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多民系交集的惠州市惠东县为例子,用方言作为划分民系的主要工具,以民系为单位将整个县域划分为若干文化区。通过对惠东县现状地域建筑的史料查证和实地考察,对其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进行分析,找出惠东境内不同民系地域建筑的差异。借由这种客观差异去寻找建筑背后反映出的不同文化区的发展渊源,为其地城市地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惠东县;地域;建筑文化区
1.概念
地域建筑是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文化传统、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密切关联的特定建筑,是与人类创造出来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具体来说,地域建筑应满足如下条件:一、地域性——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或地域单元。二、普遍性——在该地域普遍存在并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密集程度。三、关联性——与所在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密切关联并和谐共生。本文研究的是与惠东本地自然人文底蕴紧密结合的传统建筑。
2.惠东县概况
惠东县位于惠州市东部,属沿海山区县,从地形上可将县域划分为三个区: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是惠东的主要林区,占全县总面积43%;中部是沿江平原和丘陵,地势较平缓,土质肥沃,是惠东的主要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区,占全县总面积36%;南部是稔平半岛,属沿海丘陵区,是惠东的渔、盐生产基地,占全县总面积21%。
3.民系与方言分布
惠东在明代以前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现代惠东人的祖先大部分是清初至民国年间陆续从各地迁来的,客家人多从闽西、赣南和粤东各地迁徙入惠东;福佬人,包括沿海渔民,多从闽南及粤东东部沿海流入。而讲本地话和占米话的居民则多来自惠州、东莞一带。各方人流进入惠东,相互交杂,带来各自民系的文化并相互融合,形成今天惠东复杂的民系分布局面。
惠东县的方言主要有六种。客家话是流通地域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占全县人口60%。福佬话为第二大方言,使用人数占全县人口约36%。军声是一种含有官话成分的混合型方言,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平海镇。占米话是惠东的一种粤客混合方言,全县讲占米话的居民约七万。本地话是指惠州市原住居民的方言,使用人数不到一万人,属于粤客混合方言。平婆话属于客家方言的一个特殊土语群,使用人数仅约两千人。
惠东县的方言分布从地理位置上大致可分为三大片区:北片区又可称为山区片,总人口约十五万,绝大部分居民使用客家话。中片区又可称沿江片,总人口约三十万,主要方言是客家话,其次是福佬话和占米话。南片区又可称沿海片,该片区的方言环境最复杂,其中铁涌以讲占米话为主,巽寮讲客家话,平海是军声、福佬话、占米各占三分之一,而盐洲、黄埠和港口则属于福佬话区,总人口约二十万。
4.文化区划分
根据广东地区多民系文化分布的状况,司徒尚纪以民系为基础将广东划分为广府民系文化区、客家民系文化区和福佬民系文化区三大部分。而惠东正位于福佬民系文化区与客家民系文化区的交界地带,同时受到两者的影响,是一个主体属于客家民系同时与福佬文化交杂相融的亚区。
5.惠东地域建筑的类型
由于惠东处于客家与福佬文化区交界地的特殊地理位置,明清以来的多民系集聚一地,在历史的变迁中,各民系既有继承各自的文化传统,又在交往中相互影响、融合,使各自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惠东众多的地域建筑中,客家建筑与福佬建筑是最为典型的,它们既来源于各自文化核心区,又区别于传统的核心区地域建筑,惠东其他方言区的地域建筑,皆继承与发展自这两者。
5.1惠东客家民系地域建筑
