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进展与现存问题出发,提出了推进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3A”战略——意识(Awareness)、态度(Attitude)以及行动(Action),旨在探索中国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路径,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情景 3A战略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快速发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差异,中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与研究开始较晚。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具体表现为企业与社会公众社会责任意识的普遍确立、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与排行榜的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等方面。
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乏有关伦理、责任的思想与学说,但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体系却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如何将以西方社会为背景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中国企业界贯彻、实践,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回顾,结合多年来在相关领域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推进中国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3A战略”——意识(Awareness)、态度(Attitude)以及行动(Action),供有关学者探讨,并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与框架。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与“3A”战略的提出
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后,片面强调经济利润的企业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商业贿赂、生态环境污染等破坏性严重的不良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正式成为中国理论界与企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与误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确立反映在企业与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的广泛关注。2009年,《财富》杂志面向大型企业高级经理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56%的回复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是一种趋势;金碚、李钢2006年针对社会公众的调查显示,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示“非常关注”与“关注”的占81.13%。《WTO经济导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等机构的调查都显示出了相同的趋势,即中国企业界与社会大众已经普遍确立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但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目前还存在一些误区。企业的问题表现在管理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缺失与误解,徐尚昆针对12个省市1268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53.1%的企业管理者不知道企业社会责任或不清楚其具体内涵,同时一些管理者的认识较为片面,仅从某一方面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缺乏整体的考虑与规划;公众的误区在于将“社会责任”绝对化、数量化,仅仅从慈善活动中捐款的数量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造成误解与偏差。
2.企业社会责任态度的方面
研究发现,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树立的情况下,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目前也存在误区。一些管理者没有真正理解履行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将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一种临时的应急手段,承担社会责任往往是出于回应社会呼吁、提升企业形象、遵守法律法规的目的,即被动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而没有将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战略制定、经营发展联系起来。
近几年来,一些有关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将一些企业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些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通过投资公共事业、抗震救灾等形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社会上确立了责任企业、道德企业的形象,而在不良事件曝光后,人们发现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这反映出一些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并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企业社会责任。
3.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方面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满足众多利益相关者期望的过程。不同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期望与诉求,因此,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形式便显得多种多样。近年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的形式有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年报、投资公共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重大社会危机中的慈善活动、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加员工福利等。其中,中国企业界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捐款与慈善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不断推进的同时,一些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事件却频繁发生。黄群慧等[4]针对中国100强企业的研究显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有2/5的企业仍在“旁观”阶段,这些企业集中于设备制造业、食品、第一产业、纺织业等行业。近年来发生的危害性严重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也往往发生于上述产业内。这些事件由于危害性广、破坏性强、影响恶劣,发生之后不但使企业招致毁灭性打击,而且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实践带来不利影响。
通过对成绩与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引入时间短、发展基础差、理论研究薄弱等原因,仍旧存在大量问题,同时由于中国的企业数目众多、实际状况千差万别,也给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带来了困难。因此,推进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从多个层面同时进行,即实施意识(Awareness)、态度(Attitude)、行动(Action)相结合的“3A战略”。
三、“3A战略”的内涵与实施途径
1.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虽然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对于相当部分的中国企业以及社会公众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仍旧是一个新的概念。对社会责任认知的不清晰一方面导致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片面化,一方面使相关行动缺乏公众的认可,招致公众的不满。而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误解以及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传播则会使一些处在“观望”阶段的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执行无效,或认为社会期望过高,无法实现,这都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推进。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一方面在于进一步加快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传播,使更多的企业与公众了解到企业社会责任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使企业与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即澄清“责任”的内涵。Carroll在其著名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4个层次,从下至上依次为经济的、法律的、伦理的、慈善的。Carroll金字塔模型的意义在于,企业社会责任是多方面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有多种,且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不同。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更多的重视经济、法律的责任,而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才有能力去承担伦理的、慈善的社会责任。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科学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社会公众则应当从广义的角度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其次,对于企业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我国汉代就成为正统国学的儒家思想倡导“重义兼利”、“重义尚利”的“义利统一”价值观,社会公众对于企业往往有很多“义”的要求,特别是当出现重大社会危机时,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文化的影响,社会往往会对企业寄予很高的期望而不会顾及企业发展阶段、资源状况、内部制度。企业应当对社会责任在中国背景下的适用性进行考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习俗进行修正,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
2.端正企业社会责任态度
