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高标准贫困线的确定:世界银行和美英澳的实践及启示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银行2018年10月发布报告提醒中等收入国家在关注极端贫困或绝对贫困的同时,可以用更高标准衡量贫困状况,并提出中等收入国家衡量绝对贫困的两条补充性贫困线:人均日收入低于3.20美元和5.50美元,以及衡量相对贫困的“社会贫困线”.事实上,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高收入国家早就以较高标准衡量该国贫困人口,其衡量方法体现相对性和动态性.2020年我国实现现有贫困对象全部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仍然会存在一定数量和比例的相对贫困人口.借鉴世界银行建议和美英澳三国实践,我国2020年后可以按照前一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40%划定次年贫困线,以较高标准衡量全国相对贫困状况.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我国民族地区具有特殊性和地方性.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构建具有地方性知识特点的司法保障机制.在乡村司法现代化与本土化、实用主义与规则主
中国生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呈现出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渗透与融合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在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研究日益融合的趋势下,政治话语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话语做批评架构分析,即基于语料库,在语言特征量化梳理的基础上,将对话语的认知机制阐释和对话语
通过构建供给锁定型市场供需模型、泰坦伯格边际减排成本差异模型、控排企业成本最小化模型和资本碳资产定价模型,系统分析了碳交易机制对碳市场参与主体的约束和激励效应,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