客家民居最显著的特点是体量大,呈集聚形态。不管是粤东北的围龙屋、赣南的土围子,还是闽西的圆土楼方土楼,无一不是体量巨大的。客家民居的平面形式多样,组合灵活,形成各种围屋类型。但基本单元组要有堂屋、堂横屋、锁头屋等,其他大型的住宅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组合变化而成的。
例如位于惠东县增光镇的田坑村,始建于明末,建成于清乾隆年间。占地12000多平方米,平面近似半月形。以大夫宗祠和进士第为代表的20多座四合院式堂横屋,主要分布在古城的左半部分,右半部分主要为200多间横屋。屋前屋后的巷道宽为1.5至2米,均用河卵石铺设。全城仅在东面中间位置设一大门,七个望楼左三右三后一分布在城墙中间,俗称“七星伴月”。门前右侧有一池塘,一条小溪在池塘外侧从门前流过。城墙全长500多米,高4至5米,用青砖或“三合土”筑成,只设一个城门出入,七个望楼均为两至三层,且与城墙互为贯通,各层设有瞭望孔和铳眼,防御性较强。
5.2惠东地区福佬民系地域建筑
为适应岭南沿海炎热多雨的气候环境,福佬民居设计进深大,厅设外廊,厅堂及廊房的屏风隔扇多做成可拆卸的屏门,以取得通风及防晒的效果。围墙、风火山墙上部做成瓦顶,在山墙的门窗洞口上设雨披等。根据本地多台风的特点,绝大多数为马背式硬山顶,筒瓦压顶,山墙称为“厝陂头”并以形状不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星,是福佬民居最突出装饰特征之一。惠东的福佬民居基本型和潮汕、闽南地区的相似,主要有竹竿厝、下山虎、四点金和三坐落等。
如吉隆平政村的四角楼,建于清同治年间,为赖氏平政开基第六世兰芳、桂芳兄弟建成。房屋是由四点金变化而成的发展型,四角楼在四点金的基础上,在两侧和屋后增加从厝,中间天井较大,四周房屋围住天井,在侧厝与主天井之间亦有小天井。前后座房屋除正中大门和厅堂外,其余都是卧房。天井两侧的小房,则作厨房和储物间。建筑为砖木夯土二层结构,布瓦硬山顶,四角处置二层碉楼,外墙檐口饰卷草纹灰塑。
6.惠东地域建筑与文化核心区建筑对比
6.1惠东客家民系建筑与兴梅核心区建筑对比
(1)对新环境的适应
客家围垅屋是梅州地区客家民居最普遍的类型,由前部主体堂横屋,加上后部升高的半圆型围垅,主要用作厨房和杂物间,由于地处的山区,为尽量少占用耕作的平地,房子都建在山边,背后半圆型围屋依山爬高,围合而成的空地被称为“化胎”,它隆起如女人的小腹,是地母崇拜的象征。但是到了惠东的平原地区,很多民居已经建在平地上了,升起的半圆围龙屋下降到与主体持平,半圆型的围垅也变成了直线型的后横屋,原来龙厅部分比两边横屋高一些,叫做“望楼”,用转化和象征手法将原来的元素延续下来。
(2)防御性
惠东的客家建筑更加注重防御性,早期抵达惠东的客家人,防御意识较弱,建设了防御能力较低的堂横屋。随着与其它本土族群的冲突加剧,加上社会不安定土匪为患,为了提高自卫能力,在堂横屋外围加建围墙和炮楼,逐渐发展为防御性很高的大型围屋。
6.2惠东福佬民系建筑与潮汕核心区建筑对比
(1)聚落规模
惠东的福佬民居主要以小型的民居为主,很少有四马拖车、图库,多层的圆寨楼等的大型民居。惠州地区的福佬人因为地处远离核心区,而且迁入时间较晚,族群发展局积累的时间较短,较少形成强大的家族,主要以核心家庭为主,因此较少出现满足大家族聚居的大型民居。
(2)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上文化,除了祠堂、庙宇之外,和潮汕地区相比,一般民居装饰都比较朴素,较少有华丽的木雕砖雕石雕等雕刻等装饰。屋脊的做法受到广府建筑的影响,出现龙舟脊、博古脊而非潮汕地区的平脊,除了沿用五行山墙外,有的民居山墙也采用镬耳墙,受到典型的广府建筑文化影响。
7.结语
惠东既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有复杂的历史发展背景,形成明清以来的客家和福佬两大民系聚居的现象。各民系既有继承各自的文化传统,又在交往中相互影响,使各自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惠东地域建筑的特征,是时间积淀的产物,也是文化特征的反映。建筑是为人类服务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面对新的人地关系,建筑也会相应产生适应性变化。在传统建筑的保护中要注重对建筑的利用,通过改造使之更加适应现代需求,在利用中促进保护。
参考文献:
[1]林琳,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域建筑——广东骑楼,科学出版社,P4,2005
