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朱定真——对天气察言观色向百姓嘘寒问暖
朱定真是气象传媒入,也就是把天气预报结论解读出来传播给大众的入,他说气象传媒入的综合判断能力很重要,拿到预报结论后,要马上意识到哪些是今天最重要的天气信息,怎样才能使观众明白并采取应对措施,他说自己学气候专业,当天气预报员的经历对做气象传媒工作很有帮助。
意气风发的气象媒体人
华风影视楼在中国气象局大院里显得卓尔不群地“酷”,它用大胆的黑灰色做外墙,里面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现代的流线形铁艺装饰,加上璀璨的灯光效果,装点出一个科学与艺术的殿堂。
这里的员工神采飞扬、步履匆匆,据说平均年龄只有28岁;这里用于播音、摄像、录音、剪辑等工作的装备一应俱全,不亚于一个省级电视台;这里是中国气象局向外发布信息的窗口,每天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看到的“天气预报”等气象节目都从这里发出;这里拥有世界最庞大的观众群,一项调查显示,光是中国大陆就有8亿观众收看他们的节目。
朱定真就在这里工作,不过他的角色经常“切换”,大多数时候他是华风影视集团的副总经理,有时是气象节目主持人,有时甚至是香港凤凰卫视的特约气象评论员。朱定真作气象评论的特点就是能把最冷峻的科学结论用最温暖的表达方式传递给观众,让百姓在寒流到来时加件衣服,暴雨之前带上雨具……他常说:“我们做的工作是向公众‘嘘寒问暖’的工作。”
天气预报员被雨淋的故事
朱定真出生于一个气象世家,他的父亲解放初期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从美国回国工作。尽管“文革”中父亲去世了,但冥冥之中父子间是有感应的,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朱定真考上了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气候专业,同样走上了气象之路。
他还记得大学毕业后进入扬州市气象台做天气预报员的一件事。那天是当地“文革”后首次恢复“三月三”庙会,街上熙熙攘攘,热闹极了。他们几个“小”预报员作好了天气预报,刚值完班就出去看热闹,没想到不一会儿一场雨就劈头盖脸地下起来,浇得他们和当地人一起躲到屋檐下避雨。这时旁边有群众抱怨:天气预报是干吗吃的?明明说晴天嘛,怎么瞎报呢?同样没带雨具的朱定真听得脸上直发烧,他说:“我们是最想说实话的人,可是老天爷偏偏不给面子。”
这个“天气预报员被雨淋”的故事今天听起来像个冷笑话,但他20多年来一直记在心里。因为天气预报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搞气象的人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里。
天气预报员的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天气系统是复杂的,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多,假如您把几十年的天气资料调出来,会发现虽然每年到了雨季雨水都多,到了冬天则常见寒流,但是决不会有两天的天气是完全一样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啊!
有次凤凰卫视的记者问他:“您能不能不用专业术语来讲‘天气’究竟是什么?”他当时回答:“天气就是我们的对手,预报员就是要让这无形的对手显形!”
“令人遗憾的职业”
1984年,朱定真调到江苏省气象局。江苏省是我国的中纬度地区,气候非常复杂,几乎所有的灾害性天气,像台风、寒潮、暴雨、冰雹、阴雨、霜冻等都可能影响到那里,“在江苏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是我一生最好的锻炼。”他感叹道。
他说,几乎所有领域的科技进步都可能有助于气象预报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所以预报员必须要不懈地努力学习,与时俱进,采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和仪器,逐步掌握天气的规律,让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但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天气预报不准是绝对的,准是相对的,特别是晴雨预报,现在的准确率还是百分之七八十左右,提升一个百分点都非常困难。
预报员怎么就这样难当呢?我惊讶于其中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当人们很随意地坐在电视机前听那两句天气预报,思忖着第二天穿什么衣裳、安排什么活动时,谁曾想到预报员有那么多的苦恼与不安。
今天他们庄严地发布气象预报,明天又忐忑不安地看着老天爷的脸色。明明是很细心、很认真分析的一张张天气图,明明是经过巨型计算机数小时的运算、各位专家缜密考虑得出的结论,按说不会有大的差错,可偏偏第二天就变了天。
每天每天,永远有一只手在投掷硬币:正面还是反面,对还是错。“从上专业课起就被告知‘天有不测风云’不适用于气象工作者,而且天气预报员其实是最认真的人,他们非常敬业,想把天气预报得准确再准确,可老天爷的脾气不是总能摸得透。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预测完全准确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天气预报员是一种令人遗憾的职业。”说这句话时他的脸上露出几分无奈。
