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雄激素对大鼠血液中雌激素及血管壁雌激素受含量的影响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h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列年期或行双测卵巢切除术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降低或丧失,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Mcpherson等[1]报道,65岁以上妇女患心血管病症占1/3。适时的雌激素补充或替代治疗可以在控制更年期症状的同时,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2]。但Rossouw等[3]提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雌孕激素的使用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及乳腺癌的发病率,从而使有关雌激素补充或替代治疗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争论始终不断。而雌激素对心血管作用的具体机制多认为与血脂效应、受体效应及钙离子拮抗效应等因素有关,雌激素还可能通过血管壁的雌激素受体而起作用[4]。而血中雄激素水平对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及血循环中不同的雌激素水平对血管壁雌激素受体(ER)表达有何影响报道较少。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采用雌性大鼠去卵巢模拟绝经,观察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替代实验时,血循环中雌激素含量变化及大鼠主动脉降段上的ER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先证者Ⅲ1,女性,71岁。61岁开始表现记忆减退,注意力涣散,认知功能障碍,自发语言错乱,有抑郁、焦虑、易怒等症状,并且进行性加重。目前该患者为完全性遗忘,对自己子女、丈夫等全记不清楚,每天不说话、不笑,有少动、震颤、肌强直等症状。
期刊
患者男性,90岁。因发热6 d,加重1 d,于2001年5月20日入院。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 方法 采用盐析法提取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白细胞DNA,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检测AT1R基因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并与10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 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C基因型频率22.0%,C等位基因频率18.7%,均比正常健康组高
期刊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间外科治疗的178例老年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老年人胰腺癌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期刊
我科1998年7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老年人双侧慢性硬 膜下血肿33例,占同期收治的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47例的?0.2%。主要采用双侧钻孔引流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回顾性分析如下。
期刊
最近研究发现,肥胖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明显较非肥胖者为低,且肥胖往往伴有血清瘦素(1eptin,LP)的明显升高,提示LP可能参与骨代谢的调节。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美国老年痴呆症患者放弃维持生命治疗的决策。 方法 对美国某老年痴呆症专科护理中心(BDSC)的10个病例作纵向性研究,分析北美文化及医疗照护文化对放弃维持生命治疗决策的影响。 结果 BDSC有2个放弃维持生命治疗决策的模式:(1)尊重患者意愿,预立遗嘱放弃维持生命治疗;(2)考虑患者的生存质量,预立遗嘱放弃维持生命治疗。放弃管饲及放弃抗生素治疗的考虑不同,前者基于共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低频高能超声溶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闭塞相关血管或“罪犯”血管血栓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ACS患者26例,其中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19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例;左前降支闭塞10例,左冠状动脉闭塞4例,右冠状动脉闭塞5例。超声溶栓后对闭塞相关血管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结果 超声溶栓后,闭塞相关血管前向血流达心肌梗死
期刊
[摘 要]目的 通过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快速序列动态增强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6例无泌尿系症状健康对照者、1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及3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MR动态增强及延迟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和正常组织的相对信号强度值,并绘制正常周围带、前列腺癌及增生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 正常周围带轻度强化,并缓慢上升至晚期(300s)达峰值(信号强度0
期刊
近年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尽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掏剂等药物的应用改善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1]。经过20多年来的临床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已获得充分肯定,但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实际应用中仍远未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如何充分有效的阻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和预防心原性猝死,仍是困扰临床治疗的难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