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诊治体会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中央区颈清扫术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中央区颈清扫术且临床随访资料完整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78例的病历资料。

结果

78例患者共发现并原位保护上甲状旁腺131个,其中位于甲状软骨下角水平有112个(85.50%,112/131),甲状腺背侧中上1/3水平及稍上方有19个(14.50%,19/131)。所有上甲状旁腺均位于喉返神经入喉点向下2 cm这一段神经的上方或外上方。共发现并保护下甲状旁腺110个,在下动脉上方甲状腺背侧(甲状腺背侧下1/3区域)发现下甲状旁腺57个(51.82%,57/110); 在下动脉表面附近发现下甲状旁腺24个(21.82%,24/110);在下动脉下方发现下甲状旁腺29个(26.36%,29/110)。在中央区颈清扫标本中发现被切除的甲状旁腺并行即刻自体移植的有3个,在病理报告中发现甲状旁腺的有7个。27例发现4个甲状旁腺(34.62%,27/78),30例发现3个,16例发现2个,5例发现1个(4例发现1个上甲状旁腺,1例发现1个下甲状旁腺)。

结论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中央区颈清扫术,有效地辨认和保护旁腺的血供是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最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伴发疼痛的帕金森病患者正中神经感觉阈值、痛觉耐受阈值变化,以此探讨外周神经在帕金森病相关性疼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检测64例帕金森病患者及30名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依次以2 000、250、5 Hz的频率测试时双手正中神经的感觉阈值及疼痛耐受阈值。并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蒙特利
期刊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16位密码子遗传多态性在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预后中的作用。方法75例MG患者,其中17例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MG),58例不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NAIDMG)。根据起病2年时病情将MG患者、AIDMG患者、NAIDMG患者分别分为复发病程组和单一病程组,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β
目的探索浙江南部地区人群白三烯A4水解酶(LTA4H)基因中rs2660845、rs254049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00例脑梗死患者,另选该院同期30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采用PCR和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LTA4H基因中rs2660845、rs254049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完全随
目的研究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患者注意网络的损害情况。方法运用Fan设计的注意网络测试工具,对已确诊的75例BECT患儿(BECT组)和75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分别进行注意网络检查。结果BECT组注意网络检查正确率(95.77%±5.63%)低于对照组(98.55%±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3,P<0.05);BECT组注意网络检查总平均反应时[(946.87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分析浙江西南地区6家大型综合性医院4.5 h内接受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22例,根据治疗前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将患者分为服用组(n=16)和未服用组(n=106),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特点、颅内出血转化发生率和预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静脉溶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