与媒体结缘
朱定真与媒体结缘始于1992年,他到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做访问学者。那一年正好碰到美国历史上最强的一次台风(在美国叫飓风)“安德鲁”正面袭击他们所在的城市迈阿密,他亲眼看到台风登陆时昏天黑地,火球四起,雷达被掀翻,汽车撞到墙上的景况,也注意到在特大灾害面前新闻媒体的作用。当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专门辟出一块地方,给媒体用作新闻区,记者就睡在他们办公室的地上,台风专家不时地在那里向记者发布信息,记者则通过电视、电台传达给大众:目前台风中心到哪里了、风力有多大、大概多少时间影响到某个地方、人们应该向哪个方向和位置撤离等等。当时,电视里其他节目都停播了,只有台风消息被不停地跟踪报道、滚动播出……他说,其实那一次事先预报的台风路径并不特别准,但是后面的服务跟上了,电视台、电台的连续跟踪报道及时弥补了这个错误,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那一年,他带回来两个成果:一是美国飓风中心因为他做的一个“对台风路径预报敏感性测试”的软件并入他们的业务运行系统,给朱定真颁发了《为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作出重大贡献》证书;二是他亲历了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安德鲁”台风(为了永远记住那次台风的“威力”,“安德鲁”的名字从台风命名中取消了),同时也了解了媒体对气象灾害警报的服务作用,亲身体会到气象与媒体结合、媒体为气象服务的重要性。
与时俱进,情怀依旧
2002年,朱定真参加中国气象局的竞聘,成了华风影视集团的副总经理。他说:“在这里我做管理工作,其实也是服务工作,为全国百姓服务。气象服务是最敬业的,也是最诚实、最尽心的服务,这种服务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一年365天不能停,必须天天向老百姓嘘寒问暖。”
由于是预报员出身,朱定真对气象台每天发布的天气公报结论了 如指掌,但他不满足将这些枯燥严谨的科学术语发布给大众。他秉持着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努力宣传着将气象信息变成通俗易懂甚至妙趣横生的语言的气象服务信息传播理念,他还常常亲临主持现场,做专家,做主持,身先士卒,用最体贴的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并从中找出管理上的不足。
我们问他,最近几年无论是媒体还是老百姓都更加关注气象了,是不是现在的天气发生异常了?朱定真则不以为然,他认为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工作节奏加快了,人们更注意生活舒适程度,也更关心经济效益了。比如现在的家长普遍娇惯独生子(女),孩子晒着不行、淋雨也不行,所以家长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又比如现代企业越来越讲究经济效益,就不得不利用气象经济了,如夏天哪些地方高温、哪些地方凉爽,空调、冰箱等企业就要根据气象条件调配产品了。
大家如此关注气象,气象媒体人的工作强度和难度也加大了。现在气象服务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大气成分、空间天气、生态和农业气象、雷电、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等),服务的针对性也越来越强(交通、旅游、卫生、农业、体育、生活等)。要在每档只有两三分钟的节目时间里说天气,还要适时做一些气象科普,本身就是对他们极大的挑战。同时,尽量在把握科学的前提下,用老百姓听得懂、理解得了的语言去表述,也需要下一番功夫。而他们却甘之如饴,“我们发布气象信息,就是希望大家利用它安排好生活和生产,防灾减灾,趋利避害,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向百姓嘘寒问暖,体现人文关怀,这是我们气象媒体人所追求的目标。”朱定真发自肺腑地说。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郑明忠——直接与卫星“对话”
57岁的高级工程师郑明忠对我的“卫星启蒙”很是费了一把子力气.他楼上楼下地找资料,在很滑的地面上跑来跑去,于是我得以获知:1960年4月,人类第一颗气象卫星——美国发射的“泰罗斯1号”卫星升空。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包括我国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在内的一些国家发射了数以百计的气象卫星,这些卫星在大气圈外旋转,从高空监测着大气和地球环境,人们通过电视每天都能看到气象卫星拍摄的照片——卫星云图。
我国建有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三个气象卫星地面站.郑明忠分别参加了这三个地面站的选址与建设,并在北京东北旺地面站作了10年。
从清华大学到国家气象卫星中心
