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各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有人会提出“构图规范才是美”;有人提出“焦点准确才是美”;有人提出“色彩高雅才是美”;有人提出“高光不疵,暗部有层次才是美”,这些观点中,有的是技术层面的,有的是艺术层面的,各种说法,令人茫然。
视觉心理学家王令中说:“无数美学家都试图对形式美下一个定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具体说出什么是美的并不困难,而回答美是什么确使美学家们伤透了脑筋,许多关于美的性质的论述把人‘越说越糊涂’。有人说曲线具有美的性质,质疑随之而来,直线难道就不能表现美吗?有人说领带具有装饰性美感,如果戴在中式的马褂上又会如何?有人说红色具有鲜艳喜庆的性质,如果改变一种关系又可能失去这种效应。”(《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说过,如果让我画客观景物,可以画得非常像,还不太吃力,但像不等于美。
吴冠中曾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一次他到某地写生,画完后给当地农民看,农民评论说:“画得很像”。第二天他经过认真观察又重新画过,再给农民看,农民看后说:“画得很美”。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画得像和画得美并不是一回事。
那么引申到摄影中来,照片拍得真实且准确再现原貌与照片的美感也不是一回事,常常出现的情况是照片拍得实实在在但不具有美感,美感的表现并不单单只是景物的准确的原貌再现、也不是形象的完美和色彩的鲜艳,而是要有一定条件要求的。
本文试图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探索照片之美。心理学在许多人眼里可能是枯燥而深奥的理论,且产生于欧美,与摄影并不搭界。但是如果不过多地纠缠于理论,而是用视觉心理学的理论指导摄影创作,把视觉心理学的理论和摄影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结合举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对我们进一步提高摄影艺术的创作水平应该是有所帮助的。
视觉心理学特别重视形式和形式效应。摄影艺术作品是通过视觉形式来传达的,观众也是通过视觉形式来领会的,视觉心理学家王令中说“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形式是关键。”(《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视觉心理学教授钱家渝说“对一幅画来说,形式是关键,好的形式更重要。”(《视觉心理学》学林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79页)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也说“美术作品的唯一手段就是形式”,那么摄影是否应当借鉴呢?至少可以说,形式很重要。这是摄影视觉心理学的出发点。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把两个普通的客观景物,组合在一起,形成关系,就有了质的改变,就能创造出一幅全新的富有美感的画面。这是多么奇妙的一件事,似乎不用费大劲儿,找对关系就成。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引出一个重要理论:狄德罗理论。
“一个物体之所以美,是由于人们觉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关系……不论是怎样的关系,美总是由关系构成的……”(《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1页)
这段理论的核心说明了一个重要定理:“关系产生美”。摄影作品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是视觉形式的一种表现,这种形式可以产生生动的形象,使照片具有魅力和美感。
视觉心理学家王令中说“脱离具体的关系,我们很难确定什么是形式美的固有属性。其原因是:形式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有变化的。形式效应主要不是来自形式因素的固有属性,而是从形式关系中产生,从更为广泛的适应性关系中产生。”(《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艺术都有同样的道理,例如唱京剧,音调抑扬顿挫才好听,都一味的高音,或一味的低音,都缺少美感。生活中处处也包含这样的道理,例如烹饪中,西红柿炒鸡蛋的味道要胜过单炒西红柿,也胜过单炒鸡蛋。“80后”,“90后”买服装、买手袋,在试装的过程中,总是在问:衣服之间搭不搭?手袋和衣服搭不搭?这其中也是在寻求一种关系美。
“关系产生美”这一定理“几乎完整地道出了有关美的基本辩证关系,这个观点不但可以引申到对各种问题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不是那种只能束之高阁的空论,狄德罗的确是一个不应该被美学界所忽视的伟大哲学家。” (《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总结上面的理论,并结合摄影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拍片时要在画面的各元素中表现出“关系”,就很可能使画面具有美感。也就是说:拍出美的照片并不难,找对关系就成,关系产生美。 因此,我们要拍人、拍鸟、拍动植物、拍场景、拍风光、拍静物时最好拍两个以上元素,而不拍单个,以便形成“关系”。
总结
关于美的本质,美学界在不断地探讨,不断地发展。关系产生美,是美学长河中的一次有益探索,虽然它不能概括一切美的事物,但是它至少能概括一部分美的事物,对于摄影来讲,又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现在许多影友在摄影创作中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太直截了当,照片表现太直白,缺少元素之间“关系”的表现。“红花还要绿叶扶”,我们就先从关系入手,逐渐掌握更多的摄影美学规律。
