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镇远是个水乡古镇,宁静幽远又封闭落后,这里没有专业的游泳教练,更没有一家游泳馆,可是这里的孩子却个个是游泳的好手,原因便是,水乡为孩子提供了学习的大环境,他们有机会在尝试中练就游泳的好本事。而在班级为学生创设尝试教育的环境,“先让学生试一试”的德育也让我和我的学生們尝到了不一样的滋味。
一、个体成长篇
1.值日班长——今天我当家
一个班级如果只由班主任一个人来管理,无疑是很重的负担,况且一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而学生们则有着无穷的创造力。设置“值日班长”这个岗位为学生提供了尝试的机会,学生当家作主参与班级管理,处理实际问题,学会了换位思考,提高了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
小林同学平时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经常不服气。这天轮到他做值日班长,可体验到了管理的难处。正所谓看花容易绣花难哪,不但班级卫生扣了分,他还差点和一个同学闹出矛盾。这次尝试让他对自己有了深层次的思考,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角色。再次上任时,他吸取上次的教训,首先收敛了脾气,然后有序地工作,发挥出了自己的能力,让同学刮目相看。
一个岗位,一种尝试,一种体验。学生们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发现自己,觉察自己,成长自己,也会更好地理解与支持别人。这样做,可能当时的效果差一些,回报慢一些,却真正能促进学生个人素养和能力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效的德育。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在班级管理上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护蛋行动——当回蛋妈妈
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懂得感恩也须“尝试”。
树梁中学正在进行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班级管理”的课题研究。一次,班级开展了一个叫做“护蛋行动”的活动。每个学生从家中挑选一枚鸡蛋,将它视为自己的宝宝并从早到晚照顾它,带它上学,再带它回家,看谁能将蛋宝宝照顾得最好,持续的时间最久。听了活动的要求,孩子们兴致很高,觉得有意思,并且很容易办到,当时就有人举手说,只要蛋不臭掉,多久都不是问题。于是第二天孩子们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带着自己的蛋宝宝来上学了。
他们有的将蛋用布包上放在小盒子里,有的揣在衣服兜里,还有的将蛋画上了五官,自己像个大人似的精心呵护着自己的蛋宝宝。可是第一天的早上便有人报告:某某同学的蛋碎了。接下来的日子里,班级时常能闻到蛋的腥味,越来越多的蛋宝宝“牺牲”了。
在分享活动体验的时候,孩子们说,没想到自己连一枚鸡蛋都不能很好地照顾,更何况父母将自己养育成人得付出多少的心血呀。在呵护蛋宝宝的尝试中,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将自己养大的辛苦。“护蛋行动”让孩子触碰到了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二、团队体验篇
1.春种秋收——茄子不是长在树上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每个孩子小时候就会背诵的古诗句,可它们只是静态甚至枯燥的文字。树梁中学的校园田地实践活动让这些文字变成了真实的体验。
春天,在去往动植物园的路上浩浩荡荡行进的是树梁中学的队伍——种地的队伍。到了校田地,每班领到了自己的任务,学生们便手拿锄头,围在校长、老师们周围,认真听讲解:怎样备垄、怎样施肥、怎样撒种、怎样培土。理论培训结束,一声令下,劳动开始了。顶着并不毒辣的日头,孩子们却出了一身又一身的汗。手中的锄头怎么都不听使唤,回头看看,垄又矮又窄,怎么都和原来的不一样啊!
