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代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于学生的关爱很多和期望很高,使得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乏教务劳动和户外锻炼的机会,加上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过长的学习时间,严重压缩了学生的自由空间,学生的学习生活封闭化,身体素质下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通过中学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能锻炼,成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中学体育 加强 体能训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能行人才,体育素质的好坏决定了学生的身体机能优良,因此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期,体能锻炼不可或缺。完善中学生体能训练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强身健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而且对我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非常必要。
我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于体育课程的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我国中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业负担,缺少课余活动的自由时间。所以要改善中学生缺乏运动量,身体素质整体下滑的现状,必须要加强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体能训练。
一、加强体能训练的出发点
(一)我国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
随着学生成长环境的改善,加上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的现象,学生家长对于学生过于溺爱,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做家务和体力劳动的机会。同时,升学压力带来的课业负担,学生的课余时间被补习班和业余课程大量占用,进行课外活动和娱乐的机会较少。种种原因导致我国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下滑,其中身体的爆发力、力量、肺活量下降严重。其中部分的学生由于缺乏身体锻炼,出现消瘦和肥胖的现象。
(二)强健体魄的重要性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充分科学的体能训练是保证学生健康发育的保证。同时,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可以掌握多种身体技巧,提高身体的协调和敏捷性,通过体能训练还可以强健体魄,锻炼学生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增强人的体质和耐力。其次,现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很快,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抒发内心的压抑情绪增强自身的自信心。现代社会对于青少年的压力很大,健康的身体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而且长期的体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克服将来学习工作中的惧怕和厌倦的心理。
二、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几种措施
(一)重新认识体能训练的意义
不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本身,一定要正确的理解体能训练的目的,认识到强健体魄对于学生的长远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且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在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后,还要对于体能训练的方法和过程有清楚地认识,体能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并且要达到体能训练目的,必须要采用科学健康的锻炼方法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
(二)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充分的理论知识,以及先进的训练方式开发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体能训练对于学习和人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枯燥的体能训练的抵触心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固定的训练模式,保证训练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增加体能训练的趣味性,优化体能训练的教学模式。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进行系统的锻炼。中学体育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和身体素质,进行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合理安排体能训练的强度。坚持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制定不同强度的锻炼模式,实现体能训练的可持续性。同時,在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对于不同训练项目的兴趣程度,引导学生培养体育特长,增强体能训练中学生的自主性。
(三)科学的体能训练模式
体能训练的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要实现体能训练的目的,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中学学生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自身的可塑性非常高,体育教师要根据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观察,了解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身体潜力,制定逐步发展的体能训练的教学方案。训练强度过高和过低都不能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科学的体能训练,要从基础做起,打好学生的体育基础,逐步提高训练内容的强度和难度,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平稳发展。同时不断地挑战和克服困难,可以增强学生的锻炼兴趣,改善体能训练枯燥乏味的情况。
(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中学生还处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压力和困难的承受能力有限。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情感因素对于学生训练成果的影响,在训练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同时,根据学生的训练进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能考核,改善教学的方法,督促学生的锻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成长,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勉励,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参与的热情。重要的是,体能训练的意义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遇到困难,并且不断的客服困难,长此以往的坚持下来,既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品质,也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以后人生中的各种困难。
(五)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的有效方法。在进行评价时,师要多用鼓励性言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构建评价机制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效果,不能将鼓励和惩罚唯一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学生体能训练时要安排一些阶段性的体质测试和技能评价,此时让学生明确自身身体机能以及掌握体能训练技术的具体情况,只有这样,学生充分了解自身,才能使以后体能锻炼目标更加明确,进而使体能训练效果达到最佳。
三、总结
加强中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能训练,对于正在茁壮成长的中学学生有着非常的意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都将是学生受用一生的资本。中学体育教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心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善于积累教学经验,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做好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项目。同时,中学生的体能训练是一项长远的事情,体育教师自身也要具备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1] 马奔腾,袁博,王博.中学生体育能力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6).
