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o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要“先学后教,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合理分组,合作阅读,培养学生集体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开展思维激发教学,激励学生发挥自主性、独立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改革 先教后学 主动探索
  纵观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串讲加解释”的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知识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长期如此,老师的“一言堂”既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又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势必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的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可以从先学后教、在课堂分组合作阅读文本和思维激发教学上进行尝试。
  一、先学后教,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1.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用发展的目光来看现在的时代,创造性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语文教育本来就源自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前如死水一潭、活力不再的“灌注式”语文教学的弊端,对新时期教育是极不利的。应把握新的课改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闪亮登场”的机会,来更新我们的思想,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武装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丰富我们今后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2.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要使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而进行问题多而杂、启而不发的“满堂问”,进行浅层次而不着边际的盲目的讨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坚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
  3.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是智力的开发者,是信息的提供者,是意义的建构者,传统观念必须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从此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育思想的更新,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上分组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教学的尝试的关键。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活动轻松、愉悦起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合理分组,合作阅读,培养学生集体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合作是人类相互帮助完成任务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即将到来,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更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语文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需要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分组时要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取长补短。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使成员不再有置身事外的感受,积极参与讨论,可以在每组中确定一个发言人,总结本组各成员的回答。这样分组更能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学会独立欣赏文学作品。
  三、开展思维激发教学,激励学生发挥自主性、独立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激发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下,对课文(作品)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有效信息,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应用文本中学会的有关知识去了解生活,深入研究生活中相关的事物,从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体验、理解和应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学习活动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记忆和理解,使学生成为知识灌输对象的状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探究合作能力得以培养,进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开展先学后教,进行合作阅读、思维激发训练与培养,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坚持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万元奇 新课程教学改革.教育研究,北京出版社,2011,9。
  2.习好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新课程,山西出版集团,2012,3 。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对诸多故事教学的不如意情形,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本人探索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故事”的三种有效形式:教师讲故事,学生准备故事,用故事进行思维训练。  关键词:历史故事 兴趣 思维训练  美国德育学家里可纳曾说:“故事曾经是世界上许多大教育家最喜欢用的教育手段。”历史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内容丰富,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一个动人的小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
期刊
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生命线。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构建新的内容,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掌握好语文教学的规律,把握好它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正确方法。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显突出。因此,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语文老师所关心的问题。  本文拟就如何提
期刊
新课标已经颁布并实施几年了,在这几年中,从对教师的培训到课改的实验,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教师都付出了许多心血。但是,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在基层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悖于新课标的精神,也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刻意标新立异,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有些教师把课程改革理解为教学形式上的翻新,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抛弃了语文传统教学的精华。笔者曾听过一次市级观摩课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由得对在新课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进行深深的反思:存在着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肤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课时不够用和课后练习与教学进度脱节等来自教材和课程的困惑;存在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导致惯性教学、学生活动影响教学进度、探究难以建构知识体系等来自教师的困惑;存在着实验室建设、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跟不上课改步伐等来自教学资源的困惑。只有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
期刊
摘 要:教师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做到文本细读。只有做到文本细读,才能在问题设计中去粗取精,直指文本主旨,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文本细读 出生入死 博采众长 学生角度  新课程改革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恰当有效的提问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怎样做到有效提问呢?一定的提问技巧、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但最重要
期刊
在传统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乏,教学效率极其低下,只注重短期效应,忽视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能力培养。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教师如何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关注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决于实施者的理念和教学艺术,笔者通过两年的新课程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下面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更
期刊
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主要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本课程。利用好新教材,提高和改进教法,并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  新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毋庸置疑,但在数学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许多传统课堂所没有的“新现象”,如课堂“乱哄哄”,学生高谈阔论、情绪高扬,数学课像科学课一样做起了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标把“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成长为终身爱学习的人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确立为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实现的首要目标。确立“兴趣领先,快乐第一”作为小学生语文教学目标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长期令学生“索然无味”的局面,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语文学习产生直接的、浓厚的兴趣,并从感受学习的快乐中领受到学习母语的快乐和美好,从而为他们逐步成长为终身爱学习的人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的课程理念给我们带来了学习方式上的变革:自主、合作与探究。它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的进取活动,学习应联系一定的环境。在某种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巩固原有的知识,发散思维,审视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关键词:合作交流 自主 探索 引导  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难得的艺术。要想做好这
期刊
教改轰轰烈烈的进行中,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首要任务。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实现高效教学,必须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造能力。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教师精心地设计整个课堂教学,而往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