郑明忠是那种看上去不大起眼的人,他的个头中等,五官也不那么有个性。他这级别的干部,甭说在北京城里,就是在中国气象局大院内也是举一只胳膊就能拦下好几个来的那种——“处级”。不过,告诉您他所工作的“处”,没准儿会吓您一跳——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运控处,他是那里的支部书记。
郑明忠他们处管的那些气象卫星,可是咱们国家从西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名为“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等。当我初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看到门口“搁”着那好几口“大锅”时,心里多少有点兴奋和好奇。郑明忠颇能“知面知心”,他不紧不慢,让我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一堂“气象卫星科普课”的教育。
我们国家的气象卫星中心成立于1970年7月1日,当时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一要发展我国自己的气象卫星,二要接收利用国外气象卫星资料。”于是卫星中心就从接收国外气象卫星资料起步,配合我国航天航空部门筹划发展自己的气象卫星。正好赶在这个节骨眼上,郑明忠1978年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雷达专业毕业分配到此。
刚开始接收的是美国NOAA卫星发射的气象资料,同去的一位老兄询问是否得付费接受别国的资料,郑明忠摇头说:“不要。卫星从哪一国的上空经过,你用天线接收下来的资料就归你。”想想也是,气象卫星,资源共享嘛。“不过,当时的接收设备非常简陋,完全是手动操作。”郑明忠说:“信号来了,必须两手同时操作按钮,才能锁定信号。”我看他的手势,突发奇想:“和打游戏机差不多?”“不,比打游戏机要难。”他说。
我国气象卫星事业正蓬勃
我们国家成功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叫“风云一号”,他从身后的电脑里调出资料:发射时间是1988年9月7日,这是一种极轨卫星,即运行轨道近乎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地区上空的气象卫星。1997年6月10日,我国发射了名为“风云二号”的静止气象卫星,它是位于赤道上空与地球同步运行的气象卫星。我们每天晚上在天气预报节目里看到的反映天气系统、云的移动图像,就是由它拍摄下来再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卫星气象云图资料。
气象卫星是携带遥感仪器和探测装置对地球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可观测到云层、冰雪、植被、热源、洋面温度等。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中广泛应用,静止气象卫星能够每小时拍摄一次固定区域的云图照片,每到汛期还要加密观测,每小时收两张图。郑明忠认为我国气象卫星拍摄的图像资料,其清晰度和质量都不逊于发达国家同类气象卫星。他带我经过门岗、填表登记、穿上鞋套、进入计算机房,在机房,你可以直接与卫星对话,给卫星发指令。
从1988年到现在,我国已成功发射了8颗气象卫星,目前正常运行、每天传输地面资料的有三颗,分别是“风云1-D”、“风云2-C”和“风云2-D"。老郑说,在气象卫星方面,我国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同时具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是世界气象组织对地观测卫星业务监测网的重要成员。预计今年10月,我国还将发射“风云三号”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为顺利完成这一新型气象卫星的资料接收和处理任务,目前他们正紧张地进行计算机房的改造建设,准备在5月份开始系统设备的安装,然后再进行软件调试等工作,将在9月底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特别的事业,平常的老郑
我说“您这一辈子可圈可点的事情不少,毕业于清华大学,参加了三个气象卫星地面站的建设,负责过七八颗卫星的接收工作,目睹了我国卫星气象事业的发展,更为此立下汗马功劳啦。”老郑倒不以为意,他轻描淡写地把自己称作“干活的官儿”,他说“我们是接收卫星云图的,我们把卫星资料接收下来,经过处理,提供给气象人员分析、研究、应用。我们是为天气预报和国家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服务的。”
“你说我不会表功?”郑明忠厚道地说,“活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光说不做不行。让你当官你就得在业务上有经验,还要有群众基础,经常到群众中去交流,不是说教,而是和他们交换思想,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同志之间,工作上严格要求,平时还是要多理解、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当“处级”干部已经十几年了,从处长到支部书记,“任劳任怨”成了他性格的一部分。要不是亲眼所见,谁又想象得到,那神秘的卫星信号就是从他们这些一派平常的“官儿”和“兵们”手下,传到千家万户的呢?
