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地方剧种;茂腔;传统文化;演化历程
茂腔作为地方戏曲,极具地方特色,在历史的发展与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下,茂腔也经历了不同的转变,吸收了不同的文化风格与文化特性,作为地方性传统文化,茂腔是“接地气”的,其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结合了苏北柳琴戏唱腔又产生新唱法,由于茂腔曲调质朴,通俗易懂,描述的是民间生活与民间爱情故事,因此在潍坊地区口口相传,是群众熟悉的曲调,也受到群众的喜爱。
一、茂腔的历史演变
茂腔的发源地是胶南,后流行于潍坊、青岛等地,作为传统文化中的地方戏曲而受到了群众的喜爱。茂腔作为地方性剧种,展示的是地方人文文化与历史情感,在茂腔戏曲的内容上,更加贴近群众,其通过对民间爱情故事与生活故事等情节的表达,让更多人认识、喜爱、接受茂腔。且茂腔的曲调与唱词都十分简单,因此在民间的传唱度也较高。茂腔最初的时候,仅是民间哼唱的一种小调,带有地方性的戏曲音乐特色,被称为“周姑调”,又被称为“肘子鼓”,在唱词上,由于茂腔唱词中上下句结尾处都含有“噢嗬罕”三字,因此更加具有特色,给人一种曲调独特的感觉,所以又被称为“老拐调”。这种民间哼唱的小调在不断的发展中,又经历了新的文化融合,茂腔的第一次文化融合是与苏北柳琴戏唱腔的融合,在原有的民间曲调风格上加入了新的戏曲元素,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唱法,这也给茂腔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传统文化若是一成不变,更容易受到忽视,而茂腔作为民间小调,在唱腔中加入了新颖的戏曲元素,为其传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融合柳琴戏唱腔后,茂腔形成了新的唱腔,“本肘鼓”与苏北“海冒调”的结合被地方群众称为“冒肘鼓”,也叫“茂肘鼓”。“茂肘鼓”作为地方戏曲文化也得到了较长时间的传承与发展,“茂肘鼓”艺人们不断创新与吸收新的戏剧元素与戏曲技艺,在原有的文化特色上结合新的文化进行创新,在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阶段中,“茂肘鼓”与京剧、梆子的结合最为鲜明,并在该时期以京胡作为“茂肘鼓”伴奏,取代了柳叶琴在“茂肘鼓”中伴奏的地位。从这个时期起,“茂肘鼓”便成为了具有传统性、民族性、代表性、独立性的民间演唱形式,了解与传播“茂肘鼓”文化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多,“茂肘鼓”在山东地区的活跃度也一度提高,成为走出地方的传统戏曲文化的代表。
“茂肘鼓”唱腔的发展与传承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得到了新的进步,被较多地区的群众所认识,也形成了很好的文化宣传与传承作用。1949年后,“茂肘鼓”唱腔正式更名为茂腔,针对茂腔这种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潍坊地方群众组成了茂腔剧团,大力发展茂腔戏曲文化,培养了较多年轻的演员,并创新发展了茂腔的唱腔与音乐,在传统戏曲文化的音乐风格中逐渐融合新的风格,从而形成独特的,具有地方人文特色的艺术风格。由于茂腔曲调质朴,唱腔委婉,唱词通俗易懂,所以在地方的传唱度较高,也受到了地方群众的喜爱。
今日谈及茂腔,不得不为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与生命力所叹服,其作为地方戏曲剧种,由民间小调演变而来,能够深入群众,形成鲜明的地方人文特色与地域特征,这是茂腔作为地方剧种受到群众关注与喜爱的主要原因,其从群众的曲调中来,又结合了多种新的戏曲文化元素,创新地方戏曲文化,从而被地方群众所接受,并不断传承与发展。茂腔作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文化的特殊性、独立性、传统性上是不可置否的,而就茂腔的文化演变与历史渊源进行了解,更有利于我们深入认识茂腔,形成传统戏曲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传播与发扬茂腔。
二、茂腔的演化阶段分析
茂腔的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由民间小调构成的“肘子鼓”“本肘鼓”,演化为融合苏北戏曲文化元素的“茂肘鼓”,后又经历文化的传承与积淀,形成了独具文化特色与文化代表性的茂腔唱腔。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茂腔的演化历程与各个阶段的文化特色,以下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肘子鼓
“肘子鼓”又称为“本肘鼓”,其是茂腔起初的唱腔形态,在最初的时候,“肘子鼓”作为民间哼唱小调,主要内容是民间的生活片段,许多唱词都是群众自己创造与填加的,对“肘子鼓”这种唱腔,被当地的人们赋予了文化故事内涵,以“周姑调”为其命名,传说是一名周姓尼姑演唱而产生的唱腔曲调。“肘子鼓”时期的戏曲发展条件较为简陋,一般演出的形式以打地摊为主,表演方式更加贴近群众,在与群众互动中形成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因此“肘子鼓”时期的唱腔受到群众的喜爱。
