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物理课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ond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符合调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调节为关键、能力为目标的原则,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1. 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
  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指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就是好办法。例如小实验“筷子提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认识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高。
  2. 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训练操作中的主体作用
  训练操作就是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操作是检验能力的关键。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演示实验到观察现象,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语言表述和动手操作练习来完成的。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组。当鳄鱼夹夹住铅笔芯部分时,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连通,碳质导电是导体;当鳄鱼夹夹住铅笔木质部分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干木材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用两手各握一个鳄鱼夹时,小灯泡亮了,说明人体导电是导体;当松开一只手时灯泡熄灭,这说明空气不易导电是绝缘体。通过实验,学生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在训练操作中也得到发展。
  3. 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在反馈环节中查缺补漏
  调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反馈矫正。只有在教学中及时接受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调节教学内容、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尽快纠正偏差,才能做到讲课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生活习惯的“前概念”的干扰,受前面所学知识中的“负积累”及知识综合难度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新知识时会有障碍。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抓住反馈及时矫正,学生便容易接受。如为了帮助学生区分熔化和溶解两个概念,我便让一个同学亲自动手做两个小实验,其他同学当参谋。实验一是把一勺白糖放入盛水的试管中,观察白糖有什么变化?思考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实验二是把一勺海波放入空试管中,用酒精灯均匀加热,观察海波有什么变化?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再用熔化概念去对照分析哪种属于熔化现象,最后让学生讨论。可见,借助小实验可以形象、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使学生能够尽快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欠缺。
  4. 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将所学知识延伸迁移、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就需借助于小实验开阔学生思路。如小实验“巧找重心”复习了“重心”和“重力方向”等概念,还可使学生学会用吊挂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搞清楚杂技演员“走钢丝”、“顶碗”、“蹬杀等技巧的道理。这样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充分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能使调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中职学生文化素质较低,班主任工作难度大,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分层管理。对于优秀学生要从严要求、磨练特长;对于后进学生要勤于交流、善于沟通;对于中间层次的中等学生要引导竞争、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学生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此,做好班主任是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而倍感头痛的问题。现实中,做好中职班主任
期刊
【摘 要】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份指导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在确定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的同时,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在认真学习《教育规
期刊
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故意打、踢、推或伤害别人身体或用语言侮辱诋毁他人的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正常实施,而且严重阻碍了幼儿的社会交往、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怎样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效消除其攻击性行为倾向,为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教师所面临的极为现实的问题。  杨博小朋友是我们班新转来的幼儿,在短短两个星期里,他打遍了所有的孩子,孩子们对他是又怕又恨,甚
期刊
完形填空是进行语言知识综合应用测试的最为恰当的手段之一。它既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考察在此基础上的策略能力;它既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又要求熟练运用所掌握的常见词汇及惯用的知识,更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语篇整体处理能力、分析能力、良好的语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比较广泛的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最佳选项。  随着完形填空朝着语言交际化、情景生活化、词汇应用灵活化方向发展,要求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期刊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规定了清晰的上位框架。对小学语文来说,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渗透、贯穿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必须充分地指向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是确定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必然是多元的教学目标,大体说来,可以分成这样三类:  一是全面而完整的认知体系。这里不是知识体系而是认知体系。知识体系是客体,小
期刊
【摘 要】布置作业是小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业的布置可以遵循以下原则:立足教材,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善待错误,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激发兴趣,生成精彩课堂;联系生活实际,及时巩固新知。  【关键词】科学有效;减负提质    针对学校提出的“科学有效布置作业,全面落实减负提质”这
期刊
【摘 要】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学辅导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运用好“自学辅导法”,真正做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实现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关键词】自学辅导法;自主学习;一般应用;具体应用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为了实现“育人”的目
期刊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及该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中有了点滴体会,愿请教于同仁。   1. 教师要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
期刊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应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呢?   1. 善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让他们产生识字的兴趣,他们才会想方设法地去识字,即解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