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豆是优质油料作物和重要的蛋白质作物,在国际农产品市场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大豆的原产国,我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但随着产业调整和世界格局的变更,近年来,我国已经从大豆主要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贸易逆差巨大。本文分析了我国大豆贸易逆差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大豆贸易逆差对大豆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豆贸易;进出口;逆差
一、大豆贸易逆差影响因素
(一)供需因素
我国的大豆进口量从1994年的0.39%提高到2005年的68.78%,以年均200%的速度增长,而生产量则由1994年的119.60%下降为2005年的42.29%,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大豆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大豆进出口面临的供需情况是国内大豆需求巨大,但国产大豆供给不足,巨大的供需差距导致我国不得不向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大豆。在大豆产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随着1996年贸易壁垒的降低,我国大豆进口量不断扩大,进口大豆在我国大豆供给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价格因素
在国际大豆进口市场中,我国虽然进口份额巨大,但在价格上的发言权却相对较低,在进口价格方面,中国大豆的进口价格基本与世界平均进口价格保持高度的相似性,但基本略高世界平均进口价格6.7%。这说明我国在大豆国际贸易市场中基本没有价格发言权。而在出口价格方面,中国大豆出口价格一直高于进口价格,甚至高于世界大豆的进出口价格,并且这一趋势近年来有加强的现象。1990年到2005年,我国大豆出口价格平均高于进口价格21.5%,高于世界出口价格37.8%。由于规模效应的影响,大豆生产规模的降低导致大豆生产成本上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大豆的出口价格。这样的价格连锁效应使得我国大豆国际贸易面临巨额逆差难以逆转的困境,同时也造成大豆种植业以及面临发展困境。
(三)政策因素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受国内政策法规影响比较大,主要体现在进口方面。首先,贸易政策对我国大豆进出口贸易情况起重要作用。从前面的分析得知,我国大豆进口从1996年开始大幅度增加,以年均74.13%的速度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大豆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1996年开始,我国施行的低关税政策,导致我国大豆进出口价格降低,进口数量激增,进而导致国内生产萎缩。
二、大豆贸易逆差的影响
(一)对大豆种子产业的影响
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国内种植业的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豆农的投入产出收益不确定性。既然预期收益不确定,就会使得大豆种植周期也会出现波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国种植的大豆主要以转基因大豆为主,而且产量巨大。由此导致国内市场对转基因种子的需求与呼声加大,这对于我国非转基因种子产业而言就会面临生存危机。目前已有70家外资种业公司进入,跨国种业公司最早以蔬菜和花卉种子为突破口进军中国种子市场。孟山都、先正达和先锋种业等跨国种子公司在这些领域占绝对优势,他们的许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国内豆农面临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种子和国外转基因种子的选择,意味着在种子国内市场上将会出现国内种子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激烈竞争,而目前形势下国内种子企业明显处于竞争弱势,国产种子产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二)对食用油产业的影响
中国大豆贸易的定价权已经旁落,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对下游产业的加工与制造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但是,国外资本对国内下游产业尤其是食用油市场也做到了基本控制。全球最大的4家跨国粮商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进军中国市场后,业务迅速发展壮大。国际四大粮商实际已控制了我国进口大豆80%的货源。在整个大豆产业链上,跨国粮商不仅控制了我国大豆70%的实际加工能力,而且已经渗入到种植、贸易和流通等各个领域。目前,国内70%以上的榨油企业被跨国粮商或控股或参股,形成了四大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和鲁花等主要品牌的局面。ADM公司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了益海嘉里集团,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高达38家,还参股了鲁花等国内著名的粮油加工企业,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2009年12月份食用油全面提价,涨价幅度较高也是最早开始涨价的是金龙鱼等品种。
(三)对国家大豆调控政策的影响
为了保障豆农的利益,在国外进口大豆低价的冲击下,短期内国家只有通过中储粮等收购企业,加上金融机构的支持,高价收购国产大豆,才能使豆农不至亏损。但是,受此影响及豆农预期,到下个种植季节,种植面积可能会减少。因此,国家除从政策上支持收购大豆以外,还需要解决本地大豆加工企业的其他难题。
三、有效改善大豆进出口形势的建议
(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单产水平
科研机构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大豆科研有一个突破性进展。要积极采用成熟的配套栽培技术,对育成的新品种,如高蛋白或高含油量品种,加大推广力度,用成熟的配套栽培技术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潜力。
(二)建立并完善大豆行会协会组织
我国应尽快建起大豆产业联盟性质的组织,通过类似美国大豆协会的联合组织共同对抗国外企业的垄断行为,建立完善、及时和可靠的信息服务与预警机构,采取措施对大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大豆育种、选种到种植、销售和物流,再到下游工业,推进大豆产业一体化程度;建立大豆产业基金,用市场的方法推动大豆产业的转型和整合。最终目标是打造中国的跨国经营集团。
(三)加快大豆加工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
应建立规模化和集团化的大型企业,合理规划加工业的布局,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豆产业的龙头企业是农民增收的带动力量,也是整个大豆产业发展的动力。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粮食主管部门要掌握一定量的储备,为在必要的时候调控市场奠定物质基础,以稳定市场供应。尤其是面对冲击时,更要做到主管部门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以加强大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还应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对大豆种植给予贷款融资支持;对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在短期融资信贷额度上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还有强化财政惠农政策,加大大豆主产区基础设施、加工企业和仓储等的建设。通过多途径的政策支持,为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大豆贸易;进出口;逆差
