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持式设备的服装销售学习系统设计及实证研究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197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手持式设备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移动学习应用研究的深入,使得学习者利用手持式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学习成为可能。本文将移动学习模式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服装销售实习环节,提出了基于手持式设备的服装销售学习系统,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设计过程,并在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服装销售实习环节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学习服装销售知识,而且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学习效率提高显著。
   [关键词] 手持式设备; 移动学习; 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浩君(1977—),男,浙江上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移动学习、普适计算等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一、引 言
   移动和无线通信技术不仅使得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学习成为可能,而且能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实际情境资源互动的学习模式,使学习者可以在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真实情境中开展学习,实现随时随地获取资源,逐渐改变着现有的人机交互、交流和学习活动方式。[1]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非固定和非预先设定的位置下发生的学习,或有效利用移动技术所发生的学习。[2]移动学习模式将移动计算技术与数字化学习相融合,实现个性化学习和随时随地学习相结合,并借助手持式移动设备,使得学习者和设备之间的关系变成一对一交流模式,能更有效地控制或者过滤学习信息流和互动交流内容,并让学习者充分利用他们的空暇时间来开展学习。移动和无线通信技术在学习领域中的应用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移动学习发展,使得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移动学习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并已成为当前教育技术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
   服装销售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学生的重要实习环节,实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如服装面料、制作工艺、品牌内涵、色彩搭配、销售技巧等各种知识,而这些知识都与实际实习情境内容相关。因此,迫切需要能提供与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的服装销售移动学习系统,在学习者最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知识与信息,学习者利用自身手持式设备,随时随地联网开展学习,以满足当时当地的实际应用需求。因此,本文将移动学习模式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服装销售实习环节,提出了基于手持式设备的服装销售学习系统,详细分析了系统的设计过程,并实现了系统的各项功能。最后以浙江温州地区某中职学校服装专业实习学生为实验对象,对本研究所设计并实现的学习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系统使用满意度和学习效率角度来分析实验结果。
   二、服装销售移动学习系统设计
   本文借鉴了C.M.Chen[3]所阐述的个人移动英语单词学习系统研究内容,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服装销售岗位实习能力需求,从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对象分析、设计原则分析、系统架构设计以及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对手持式设备支持下的服装销售学习系统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与设计。
   (一)学习目标设计
   学习目标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具体明确的表述。根据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结合本文实际的研究内容,在设计系统学习目标时,应尊重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服装销售岗位实习生学习的自主性,重视他们已有的理论知识,强调服装销售学习系统学习目标的设定要与中职服装销售岗位实习生的任务相适应,尽量为服装销售人员创设真实的移动学习环境。
   本系统学习目标是通过为服装销售人员提供服装销售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使学习者能尽快掌握与自身销售岗位相关的服饰品牌、服装面料知识、服装陈列技巧、服装销售语言表达、服饰色彩搭配等内容,丰富自身对服装销售的专业经验。此外学习者应具备借助于互联网通信方式来了解最新的服饰资讯、学习者之间开展销售心得交流、客户对象分析以及销售对策整理等方面的能力。
   (二)学习对象分析
   为了使设计出来的系统更符合学习者需求,对本系统学习对象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系统学习对象都是年龄在18岁左右的中职服装专业服装销售实习生,不管是在心理、生理因素还是社会影响方面,都与专业服装销售人员有着很大的区别。专业服装销售人员因其具备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所以在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方面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但中职服装专业实习生较前者在专业认知成熟度方面偏弱,而在新知识接受能力、内容记忆能力等方面更有优势,学习兴趣具有较强的明确性和特定性,也具有强烈的速成和求知欲望等特征。另外,本系统的学习对象都是中职服装专业即将毕业的服装销售岗位实习生,具备一定的服装销售理论知识,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服装销售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地发生变化,原有学校里接受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实习岗位需要,这些因素都驱使服装销售实习生需要不断地更新自身服装销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就业和创业竞争压力迫使这些实习生希望提高自身的服装销售知识和技能,而这些实习生已经接受了正规、全面的服装专业相关理论教学,更易于接受和掌握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设计原则分析
   手持式设备支持下的学习系统设计有别于传统的网络学习系统设计,要尽量发挥移动学习系统优势,实现学习内容实用化、学习资源微型化、学习进度可控化、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过程互动化等目标。本系统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内容实用性。学习资料的选择应该和服装销售密切相关,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应以短小精悍的文本内容为主,小图片和视频片段为辅,让学习者能够学以致用。
   2. 资源微型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干扰,将学习资源按照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适合于零碎时间学习的微型化资源,以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独立知识点的学习。
   3. 架构合理性。一套完备的系统架构将是整个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和层次化设计思想,每个模块下又分若干个学习层次,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好的扩充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4. 操作灵活性。系统要能通过灵活的配置完成对服务需求的更改和后台资源的完善。针对手持式设备操作系统和屏幕尺寸的多样性,能实现学习资源的自适应显示。
   (四)系统架构设计
