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励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助推器。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分析了“语言性激励、问题性激励和比赛性激励”三种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法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见,夸奖、表扬和激励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细心观察学生,夸一夸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换句话说,就是在数学课堂中要善于运用激励法促进教学。所谓激励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采取鼓励性的语言、竞争性的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热情,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调动学生的探究愿望,讓学生在趣味横生、且竞争性强的课堂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一、语言性激励法
语言性激励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方法。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板着严肃的面孔面对学生,而是要微笑教学、耐心引导,且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对于学生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要予以表扬和鼓励。孩子们的自尊心和好强心都比较强,如果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就会垂头丧气、无精打采、信心大失;相反,若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鼓励,就会精神百倍、自信满满、活力无限。所以,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点,适时进行语言激励,以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增强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加减乘除”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运算技能。相对而言,加减法较易、而乘除法较难。大部分学生对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掌握,都感觉十分吃力。这时,教师就要多用表扬性语言鼓励学生,给学生加油、打气。对于成绩好的学生,鼓励其再接再厉;对于接受力较差的学生,激励其从易到难、慢慢理解记忆。
当然,激励性的语言固然好,但不能滥用、乱用,要适量、适当。不能因为孩子喜欢被表扬、爱听夸奖的话,就一个劲儿地表扬、使劲儿夸奖。应在孩子们值得表扬的时候表扬、应该夸奖的时候夸奖,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否则,滥用表扬的后果就是让学生感到反感,过犹而不及。激励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批评,如果学生犯了错误仍然要立即指出,并严格监督其纠正、改进。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光芒,巧妙地运用语言性激励策略,夸得及时、奖得合理、表扬得恰如其分。
二、问题性激励法
提出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激励教学法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营造出悬疑氛围,将数学学习过程变成一次探究科学奥秘的惊奇之旅。小学生对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他们脑海里一直住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提问最能激发起学生内心对知识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问题,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疑问”氛围,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去思考、去探究、去学习、去交流。同时,教师也要教学生“自我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对每一个数学知识点、数学现象、数学原理以及数学情景,都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教学生认识“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问题性激励法促进教学。为了让学生认识描述位置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提问:请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学生回答:我在第1排左数第3个位置;他在第4排右数第1个位置等,从而对位置有了概念性的认识。然后,教师再问学生:你们家里的房子是在几栋几单元?几层几号?你最近一次看电影坐的是哪个位置?几排几号?为了让学生掌握“方向”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东南西北四个朝向,让学生们判断。并让学生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方,分别有什么特别的物体或标志?说一说自己的家是坐南朝北?还是坐北朝南的呢?通过这样反复的“提问—思考—回忆—回答”训练,学生们对位置与方向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问题让学生有了更加强烈的求知欲,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当然,教师提问还要讲究技巧,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点名让基础好的孩子作答,将稍微容易的问题留给差生,这样有助于激励各学习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
三、比赛性激励法
比赛活动是激励学生的另一个好方法,也非常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争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比赛正好给了孩子们“一比高低”的机会。并且,比赛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将学生的心、手、脑等器官全面调动起来,正好符合小孩子爱玩、爱闹、爱动的特征。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图形”,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一些动手“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就以“剪一剪”比赛活动为例,比比看哪位同学剪出的图形种类最多、特征最准确。为了激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进行比赛加分,每剪对一个图形,给予一个红星的奖励。学生们要想赢得比赛,就必须学好本堂课的知识。首先,要对各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其次,要能够观察、区分出这些图形的异同点、相互之间的联系;最后,还有抓住剪裁平面图形的基本方法。通过激励性的比赛,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就学到了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明华.小学数学课堂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09(6).
[2]张宏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激励教学[J].品牌(理论期刊),2011(6).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法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见,夸奖、表扬和激励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细心观察学生,夸一夸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换句话说,就是在数学课堂中要善于运用激励法促进教学。所谓激励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采取鼓励性的语言、竞争性的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热情,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调动学生的探究愿望,讓学生在趣味横生、且竞争性强的课堂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一、语言性激励法
语言性激励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方法。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板着严肃的面孔面对学生,而是要微笑教学、耐心引导,且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对于学生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要予以表扬和鼓励。孩子们的自尊心和好强心都比较强,如果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就会垂头丧气、无精打采、信心大失;相反,若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鼓励,就会精神百倍、自信满满、活力无限。所以,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点,适时进行语言激励,以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增强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加减乘除”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运算技能。相对而言,加减法较易、而乘除法较难。大部分学生对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掌握,都感觉十分吃力。这时,教师就要多用表扬性语言鼓励学生,给学生加油、打气。对于成绩好的学生,鼓励其再接再厉;对于接受力较差的学生,激励其从易到难、慢慢理解记忆。
当然,激励性的语言固然好,但不能滥用、乱用,要适量、适当。不能因为孩子喜欢被表扬、爱听夸奖的话,就一个劲儿地表扬、使劲儿夸奖。应在孩子们值得表扬的时候表扬、应该夸奖的时候夸奖,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否则,滥用表扬的后果就是让学生感到反感,过犹而不及。激励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批评,如果学生犯了错误仍然要立即指出,并严格监督其纠正、改进。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光芒,巧妙地运用语言性激励策略,夸得及时、奖得合理、表扬得恰如其分。
二、问题性激励法
提出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激励教学法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营造出悬疑氛围,将数学学习过程变成一次探究科学奥秘的惊奇之旅。小学生对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他们脑海里一直住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提问最能激发起学生内心对知识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问题,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疑问”氛围,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去思考、去探究、去学习、去交流。同时,教师也要教学生“自我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对每一个数学知识点、数学现象、数学原理以及数学情景,都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教学生认识“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问题性激励法促进教学。为了让学生认识描述位置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提问:请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学生回答:我在第1排左数第3个位置;他在第4排右数第1个位置等,从而对位置有了概念性的认识。然后,教师再问学生:你们家里的房子是在几栋几单元?几层几号?你最近一次看电影坐的是哪个位置?几排几号?为了让学生掌握“方向”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东南西北四个朝向,让学生们判断。并让学生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方,分别有什么特别的物体或标志?说一说自己的家是坐南朝北?还是坐北朝南的呢?通过这样反复的“提问—思考—回忆—回答”训练,学生们对位置与方向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问题让学生有了更加强烈的求知欲,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当然,教师提问还要讲究技巧,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点名让基础好的孩子作答,将稍微容易的问题留给差生,这样有助于激励各学习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
三、比赛性激励法
比赛活动是激励学生的另一个好方法,也非常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争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比赛正好给了孩子们“一比高低”的机会。并且,比赛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将学生的心、手、脑等器官全面调动起来,正好符合小孩子爱玩、爱闹、爱动的特征。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图形”,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一些动手“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就以“剪一剪”比赛活动为例,比比看哪位同学剪出的图形种类最多、特征最准确。为了激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进行比赛加分,每剪对一个图形,给予一个红星的奖励。学生们要想赢得比赛,就必须学好本堂课的知识。首先,要对各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其次,要能够观察、区分出这些图形的异同点、相互之间的联系;最后,还有抓住剪裁平面图形的基本方法。通过激励性的比赛,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就学到了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明华.小学数学课堂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09(6).
[2]张宏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激励教学[J].品牌(理论期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