一上午劳动结束,回来的车上已听不到孩子们特有的叽叽喳喳。接下来上学的日子,胳膊腿儿都是酸痛无力,拿着笔,手臂却抖个不停。可日记里记的都是种地的感受,连平日里最头疼作文的同学也能写上好几百字。看来这样的尝试比背上百首唐诗要生动得多。
秋收的日子到了,孩子们兴奋得跑进地里,看着被自己汗水浸润成熟的果实格外地激动。他们三三两两走在地里,兴奋地看着满园的玉米、黄豆、辣椒、西红柿,对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而言,太多孩子第一次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孩子举着一个茄子向我跑来,一边跑一边喊:老师,茄子不是长在树上的!实践出真知啊。相信他们以后坐在饭桌端起饭碗、拿起水果的时候,会格外的亲切、格外得珍惜。
2.街头募捐——触摸社会的边缘
时间:假期。
人员:志愿者。
规则:不动用自己的钱和家人的力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在街头募捐的钱换成物资送到位于两西的社会福利院——这是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
早上,孩子们拿着装牛奶的纸箱子用红纸糊好,做成募捐箱,在义工老师的带领下出发了。开始,多数孩子都不知所措,一些女孩子更是害羞张不开口,他们从小可是衣食无忧,要在大街上向陌生人张口要钱还真有些为难。可是时间不等人呀!为了完成任务,硬着头皮上吧。于是孩子们开始在街上进行募捐。渐渐地,大家找到了一点窍门:通常带孩子的阿姨有爱心,到沿街的店铺去成功的几率也大。
每募到一次钱,哪怕只有五角,孩子们都觉得不容易,都要向好心人深深地鞠上一躬。每次遇到冷眼,甚至冷言,孩子们的情绪都很复杂:有沮丧,有愤怒,有不解。终于募到了一些钱,孩子们买了水果、毛巾、卫生纸,要去福利院时又发愁了,没有交通工具呀。于是大家又涌上街头找车。当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感召到公交车、出租车甚至警车帮助时,他们无比地兴奋,感叹着还是好人多。一次募捐,让学生触摸到了社会的边缘。
在福利院里,他们看到那些孤寡病残的老人,心中更是感慨万千。老人们热泪纵横,感动于孩子们做的这一切。相机定格了这一个个温暖的瞬间,也成为学生心中不一样的记忆。
陶行知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就是这样不同类型的尝试活动成为德育的载体,让学生磨炼了意志,丰富了阅历,开阔了眼界,明确了责任。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看着孩子们在尝试中成长,在体验中积累生存经验、人生经验,内心充满踏踏实实的幸福感。尝试德育,让我和我的学生都尝到了别样的滋味。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会继续探索,让这种尝试活动如随风入夜的细雨般滋润更多孩子的心田。
一、个体成长篇
1.值日班长——今天我当家
一个班级如果只由班主任一个人来管理,无疑是很重的负担,况且一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而学生们则有着无穷的创造力。设置“值日班长”这个岗位为学生提供了尝试的机会,学生当家作主参与班级管理,处理实际问题,学会了换位思考,提高了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
小林同学平时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经常不服气。这天轮到他做值日班长,可体验到了管理的难处。正所谓看花容易绣花难哪,不但班级卫生扣了分,他还差点和一个同学闹出矛盾。这次尝试让他对自己有了深层次的思考,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角色。再次上任时,他吸取上次的教训,首先收敛了脾气,然后有序地工作,发挥出了自己的能力,让同学刮目相看。
一个岗位,一种尝试,一种体验。学生们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发现自己,觉察自己,成长自己,也会更好地理解与支持别人。这样做,可能当时的效果差一些,回报慢一些,却真正能促进学生个人素养和能力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有效的德育。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在班级管理上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护蛋行动——当回蛋妈妈
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懂得感恩也须“尝试”。
