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现在高考历史的命题方向来看,越来越侧重于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品质已经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去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品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运用历史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拓思路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拓思路,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讨论,进行师生互动,然后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比如,我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我提到了中国近代史的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帝国主义入侵,与中国封建统治者互相勾结,使中国沉沦;另一条是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以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然后我让学生按照这两条线索找相关的史实,在让学生回答时,一名学生在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中列出了虎门销烟,这时有一名学生立即站起来进行否定,他的理由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而虎门销烟的时间是1939年,在鸦片战争前,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这一见解让大多数同学感到诧异,在经过讨论后,我们最后得出结论是虎门销烟属于中国人民的抗争,但发生时间是在鸦片战争前。
还有一次是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在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后,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说如果太平天国不发生内讧,集中兵力北伐,能不能推翻清王朝?我让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出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能用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替原来的封建生产关系,这就决定了农民起义不可能最终胜利,所以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除了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外,还应多培养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以提高解题能力。比如一次复习测试中有一道选择题,学生出错率极高。题目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有关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C.规定了国家的国体和政体;D.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后宣布为施政方针。”这道题大多数学生选的是C项,而正确答案却是B项。选错的学生认为我们国家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体现的,这时我让学生逆向考虑这一问题,1949年的政协会议是要筹建新中国,组织新政府,怎么可能会没有我们的国体和政体,另外在《共同纲领》也有关于政体和国体的叙述,而B项中的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显然不符合史实,因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在1949年《共同纲领》中体现社会主义原则很明显是错误的。
另外在讲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时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提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时我也启发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落后真的就要挨打吗?我让学生去回忆所学过的知识,学生马上就会想到19世纪末的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取得了胜利,这是落后国家打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事例。
三、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借鉴别人的经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不自己独立去分析、归纳教材的内容,就很难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教材,自己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我在课下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以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问题作为切入点,自己去设计问题。在我检查作业时发现一个学生的作业归纳得特别好,我把此题当作一例题给学生进行了讲解。
这个学生将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打败葛尔丹,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对于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与世界史上的德意志的俾斯麦的“铁血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来完成统一,以及美国的林肯通过南北战争完成国家统一,并通过比较在“分裂与统一”的共性问题得出结论:他们的行为都坚决维护或完成了国家统一,说明任何破坏国家统一的分裂行径都难以得逞。然后对他们的行为作出评价: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力提高,符合当时本国人民利益,推动了历史发展。这样通过中外结合,在一些共性问题上进行对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四、重视学生对历史隐性知识的挖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只有对历史教材完全熟悉,在读透、读懂、读深的基础上,才能去挖掘历史教材中的隐性知识,了解教材中的内在联系。比如讲隋朝大运河只能说是“开通”,而不能说是“开凿”,因为诸如邗沟原来已经开凿出来了,所以只能说是隋朝“开通”了大运河。又比如,关于遵义会议的内容只是在军事上、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在思想上清算“左”倾错误是在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时。历史教材是历史知识的载体,高考命题万变不离其宗,重视对历史教材的掌握,特别是对历史隐性知识的挖掘,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及形成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拓思路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拓思路,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讨论,进行师生互动,然后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比如,我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我提到了中国近代史的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帝国主义入侵,与中国封建统治者互相勾结,使中国沉沦;另一条是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以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然后我让学生按照这两条线索找相关的史实,在让学生回答时,一名学生在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中列出了虎门销烟,这时有一名学生立即站起来进行否定,他的理由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而虎门销烟的时间是1939年,在鸦片战争前,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这一见解让大多数同学感到诧异,在经过讨论后,我们最后得出结论是虎门销烟属于中国人民的抗争,但发生时间是在鸦片战争前。
还有一次是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在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后,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说如果太平天国不发生内讧,集中兵力北伐,能不能推翻清王朝?我让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出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能用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替原来的封建生产关系,这就决定了农民起义不可能最终胜利,所以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除了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外,还应多培养学生进行逆向思维,以提高解题能力。比如一次复习测试中有一道选择题,学生出错率极高。题目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有关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C.规定了国家的国体和政体;D.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后宣布为施政方针。”这道题大多数学生选的是C项,而正确答案却是B项。选错的学生认为我们国家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体现的,这时我让学生逆向考虑这一问题,1949年的政协会议是要筹建新中国,组织新政府,怎么可能会没有我们的国体和政体,另外在《共同纲领》也有关于政体和国体的叙述,而B项中的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显然不符合史实,因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在1949年《共同纲领》中体现社会主义原则很明显是错误的。
另外在讲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时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提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时我也启发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落后真的就要挨打吗?我让学生去回忆所学过的知识,学生马上就会想到19世纪末的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取得了胜利,这是落后国家打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事例。
三、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借鉴别人的经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不自己独立去分析、归纳教材的内容,就很难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教材,自己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我在课下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以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问题作为切入点,自己去设计问题。在我检查作业时发现一个学生的作业归纳得特别好,我把此题当作一例题给学生进行了讲解。
这个学生将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打败葛尔丹,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对于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与世界史上的德意志的俾斯麦的“铁血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来完成统一,以及美国的林肯通过南北战争完成国家统一,并通过比较在“分裂与统一”的共性问题得出结论:他们的行为都坚决维护或完成了国家统一,说明任何破坏国家统一的分裂行径都难以得逞。然后对他们的行为作出评价: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力提高,符合当时本国人民利益,推动了历史发展。这样通过中外结合,在一些共性问题上进行对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四、重视学生对历史隐性知识的挖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只有对历史教材完全熟悉,在读透、读懂、读深的基础上,才能去挖掘历史教材中的隐性知识,了解教材中的内在联系。比如讲隋朝大运河只能说是“开通”,而不能说是“开凿”,因为诸如邗沟原来已经开凿出来了,所以只能说是隋朝“开通”了大运河。又比如,关于遵义会议的内容只是在军事上、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在思想上清算“左”倾错误是在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时。历史教材是历史知识的载体,高考命题万变不离其宗,重视对历史教材的掌握,特别是对历史隐性知识的挖掘,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及形成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