企业对社会责任态度的偏差往往会导致一些“面子工程”,即将社会责任作为一项公关手段,务虚而非务实[7]。这样做的危害性在于其作用有限,无法使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中获得可持续发展,而且随着公众认知能力的提高与国家监管措施的加强,一旦揭露其实质,不仅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还会对企业形象造成的损失难以弥补,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争论与研究,基本已经确认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关性,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利益相关方期望的提高、社会呼吁加强,这种关系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企业应该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其从应急、公关的层面提升至公司战略规划层面,并作为新时期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以积极、务实的态度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其本身仍旧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且缺乏中国情境下的规范。同时,不同企业发展过程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不同,这都对企业如何正确面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带来了困扰。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无论哪种类型的企业,都拥有众多利益相关方,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对不同利益相关方期望的反应与满足。企业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不同类型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与诉求,从处理企业与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出发,通过构建和谐利益相关方关系,获取企业可持续发展。
3. 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传播的最终目的。首先,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于企业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当作为企业内部的一项日常工作进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已经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职能机构以及首席社会责任官的职位,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相关工作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职能机构的建立有利于协调不同部门的社会责任行为,从制度上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高工作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将企业社会责任提升至战略管理层面。其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应当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张旭、贺艳珍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会造成短期内增加成本、影响发展速度、削弱国际竞争力等消极影响。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企业在发展成熟度、资源积累、竞争优势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中国企业难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部内涵。根据Carroll的金字塔模型,企业可以在初期注重与承担经济的与法律的责任,确保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之后则应该更多的关注伦理的与慈善的责任,使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的发展、资源的积累相匹配。最后,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突破仅仅从财务指标计量回报的狭隘思维,采用货币与非货币相结合的原则,将企业发展同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从促进社会福利的角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四、结语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实践均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社会各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共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3A”战略是在此背景下的初步探索,还需要在在理论层面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同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修正与完善,以期更好的推动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英.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2]金碚,李钢. 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调查的初步报告[J].经济管理,2006(3):13-16
[3]徐尚昆.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维度、认知与实践[J].经济体制改革,2010(6):60-65
[4]黄群慧,彭华岗,钟宏武等. 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状况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9(10):23-35
[5]Carroll A.B.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J]. Business Horizons, 1991, 34(4):39-48
[6]杨晓智. 儒家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J].经济论坛,2006(12)
[7]李颖.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4(1):105-109
[8]张旭,贺艳珍.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10月中旬刊):
[9]潘思谕.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商业研究,2006(22):14-19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情景 3A战略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快速发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差异,中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与研究开始较晚。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具体表现为企业与社会公众社会责任意识的普遍确立、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与排行榜的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等方面。
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乏有关伦理、责任的思想与学说,但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体系却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如何将以西方社会为背景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中国企业界贯彻、实践,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回顾,结合多年来在相关领域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推进中国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3A战略”——意识(Awareness)、态度(Attitude)以及行动(Action),供有关学者探讨,并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与框架。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与“3A”战略的提出
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后,片面强调经济利润的企业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商业贿赂、生态环境污染等破坏性严重的不良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正式成为中国理论界与企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与误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确立反映在企业与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的广泛关注。2009年,《财富》杂志面向大型企业高级经理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56%的回复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是一种趋势;金碚、李钢2006年针对社会公众的调查显示,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示“非常关注”与“关注”的占81.13%。《WTO经济导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等机构的调查都显示出了相同的趋势,即中国企业界与社会大众已经普遍确立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但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目前还存在一些误区。企业的问题表现在管理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缺失与误解,徐尚昆针对12个省市1268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53.1%的企业管理者不知道企业社会责任或不清楚其具体内涵,同时一些管理者的认识较为片面,仅从某一方面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缺乏整体的考虑与规划;公众的误区在于将“社会责任”绝对化、数量化,仅仅从慈善活动中捐款的数量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造成误解与偏差。
2.企业社会责任态度的方面
研究发现,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树立的情况下,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目前也存在误区。一些管理者没有真正理解履行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将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一种临时的应急手段,承担社会责任往往是出于回应社会呼吁、提升企业形象、遵守法律法规的目的,即被动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而没有将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战略制定、经营发展联系起来。
近几年来,一些有关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将一些企业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些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通过投资公共事业、抗震救灾等形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社会上确立了责任企业、道德企业的形象,而在不良事件曝光后,人们发现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这反映出一些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并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企业社会责任。