树梁中学正在进行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班级管理”的课题研究。一次,班级开展了一个叫做“护蛋行动”的活动。每个学生从家中挑选一枚鸡蛋,将它视为自己的宝宝并从早到晚照顾它,带它上学,再带它回家,看谁能将蛋宝宝照顾得最好,持续的时间最久。听了活动的要求,孩子们兴致很高,觉得有意思,并且很容易办到,当时就有人举手说,只要蛋不臭掉,多久都不是问题。于是第二天孩子们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带着自己的蛋宝宝来上学了。
他们有的将蛋用布包上放在小盒子里,有的揣在衣服兜里,还有的将蛋画上了五官,自己像个大人似的精心呵护着自己的蛋宝宝。可是第一天的早上便有人报告:某某同学的蛋碎了。接下来的日子里,班级时常能闻到蛋的腥味,越来越多的蛋宝宝“牺牲”了。
在分享活动体验的时候,孩子们说,没想到自己连一枚鸡蛋都不能很好地照顾,更何况父母将自己养育成人得付出多少的心血呀。在呵护蛋宝宝的尝试中,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将自己养大的辛苦。“护蛋行动”让孩子触碰到了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二、团队体验篇
1.春种秋收——茄子不是长在树上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每个孩子小时候就会背诵的古诗句,可它们只是静态甚至枯燥的文字。树梁中学的校园田地实践活动让这些文字变成了真实的体验。
春天,在去往动植物园的路上浩浩荡荡行进的是树梁中学的队伍——种地的队伍。到了校田地,每班领到了自己的任务,学生们便手拿锄头,围在校长、老师们周围,认真听讲解:怎样备垄、怎样施肥、怎样撒种、怎样培土。理论培训结束,一声令下,劳动开始了。顶着并不毒辣的日头,孩子们却出了一身又一身的汗。手中的锄头怎么都不听使唤,回头看看,垄又矮又窄,怎么都和原来的不一样啊!
一上午劳动结束,回来的车上已听不到孩子们特有的叽叽喳喳。接下来上学的日子,胳膊腿儿都是酸痛无力,拿着笔,手臂却抖个不停。可日记里记的都是种地的感受,连平日里最头疼作文的同学也能写上好几百字。看来这样的尝试比背上百首唐诗要生动得多。
秋收的日子到了,孩子们兴奋得跑进地里,看着被自己汗水浸润成熟的果实格外地激动。他们三三两两走在地里,兴奋地看着满园的玉米、黄豆、辣椒、西红柿,对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而言,太多孩子第一次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孩子举着一个茄子向我跑来,一边跑一边喊:老师,茄子不是长在树上的!实践出真知啊。相信他们以后坐在饭桌端起饭碗、拿起水果的时候,会格外的亲切、格外得珍惜。
2.街头募捐——触摸社会的边缘
时间:假期。
人员:志愿者。
规则:不动用自己的钱和家人的力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在街头募捐的钱换成物资送到位于两西的社会福利院——这是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
早上,孩子们拿着装牛奶的纸箱子用红纸糊好,做成募捐箱,在义工老师的带领下出发了。开始,多数孩子都不知所措,一些女孩子更是害羞张不开口,他们从小可是衣食无忧,要在大街上向陌生人张口要钱还真有些为难。可是时间不等人呀!为了完成任务,硬着头皮上吧。于是孩子们开始在街上进行募捐。渐渐地,大家找到了一点窍门:通常带孩子的阿姨有爱心,到沿街的店铺去成功的几率也大。
每募到一次钱,哪怕只有五角,孩子们都觉得不容易,都要向好心人深深地鞠上一躬。每次遇到冷眼,甚至冷言,孩子们的情绪都很复杂:有沮丧,有愤怒,有不解。终于募到了一些钱,孩子们买了水果、毛巾、卫生纸,要去福利院时又发愁了,没有交通工具呀。于是大家又涌上街头找车。当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感召到公交车、出租车甚至警车帮助时,他们无比地兴奋,感叹着还是好人多。一次募捐,让学生触摸到了社会的边缘。
在福利院里,他们看到那些孤寡病残的老人,心中更是感慨万千。老人们热泪纵横,感动于孩子们做的这一切。相机定格了这一个个温暖的瞬间,也成为学生心中不一样的记忆。
陶行知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就是这样不同类型的尝试活动成为德育的载体,让学生磨炼了意志,丰富了阅历,开阔了眼界,明确了责任。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看着孩子们在尝试中成长,在体验中积累生存经验、人生经验,内心充满踏踏实实的幸福感。尝试德育,让我和我的学生都尝到了别样的滋味。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会继续探索,让这种尝试活动如随风入夜的细雨般滋润更多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