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学校是作为具体的事业机构而存在的,必然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外部因素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学校教育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一方面,是积极的、有益的影响。如社会其他行业的典型人物、典型的事迹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是消极的、不利的影响。纵观当前的一个时期,这方面的影响主要来自社会和家庭。
1.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如某些学生耳闻目睹现实存在的腐败现象后所养成的各种陋习、恶习。再如,文化传播、媒介宣扬的错误导向致使学生的意识、行为产生偏差。另外,不良的风气,落后的世俗观念和形形色色的消极思潮也对不少学生的成长造成颇深的影响……
2.来自家庭的消极影响。如某些家长对子女的偏爱、溺爱、娇惯、护短导致孩子从小就养成放纵、骄横、脆弱、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心理上的耐受性。又如,有些家长只因为望子成龙,不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对子女施行专制教育,致使子女产生抵触情绪,思想行为走向极端,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还有一些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缺乏管教,也使不少孩子步入误区……
事实上,不管来自哪方面的因素,一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作用,就直接反映到学校的教育质量上来。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采取可行的措施,尽量消除外部因素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 必须准确预测外部动态
这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审时度势。外部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及其运作处于不断变化的态势之下,更要求学校教育要把眼量放开,站在认识的高度上看待问题,日常的教育工作要表现出预见性。做法是:要密切监测外部动态,建立反馈网络,多方面收集来自外部的材料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对外部的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一旦预测到外部环境可能滋生出一些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相适应、不和谐的现象,就及时采取对策,防患于未然。比如,曾有一对夫妻,矛盾很深,常拌嘴,使他们的孩子—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回家后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成绩也不断下降。领导、教师上门家访后,预测到这对夫妻的矛盾已不可调和,离婚是早晚的事,就及时做好孩子的工作,并配合其亲属安排好孩子的学习、生活问题。半个月后,孩子的父母上法庭签订了离婚书。而因为有了思想准备,没有给孩子造成更深的伤害。为报答领导、教师的一片深情,这个孩子更奋发图强,期末还被评为市“三好学生”呢!试想,假如没有当初领导、教师的关怀,这个孩子能有如此好的成绩吗?他很有可能因为家庭的变故而消沉下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使学校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领导、教师必须要有战略的眼光,要有战略的头脑。
二、 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困惑和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发展。因为只有学生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防御外部不利因素的侵蚀。比如,学校上好劳动课,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技能训练,是能够有效消除因家庭的宠爱致使学生自理能力低下的现象的;学校上好科学课、科技活动课,传授科学知识,使学生明白一些自然现象、生活常识,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远离迷信思想,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另外,加强对学生的思品教育,也能使他们走出校门后面对一些事物能辨明是非,分清好坏。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还要求学校领导能正视客观环境、现实状况,不搞“封闭式”教学,不搞一厢情愿的所谓“净化教育”,要善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深入生活,勇于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 必须致力于优化育人环境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和他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的。优化育人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致受坏现象、坏事物的污染、异化。当前,学校领导要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加强育人环境的建设。
1.要加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建设。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建设。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一套符合校情,富于特色的管理机制,使教育秩序正常化;要注重美化校园、净化校园,给学生一个幽雅的学习环境;要注重建设校园文化,加强校训建设,给学生一个清新、活泼的学习氛围;要积极促使“三风”形成,使学生自觉追求进步,立志成才。
2.要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形成教育合力。关心和保护小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把社会和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和风气。在现阶段,我们务必要在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协同各方,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责编 刘宇帆)
1.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如某些学生耳闻目睹现实存在的腐败现象后所养成的各种陋习、恶习。再如,文化传播、媒介宣扬的错误导向致使学生的意识、行为产生偏差。另外,不良的风气,落后的世俗观念和形形色色的消极思潮也对不少学生的成长造成颇深的影响……
2.来自家庭的消极影响。如某些家长对子女的偏爱、溺爱、娇惯、护短导致孩子从小就养成放纵、骄横、脆弱、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心理上的耐受性。又如,有些家长只因为望子成龙,不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对子女施行专制教育,致使子女产生抵触情绪,思想行为走向极端,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还有一些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缺乏管教,也使不少孩子步入误区……
事实上,不管来自哪方面的因素,一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作用,就直接反映到学校的教育质量上来。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采取可行的措施,尽量消除外部因素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 必须准确预测外部动态
这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审时度势。外部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及其运作处于不断变化的态势之下,更要求学校教育要把眼量放开,站在认识的高度上看待问题,日常的教育工作要表现出预见性。做法是:要密切监测外部动态,建立反馈网络,多方面收集来自外部的材料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对外部的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一旦预测到外部环境可能滋生出一些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相适应、不和谐的现象,就及时采取对策,防患于未然。比如,曾有一对夫妻,矛盾很深,常拌嘴,使他们的孩子—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回家后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成绩也不断下降。领导、教师上门家访后,预测到这对夫妻的矛盾已不可调和,离婚是早晚的事,就及时做好孩子的工作,并配合其亲属安排好孩子的学习、生活问题。半个月后,孩子的父母上法庭签订了离婚书。而因为有了思想准备,没有给孩子造成更深的伤害。为报答领导、教师的一片深情,这个孩子更奋发图强,期末还被评为市“三好学生”呢!试想,假如没有当初领导、教师的关怀,这个孩子能有如此好的成绩吗?他很有可能因为家庭的变故而消沉下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使学校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领导、教师必须要有战略的眼光,要有战略的头脑。
二、 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困惑和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发展。因为只有学生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防御外部不利因素的侵蚀。比如,学校上好劳动课,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技能训练,是能够有效消除因家庭的宠爱致使学生自理能力低下的现象的;学校上好科学课、科技活动课,传授科学知识,使学生明白一些自然现象、生活常识,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远离迷信思想,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另外,加强对学生的思品教育,也能使他们走出校门后面对一些事物能辨明是非,分清好坏。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还要求学校领导能正视客观环境、现实状况,不搞“封闭式”教学,不搞一厢情愿的所谓“净化教育”,要善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深入生活,勇于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 必须致力于优化育人环境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和他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的。优化育人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致受坏现象、坏事物的污染、异化。当前,学校领导要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加强育人环境的建设。
1.要加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建设。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建设。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一套符合校情,富于特色的管理机制,使教育秩序正常化;要注重美化校园、净化校园,给学生一个幽雅的学习环境;要注重建设校园文化,加强校训建设,给学生一个清新、活泼的学习氛围;要积极促使“三风”形成,使学生自觉追求进步,立志成才。
2.要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形成教育合力。关心和保护小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把社会和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和风气。在现阶段,我们务必要在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协同各方,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