[2]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3]黄为隽等,《闽粤民宅》【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2月第27页
关键词:惠东县;地域;建筑文化区
1.概念
地域建筑是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文化传统、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密切关联的特定建筑,是与人类创造出来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具体来说,地域建筑应满足如下条件:一、地域性——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或地域单元。二、普遍性——在该地域普遍存在并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密集程度。三、关联性——与所在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密切关联并和谐共生。本文研究的是与惠东本地自然人文底蕴紧密结合的传统建筑。
2.惠东县概况
惠东县位于惠州市东部,属沿海山区县,从地形上可将县域划分为三个区: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是惠东的主要林区,占全县总面积43%;中部是沿江平原和丘陵,地势较平缓,土质肥沃,是惠东的主要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区,占全县总面积36%;南部是稔平半岛,属沿海丘陵区,是惠东的渔、盐生产基地,占全县总面积21%。
3.民系与方言分布
惠东在明代以前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现代惠东人的祖先大部分是清初至民国年间陆续从各地迁来的,客家人多从闽西、赣南和粤东各地迁徙入惠东;福佬人,包括沿海渔民,多从闽南及粤东东部沿海流入。而讲本地话和占米话的居民则多来自惠州、东莞一带。各方人流进入惠东,相互交杂,带来各自民系的文化并相互融合,形成今天惠东复杂的民系分布局面。
惠东县的方言主要有六种。客家话是流通地域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占全县人口60%。福佬话为第二大方言,使用人数占全县人口约36%。军声是一种含有官话成分的混合型方言,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平海镇。占米话是惠东的一种粤客混合方言,全县讲占米话的居民约七万。本地话是指惠州市原住居民的方言,使用人数不到一万人,属于粤客混合方言。平婆话属于客家方言的一个特殊土语群,使用人数仅约两千人。
惠东县的方言分布从地理位置上大致可分为三大片区:北片区又可称为山区片,总人口约十五万,绝大部分居民使用客家话。中片区又可称沿江片,总人口约三十万,主要方言是客家话,其次是福佬话和占米话。南片区又可称沿海片,该片区的方言环境最复杂,其中铁涌以讲占米话为主,巽寮讲客家话,平海是军声、福佬话、占米各占三分之一,而盐洲、黄埠和港口则属于福佬话区,总人口约二十万。
4.文化区划分
根据广东地区多民系文化分布的状况,司徒尚纪以民系为基础将广东划分为广府民系文化区、客家民系文化区和福佬民系文化区三大部分。而惠东正位于福佬民系文化区与客家民系文化区的交界地带,同时受到两者的影响,是一个主体属于客家民系同时与福佬文化交杂相融的亚区。
5.惠东地域建筑的类型
由于惠东处于客家与福佬文化区交界地的特殊地理位置,明清以来的多民系集聚一地,在历史的变迁中,各民系既有继承各自的文化传统,又在交往中相互影响、融合,使各自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惠东众多的地域建筑中,客家建筑与福佬建筑是最为典型的,它们既来源于各自文化核心区,又区别于传统的核心区地域建筑,惠东其他方言区的地域建筑,皆继承与发展自这两者。
5.1惠东客家民系地域建筑
客家民居最显著的特点是体量大,呈集聚形态。不管是粤东北的围龙屋、赣南的土围子,还是闽西的圆土楼方土楼,无一不是体量巨大的。客家民居的平面形式多样,组合灵活,形成各种围屋类型。但基本单元组要有堂屋、堂横屋、锁头屋等,其他大型的住宅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组合变化而成的。
