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們可以看出文本细读法根据它自身的优势完美地替代了传统的阅读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对阅读具体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我相信,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势必会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让学生在学习阅读时能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中,小学语文成了重中之重,然而阅读不仅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也是对教师选择与方法的“考验”。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加以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细读 阅读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089-02
引言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说白了,就是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心编排的,并且连贯成系统的。所谓的精讲课文,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文本细细地讲读。但是从目前的现状上分析,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变得尤其重要了。
一、文本细读法的具体分析
由于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有非常多的阅读内容,众所周知,阅读内容生涩难懂,且小学的阅读大多是需要全文背诵的。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阅读的具体讲述内容就将一篇又一篇语文书上的阅读死记硬背下来。而这种学习方法效果很低,学生在不了解文本内容的情况下将课文全文背诵,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慢慢忘记。不但达不到学习效果,还会让学生反感对阅读的学习,让学生觉得只要将阅读背诵下来,就算是完成了这一课题。
现如今文本细读法这种学习方法的推出,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那么在分析文本细读法在小学阅读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文本细读法。简单来说,文本细读法就是针对具体的一篇文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先了解一篇阅读讲述的具体内容之后再进行学习和背诵,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文本细读法对于小学阅读的教学在借助具体语义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不仅如此,文本细读法还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文章的词汇的应用、修辞手法的应用以及文章中细节的刻画,可以说文本细读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存在的问题
1.文本的过度细读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乌鸦喝水》一课,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得出乌鸦是通过让石子使瓶子里的水升高的办法喝到水的结论后,教师进行总结时又补充了石子的密度等知识。这其实是对文本的过度细读,忽视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结构。既延长了正常的教学时间,学生又无法很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导致了无效的教学行为,使学生陷入了思维的困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过度的拓展延伸,只关注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使课堂成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有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之嫌。著名教育家沈大安认为要上好一节课,正确深入的文本细读是必不可少的。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文本的过度细读是不可取的。
2.文本细读表面化
与文本细读过度化相反的是文本细读的表面化。文本细读表面化颇有不求甚解之意,它是对文本的解读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到其内涵。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只是浅浅地把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教师并没有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已有的生活经历、体验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文本。这样,学生在文本细读后无法重新解构文本并形成自己的感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把握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后,应适当发展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能力。
3.整体阅读代替个人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的确采取了多种方式来进行合作学习,如集体讨论、集体阅读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由于没有把握好整体阅读的度,教师会忽略学生在阅读中个人的独特理解、感悟和体会,以整体的阅读代替了学生个人的阅读。文本细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而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建立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内化,是需要个人的独特思考。
三、对现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分析
1.粗浅阅读,没有深入思考
对于大部分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是为了应老师与家长的要求或者为了打发时间;有些学生喜欢阅读,只是满足自己追求阅读速度的成就感,对于阅读文本没有深入思考与分析。而另外,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偏多,学生对于阅读文本失去了想象与探索的兴趣,这也导致了学生阅读时不深入、不细致,因为他知道会有人给他讲解清楚,不需要自己去思考。
2.学科知识之间平衡难把握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不断扩展与延伸,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拓展内容,但这样就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因为拓展过程中会出现其他学科的领域,教师为了学生不懵懂,势必要对新出现的例如物理的、科学的、地理的知识点进行解释,就占用了正常上课的时间或者精力,影响真正的教学内容。比如《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学生会问小壁虎的尾巴哪去了?尾巴为什么会自己长出来等等问题。我们可以简单的回复学生说跟壁虎的生物特性有关,但是学生处于好奇心重的阶段,对于这件事情讲解太过深入,就会占据正常的语文课堂时间。语文学科本就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很多学科内容都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而一些教师对于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的平衡把握不准,对课堂时间安排不均,都会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下降。 四、小學语文课外阅读的正确方法
现如今,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由于它独特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由于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属于基础学习,所以文本细读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满学习兴趣,对阅读的学习内容更加积极。
1.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时期,教师有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是一切教育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好比在学生做数学题时,很少有老师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去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其实在课文理解上也是一样。以色列人会在书本上滴一滴蜂蜜,让孩子去吃,告诉孩子:书本是甜蜜的。我们可以通过口头表扬、实物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为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打下基础。比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互相竞争去讲述自己阅读到的新鲜故事,满足学生的好胜心;也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精彩处时,让学生停止阅读,给学生布置任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等等。
