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小骨窗开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23例;年龄33-75岁,平均59.2岁。入院前血压均明显增高,收缩压为155-220m m H G,舒张压为90-140m m H G。病例选择标准(1)均有高血压病史,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明确,血肿量30~-120m l;(2)年龄<75岁;(3)术前格拉斯哥评分6分以上;(4)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出血;(5)不伴有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出血部位:内囊出血38例,外囊出血18例,血肿量:30-60m l41例,60m l以上15例。2、手术方法:56例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均于发病后24h内实施手术,头皮切口结合头颅CT确定血肿位置及离侧裂皮层最近的层面,以此为中心作一约5-7c m直行切口,切开头皮后达颅骨并用铣刀铣一直径约3-4c m大小骨窗,悬吊硬膜于骨窗缘,硬膜切开一0.5c m的小口,用脑穿针穿刺血肿后抽吸部分血肿,可有效避免切开硬膜后的脑膨出,在显微镜下自外侧裂中后部锐性分开蛛网膜,经过侧裂或额叶皮质无血管区,分离出一个长约2c m的入口,沿额颞蛛网膜间隙进行解剖,静脉推向颞侧,动脉推向额侧,适当剥离即可达脑岛叶。选择无血管区切开约1-2cm切口,稍向下分离可达血肿腔,操作应在血肿腔内进行,直径3-5m m的细吸引器缓慢抽吸血肿,血肿腔腔壁紧密粘连的血凝块无需清除,避免造成血肿腔壁出血及正常脑组织破坏。活动性出血用弱双极电凝止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创面覆盖止血纱布,升高血压至术前水平,维持10分钟,无活动性出血后,缝合硬膜。3、术后处理:所有患者术后入NICU监护,并给予控制血压,收缩压140-170mmHG,舒张压80-100mmHG;高热时,冰毯物理降温;如果患者近期意识不能恢复者,尽早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所有患者术后6h常规行头CT平扫检查。出血性脑卒中常出现应激性溃疡,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同时早期留置空肠管给予鼻饲饮食。出血性脑卒中,3-12天为脑水肿高峰,较脑外伤引起的颅高压持续时间长,2周-1个月才完全消失,需应用脱水利尿剂。脱水利尿剂使用原则是根据头部CT检查和腰穿测压所显示水肿情况逐渐减量,有条件可应用颅内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