例如位于惠东县增光镇的田坑村,始建于明末,建成于清乾隆年间。占地12000多平方米,平面近似半月形。以大夫宗祠和进士第为代表的20多座四合院式堂横屋,主要分布在古城的左半部分,右半部分主要为200多间横屋。屋前屋后的巷道宽为1.5至2米,均用河卵石铺设。全城仅在东面中间位置设一大门,七个望楼左三右三后一分布在城墙中间,俗称“七星伴月”。门前右侧有一池塘,一条小溪在池塘外侧从门前流过。城墙全长500多米,高4至5米,用青砖或“三合土”筑成,只设一个城门出入,七个望楼均为两至三层,且与城墙互为贯通,各层设有瞭望孔和铳眼,防御性较强。
5.2惠东地区福佬民系地域建筑
为适应岭南沿海炎热多雨的气候环境,福佬民居设计进深大,厅设外廊,厅堂及廊房的屏风隔扇多做成可拆卸的屏门,以取得通风及防晒的效果。围墙、风火山墙上部做成瓦顶,在山墙的门窗洞口上设雨披等。根据本地多台风的特点,绝大多数为马背式硬山顶,筒瓦压顶,山墙称为“厝陂头”并以形状不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星,是福佬民居最突出装饰特征之一。惠东的福佬民居基本型和潮汕、闽南地区的相似,主要有竹竿厝、下山虎、四点金和三坐落等。
如吉隆平政村的四角楼,建于清同治年间,为赖氏平政开基第六世兰芳、桂芳兄弟建成。房屋是由四点金变化而成的发展型,四角楼在四点金的基础上,在两侧和屋后增加从厝,中间天井较大,四周房屋围住天井,在侧厝与主天井之间亦有小天井。前后座房屋除正中大门和厅堂外,其余都是卧房。天井两侧的小房,则作厨房和储物间。建筑为砖木夯土二层结构,布瓦硬山顶,四角处置二层碉楼,外墙檐口饰卷草纹灰塑。
6.惠东地域建筑与文化核心区建筑对比
6.1惠东客家民系建筑与兴梅核心区建筑对比
(1)对新环境的适应
客家围垅屋是梅州地区客家民居最普遍的类型,由前部主体堂横屋,加上后部升高的半圆型围垅,主要用作厨房和杂物间,由于地处的山区,为尽量少占用耕作的平地,房子都建在山边,背后半圆型围屋依山爬高,围合而成的空地被称为“化胎”,它隆起如女人的小腹,是地母崇拜的象征。但是到了惠东的平原地区,很多民居已经建在平地上了,升起的半圆围龙屋下降到与主体持平,半圆型的围垅也变成了直线型的后横屋,原来龙厅部分比两边横屋高一些,叫做“望楼”,用转化和象征手法将原来的元素延续下来。
(2)防御性
惠东的客家建筑更加注重防御性,早期抵达惠东的客家人,防御意识较弱,建设了防御能力较低的堂横屋。随着与其它本土族群的冲突加剧,加上社会不安定土匪为患,为了提高自卫能力,在堂横屋外围加建围墙和炮楼,逐渐发展为防御性很高的大型围屋。
6.2惠东福佬民系建筑与潮汕核心区建筑对比
(1)聚落规模
惠东的福佬民居主要以小型的民居为主,很少有四马拖车、图库,多层的圆寨楼等的大型民居。惠州地区的福佬人因为地处远离核心区,而且迁入时间较晚,族群发展局积累的时间较短,较少形成强大的家族,主要以核心家庭为主,因此较少出现满足大家族聚居的大型民居。
(2)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上文化,除了祠堂、庙宇之外,和潮汕地区相比,一般民居装饰都比较朴素,较少有华丽的木雕砖雕石雕等雕刻等装饰。屋脊的做法受到广府建筑的影响,出现龙舟脊、博古脊而非潮汕地区的平脊,除了沿用五行山墙外,有的民居山墙也采用镬耳墙,受到典型的广府建筑文化影响。
7.结语
惠东既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有复杂的历史发展背景,形成明清以来的客家和福佬两大民系聚居的现象。各民系既有继承各自的文化传统,又在交往中相互影响,使各自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惠东地域建筑的特征,是时间积淀的产物,也是文化特征的反映。建筑是为人类服务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面对新的人地关系,建筑也会相应产生适应性变化。在传统建筑的保护中要注重对建筑的利用,通过改造使之更加适应现代需求,在利用中促进保护。
参考文献:
[1]林琳,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域建筑——广东骑楼,科学出版社,P4,2005
[2]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3]黄为隽等,《闽粤民宅》【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2月第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