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zy0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传媒技术的日益进步,时尚文化不断冲击大学校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双重影响。基于时尚文化的特点及其在大学校园中流行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时尚文化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时尚文化的有利因素并结合我国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时尚文化 大学生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12-0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人类文明的进步,有赖于一个多元社会的存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一个既弘扬主流文化,又允许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势不可挡,时尚文化在我国青少年中掀起了一股热潮,时尚文化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学校园更是不例外。这种现象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地点产生的,它主要包括了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和相互矛盾,需要青年学生对它做出判断和选择。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时尚文化的定位,以及他们接触过时尚文化后价值观所受到的冲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对待时尚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时尚文化的涵义及特征
  根据《简明社会科学辞典中》中的定义,“时尚”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预认为后来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效仿的生活样式。在《牛津英语辞典》的解释中则认为,时尚是流行的行为、物品、外形和风格,特别是流行的衣服式样,流行的时代言论、思想,对上层社会生活方式的模仿。“时尚”在辞海中解释为“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如在服饰、语言、文艺、宗教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往往迅速被人们采用、模仿和推广。表达人们对美丽的爱好和欣赏,或借此发泄个人内心被压抑的情绪,属于人类行为的文化模式的范畴。时尚可以看做习俗的动变形态,习俗可以看做时尚的固定形态。”
  简言之,时尚就是在一定时期出现在社会上的一种社会风尚和生活模式。任何的时尚文化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的产物,因此构成这一社会环境的任何社会历史条件,都会成为时尚文化借以存在的现实基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时尚文化所代表的事物也不尽相同。它们都有其各自的特征。在当代社会时尚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时尚文化具有很强的时尚性,其本身并不是一种精致的文化,但可以满足人们的感性需要,为人们的感官带来愉悅。从时尚文化的形成发展看,时尚文化常常以新奇的面目出现于社会,它们起于新奇,结束于新奇的失落。第二,时尚文化具有时代性,时尚文化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而且它总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分不开的。离开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时尚文化就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即使是那些具有不同程度先锋主义特征的时尚文化,也离不开时代文化养料的滋润,也是对一定时代社会变化与发展的折射与反映,揭示着社会生活变化与发展的潜在意义,预见时代发展的走向。时尚文化虽然都有自己固有的内容,但它们都是产生于一定历史时代,受着该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受着该时代发展的主要潮流的制约,因而时尚文化具有明显的社会烙印。第三,时尚文化具有盲目性,时尚文化在流行过程中,会对意识到其存在的社会成员构成一定的社会压力,这种压力虽然是无形的,但有时却比有形的东西如规章制度更具有行为的制约力。那些不追求时尚,不合时宜者,往往会引起别人的非议和歧视。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思想负担,引起内心焦躁不安。这将会导致一些群体成员盲目追求时尚,会在群体中起到误导作用,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第四,时尚文化具有非强制性,无论是人们对时尚文化的主动追求,还是被动效仿,时尚文化的传播过程都具有较大的自发性,人们对时尚的追随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时尚文化为人们所采用与废弃,更多的是基于人们各自的自由意志。与习惯、规范、纪律对人们所具有的强制性相比,人们对时尚文化的选择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时尚文化的这种非强制性和既有统一性的特征,也是人们乐于接受和追逐时尚文化的重要原因。第五,时尚文化具有动态性,时尚文化的动态性是指时尚文化富有变化。随着社会条件、社会状况的变化,随着时代的更替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与更新,作为表现一定社会情感,反映一定社会状况和社会心态的时尚文化也必然会随之改变其形式,更新其内容,也有的在变迁中消亡。
  二、时尚文化在大学生中广为流行的原因
  首先,我国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我们一直都是在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动摇,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时尚文化作为一定阶段社会的“新宠”,它打破了传统的思考问题的模式和程序,摆脱了固定思维的束缚,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不断变化。
  其次,大学生价值观的个体性和从众性。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准也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价值认识、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也就不同。由此,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有其自身的个性和特点。但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又有从众性的一面。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任何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因此作为新兴群体的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最容易被同辈群体所同化,并直接以相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最后,传播媒介的作用。传播活动的中介因素,是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的工具。不同的传播媒介以同样的方式传播同样的信息内容,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大众传媒是实现传媒媒介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改变世界和人们观念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现代社会里,出了学校、家庭和同龄人群体外,大众传媒已成为影响青年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第四个重要因素。”   三、时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正如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是把双刃剑一样,时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也是一样的,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其腐朽堕落的一面。
  1.时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积极的影响。时尚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社会,加快适应社会。总的来讲,当今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取向是积极的、向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念在不同的时代也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时尚文化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它的影响下,现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逐渐向着时代所崇尚的方向发展。
  2.时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消极的影响。
  (1)导致大学生价值目标趋向功利化。时尚文化经常是通过反复出现,抓住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等形式出现在大学生的面前,在下意识暗示等心理和行为控制技术等方面不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强化。尤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展示在大学生眼中的成功人士均是着名牌服装、出入高档场所、有豪车接送、家居高级别墅等等。这些信息的反复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实际助长了大学生追求名牌效应和盲目攀比的不良“心理定势”,错误地把这种观念就当成是人生价值的真谛。而时尚文化就是把这些看似成功的价值观念没有稍加区分就一起推销给了大学生,看起来似乎很贴近生活,实际在无形中动摇了大学生心中的那把价值天平,冲淡了对高尚理想道德,对人性全面发展,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追求。