   合理规范的系统架构能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功能的可扩充性。本文设计的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系统管理员根据中职服装专业服装销售岗位实习能力要求,收集、整理、汇总各类学习资源,并把这些资源发布在系统的资源服务器中,应用服务器根据学习者的请求和学习者学习能力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并显示在学习者手持式设备终端上。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将学习结果以及建议等方面信息反馈给系统管理员,管理员根据这些反馈信息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使整个移动学习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习过程。
   (五)系统功能设计
   依据上述设计与分析,基于手持式设备的服装销售学习系统功能分为学习者功能和管理员功能两大类。其中学习者功能全部运行在手持式设备终端上,主要包括时尚服饰资讯、服装材料知识、服装销售礼仪、销售语言表达、服装陈列技巧、服饰色彩搭配、销售案例集锦以及在线互动交流,供学习者随时开展学习。管理员功能运行在应用服务器上,主要包括用户数据管理、学习资源管理以及系统数据分析,供管理员维护本系统使用,使管理员掌握系统实际学习群体、维护系统各类学习资源,并对系统各类资源学习频率和学习者参与度等方面开展数据分析工作。系统整体功能设计如图2所示。
  三、服装销售移动学习系统实现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阐述的系统设计内容,系统分别实现了用于管理员进行系统管理的应用服务器端程序和用于学习者开展学习的手持式设备端程序,系统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为了方便管理员远程管理,应用服务器端程序采用了Web方式开发,利用J2EE技术,在My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下实现了用户数据管理、学习资源管理以及系统数据分析等功能。
   系统中的学习资源是依据服装销售实习教学大纲要求来对现有相关学习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后完成的。由于本文实验用到的手持式设备都采用了基于Android 2.1及以上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因此,采用Java语言,在My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下实现了时尚服饰资讯、服装材料知识、服装销售礼仪、销售语言表达、服装陈列技巧、服饰色彩搭配、销售案例集锦以及在线互动交流等功能。系统实现的手持式设备端软件功能界面如图3所示。
  四、实验结果分析
   为了分析基于手持式设备服装销售学习系统的学习者满意度和学习效率,本实验选择了浙江省温州地区某中职学校服装专业应届毕业实习班,参加服装销售实习人数为33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27人,实习时间为6周,分散于8家服装销售实习岗位点。根据学生随机选择原则,将参加该次实习的学生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整个实习期间采用了本文所提供的服装销售移动学习系统,人数为15人,其中男生4人;而对照组依据指导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采用传统学习方式,人数为18人。为了尽量降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间差异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实习正式开始之前,指导教师对实习岗位所需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进行统一培训。系统实验流程如图4所示。
   (一)系统满意度实验结果分析
   为了分析学习者对该系统使用的满意度,本文在C.Chen[4]的问卷调查表设计内容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设计了含手持式设备使用情况、系统使用便利性、对该系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者反馈意见等四大类问题的问卷调查表。实验组15位同学都参加了本次实验,并在他们参加完6周实习学习活动后,被邀请填写该问卷调查,收到有效调查问卷15份,主要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信息可知,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使用过智能化手持式设备,但所有参与者之前都没有用手持式设备开展移动学习。在对系统操作满意程度调查结果中可以分析出,学习者对移动学习怀有激情,有80%的参与者表示对该系统满意;超过85%学习者认为对服装销售知识和技巧掌握很有帮助;有86.7%的参与者乐于使用服装销售移动学习系统来进行服装销售知识学习,并对未来学习充满了渴望;有73.3%的学习者认为系统操作较方便;66.7%的学习者希望系统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表明学习者期望从该系统中学到更多的服装销售知识;有60%的学习者认为在线学习互动交流功能较弱,希望能够提供带有激励机制的互动交流功能。
   (二)系统学习效率实验结果分析
   为了分析本研究提出的服装销售移动学习系统学习效率,邀请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但未参与系统资源建设的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老师设计了实习前测试卷和实习后测试卷,所有试题内容都围绕服装销售实习教学大纲要求。试卷满分是40分,20分单项选择题和20分填空题,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33位实习生都参加,共回收实习前有效测试卷33份,实习后有效测试卷33份,实验数据分析采用了分析统计软件SPSS,主要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信息可知,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实习以后在服装销售方面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采用移动学习方式的实验组相关系数为0.808(大于对照组相关系数0.522),可见利用该系统开展学习与实习前后成绩变化之间,比传统学习方式与实习前后成绩变化之间具有更强的相关性;根据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采用移动学习方式实习前后成绩上升值为8.27,采用传统学习方式实习前后成绩上升值为5.33。以学习方式为影响因素,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成绩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显著性P值为0.039(小于显著性值0.05),可检验出采用服装销售移动学习系统,确实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并从统计学上来分析,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绩都提高了,但两者提高之间还是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采用服装销售移动学习系统的学习者成绩变化更显著,效率更高。
   基于手持式设备的服装销售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方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开展学习,学习者都更愿意尝试、更愿意学习;系统所提供的学习资料是适合零碎时间下学习的片段化内容,能够使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并且学习内容是与岗位所需知识和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紧密关联的,有较强的学习针对性,从而使得学习者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过程更加投入。此外,服装销售学习系统能提供相对于传统学习内容形式更多样的学习素材,学习内容更全面,内容资讯更及时。
  五、结 语
   基于手持式设备的服装销售学习系统可以引导、支持学习者随时随地对服装销售相关知识开展学习,实现学习内容的情境化、学习过程的个性化以及学习时空的普适化,体现了当前移动学习设计理念的要求,也为移动学习在其他领域应用提供了借鉴。但是,本研究也仅仅是对移动学习模式在服装销售领域应用实践的新尝试,移动学习系统中的片段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制作、学习过程中成员交流互动机制以及学习结果反馈等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6):7~18.
  [2] 黄荣怀.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Chen, C.M. ,C.J. Chung. Personalized Mobile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Learning Memory Cycle[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08,51(2):624~645.
  [4] Chen,C.-M.,Y.-L.Hsieh,S.-H.Hsu. Mining Learner Profile Utilizing Association Rule for Web-Based Learning Diagnosi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7,33(1):6~22.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展,与之密切相关的工程机械,也随其迅速改造升级。不仅表现出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特点,而且机械的规格、精密度、复杂性也与日剧增,给实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