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中枢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重建的影响.方法 雌性BALB/c小鼠60只经6 Gy照射后随机分为照射组、G-CSF+照射组.G-CSF+照射组小鼠给与重组人G-CSF 100μg·kg-1·d-1皮下注射,连续14 d,照射组小鼠给与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皮下注射,连续14 d,另设空白对照组小鼠20只.照后7、14、21和28d颈部脱臼处死小鼠,取出胸腺制成单个核细胞悬液,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CD4+CD8+、CD4+CD8-、CD4-CD8+、CD4-CD8-细胞亚群的比例.使用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绝对值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后14、28、60 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CCK-8法检测脂多糖(LPS)、刀豆蛋白A(ConA)刺激后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照后7 d胸腺CD4+CD8+细胞比例降至最低,14 d出现反弹,21 d再次下降,以后逐渐恢复.照后28 d G-CSF+照射组CD4+CD8+细胞比例恢复正常并高于照射组(t=12.22,P<0.05).照后21 d G-CSF+照射组CD4-CD8+细胞比例亦明显高于照射组(t=3.77,P<0.05).照后7 d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值降至最低,照后14和60 d,G-CSF+照射组CD3+CD8+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照射组(t=4.31,5.78,P<0.05),但两组间CD3+CD4+T细胞比例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G-CSF+照射组B淋巴细胞比例在照后14 d明显低于照射组(t=7.3,P<0.05),但很快恢复,照后28和60 d两组B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照后14 d,G-CSF+照射组脾脏淋巴细胞对LPS、ConA刺激的增殖指数分别为照射组的4.37和2.98倍.结论 G-CSF可促进照后胸腺细胞亚群的恢复,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调节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提高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促进急性辐射损伤后中枢及外周免疫重建。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中枢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重建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中枢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重建的影响.方法 雌性BALB/c小鼠60只经6 Gy照射后随机分为照射组、G-CSF+照射组.G-CSF+照射组小鼠给与重组人G-CSF 100μg·kg-1·d-1皮下注射,连续14 d,照射组小鼠给与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皮下注射,连续14 d,另设空白对照组小鼠20只.照后7、14、21和28d颈部脱
【机 构】
:
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出 处】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发表日期】
:
2011年31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为促进核事业与辐射研究领域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鼓励国内外辐射研究、放射医学等学科领域的华人专家学者之间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主办,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中国核学会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中华放射肿瘤治疗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电磁学专业委员会等协办,拟于2011年4月24日-27日在
期刊
目的 探讨si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胰腺癌AsPC-1细胞γ射线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0、10、50、100感染复数(MOI)的rAAV-EGFP-Slug-siRNA(Slug-siRNA)转染AsPC-1细胞72 h,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Slug和PUMA表达.采用4 Gy γ射线细胞进行照射,MTT比色法和Hoechst 33342和PI双
实验放射生物学已经历了110年的发展历史.微束照射、基因与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干细胞技术以及活细胞分子影像与实时动态成像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近年来放射生物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和突破,放射生物学中很多基础研究与生命科学前沿的结合更加密切。
期刊
目的 观察电离辐射对恶性淋巴瘤细胞中NF-κB-HIF-1α通路的活化状态的影响,探讨恶性淋巴瘤放射抗拒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方法,检测5 Gy X射线照射1、4、10和20 h后,Namalwa、Ramos和Raji 3种恶性淋巴瘤细胞系中NF-κB、HIF-1α及其相关蛋白IKK的表达水平,观察1、10和50 nmol/L NF-κB抑制剂QNZ对HIF-1
心脏介入操作对患者和医生都会产生潜在的辐射危害[1].即使使用目前认为合适的防护措施,射线辐射仍会损伤机体细胞DNA,导致染色体畸变,增加早期癌症的危险性[2].心导管医生所受的职业照射剂量与癌症危险度增加的关系不可忽视[3]。
期刊
放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但肿瘤细胞自身对放射线的抗拒性往往导致放疗失败,寻找行之有效的放射增敏剂是多年来肿瘤研究领域倍受关注的热点.含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的寡聚核苷酸序列(CpG-oligodeoxynucleotidea,CpG-0DN),能被脊椎动物的树突状(DC)细胞和B淋巴细胞内Toll样受体9(toll like receptor 9,TLR9)识别,通过下游的信号级联反应,
期刊
目的 探讨胶体~(32)P-磷酸铬(~(32)P-CP)在正常Beagle犬的肝叶或臀大肌行间质注射的安全性.方法 10只Beagle犬,随机分成间质给药不同剂量(185和370 MBq)、不同部位(臀大肌和肝脏)及冷胶体对照5组(n=2).术后不同时间点称量体重,行血液生化学检查,ECT轫致辐射显像,组织形态学动态观察及连续测量体表、血液、尿液和粪便放射性计数率值.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目前,放射诊疗技术和设备已成为医学诊断和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任何一种医用辐射诊疗活动中,职业人员往往会受到照射,这种照射的行为和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设备、操作过程、选择的诊疗程序、采用的防护措施和人的行为等诸多因素.同时,由于偏离计划的操作程序或事故,可能会引起较高的照射,即"潜在照射"[1].因此,开展放射诊疗中职业危害控制关键技术与风险评价研究十分必要。
期刊
目的 评价在进行头颈部CT扫描血管成像时,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减少甲状腺的辐射剂量的作用及对图像噪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140例头颈部CT增强血管成像的病例,其中用固定管电流技术和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各70例,观察其成像质量,记录其客观噪声水平(由CT图像衰减值的标准差进行评估),并比较其单次扫描的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管电流mA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在扫描范围
目的 研究0~15 MeV中子诱发~(239)Pu裂变产物的累积产额随入射中子能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使用加权平均和ZOTT评估的方法对裂变产物核的累积产额实验数据进行评价推荐,通过SPCC程序拟合和多模式模型理论首次得出产额能量关系.结果 评价推荐了0~15 MeV中子诱发~(239)Pu裂变的~(85)Kr~m、~(87)Kr、~(88)Kr和~(138)Xe 4个重要气体产物核的累积产额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