“肘子鼓”的结构较为简单,其有两个平行的乐句组成,一般为七字句,在节奏上较为工整,唱腔平稳,唱词分节,旋律简单,内容贴近群众生活,因此其传唱度很高。在“肘子鼓”时期,其唱腔为干唱,并未融入较为具体的戏曲文化元素,在地方性戏曲演唱时,也采用锣鼓进行伴奏,更加适应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该时期其唱腔特色还包括唱词后三个字以“噢嗬罕”耍腔结尾,因此,在唱腔的特点上更加鲜明,也得到了更多群众的喜爱与认可。如,王捐学演唱的唱词中:
“今天不上别处去噢嗬嗬警东庄去找王大娘噢嗬嗬罴”。在唱词上为平行乐句,并且在节奏上完全相同,唱词后三字以耍腔的形式结尾,不仅描述了群众的生活状态,而且曲调平易近人,唱词通俗易懂,该曲调得到了群众广泛的传唱。
(二)茂肘鼓
“茂肘鼓”是由“肘子鼓”演化而来的,它见证了戏曲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相传,“茂肘鼓”是苏北“老满洲”携女向北演唱时,将苏北柳琴戏唱腔与“肘子鼓”进行了结合,这种戏曲元素的融合给“肘子鼓”形成了新的生命力,在演唱形式上较为新颖,受到了地方群众的欢迎,“茂肘鼓”唱腔在这个时期产生,由于新的戏曲元素融合,在“茂肘鼓”唱腔中,第二句乐句的尾音翻高八度,又被称为“打冒”唱法,所以“茂肘鼓”一词也随之诞生,其替代了“肘子鼓”唱腔阶段“噢嗬罕”的平直唱法,被群众接受并喜爱,从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茂肘鼓”唱腔阶段,其相较于本肘鼓唱腔阶段具有更加鲜明的戏曲文化特色,曲调也较为新颖,戏曲音乐风格更加动人,真正突出了戏曲音乐中的质朴与艺术风格。在旋律上,其较之本肘鼓阶段更加鲜明与个性化,音域也更加宽广,增加了拖腔等新的戏曲文化元素与表演形式;在曲调上,“茂肘鼓”在调式与调性上形成了独有的特色,与最初民间哼唱小调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音乐编制上,这个时期的传统戏曲文化已经得到一定的推广,戏曲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融合也更加广泛,其除了与柳琴戏相融合,还融合了京胡、月琴等,在乐器上除了使用锣鼓,还采用了唢呐与笛子等传统乐器。“茂肘鼓”唱腔阶段的戏曲文化发展较为丰富,也形成了较多的戏班、剧团,用于传承文化与发扬文化,使得“茂肘鼓”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茂腔
“茂肘鼓”唱腔阶段的“打冒”唱法发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又一次文化创新,为了丰富传统戏曲文化的艺术形态,在戏曲曲目中开始增加了能够反映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在表达民间生活的“茂肘鼓”戏曲文化中增加了时代气息,这使得“茂肘鼓”唱腔产生了一次新的文化革新,该阶段,茂腔代替了“茂肘鼓”,其在戏曲文化的表达上更加专业化与个性化,被重新定名为现在的茂腔,也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喜爱。
在茂腔的表达形式上,其更加贴近于现代化的生活,具有时代感与艺术感,在板式的革新上,其正反调所使用各类板式更加齐全,以不同的板式表达不同戏曲内容的情感。在唱词上,加入了时代文化的元素,树立起了劳动人民的形象,以戏曲音乐进行时代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茂腔阶段的发展较为具象化,其处于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中,音樂形式与戏曲文化的特征更为鲜明,其结合了时代背景与时代特色,在演唱形式上也形成了时代适应性。茂腔作为地方性戏曲文化,是不断吸收民间文化与民间音乐特色而形成的,其中又融合与接纳了其他类型的戏曲元素,从京剧、梆子戏中得到了许多具有融合意义与创造性的文化元素,这也为茂腔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值得欣慰的是,茂腔在文化融合与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并没有被其他文化所同化,其依旧保持着最初的文化特色,在唱词、唱腔、曲调上都保持着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地方文化特色,也在文化发展与历史变革的环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曲风格与戏曲文化。这给茂腔的传承与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基础,尽管在当前现代化文化充斥的时代背景下,茂腔作为地方戏曲文化依旧在不断发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与文化属性,凸显着其文化价值与戏曲艺术理念。
三、结语
茂腔的历史渊源与戏曲的发展是有直接联系的,其经历长时间的历史变革与文化传承,更需要得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继续保护文化的鲜度,从而凸显文化价值。