一、大豆贸易逆差影响因素
(一)供需因素
我国的大豆进口量从1994年的0.39%提高到2005年的68.78%,以年均200%的速度增长,而生产量则由1994年的119.60%下降为2005年的42.29%,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大豆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大豆进出口面临的供需情况是国内大豆需求巨大,但国产大豆供给不足,巨大的供需差距导致我国不得不向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大豆。在大豆产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随着1996年贸易壁垒的降低,我国大豆进口量不断扩大,进口大豆在我国大豆供给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价格因素
在国际大豆进口市场中,我国虽然进口份额巨大,但在价格上的发言权却相对较低,在进口价格方面,中国大豆的进口价格基本与世界平均进口价格保持高度的相似性,但基本略高世界平均进口价格6.7%。这说明我国在大豆国际贸易市场中基本没有价格发言权。而在出口价格方面,中国大豆出口价格一直高于进口价格,甚至高于世界大豆的进出口价格,并且这一趋势近年来有加强的现象。1990年到2005年,我国大豆出口价格平均高于进口价格21.5%,高于世界出口价格37.8%。由于规模效应的影响,大豆生产规模的降低导致大豆生产成本上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大豆的出口价格。这样的价格连锁效应使得我国大豆国际贸易面临巨额逆差难以逆转的困境,同时也造成大豆种植业以及面临发展困境。
(三)政策因素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受国内政策法规影响比较大,主要体现在进口方面。首先,贸易政策对我国大豆进出口贸易情况起重要作用。从前面的分析得知,我国大豆进口从1996年开始大幅度增加,以年均74.13%的速度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大豆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1996年开始,我国施行的低关税政策,导致我国大豆进出口价格降低,进口数量激增,进而导致国内生产萎缩。
二、大豆贸易逆差的影响
(一)对大豆种子产业的影响
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国内种植业的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豆农的投入产出收益不确定性。既然预期收益不确定,就会使得大豆种植周期也会出现波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国种植的大豆主要以转基因大豆为主,而且产量巨大。由此导致国内市场对转基因种子的需求与呼声加大,这对于我国非转基因种子产业而言就会面临生存危机。目前已有70家外资种业公司进入,跨国种业公司最早以蔬菜和花卉种子为突破口进军中国种子市场。孟山都、先正达和先锋种业等跨国种子公司在这些领域占绝对优势,他们的许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国内豆农面临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种子和国外转基因种子的选择,意味着在种子国内市场上将会出现国内种子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激烈竞争,而目前形势下国内种子企业明显处于竞争弱势,国产种子产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二)对食用油产业的影响
中国大豆贸易的定价权已经旁落,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对下游产业的加工与制造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但是,国外资本对国内下游产业尤其是食用油市场也做到了基本控制。全球最大的4家跨国粮商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进军中国市场后,业务迅速发展壮大。国际四大粮商实际已控制了我国进口大豆80%的货源。在整个大豆产业链上,跨国粮商不仅控制了我国大豆70%的实际加工能力,而且已经渗入到种植、贸易和流通等各个领域。目前,国内70%以上的榨油企业被跨国粮商或控股或参股,形成了四大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和鲁花等主要品牌的局面。ADM公司与新加坡丰益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了益海嘉里集团,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高达38家,还参股了鲁花等国内著名的粮油加工企业,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2009年12月份食用油全面提价,涨价幅度较高也是最早开始涨价的是金龙鱼等品种。
(三)对国家大豆调控政策的影响
为了保障豆农的利益,在国外进口大豆低价的冲击下,短期内国家只有通过中储粮等收购企业,加上金融机构的支持,高价收购国产大豆,才能使豆农不至亏损。但是,受此影响及豆农预期,到下个种植季节,种植面积可能会减少。因此,国家除从政策上支持收购大豆以外,还需要解决本地大豆加工企业的其他难题。
三、有效改善大豆进出口形势的建议
(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单产水平
科研机构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大豆科研有一个突破性进展。要积极采用成熟的配套栽培技术,对育成的新品种,如高蛋白或高含油量品种,加大推广力度,用成熟的配套栽培技术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潜力。
(二)建立并完善大豆行会协会组织
我国应尽快建起大豆产业联盟性质的组织,通过类似美国大豆协会的联合组织共同对抗国外企业的垄断行为,建立完善、及时和可靠的信息服务与预警机构,采取措施对大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大豆育种、选种到种植、销售和物流,再到下游工业,推进大豆产业一体化程度;建立大豆产业基金,用市场的方法推动大豆产业的转型和整合。最终目标是打造中国的跨国经营集团。
(三)加快大豆加工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
应建立规模化和集团化的大型企业,合理规划加工业的布局,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豆产业的龙头企业是农民增收的带动力量,也是整个大豆产业发展的动力。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粮食主管部门要掌握一定量的储备,为在必要的时候调控市场奠定物质基础,以稳定市场供应。尤其是面对冲击时,更要做到主管部门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以加强大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还应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对大豆种植给予贷款融资支持;对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在短期融资信贷额度上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还有强化财政惠农政策,加大大豆主产区基础设施、加工企业和仓储等的建设。通过多途径的政策支持,为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