编辑
任 娟
朱定真是气象传媒入,也就是把天气预报结论解读出来传播给大众的入,他说气象传媒入的综合判断能力很重要,拿到预报结论后,要马上意识到哪些是今天最重要的天气信息,怎样才能使观众明白并采取应对措施,他说自己学气候专业,当天气预报员的经历对做气象传媒工作很有帮助。
意气风发的气象媒体人
华风影视楼在中国气象局大院里显得卓尔不群地“酷”,它用大胆的黑灰色做外墙,里面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现代的流线形铁艺装饰,加上璀璨的灯光效果,装点出一个科学与艺术的殿堂。
这里的员工神采飞扬、步履匆匆,据说平均年龄只有28岁;这里用于播音、摄像、录音、剪辑等工作的装备一应俱全,不亚于一个省级电视台;这里是中国气象局向外发布信息的窗口,每天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看到的“天气预报”等气象节目都从这里发出;这里拥有世界最庞大的观众群,一项调查显示,光是中国大陆就有8亿观众收看他们的节目。
朱定真就在这里工作,不过他的角色经常“切换”,大多数时候他是华风影视集团的副总经理,有时是气象节目主持人,有时甚至是香港凤凰卫视的特约气象评论员。朱定真作气象评论的特点就是能把最冷峻的科学结论用最温暖的表达方式传递给观众,让百姓在寒流到来时加件衣服,暴雨之前带上雨具……他常说:“我们做的工作是向公众‘嘘寒问暖’的工作。”
天气预报员被雨淋的故事
朱定真出生于一个气象世家,他的父亲解放初期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从美国回国工作。尽管“文革”中父亲去世了,但冥冥之中父子间是有感应的,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朱定真考上了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气候专业,同样走上了气象之路。
他还记得大学毕业后进入扬州市气象台做天气预报员的一件事。那天是当地“文革”后首次恢复“三月三”庙会,街上熙熙攘攘,热闹极了。他们几个“小”预报员作好了天气预报,刚值完班就出去看热闹,没想到不一会儿一场雨就劈头盖脸地下起来,浇得他们和当地人一起躲到屋檐下避雨。这时旁边有群众抱怨:天气预报是干吗吃的?明明说晴天嘛,怎么瞎报呢?同样没带雨具的朱定真听得脸上直发烧,他说:“我们是最想说实话的人,可是老天爷偏偏不给面子。”
这个“天气预报员被雨淋”的故事今天听起来像个冷笑话,但他20多年来一直记在心里。因为天气预报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搞气象的人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里。
天气预报员的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天气系统是复杂的,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多,假如您把几十年的天气资料调出来,会发现虽然每年到了雨季雨水都多,到了冬天则常见寒流,但是决不会有两天的天气是完全一样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啊!
有次凤凰卫视的记者问他:“您能不能不用专业术语来讲‘天气’究竟是什么?”他当时回答:“天气就是我们的对手,预报员就是要让这无形的对手显形!”
“令人遗憾的职业”
1984年,朱定真调到江苏省气象局。江苏省是我国的中纬度地区,气候非常复杂,几乎所有的灾害性天气,像台风、寒潮、暴雨、冰雹、阴雨、霜冻等都可能影响到那里,“在江苏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是我一生最好的锻炼。”他感叹道。
他说,几乎所有领域的科技进步都可能有助于气象预报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所以预报员必须要不懈地努力学习,与时俱进,采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和仪器,逐步掌握天气的规律,让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但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天气预报不准是绝对的,准是相对的,特别是晴雨预报,现在的准确率还是百分之七八十左右,提升一个百分点都非常困难。
预报员怎么就这样难当呢?我惊讶于其中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当人们很随意地坐在电视机前听那两句天气预报,思忖着第二天穿什么衣裳、安排什么活动时,谁曾想到预报员有那么多的苦恼与不安。
今天他们庄严地发布气象预报,明天又忐忑不安地看着老天爷的脸色。明明是很细心、很认真分析的一张张天气图,明明是经过巨型计算机数小时的运算、各位专家缜密考虑得出的结论,按说不会有大的差错,可偏偏第二天就变了天。
每天每天,永远有一只手在投掷硬币:正面还是反面,对还是错。“从上专业课起就被告知‘天有不测风云’不适用于气象工作者,而且天气预报员其实是最认真的人,他们非常敬业,想把天气预报得准确再准确,可老天爷的脾气不是总能摸得透。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预测完全准确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天气预报员是一种令人遗憾的职业。”说这句话时他的脸上露出几分无奈。