3.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方面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满足众多利益相关者期望的过程。不同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期望与诉求,因此,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形式便显得多种多样。近年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的形式有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年报、投资公共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重大社会危机中的慈善活动、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加员工福利等。其中,中国企业界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捐款与慈善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不断推进的同时,一些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事件却频繁发生。黄群慧等[4]针对中国100强企业的研究显示,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有2/5的企业仍在“旁观”阶段,这些企业集中于设备制造业、食品、第一产业、纺织业等行业。近年来发生的危害性严重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也往往发生于上述产业内。这些事件由于危害性广、破坏性强、影响恶劣,发生之后不但使企业招致毁灭性打击,而且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实践带来不利影响。
通过对成绩与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引入时间短、发展基础差、理论研究薄弱等原因,仍旧存在大量问题,同时由于中国的企业数目众多、实际状况千差万别,也给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带来了困难。因此,推进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从多个层面同时进行,即实施意识(Awareness)、态度(Attitude)、行动(Action)相结合的“3A战略”。
三、“3A战略”的内涵与实施途径
1.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虽然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对于相当部分的中国企业以及社会公众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仍旧是一个新的概念。对社会责任认知的不清晰一方面导致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片面化,一方面使相关行动缺乏公众的认可,招致公众的不满。而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误解以及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传播则会使一些处在“观望”阶段的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执行无效,或认为社会期望过高,无法实现,这都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推进。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一方面在于进一步加快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传播,使更多的企业与公众了解到企业社会责任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使企业与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即澄清“责任”的内涵。Carroll在其著名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4个层次,从下至上依次为经济的、法律的、伦理的、慈善的。Carroll金字塔模型的意义在于,企业社会责任是多方面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有多种,且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不同。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更多的重视经济、法律的责任,而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才有能力去承担伦理的、慈善的社会责任。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科学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社会公众则应当从广义的角度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其次,对于企业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我国汉代就成为正统国学的儒家思想倡导“重义兼利”、“重义尚利”的“义利统一”价值观,社会公众对于企业往往有很多“义”的要求,特别是当出现重大社会危机时,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文化的影响,社会往往会对企业寄予很高的期望而不会顾及企业发展阶段、资源状况、内部制度。企业应当对社会责任在中国背景下的适用性进行考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习俗进行修正,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
2.端正企业社会责任态度
企业对社会责任态度的偏差往往会导致一些“面子工程”,即将社会责任作为一项公关手段,务虚而非务实[7]。这样做的危害性在于其作用有限,无法使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中获得可持续发展,而且随着公众认知能力的提高与国家监管措施的加强,一旦揭露其实质,不仅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还会对企业形象造成的损失难以弥补,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争论与研究,基本已经确认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关性,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利益相关方期望的提高、社会呼吁加强,这种关系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企业应该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其从应急、公关的层面提升至公司战略规划层面,并作为新时期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以积极、务实的态度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其本身仍旧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且缺乏中国情境下的规范。同时,不同企业发展过程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不同,这都对企业如何正确面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带来了困扰。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无论哪种类型的企业,都拥有众多利益相关方,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对不同利益相关方期望的反应与满足。企业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不同类型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与诉求,从处理企业与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出发,通过构建和谐利益相关方关系,获取企业可持续发展。
3. 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传播的最终目的。首先,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于企业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当作为企业内部的一项日常工作进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已经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职能机构以及首席社会责任官的职位,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相关工作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职能机构的建立有利于协调不同部门的社会责任行为,从制度上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高工作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将企业社会责任提升至战略管理层面。其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应当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张旭、贺艳珍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会造成短期内增加成本、影响发展速度、削弱国际竞争力等消极影响。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企业在发展成熟度、资源积累、竞争优势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中国企业难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部内涵。根据Carroll的金字塔模型,企业可以在初期注重与承担经济的与法律的责任,确保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之后则应该更多的关注伦理的与慈善的责任,使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的发展、资源的积累相匹配。最后,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突破仅仅从财务指标计量回报的狭隘思维,采用货币与非货币相结合的原则,将企业发展同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从促进社会福利的角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四、结语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与实践均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社会各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共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3A”战略是在此背景下的初步探索,还需要在在理论层面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同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修正与完善,以期更好的推动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英.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2]金碚,李钢. 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调查的初步报告[J].经济管理,2006(3):13-16
[3]徐尚昆.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维度、认知与实践[J].经济体制改革,2010(6):60-65
[4]黄群慧,彭华岗,钟宏武等. 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状况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9(10):23-35
[5]Carroll A.B. 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J]. Business Horizons, 1991, 34(4):39-48
[6]杨晓智. 儒家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J].经济论坛,2006(12)
[7]李颖.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4(1):105-109
[8]张旭,贺艳珍.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10月中旬刊):
[9]潘思谕.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商业研究,2006(22):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