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教融合”是当前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文章阐述了“产教融合”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剖析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明确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了以应用能力为本位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升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结构已不能适应当代产业结构的需求,呈现出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必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级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至今日,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产生的地方本科院校,必然要与传统大学形成错位竞争,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特色办学是生存之本。“产教融合”是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很好地解决了学校层面上“教”与企业层面上“学”的问题;解决了学校层面上的“培养”与社会层面上的“需求”的问题。“产教融合”已经不仅仅是合作结果,更注重的是合作过程。
  一、“产教融合”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1.“产教融合”是实现地方本科院校职能的有效途径
  “产教融合”是当前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高校具备智力优势,科研能力较强,但科研成果转化缺少实践平台;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与先进的设备,但技术的深度开发缺少人才支撑,“产教融合”无疑是二者的最佳结合。学校与企业互相借力、实现资源共享,从封闭走向合作直至“水乳交融”,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校企双方以项目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为载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发点,以互惠互利为动力,以“校企业合作、紧贴业界、校地协同、产教融合”为主线,共同担负起协同育人的社会责任。
  2.“产教融合”是实现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产教融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依相伴、紧密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是“立足地方、面向行业、校地协同”;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一线,技术水平高、适应能力好、实践能力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具有知识应用与创新、技术应用与创新的应用型人才。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应时刻关注社会和企业的新需求,改变原有过时老套的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企业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建立与健全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并且使其成为一种动态的模式。
  3.“产教融合”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产教融合”是教育的产业活动又是产业的教育活动,二者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媒介,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实现了知识的转化、技术的增值、人才的流动。产业结构的动态性必然影响到就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必然要求高校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使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增加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形成“自主学习、团队参赛、产品研发、技能培训”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彻底解决学生就业的适应性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地方本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
  1.教育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教学观念急待更新
  没有创新的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有质的突破,更新教育观念是解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一方面是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重“教”轻“学”的教学观念,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计划安排不难看出,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自主学习、社会调研、独立思考、团队参赛等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很少;另一方面是地方本科院校“注重理论忽视实践、重视书本疏忽应用”的课程观念根深蒂固。理论学分和学时所占比例较大,实践教学无大纲、无教材,学校只抓“课堂教学”,而“实践教学”管理是个盲区,致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出现矛盾。
  2.学科专业不具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同类高校互相参考彼此借鉴,甚至存在照搬照抄现象,未能充分考虑地方产业结构、企业需求、学校自身实情等客观因素,通常表现为专业方向不灵活、专业口径狭小、课程老化没有及时更新等问题,直接导致学科专业缺少内涵、专业发展表现为活力不足,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比如,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学校的专业建设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已经是省级或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有的却是不温不火甚至面临专业撤销。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要立足地域、面向行业、凝聚特色、挖掘优势,以提高服务地方建设的贡献度为使命,形成基于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3.双师队伍有名无实,考核管理缺少激励机制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匮乏,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点;一是地方本科院校为展示其办学实力在教师招聘中存在盲目追逐高学历和职称高攀现象,以重点引进博士和教授等高层次人才为主,学校重视科研建设忽视教学工作,高薪引进的人才,直接进实验室或搞科研项目,而在本科层次的教学中未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二是高校过度强调懂技术通实践的高尖端技术人才引进,疏忽了此类人才对高校教学规律的把控和理论知识系统性的理解;三是“校企合作”只停留在一纸协议,“产教融合”无法深入,对企业兼职教师的考核往往是流于形式,无人监管,同样,高校的教师进入企业顶岗实践或挂职锻炼,也没有明确的考核与激励政策,双师型队伍建设缺少制度保障。
  4.实践教学管理松散,学生的创新实践缺少平台支撑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实践教学却存在较大的缺陷,甚至出现听之任之、无人监管的“放羊”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实践教学的场地受限、软硬件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得不到有效保障;第二是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监控措施与考核标准,实践教学往往是走过场无法深入开展;第三是实践教学体系顶层设计缺少统筹规划,致使八个学期的实践教学环节彼此独立分离不连贯,实践教学没有层次感无法深化。
  三、地方本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地方本科院校致力“专业教育” (professional education),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985”和部分“211”院校致力“学术教育”(academic education),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致力“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以“专业应用能力”为本位,以“社会产业需求”为主导,以“高素质应用型”为培养目标。“高素质人才”指的是既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又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应用型人才”指的是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的问题并且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能力、较高的素质四个特点。
  (一)办学模式——搭建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创新办学观念
