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63—01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第一”。新标准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等五个目标取代了以前增强体质的单一目标。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界定了健康的涵盖面,即一个人的健康应包括他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内容。体育不但担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体魄之重要任务,而且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这也是体育教育的本职功能。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除了身体和智力因素之外,还必须具有完善的个性、优良的心理品质。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健身”的目的,还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
教师的情操对学生具有直接感染力,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金钥匙。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的互动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消除不良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达到自由驾驭课堂的目的。一堂课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否引导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是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部心理基础。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喜欢上体育课
目前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反思的课题。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精心设计每节课,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师可明确目的以志其趣;创设情境以诱其趣;巧妙设题以引其趣;及时评价以稳其趣;内外结合以固其趣。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较多的自主练习时间,在学练中加深同伴间的友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性格健全的人对自己、对外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符合社会规范,有一定的自制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技术动作时,首先要预防错误动作的产生,尽可能地避免等错误动作形成后再进行纠正。准确的示范、精炼的讲解、合理的教学步骤以及及时的指导是让学生一开始就获得成功的保证。
其次,注重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全面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方面的特点,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加以指导,帮助其提高认识,引导他们扬长避短,确立适宜的学习目标,以达到心理的和谐与平衡。这样,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对维护其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再次,对课堂上的一些不良的心理障碍要有具体对策。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心理变化复杂,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障碍,如,畏难、胆怯、对立、焦虑、过度紧张、恐惧等,它们都是体育学习的阻力。作为教师就要仔细观察,在课堂上做到态度和蔼,鼓励帮助,切忌讽刺挖苦。同时,应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以提高其心理品质。具体较为适宜运用的心理调节手段和方法有呼吸调节、注意力集中练習、思维积极性调节、表情调节、动作表象练习、自我暗示等,这些方法都比较容易掌握,效果较好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体育精神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有计划,要明确德育的主要内容,明确学生在课堂的行为表现与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关系,在课堂上必须有严密的组织性,并根据教材本身具有的广泛的思想性,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田径教材应注重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锻炼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球类教材应注重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协作、尊重教师、尊重同学以及讲文明礼貌的良好作风,锻炼机智灵活、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等等,使学生在行为上要做到合理、合情、合节,从而使心理活动的外在行为表现为社会所能接受。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A)—0063—01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第一”。新标准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等五个目标取代了以前增强体质的单一目标。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界定了健康的涵盖面,即一个人的健康应包括他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内容。体育不但担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体魄之重要任务,而且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这也是体育教育的本职功能。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除了身体和智力因素之外,还必须具有完善的个性、优良的心理品质。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健身”的目的,还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
教师的情操对学生具有直接感染力,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金钥匙。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的互动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消除不良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达到自由驾驭课堂的目的。一堂课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否引导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是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部心理基础。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喜欢上体育课
目前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反思的课题。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精心设计每节课,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师可明确目的以志其趣;创设情境以诱其趣;巧妙设题以引其趣;及时评价以稳其趣;内外结合以固其趣。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较多的自主练习时间,在学练中加深同伴间的友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性格健全的人对自己、对外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符合社会规范,有一定的自制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技术动作时,首先要预防错误动作的产生,尽可能地避免等错误动作形成后再进行纠正。准确的示范、精炼的讲解、合理的教学步骤以及及时的指导是让学生一开始就获得成功的保证。
其次,注重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全面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方面的特点,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加以指导,帮助其提高认识,引导他们扬长避短,确立适宜的学习目标,以达到心理的和谐与平衡。这样,学生就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对维护其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再次,对课堂上的一些不良的心理障碍要有具体对策。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心理变化复杂,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障碍,如,畏难、胆怯、对立、焦虑、过度紧张、恐惧等,它们都是体育学习的阻力。作为教师就要仔细观察,在课堂上做到态度和蔼,鼓励帮助,切忌讽刺挖苦。同时,应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以提高其心理品质。具体较为适宜运用的心理调节手段和方法有呼吸调节、注意力集中练習、思维积极性调节、表情调节、动作表象练习、自我暗示等,这些方法都比较容易掌握,效果较好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体育精神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有计划,要明确德育的主要内容,明确学生在课堂的行为表现与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关系,在课堂上必须有严密的组织性,并根据教材本身具有的广泛的思想性,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田径教材应注重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锻炼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球类教材应注重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协作、尊重教师、尊重同学以及讲文明礼貌的良好作风,锻炼机智灵活、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等等,使学生在行为上要做到合理、合情、合节,从而使心理活动的外在行为表现为社会所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