与媒体结缘
朱定真与媒体结缘始于1992年,他到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做访问学者。那一年正好碰到美国历史上最强的一次台风(在美国叫飓风)“安德鲁”正面袭击他们所在的城市迈阿密,他亲眼看到台风登陆时昏天黑地,火球四起,雷达被掀翻,汽车撞到墙上的景况,也注意到在特大灾害面前新闻媒体的作用。当时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专门辟出一块地方,给媒体用作新闻区,记者就睡在他们办公室的地上,台风专家不时地在那里向记者发布信息,记者则通过电视、电台传达给大众:目前台风中心到哪里了、风力有多大、大概多少时间影响到某个地方、人们应该向哪个方向和位置撤离等等。当时,电视里其他节目都停播了,只有台风消息被不停地跟踪报道、滚动播出……他说,其实那一次事先预报的台风路径并不特别准,但是后面的服务跟上了,电视台、电台的连续跟踪报道及时弥补了这个错误,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那一年,他带回来两个成果:一是美国飓风中心因为他做的一个“对台风路径预报敏感性测试”的软件并入他们的业务运行系统,给朱定真颁发了《为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作出重大贡献》证书;二是他亲历了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安德鲁”台风(为了永远记住那次台风的“威力”,“安德鲁”的名字从台风命名中取消了),同时也了解了媒体对气象灾害警报的服务作用,亲身体会到气象与媒体结合、媒体为气象服务的重要性。
与时俱进,情怀依旧
2002年,朱定真参加中国气象局的竞聘,成了华风影视集团的副总经理。他说:“在这里我做管理工作,其实也是服务工作,为全国百姓服务。气象服务是最敬业的,也是最诚实、最尽心的服务,这种服务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一年365天不能停,必须天天向老百姓嘘寒问暖。”
由于是预报员出身,朱定真对气象台每天发布的天气公报结论了 如指掌,但他不满足将这些枯燥严谨的科学术语发布给大众。他秉持着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努力宣传着将气象信息变成通俗易懂甚至妙趣横生的语言的气象服务信息传播理念,他还常常亲临主持现场,做专家,做主持,身先士卒,用最体贴的方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并从中找出管理上的不足。
我们问他,最近几年无论是媒体还是老百姓都更加关注气象了,是不是现在的天气发生异常了?朱定真则不以为然,他认为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工作节奏加快了,人们更注意生活舒适程度,也更关心经济效益了。比如现在的家长普遍娇惯独生子(女),孩子晒着不行、淋雨也不行,所以家长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又比如现代企业越来越讲究经济效益,就不得不利用气象经济了,如夏天哪些地方高温、哪些地方凉爽,空调、冰箱等企业就要根据气象条件调配产品了。
大家如此关注气象,气象媒体人的工作强度和难度也加大了。现在气象服务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大气成分、空间天气、生态和农业气象、雷电、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等),服务的针对性也越来越强(交通、旅游、卫生、农业、体育、生活等)。要在每档只有两三分钟的节目时间里说天气,还要适时做一些气象科普,本身就是对他们极大的挑战。同时,尽量在把握科学的前提下,用老百姓听得懂、理解得了的语言去表述,也需要下一番功夫。而他们却甘之如饴,“我们发布气象信息,就是希望大家利用它安排好生活和生产,防灾减灾,趋利避害,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向百姓嘘寒问暖,体现人文关怀,这是我们气象媒体人所追求的目标。”朱定真发自肺腑地说。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郑明忠——直接与卫星“对话”
57岁的高级工程师郑明忠对我的“卫星启蒙”很是费了一把子力气.他楼上楼下地找资料,在很滑的地面上跑来跑去,于是我得以获知:1960年4月,人类第一颗气象卫星——美国发射的“泰罗斯1号”卫星升空。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包括我国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在内的一些国家发射了数以百计的气象卫星,这些卫星在大气圈外旋转,从高空监测着大气和地球环境,人们通过电视每天都能看到气象卫星拍摄的照片——卫星云图。
我国建有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三个气象卫星地面站.郑明忠分别参加了这三个地面站的选址与建设,并在北京东北旺地面站作了10年。
从清华大学到国家气象卫星中心
