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办学模式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已逐步从严格型管理转变为严格管理为主、松散型管理为辅的学生自律管理模式,从而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然而,就业形势依然日趋严峻,倒逼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管理工作成为新的课题。本文试图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导入企业化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企业管理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169-02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由于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渊源和体制框架的束缚,学生生源质量以及人才培养受到很多限制。此外,高职院校依旧偏于理论性知识的传输,课程的实践性方面设置不够理想,使学生培养水平的提升依旧缓慢。基于此,高职院校管理模式有待于创新与深化。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1.学生管理的模式及特点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基本采用强制管理为主、自律的松散式管理为辅的模式。学校对学生的行为没有严格的要求和制约,由学生靠学生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师在学生管理中只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出现问题后进行处理。
2.学生管理的问题
(1)学生人数众多,管理队伍力量相对薄弱
近年来,高职院校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规模不断扩张,管理队伍人员不足,队伍不稳定,力量薄弱。
(2)缺少管理理念教育,管理侧重点有偏差
学校缺少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个人行为意识好坏的教育。随着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许多高职院校把学生的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唯一指标,管理重心发生偏移。
(3)与企业对学生的要求脱节
在团队意识、仪表和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失之宽松。
3.目前学生管理模式的困境
(1)难以兼顾学生成长的背景差异
在高职院校尚不够脱离现有刚性管理的模式之下,面对着学生因环境因素带来的个性差异,越来越不能适应学生个体化成长的强烈诉求。
(2)学生管理人员的职责及定位不明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将辅导员等学生管理一线人员作为系统内行政事务管理人员,使其陷入处理日常事务的琐碎工作中,对其职责分类偏重于定性规定。
二、导入企业管理模式的意义
1.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导入企业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乃是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直接与企业管理接轨,培养出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2.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对管理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学生自身需要尽早地了解社会,接触企业,使自己尽快成为职业人,采用校企联合办学,导入企业管理机制,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今后就业的要求。
3.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
在与企业联合办学过程中导入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使得学校学到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并将其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去,提升办学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导入企业管理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1.绩效考核制度
依据系、班级制定的考核细则和考核办法,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对组员的日常考核,辅导员打分时参考各部门负责人的意见;部门的考核由纪检部提供平时工作记录,辅导员给予考核与评价。
2.例会制度
每周固定时间召开学生干部会议,由学生管理工作者主持,会议主要是对一周的工作的简单总结,并提出工作中的不足。然后对近期工作做一个安排与分工,以提高工作效率。相关负责人如实做好考勤工作和会议记录。
3.人员配备管理制度
为了系、班级的不断提高进步,及时的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并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学生干部的选拔程序是:首先填写个人自荐表,写出自己胜任的优势,然后辅导员对这些学生进行面试,选拔出素质高、组织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平时表现和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等条件定出相应的工作部门。
4.学生培训制度
按照人才培养计划,一年级进行入学教育,二年级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培训,三年级进行职业技能和就业教育培训。此外,对学生干部每学期进行培训,开展青马工程,并针对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等内容展开培训。
5.组织机构的设置与管理
辅导员作为公司(班级)的董事长是公司发展的指导者,向员工(学生)提供法律、道德、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帮助员工提升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班长作为公司的总经理主要负责召集行政会议和平时的日常工作,将班里的学生按照个性特点及本人的兴趣爱好划分到各个部门,成为部门员工,协助负责人做好本部门的各项工作。每个部门与企业(班级)整体发展息息相关。
6.管理层的选拔、任命及考核
选拔出CEO(班长)是关键。首先,自我推荐——向领导和员工介绍自己的优势,并递交自荐书;其次,民主选举——通过不记名投票形式选出比较合适的人选;最后,暂定人选——在试用期内对其考察,确定他的去留。
7.激励制度的建立
为调动公司(班级)每位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建立激励制度,根据平时的量化考核分数,设立虚拟奖金,如班级统一制作的代金券。
四、结语
本文结合学生管理制度、班级管理企业化对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学生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只有这样,企业的先进的管理方法才可以应用并指导高校管理实践。通过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的尝试,教师或管理人员将大大提高业务水平,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管理、生产、服务的第一线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杵自莲.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回顾与展望[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太峰.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Z].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职教会议参加评选交流论文.
[3] 殷丽霞.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特点分析[J].考试周刊,2009(32).
[4] 涂运祥. 高职学生职业化培养探析[J]. 职教通讯,2012(26).
[5] 吴素云. 探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 高教高职研究,2009(2).