2.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方法才是学习的金钥匙,而不是一贯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找对正确的方法,才能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例如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交流,或者分组教学,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才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3.学生的思考能力要增强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新鲜的事物尤其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事物才有学习的欲望,只是还不会分析辨别,所以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给他们正确的方向。比如可以通过阅读实际案例,让学生分辨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分析与辨别;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表演小品剧,其他学生以旁观者角度去分析是与非,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4.阅读要整分有序
“总”是课文的大意和中心思想,包括每个人物的形象,以及他们的感情和心理活动,还有他们的语言,他们的个性,整篇文章的线索,文章的背景,这些都能在总体阅读中体现出来,而且更容易体会作者当时总体的思想感情,为后面细读打下基础,在细读中,才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总体阅读后,要来细细的分析关键的字词、句子,甚至可以拓展延伸,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性。
5.课内课外都要进行阅读
(1)课内阅读是学习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多种方法积累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解决的问题多了才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遇到喜欢的字词句子可以鼓励学生抄下来,对提升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2)课外阅读要以课内阅读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提升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其实才是阅读的重要阵地。学生眼界的开阔、写作的素材以及谈吐等都需要从课外阅读来积累。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在没有行万里路的情况下,学生能够通过读万卷书而去体味不同的人生境遇,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度过一个美好童年。
结束语
在小学生的启蒙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并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由总到分,结合实际,因材施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提升阅读能力,提高结合素质。我们可以看出文本细读法根据它自身的优势完美的替代了传统的阅读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小学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对阅读具体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我相信,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势必会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让学生在学习阅读时能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267.
[3]蒋成瑀.语文课读解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4]郝爽.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5]陈正文.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003):110-111.
[6]李艷,杨春.文本细读法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2).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细读 阅读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089-02
引言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说白了,就是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心编排的,并且连贯成系统的。所谓的精讲课文,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文本细细地讲读。但是从目前的现状上分析,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变得尤其重要了。
一、文本细读法的具体分析
由于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有非常多的阅读内容,众所周知,阅读内容生涩难懂,且小学的阅读大多是需要全文背诵的。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阅读的具体讲述内容就将一篇又一篇语文书上的阅读死记硬背下来。而这种学习方法效果很低,学生在不了解文本内容的情况下将课文全文背诵,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慢慢忘记。不但达不到学习效果,还会让学生反感对阅读的学习,让学生觉得只要将阅读背诵下来,就算是完成了这一课题。
现如今文本细读法这种学习方法的推出,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那么在分析文本细读法在小学阅读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文本细读法。简单来说,文本细读法就是针对具体的一篇文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先了解一篇阅读讲述的具体内容之后再进行学习和背诵,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半功倍。文本细读法对于小学阅读的教学在借助具体语义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不仅如此,文本细读法还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文章的词汇的应用、修辞手法的应用以及文章中细节的刻画,可以说文本细读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存在的问题
1.文本的过度细读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乌鸦喝水》一课,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得出乌鸦是通过让石子使瓶子里的水升高的办法喝到水的结论后,教师进行总结时又补充了石子的密度等知识。这其实是对文本的过度细读,忽视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结构。既延长了正常的教学时间,学生又无法很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导致了无效的教学行为,使学生陷入了思维的困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过度的拓展延伸,只关注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使课堂成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有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之嫌。著名教育家沈大安认为要上好一节课,正确深入的文本细读是必不可少的。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文本的过度细读是不可取的。
2.文本细读表面化
与文本细读过度化相反的是文本细读的表面化。文本细读表面化颇有不求甚解之意,它是对文本的解读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到其内涵。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只是浅浅地把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教师并没有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已有的生活经历、体验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文本。这样,学生在文本细读后无法重新解构文本并形成自己的感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把握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后,应适当发展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能力。