茂腔作为地方戏曲,极具地方特色,在历史的发展与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下,茂腔也经历了不同的转变,吸收了不同的文化风格与文化特性,作为地方性传统文化,茂腔是“接地气”的,其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结合了苏北柳琴戏唱腔又产生新唱法,由于茂腔曲调质朴,通俗易懂,描述的是民间生活与民间爱情故事,因此在潍坊地区口口相传,是群众熟悉的曲调,也受到群众的喜爱。
一、茂腔的历史演变
茂腔的发源地是胶南,后流行于潍坊、青岛等地,作为传统文化中的地方戏曲而受到了群众的喜爱。茂腔作为地方性剧种,展示的是地方人文文化与历史情感,在茂腔戏曲的内容上,更加贴近群众,其通过对民间爱情故事与生活故事等情节的表达,让更多人认识、喜爱、接受茂腔。且茂腔的曲调与唱词都十分简单,因此在民间的传唱度也较高。茂腔最初的时候,仅是民间哼唱的一种小调,带有地方性的戏曲音乐特色,被称为“周姑调”,又被称为“肘子鼓”,在唱词上,由于茂腔唱词中上下句结尾处都含有“噢嗬罕”三字,因此更加具有特色,给人一种曲调独特的感觉,所以又被称为“老拐调”。这种民间哼唱的小调在不断的发展中,又经历了新的文化融合,茂腔的第一次文化融合是与苏北柳琴戏唱腔的融合,在原有的民间曲调风格上加入了新的戏曲元素,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唱法,这也给茂腔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传统文化若是一成不变,更容易受到忽视,而茂腔作为民间小调,在唱腔中加入了新颖的戏曲元素,为其传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融合柳琴戏唱腔后,茂腔形成了新的唱腔,“本肘鼓”与苏北“海冒调”的结合被地方群众称为“冒肘鼓”,也叫“茂肘鼓”。“茂肘鼓”作为地方戏曲文化也得到了较长时间的传承与发展,“茂肘鼓”艺人们不断创新与吸收新的戏剧元素与戏曲技艺,在原有的文化特色上结合新的文化进行创新,在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阶段中,“茂肘鼓”与京剧、梆子的结合最为鲜明,并在该时期以京胡作为“茂肘鼓”伴奏,取代了柳叶琴在“茂肘鼓”中伴奏的地位。从这个时期起,“茂肘鼓”便成为了具有传统性、民族性、代表性、独立性的民间演唱形式,了解与传播“茂肘鼓”文化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多,“茂肘鼓”在山东地区的活跃度也一度提高,成为走出地方的传统戏曲文化的代表。
“茂肘鼓”唱腔的发展与传承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得到了新的进步,被较多地区的群众所认识,也形成了很好的文化宣传与传承作用。1949年后,“茂肘鼓”唱腔正式更名为茂腔,针对茂腔这种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潍坊地方群众组成了茂腔剧团,大力发展茂腔戏曲文化,培养了较多年轻的演员,并创新发展了茂腔的唱腔与音乐,在传统戏曲文化的音乐风格中逐渐融合新的风格,从而形成独特的,具有地方人文特色的艺术风格。由于茂腔曲调质朴,唱腔委婉,唱词通俗易懂,所以在地方的传唱度较高,也受到了地方群众的喜爱。
今日谈及茂腔,不得不为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与生命力所叹服,其作为地方戏曲剧种,由民间小调演变而来,能够深入群众,形成鲜明的地方人文特色与地域特征,这是茂腔作为地方剧种受到群众关注与喜爱的主要原因,其从群众的曲调中来,又结合了多种新的戏曲文化元素,创新地方戏曲文化,从而被地方群众所接受,并不断传承与发展。茂腔作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文化的特殊性、独立性、传统性上是不可置否的,而就茂腔的文化演变与历史渊源进行了解,更有利于我们深入认识茂腔,形成传统戏曲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传播与发扬茂腔。
二、茂腔的演化阶段分析
茂腔的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由民间小调构成的“肘子鼓”“本肘鼓”,演化为融合苏北戏曲文化元素的“茂肘鼓”,后又经历文化的传承与积淀,形成了独具文化特色与文化代表性的茂腔唱腔。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茂腔的演化历程与各个阶段的文化特色,以下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肘子鼓
“肘子鼓”又称为“本肘鼓”,其是茂腔起初的唱腔形态,在最初的时候,“肘子鼓”作为民间哼唱小调,主要内容是民间的生活片段,许多唱词都是群众自己创造与填加的,对“肘子鼓”这种唱腔,被当地的人们赋予了文化故事内涵,以“周姑调”为其命名,传说是一名周姓尼姑演唱而产生的唱腔曲调。“肘子鼓”时期的戏曲发展条件较为简陋,一般演出的形式以打地摊为主,表演方式更加贴近群众,在与群众互动中形成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因此“肘子鼓”时期的唱腔受到群众的喜爱。
