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6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5例行腹腔镜TAPP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患者均行腹腔镜TAPP治疗。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4)影响腹腔镜TAP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门诊、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疝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

(1)手术情况:595例患者均行腹腔镜TAPP,均使用重型补片。595例患者总体手术时间为(55±25)min,其中502例单侧疝手术时间为(50±20)min,93例双侧疝手术时间为(81±29)min;总体术中出血量为(7±5)mL。595例患者中,嵌顿疝34例,嵌顿内容物为:大网膜21例、小肠11例、乙状结肠2例;嵌顿时间为2~21 h;其中4例嵌顿小肠坏死行腹腔镜辅助小肠切除+吻合术,1例乙状结肠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乙状结肠造口术,29例疝内容物复位后行修补术。34例嵌顿疝患者手术时间为(84±39)min,术中出血量为(12±6)mL。595例患者中,复发疝13例(斜疝10例、直疝3例),手术时间为(75±26)min,术中出血量为(10±5)mL。(2)术后情况:595例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19±12)h。595例患者中,590例术后6 h进食流质食物;5例行肠切除术,术后24 h进食流质食物。患者术后第1天疼痛指数评分为(2.5±1.4)分,术后住院时间为(2.1±1.9)d。(3)随访情况:595例患者中,593例术后2周恢复非限制性活动,2例术后2周未恢复非限制性活动。542例获得中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术后并发症血清肿57例、术区疼痛25例、尿潴留13例、肠麻痹1例,同一例患者可合并多种并发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术后未出现需要手术干预的血管损伤、肠管损伤、戳孔疝等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疝复发,1例为右侧斜疝腹腔镜TAPP术后复发直疝,行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1例于外院就诊。(4)影响腹腔镜TAP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疝囊直径、嵌顿疝、复发疝、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是腹腔镜TAPP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χ2=6.657,55.296,44.305,5.253,117.461,100.72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疝囊直径≥4 cm,嵌顿疝、手术时间≥100 min、术中出血量≥10 mL是腹腔镜TAPP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10,11.315,12.401,7.346,95%可信区间:2.009~6.486,3.579~35.772,5.408~28.437,3.739~14.434,P<0.05)。

结论

腹腔镜TAPP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而疝囊直径≥4 cm,嵌顿疝、手术时间≥100 min、术中出血量≥10 mL是腹腔镜TAPP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锰酸钾浸泡联合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与软组织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83例骨与软组织感染患者资料,男71例,女12例;年龄15~77岁,年龄中位数44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高锰酸钾组47例,庆大霉素组36例,分别采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和庆大霉素溶液灌洗联合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与软组织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一期确定性治疗Gustilo Ⅲ型长管状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创伤显微外科应用钢板一期确定性内固定治疗的69例Gustilo Ⅲ型长管状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男47例,女22例;年龄2~62岁,平均34.2岁。骨折部位及Gustilo分型:胫、腓骨干27例(ⅢA型13例,ⅢB型12例,ⅢC型2例),胫骨远端4例(ⅢA型2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