郑明忠是那种看上去不大起眼的人,他的个头中等,五官也不那么有个性。他这级别的干部,甭说在北京城里,就是在中国气象局大院内也是举一只胳膊就能拦下好几个来的那种——“处级”。不过,告诉您他所工作的“处”,没准儿会吓您一跳——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运控处,他是那里的支部书记。
郑明忠他们处管的那些气象卫星,可是咱们国家从西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名为“风云一号…风云二号”等。当我初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看到门口“搁”着那好几口“大锅”时,心里多少有点兴奋和好奇。郑明忠颇能“知面知心”,他不紧不慢,让我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一堂“气象卫星科普课”的教育。
我们国家的气象卫星中心成立于1970年7月1日,当时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一要发展我国自己的气象卫星,二要接收利用国外气象卫星资料。”于是卫星中心就从接收国外气象卫星资料起步,配合我国航天航空部门筹划发展自己的气象卫星。正好赶在这个节骨眼上,郑明忠1978年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雷达专业毕业分配到此。
刚开始接收的是美国NOAA卫星发射的气象资料,同去的一位老兄询问是否得付费接受别国的资料,郑明忠摇头说:“不要。卫星从哪一国的上空经过,你用天线接收下来的资料就归你。”想想也是,气象卫星,资源共享嘛。“不过,当时的接收设备非常简陋,完全是手动操作。”郑明忠说:“信号来了,必须两手同时操作按钮,才能锁定信号。”我看他的手势,突发奇想:“和打游戏机差不多?”“不,比打游戏机要难。”他说。
我国气象卫星事业正蓬勃
我们国家成功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叫“风云一号”,他从身后的电脑里调出资料:发射时间是1988年9月7日,这是一种极轨卫星,即运行轨道近乎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地区上空的气象卫星。1997年6月10日,我国发射了名为“风云二号”的静止气象卫星,它是位于赤道上空与地球同步运行的气象卫星。我们每天晚上在天气预报节目里看到的反映天气系统、云的移动图像,就是由它拍摄下来再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卫星气象云图资料。
气象卫星是携带遥感仪器和探测装置对地球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可观测到云层、冰雪、植被、热源、洋面温度等。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中广泛应用,静止气象卫星能够每小时拍摄一次固定区域的云图照片,每到汛期还要加密观测,每小时收两张图。郑明忠认为我国气象卫星拍摄的图像资料,其清晰度和质量都不逊于发达国家同类气象卫星。他带我经过门岗、填表登记、穿上鞋套、进入计算机房,在机房,你可以直接与卫星对话,给卫星发指令。
从1988年到现在,我国已成功发射了8颗气象卫星,目前正常运行、每天传输地面资料的有三颗,分别是“风云1-D”、“风云2-C”和“风云2-D"。老郑说,在气象卫星方面,我国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同时具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是世界气象组织对地观测卫星业务监测网的重要成员。预计今年10月,我国还将发射“风云三号”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为顺利完成这一新型气象卫星的资料接收和处理任务,目前他们正紧张地进行计算机房的改造建设,准备在5月份开始系统设备的安装,然后再进行软件调试等工作,将在9月底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特别的事业,平常的老郑
我说“您这一辈子可圈可点的事情不少,毕业于清华大学,参加了三个气象卫星地面站的建设,负责过七八颗卫星的接收工作,目睹了我国卫星气象事业的发展,更为此立下汗马功劳啦。”老郑倒不以为意,他轻描淡写地把自己称作“干活的官儿”,他说“我们是接收卫星云图的,我们把卫星资料接收下来,经过处理,提供给气象人员分析、研究、应用。我们是为天气预报和国家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服务的。”
“你说我不会表功?”郑明忠厚道地说,“活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光说不做不行。让你当官你就得在业务上有经验,还要有群众基础,经常到群众中去交流,不是说教,而是和他们交换思想,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同志之间,工作上严格要求,平时还是要多理解、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当“处级”干部已经十几年了,从处长到支部书记,“任劳任怨”成了他性格的一部分。要不是亲眼所见,谁又想象得到,那神秘的卫星信号就是从他们这些一派平常的“官儿”和“兵们”手下,传到千家万户的呢?
编辑
任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