“肘子鼓”的结构较为简单,其有两个平行的乐句组成,一般为七字句,在节奏上较为工整,唱腔平稳,唱词分节,旋律简单,内容贴近群众生活,因此其传唱度很高。在“肘子鼓”时期,其唱腔为干唱,并未融入较为具体的戏曲文化元素,在地方性戏曲演唱时,也采用锣鼓进行伴奏,更加适应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该时期其唱腔特色还包括唱词后三个字以“噢嗬罕”耍腔结尾,因此,在唱腔的特点上更加鲜明,也得到了更多群众的喜爱与认可。如,王捐学演唱的唱词中:
“今天不上别处去噢嗬嗬警东庄去找王大娘噢嗬嗬罴”。在唱词上为平行乐句,并且在节奏上完全相同,唱词后三字以耍腔的形式结尾,不仅描述了群众的生活状态,而且曲调平易近人,唱词通俗易懂,该曲调得到了群众广泛的传唱。
(二)茂肘鼓
“茂肘鼓”是由“肘子鼓”演化而来的,它见证了戏曲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相传,“茂肘鼓”是苏北“老满洲”携女向北演唱时,将苏北柳琴戏唱腔与“肘子鼓”进行了结合,这种戏曲元素的融合给“肘子鼓”形成了新的生命力,在演唱形式上较为新颖,受到了地方群众的欢迎,“茂肘鼓”唱腔在这个时期产生,由于新的戏曲元素融合,在“茂肘鼓”唱腔中,第二句乐句的尾音翻高八度,又被称为“打冒”唱法,所以“茂肘鼓”一词也随之诞生,其替代了“肘子鼓”唱腔阶段“噢嗬罕”的平直唱法,被群众接受并喜爱,从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茂肘鼓”唱腔阶段,其相较于本肘鼓唱腔阶段具有更加鲜明的戏曲文化特色,曲调也较为新颖,戏曲音乐风格更加动人,真正突出了戏曲音乐中的质朴与艺术风格。在旋律上,其较之本肘鼓阶段更加鲜明与个性化,音域也更加宽广,增加了拖腔等新的戏曲文化元素与表演形式;在曲调上,“茂肘鼓”在调式与调性上形成了独有的特色,与最初民间哼唱小调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音乐编制上,这个时期的传统戏曲文化已经得到一定的推广,戏曲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融合也更加广泛,其除了与柳琴戏相融合,还融合了京胡、月琴等,在乐器上除了使用锣鼓,还采用了唢呐与笛子等传统乐器。“茂肘鼓”唱腔阶段的戏曲文化发展较为丰富,也形成了较多的戏班、剧团,用于传承文化与发扬文化,使得“茂肘鼓”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茂腔
“茂肘鼓”唱腔阶段的“打冒”唱法发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又一次文化创新,为了丰富传统戏曲文化的艺术形态,在戏曲曲目中开始增加了能够反映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在表达民间生活的“茂肘鼓”戏曲文化中增加了时代气息,这使得“茂肘鼓”唱腔产生了一次新的文化革新,该阶段,茂腔代替了“茂肘鼓”,其在戏曲文化的表达上更加专业化与个性化,被重新定名为现在的茂腔,也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喜爱。
在茂腔的表达形式上,其更加贴近于现代化的生活,具有时代感与艺术感,在板式的革新上,其正反调所使用各类板式更加齐全,以不同的板式表达不同戏曲内容的情感。在唱词上,加入了时代文化的元素,树立起了劳动人民的形象,以戏曲音乐进行时代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茂腔阶段的发展较为具象化,其处于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中,音樂形式与戏曲文化的特征更为鲜明,其结合了时代背景与时代特色,在演唱形式上也形成了时代适应性。茂腔作为地方性戏曲文化,是不断吸收民间文化与民间音乐特色而形成的,其中又融合与接纳了其他类型的戏曲元素,从京剧、梆子戏中得到了许多具有融合意义与创造性的文化元素,这也为茂腔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值得欣慰的是,茂腔在文化融合与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并没有被其他文化所同化,其依旧保持着最初的文化特色,在唱词、唱腔、曲调上都保持着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地方文化特色,也在文化发展与历史变革的环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曲风格与戏曲文化。这给茂腔的传承与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基础,尽管在当前现代化文化充斥的时代背景下,茂腔作为地方戏曲文化依旧在不断发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与文化属性,凸显着其文化价值与戏曲艺术理念。
三、结语
茂腔的历史渊源与戏曲的发展是有直接联系的,其经历长时间的历史变革与文化传承,更需要得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继续保护文化的鲜度,从而凸显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