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要使思想品德课发挥最大的作用,教学中可以从“情”和“景”的整合,创建开放性的课堂,以及创造让学生思维“动”起来的条件,拓展思维的空间等方面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把握住《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拓展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思路。
关键词:品德;情景;思维;开放性;扩展阿
品德课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为核心,来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综合课程。为了加强本学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握住《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在教学中要积极尝试“情”“景”结合的教学方式
品德课具有开放性,有些道理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年龄小,距离历史故事遥远,因此教学上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教学空间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如教学《地球上的红飘带》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预先收集历史图片,查找资料,课上大家互相传阅,讲述搜集到的关于长征的故事。接着教师再辅以课文幻灯片,再现史实,以丰富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努力创设特定情境,再现艰苦、恶劣的环境,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这样学生就如身临其境。他们在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使学生深深感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从而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要勇于创新,打造开放性的课堂
开放式的课堂,就是不拘于传统的、固定的或单一的教学模式,是勇于冲破学科、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实行思维方式和教学途径的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上也不能只停留在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上,而是充分掌握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感受到现代教学的魅力。
我看到一位教师在教学《当火灾发生时》一课时,他把整个一堂课设计成了一节活动课:这其中包括当火灾发生时有哪些自救的办法、怎样报警这样两个板块。上课时他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学生掌握了基本要领的同时,还进行模拟表演,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设计成这样一节活动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行开放性教学,要求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道德认识,激发、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
三、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品德课教学要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应该放手把课文交给学生自己学习,带着各自的问题学习,独立思考,各抒己见。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要予以肯定,即使回答有误,也不能求全责备。每个人都会有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在争论时,学生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道德认识,最后在讨论中来形成集体意见。感悟教材中故事的真谛,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总之,多让学生“活”“动”起来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创新的潜力。
四、要扩展学生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走出课堂
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查阅资料、专题访问、当小记者等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关心热爱社会的情感,提高其主人翁意识,又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如教学《无情的火灾》一课时,可在上课之前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查找有关发生火灾的一些录像和数据。他们就会查好多,上课时也会争相报道,这样整个课堂也会“活”了,同时,他们也可能会被搜集到的数字惊呆,这要比干巴巴的讲解更能感染学生,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组织讨论、辩论,激发学生的问题、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形成有价值的、正确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需要不断拓展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品德课的学习热情,并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能力。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黑林子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品德;情景;思维;开放性;扩展阿
品德课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为核心,来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综合课程。为了加强本学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握住《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在教学中要积极尝试“情”“景”结合的教学方式
品德课具有开放性,有些道理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年龄小,距离历史故事遥远,因此教学上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教学空间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如教学《地球上的红飘带》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预先收集历史图片,查找资料,课上大家互相传阅,讲述搜集到的关于长征的故事。接着教师再辅以课文幻灯片,再现史实,以丰富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努力创设特定情境,再现艰苦、恶劣的环境,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这样学生就如身临其境。他们在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使学生深深感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从而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要勇于创新,打造开放性的课堂
开放式的课堂,就是不拘于传统的、固定的或单一的教学模式,是勇于冲破学科、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实行思维方式和教学途径的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上也不能只停留在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上,而是充分掌握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感受到现代教学的魅力。
我看到一位教师在教学《当火灾发生时》一课时,他把整个一堂课设计成了一节活动课:这其中包括当火灾发生时有哪些自救的办法、怎样报警这样两个板块。上课时他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学生掌握了基本要领的同时,还进行模拟表演,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设计成这样一节活动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行开放性教学,要求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道德认识,激发、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
三、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品德课教学要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应该放手把课文交给学生自己学习,带着各自的问题学习,独立思考,各抒己见。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要予以肯定,即使回答有误,也不能求全责备。每个人都会有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在争论时,学生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道德认识,最后在讨论中来形成集体意见。感悟教材中故事的真谛,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总之,多让学生“活”“动”起来才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创新的潜力。
四、要扩展学生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走出课堂
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查阅资料、专题访问、当小记者等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关心热爱社会的情感,提高其主人翁意识,又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如教学《无情的火灾》一课时,可在上课之前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查找有关发生火灾的一些录像和数据。他们就会查好多,上课时也会争相报道,这样整个课堂也会“活”了,同时,他们也可能会被搜集到的数字惊呆,这要比干巴巴的讲解更能感染学生,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组织讨论、辩论,激发学生的问题、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形成有价值的、正确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需要不断拓展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品德课的学习热情,并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能力。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黑林子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