  (2)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时尚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消费文化,其文化产品就是商品。为了把这种文化商品更好的推销出去,时尚文化商品总是通过各种华丽的包装和吸人眼球的形象,竭力刺激人们的欲望,不断向人们推销享乐主义的价值观。而在校的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20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青年学生无论是在性格上还是思想上都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无论是在行为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极容易被享乐主义的思想所侵蚀。因此面对时尚文化时他们往往会迷失自我,表现出很大的盲从性,从而造成价值取向的扭曲。
  (3)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混乱。时尚文化的引发和流行,无不体现领潮者、追随者追求自由、标新立异、创造激情、张扬个性的价值观。大学生时尚文化中的自我至上价值观,使他们对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观念日趋淡漠。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习惯个人独来独往,生活在网络虚拟的个人世界中,不愿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强调个人主义,缺少社会责任感;有的对高雅文化艺术不感兴趣,生活方式格调低下。特别是在涉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时,部分大学生总是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这与他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是不相符的。
  四、利用时尚文化作为载体,促进大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形成
  时尚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时尚文化的消極影响,充分发挥时尚文化的有力因素并结合我国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显性德育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它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荣辱观为基本内容,要解决时尚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需要发挥高校德育显性功能,大张旗鼓弘扬主旋律,用现金文化占领大学生教育的制高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且有助于健全大学生的世界观。
  第二,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正如乌申斯基所言:“一个教育者应当力求了解人,了解他实际上是什么样,他的一切弱点和优点,他的一切日常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精神上的要求”。如果价值观的教育不注重主体化,就不能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而不了解大学生的独特内心世界,就可能无的放矢。这样,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不是自觉自愿的接受。因而就可以吸收时尚文化当中那些活跃的积极的符合主流思想的价值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价值观教育的学习中来,将价值观进行内化,以期真正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第三,加强校园积极时尚文化的建设,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培育四有新人的过程中具有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在传统意义上市严肃的正统的,我们可以吸收进时尚文化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元素,让校园文化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从而增强大学生抵制时尚文化消极影响的自觉性。
  第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由于时尚文化具有从众性,这点可以为我们进行价值观教育所利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生又具有很强的模仿心理与模仿能力,典型榜样的树立,能够激发和促进大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激励他们按照先进典型的思想、行为来规范自己。同时,先进典型也可以成为大学生自身的比照物,促使大学生经常加以对照,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R].人民日报,2002.11.09.
  2.顾瑛.高校校园流行语失范现象浅析[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苏颂兴,胡振平.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0
  5.徐海波.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诠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转引自古人伏:德育的变革与变革中的德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7.刘铁英.新时期时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12)
  8.杨丽霞.论时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与对策.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4)
  9.刘昊,薛平平.流行时尚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长沙大学学报,2007(11)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 福建漳州 363000)(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水运工程中在涉及到挖掘密实粉砂时,由于其开挖难度大、沉降速度慢、装舱效果差,最佳的挖泥时间难以确定等特点,严重影响施工产能。而目前国内外对挖掘密实粉砂的有效方法较
广东海事局水上安全大巡察行动开展至令一批批优秀的海事青年冲锋在前,他们不畏辛劳,在海事一线奉献青春力量。记者走访肇庆海事局港口海事处了解到,该处86后副处长文明忠,他不仅
2017年3月26日,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和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岸电台在广州举办了南海岛礁海况预报播发启动仪式。这意味着对南海海况的播报完成了从面到点的突破。事实上
岛屿灯塔桩因建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与陆地上的灯塔桩在管理维护上应该有所区别。本文从南澳岛屿灯塔桩的基本情况、管理维护现状、管理维护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维护的措施建议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交通运输行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如期发布的《2016年交通
摘 要: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对于消除医患信息不对称,促使医患关系处于良好状态,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医院信息网络披露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我国医院信息公开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医院 财务信息 网络披露 影响因素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31-02  一、引言  信息是维护良好经营环境与提升组织效率的重
穿浪型高速客滚船具有的优良性能一直为业界称道,是海湾、岛屿、海峡之间交通旅游的理想选择,而对于横穿台湾海峡的航线,穿浪型高速客滚船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高速船,更是具有良
建筑业的亏损状态是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全国各省、市的建筑业中,有三分之二的建筑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降低施工成本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着重探讨成本控制原则、成本
本文旨在加强水资源论证管理工作。根据鞍山市水资源论证工作涉及的对象,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鞍山市水资源论证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摘 要:当前基层消防部队财务队伍建设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部队战斗力提升和持续发展。该文深入分析当前消防部队财务队伍建设的现状,并相应地提出加强财务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消防部队 财务 队伍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9-124-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消防部队职能的不断拓展,各级地方财政加大对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