  地方本科院校实行全面开放办学,建立“政府、学校、企业联盟机制”,政府起指导和推进作用,出台系列政策,激励企业参与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校企共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人员走进课堂和学校教师深入企业的联动机制,形成“校中有厂”和“厂中有校”水乳交融的合作态势,建立“资源共用、平台共建、成果共享”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专业结构——对接区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优化专业结构
  建立適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专业群,使学校专业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群相吻合,学校人才培养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链相一致,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地方企业岗位需求相匹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结构和人力资源需求进行调研预测分析分析,负责审核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建设等,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体制,使专业活力永在并具有前瞻性。
  (三)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应用能力”为本位,走产教融合之路
  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从“课堂的书本教学”拓展到“企业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由校内翻转到校外,将企业变为学校的第二课堂,重视实践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培养。
  1.调整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的载体,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命脉与首要环节,是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运行的纲领性文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并组建一支“双师型、专兼职结合”的专业开发团队,深入企业做市场调研,从目前产业结构中解构出专业能胜任的职业,分析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广泛听取社会专家和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归纳整理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
  2.重构课程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而言,学科知识结构系统下的课程设置是知识储备过程,而工作过程结构系统下的课程设置是知识应用过程,知识储备不是目的,重点在于应用,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于知识应用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在专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即筛选典型工作;然后进入“行动领域归纳”环节,即整合典型工作,根据工作任务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形成综合工作领域;接下来进入“学习领域转换”环节,即构建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本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最后一个环节是“学习情境设计”,即设计学习单元,根据职业特征和完整思维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
  3.改革教学方法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使学生具备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为主动,最后升华为兴趣学习和创新学习。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项目驱动式、讨论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课堂,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授课地点不仅限于校内课堂与实验室,要深入企业,将课程要求与工作内容对接,使学生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掌握课程知识点。
  4.强化实践教学
  一是依靠两个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抓好三个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践教学、集中实践教学、毕业实习)、落实四个转换(教师变为工程师、学生变为企业员工、教室变为企业车间、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二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要突出实践教学,体现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在课程实践课时量、专业调研、项目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进行优化,确保实践课时不低于30%,学生累计实训时间不低于一年。根据专业特点,校内实训室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综合性、自主设计实训;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课程实习以项目驱动式教学为主、毕业实习要校企双方的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实际工作领域并体现服务地方建设,所有实践教学环节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场所完成。
  参考文献:
  [1]陈裕先,谢禾生,宋乃庆.走产教融合之路 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5(Z2).
  [2]赵 敬,于泽汇.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角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6(9).
  [3]孙 静,王旭东.论地方本科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J].江苏高教,2016(3).
  [4]吴国玺,闫 慧,袁胜元.高校转型背景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
  [5]郑继兵,王绍峰.从人才培养方案透视高校专业建设的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教,2013(1).
  [6]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7]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5).
  [8]周心莲.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7(8).
  [9]王宇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20).
  [10]张俊,李忠云.高校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1(22):35-36.
其他文献
Mohave County,Arizona maintains a six-leg intersection in the Golden Shores area bisected by an uncontrolled regional County highway,County Route 1,where two ST
Following September 11, 2001, numerous security policies have been created which have caused a number of unique challenges in planning for transportation networ
渤海油气田常规的定向井和水平井将φ244.5 mm (95/8 in)套管作为生产套管,小尺寸定向井将φ177.8 mm (7 in)套管作为生产套管的钻完井工艺技术相对成熟,但提速增效已进入瓶
一、企业物流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1.企业未充分注重物流管理  我国一些企业把经营重心摆在生产与销售当中,并未对物流管理予以充分重视,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大部分企业均把如何减少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当作企业的主要环节,而忽略了物流管理。并且一些企业的管理部门并未真正意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未预见物流行业发展对市场流通的影响,从而使得物流管理出现滞后性。强化物流管理,则成为企业提高利润的良好方式,也成为提
为了建立快速简便的螺栓预紧力测量技术,在介绍超声法测定螺栓应力原理的基础上,推导了超声波在螺栓两端传播时间计算公式,并以此建立了螺栓预应力标定计算模型,对模型开展了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e some features of the Quaternary sediments mineral compo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reas of the erosion processes on the territory of t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