作者简介:万杰(1982-),女,漢族,江西南昌。专职辅导员,初级,硕士研究生,学生思政教育、心里模块。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企业管理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169-02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由于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渊源和体制框架的束缚,学生生源质量以及人才培养受到很多限制。此外,高职院校依旧偏于理论性知识的传输,课程的实践性方面设置不够理想,使学生培养水平的提升依旧缓慢。基于此,高职院校管理模式有待于创新与深化。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1.学生管理的模式及特点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基本采用强制管理为主、自律的松散式管理为辅的模式。学校对学生的行为没有严格的要求和制约,由学生靠学生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师在学生管理中只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出现问题后进行处理。
2.学生管理的问题
(1)学生人数众多,管理队伍力量相对薄弱
近年来,高职院校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规模不断扩张,管理队伍人员不足,队伍不稳定,力量薄弱。
(2)缺少管理理念教育,管理侧重点有偏差
学校缺少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个人行为意识好坏的教育。随着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许多高职院校把学生的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唯一指标,管理重心发生偏移。
(3)与企业对学生的要求脱节
在团队意识、仪表和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失之宽松。
3.目前学生管理模式的困境
(1)难以兼顾学生成长的背景差异
在高职院校尚不够脱离现有刚性管理的模式之下,面对着学生因环境因素带来的个性差异,越来越不能适应学生个体化成长的强烈诉求。
(2)学生管理人员的职责及定位不明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将辅导员等学生管理一线人员作为系统内行政事务管理人员,使其陷入处理日常事务的琐碎工作中,对其职责分类偏重于定性规定。
二、导入企业管理模式的意义
1.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导入企业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乃是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直接与企业管理接轨,培养出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
2.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对管理的要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学生自身需要尽早地了解社会,接触企业,使自己尽快成为职业人,采用校企联合办学,导入企业管理机制,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今后就业的要求。
3.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
在与企业联合办学过程中导入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使得学校学到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并将其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去,提升办学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导入企业管理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1.绩效考核制度
依据系、班级制定的考核细则和考核办法,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对组员的日常考核,辅导员打分时参考各部门负责人的意见;部门的考核由纪检部提供平时工作记录,辅导员给予考核与评价。
2.例会制度
每周固定时间召开学生干部会议,由学生管理工作者主持,会议主要是对一周的工作的简单总结,并提出工作中的不足。然后对近期工作做一个安排与分工,以提高工作效率。相关负责人如实做好考勤工作和会议记录。
3.人员配备管理制度
为了系、班级的不断提高进步,及时的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并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学生干部的选拔程序是:首先填写个人自荐表,写出自己胜任的优势,然后辅导员对这些学生进行面试,选拔出素质高、组织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平时表现和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等条件定出相应的工作部门。
4.学生培训制度
按照人才培养计划,一年级进行入学教育,二年级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培训,三年级进行职业技能和就业教育培训。此外,对学生干部每学期进行培训,开展青马工程,并针对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等内容展开培训。
5.组织机构的设置与管理
辅导员作为公司(班级)的董事长是公司发展的指导者,向员工(学生)提供法律、道德、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帮助员工提升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班长作为公司的总经理主要负责召集行政会议和平时的日常工作,将班里的学生按照个性特点及本人的兴趣爱好划分到各个部门,成为部门员工,协助负责人做好本部门的各项工作。每个部门与企业(班级)整体发展息息相关。
6.管理层的选拔、任命及考核
选拔出CEO(班长)是关键。首先,自我推荐——向领导和员工介绍自己的优势,并递交自荐书;其次,民主选举——通过不记名投票形式选出比较合适的人选;最后,暂定人选——在试用期内对其考察,确定他的去留。
7.激励制度的建立
为调动公司(班级)每位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建立激励制度,根据平时的量化考核分数,设立虚拟奖金,如班级统一制作的代金券。
四、结语
本文结合学生管理制度、班级管理企业化对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学生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还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只有这样,企业的先进的管理方法才可以应用并指导高校管理实践。通过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的尝试,教师或管理人员将大大提高业务水平,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管理、生产、服务的第一线高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杵自莲.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回顾与展望[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太峰.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Z].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职教会议参加评选交流论文.
[3] 殷丽霞.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特点分析[J].考试周刊,2009(32).
[4] 涂运祥. 高职学生职业化培养探析[J]. 职教通讯,2012(26).
[5] 吴素云. 探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 高教高职研究,2009(2).
作者简介:万杰(1982-),女,漢族,江西南昌。专职辅导员,初级,硕士研究生,学生思政教育、心里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