视觉心理学家王令中说:“无数美学家都试图对形式美下一个定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具体说出什么是美的并不困难,而回答美是什么确使美学家们伤透了脑筋,许多关于美的性质的论述把人‘越说越糊涂’。有人说曲线具有美的性质,质疑随之而来,直线难道就不能表现美吗?有人说领带具有装饰性美感,如果戴在中式的马褂上又会如何?有人说红色具有鲜艳喜庆的性质,如果改变一种关系又可能失去这种效应。”(《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说过,如果让我画客观景物,可以画得非常像,还不太吃力,但像不等于美。
吴冠中曾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一次他到某地写生,画完后给当地农民看,农民评论说:“画得很像”。第二天他经过认真观察又重新画过,再给农民看,农民看后说:“画得很美”。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画得像和画得美并不是一回事。
那么引申到摄影中来,照片拍得真实且准确再现原貌与照片的美感也不是一回事,常常出现的情况是照片拍得实实在在但不具有美感,美感的表现并不单单只是景物的准确的原貌再现、也不是形象的完美和色彩的鲜艳,而是要有一定条件要求的。
本文试图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探索照片之美。心理学在许多人眼里可能是枯燥而深奥的理论,且产生于欧美,与摄影并不搭界。但是如果不过多地纠缠于理论,而是用视觉心理学的理论指导摄影创作,把视觉心理学的理论和摄影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结合举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对我们进一步提高摄影艺术的创作水平应该是有所帮助的。
视觉心理学特别重视形式和形式效应。摄影艺术作品是通过视觉形式来传达的,观众也是通过视觉形式来领会的,视觉心理学家王令中说“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形式是关键。”(《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视觉心理学教授钱家渝说“对一幅画来说,形式是关键,好的形式更重要。”(《视觉心理学》学林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79页)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也说“美术作品的唯一手段就是形式”,那么摄影是否应当借鉴呢?至少可以说,形式很重要。这是摄影视觉心理学的出发点。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把两个普通的客观景物,组合在一起,形成关系,就有了质的改变,就能创造出一幅全新的富有美感的画面。这是多么奇妙的一件事,似乎不用费大劲儿,找对关系就成。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引出一个重要理论:狄德罗理论。
“一个物体之所以美,是由于人们觉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实的关系……不论是怎样的关系,美总是由关系构成的……”(《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1页)
这段理论的核心说明了一个重要定理:“关系产生美”。摄影作品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是视觉形式的一种表现,这种形式可以产生生动的形象,使照片具有魅力和美感。
视觉心理学家王令中说“脱离具体的关系,我们很难确定什么是形式美的固有属性。其原因是:形式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有变化的。形式效应主要不是来自形式因素的固有属性,而是从形式关系中产生,从更为广泛的适应性关系中产生。”(《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艺术都有同样的道理,例如唱京剧,音调抑扬顿挫才好听,都一味的高音,或一味的低音,都缺少美感。生活中处处也包含这样的道理,例如烹饪中,西红柿炒鸡蛋的味道要胜过单炒西红柿,也胜过单炒鸡蛋。“80后”,“90后”买服装、买手袋,在试装的过程中,总是在问:衣服之间搭不搭?手袋和衣服搭不搭?这其中也是在寻求一种关系美。
“关系产生美”这一定理“几乎完整地道出了有关美的基本辩证关系,这个观点不但可以引申到对各种问题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不是那种只能束之高阁的空论,狄德罗的确是一个不应该被美学界所忽视的伟大哲学家。” (《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总结上面的理论,并结合摄影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拍片时要在画面的各元素中表现出“关系”,就很可能使画面具有美感。也就是说:拍出美的照片并不难,找对关系就成,关系产生美。 因此,我们要拍人、拍鸟、拍动植物、拍场景、拍风光、拍静物时最好拍两个以上元素,而不拍单个,以便形成“关系”。
总结
关于美的本质,美学界在不断地探讨,不断地发展。关系产生美,是美学长河中的一次有益探索,虽然它不能概括一切美的事物,但是它至少能概括一部分美的事物,对于摄影来讲,又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现在许多影友在摄影创作中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太直截了当,照片表现太直白,缺少元素之间“关系”的表现。“红花还要绿叶扶”,我们就先从关系入手,逐渐掌握更多的摄影美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