[2] 郭锋.健身走跑在全民健身中运用的方法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关键词】中学体育 加强 体能训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能行人才,体育素质的好坏决定了学生的身体机能优良,因此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期,体能锻炼不可或缺。完善中学生体能训练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强身健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而且对我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非常必要。
我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于体育课程的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我国中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业负担,缺少课余活动的自由时间。所以要改善中学生缺乏运动量,身体素质整体下滑的现状,必须要加强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体能训练。
一、加强体能训练的出发点
(一)我国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
随着学生成长环境的改善,加上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的现象,学生家长对于学生过于溺爱,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做家务和体力劳动的机会。同时,升学压力带来的课业负担,学生的课余时间被补习班和业余课程大量占用,进行课外活动和娱乐的机会较少。种种原因导致我国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下滑,其中身体的爆发力、力量、肺活量下降严重。其中部分的学生由于缺乏身体锻炼,出现消瘦和肥胖的现象。
(二)强健体魄的重要性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充分科学的体能训练是保证学生健康发育的保证。同时,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可以掌握多种身体技巧,提高身体的协调和敏捷性,通过体能训练还可以强健体魄,锻炼学生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增强人的体质和耐力。其次,现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很快,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抒发内心的压抑情绪增强自身的自信心。现代社会对于青少年的压力很大,健康的身体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而且长期的体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克服将来学习工作中的惧怕和厌倦的心理。
二、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几种措施
(一)重新认识体能训练的意义
不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本身,一定要正确的理解体能训练的目的,认识到强健体魄对于学生的长远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且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在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后,还要对于体能训练的方法和过程有清楚地认识,体能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并且要达到体能训练目的,必须要采用科学健康的锻炼方法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
(二)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充分的理论知识,以及先进的训练方式开发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体能训练对于学习和人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枯燥的体能训练的抵触心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固定的训练模式,保证训练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增加体能训练的趣味性,优化体能训练的教学模式。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进行系统的锻炼。中学体育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和身体素质,进行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合理安排体能训练的强度。坚持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制定不同强度的锻炼模式,实现体能训练的可持续性。同時,在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对于不同训练项目的兴趣程度,引导学生培养体育特长,增强体能训练中学生的自主性。
(三)科学的体能训练模式
体能训练的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要实现体能训练的目的,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中学学生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自身的可塑性非常高,体育教师要根据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观察,了解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身体潜力,制定逐步发展的体能训练的教学方案。训练强度过高和过低都不能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科学的体能训练,要从基础做起,打好学生的体育基础,逐步提高训练内容的强度和难度,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平稳发展。同时不断地挑战和克服困难,可以增强学生的锻炼兴趣,改善体能训练枯燥乏味的情况。
(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中学生还处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压力和困难的承受能力有限。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情感因素对于学生训练成果的影响,在训练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同时,根据学生的训练进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能考核,改善教学的方法,督促学生的锻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成长,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勉励,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参与的热情。重要的是,体能训练的意义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遇到困难,并且不断的客服困难,长此以往的坚持下来,既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品质,也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以后人生中的各种困难。
(五)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的有效方法。在进行评价时,师要多用鼓励性言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构建评价机制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效果,不能将鼓励和惩罚唯一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学生体能训练时要安排一些阶段性的体质测试和技能评价,此时让学生明确自身身体机能以及掌握体能训练技术的具体情况,只有这样,学生充分了解自身,才能使以后体能锻炼目标更加明确,进而使体能训练效果达到最佳。
三、总结
加强中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能训练,对于正在茁壮成长的中学学生有着非常的意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都将是学生受用一生的资本。中学体育教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心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善于积累教学经验,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做好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项目。同时,中学生的体能训练是一项长远的事情,体育教师自身也要具备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1] 马奔腾,袁博,王博.中学生体育能力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6).
[2] 郭锋.健身走跑在全民健身中运用的方法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