3.整体阅读代替个人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的确采取了多种方式来进行合作学习,如集体讨论、集体阅读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由于没有把握好整体阅读的度,教师会忽略学生在阅读中个人的独特理解、感悟和体会,以整体的阅读代替了学生个人的阅读。文本细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而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建立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内化,是需要个人的独特思考。
三、对现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分析
1.粗浅阅读,没有深入思考
对于大部分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是为了应老师与家长的要求或者为了打发时间;有些学生喜欢阅读,只是满足自己追求阅读速度的成就感,对于阅读文本没有深入思考与分析。而另外,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偏多,学生对于阅读文本失去了想象与探索的兴趣,这也导致了学生阅读时不深入、不细致,因为他知道会有人给他讲解清楚,不需要自己去思考。
2.学科知识之间平衡难把握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不断扩展与延伸,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拓展内容,但这样就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因为拓展过程中会出现其他学科的领域,教师为了学生不懵懂,势必要对新出现的例如物理的、科学的、地理的知识点进行解释,就占用了正常上课的时间或者精力,影响真正的教学内容。比如《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学生会问小壁虎的尾巴哪去了?尾巴为什么会自己长出来等等问题。我们可以简单的回复学生说跟壁虎的生物特性有关,但是学生处于好奇心重的阶段,对于这件事情讲解太过深入,就会占据正常的语文课堂时间。语文学科本就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很多学科内容都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而一些教师对于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的平衡把握不准,对课堂时间安排不均,都会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下降。 四、小學语文课外阅读的正确方法
现如今,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由于它独特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由于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属于基础学习,所以文本细读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满学习兴趣,对阅读的学习内容更加积极。
1.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时期,教师有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是一切教育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好比在学生做数学题时,很少有老师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去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其实在课文理解上也是一样。以色列人会在书本上滴一滴蜂蜜,让孩子去吃,告诉孩子:书本是甜蜜的。我们可以通过口头表扬、实物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为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打下基础。比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互相竞争去讲述自己阅读到的新鲜故事,满足学生的好胜心;也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精彩处时,让学生停止阅读,给学生布置任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等等。
2.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方法才是学习的金钥匙,而不是一贯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找对正确的方法,才能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例如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交流,或者分组教学,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才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3.学生的思考能力要增强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新鲜的事物尤其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事物才有学习的欲望,只是还不会分析辨别,所以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给他们正确的方向。比如可以通过阅读实际案例,让学生分辨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分析与辨别;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表演小品剧,其他学生以旁观者角度去分析是与非,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4.阅读要整分有序
“总”是课文的大意和中心思想,包括每个人物的形象,以及他们的感情和心理活动,还有他们的语言,他们的个性,整篇文章的线索,文章的背景,这些都能在总体阅读中体现出来,而且更容易体会作者当时总体的思想感情,为后面细读打下基础,在细读中,才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总体阅读后,要来细细的分析关键的字词、句子,甚至可以拓展延伸,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性。
5.课内课外都要进行阅读
(1)课内阅读是学习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多种方法积累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解决的问题多了才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遇到喜欢的字词句子可以鼓励学生抄下来,对提升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2)课外阅读要以课内阅读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提升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其实才是阅读的重要阵地。学生眼界的开阔、写作的素材以及谈吐等都需要从课外阅读来积累。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在没有行万里路的情况下,学生能够通过读万卷书而去体味不同的人生境遇,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度过一个美好童年。
结束语
在小学生的启蒙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并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由总到分,结合实际,因材施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提升阅读能力,提高结合素质。我们可以看出文本细读法根据它自身的优势完美的替代了传统的阅读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小学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对阅读具体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我相信,文本细读法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势必会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让学生在学习阅读时能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267.
[3]蒋成瑀.语文课读解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4]郝爽.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5]陈正文.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003):110-111.
[6]李艷,杨春.文本细读法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