再根据不同的模块进行授课方式的改变,这样才能有目的性的开展教学。
五、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效,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专业性认识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同时,理实一体化教学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辩证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但也还应看到,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设备不足、认识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需要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加以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景科.汽车维修专业中途实习的构想和实施[J].职业技术,2007(02).
[2]蒋红枫.项目教学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02).
[3]卓学龙.浅谈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两大原则的贯彻[J].职业,2009(23).
[4]徐建高.高職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0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