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形式下大力推进煤碳气化技术

来源 :教育科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局面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而传统的煤炭开采、运输、使用方式均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何让煤的开采和使用变得干净、少污染,将煤炭资源低碳化利用成为当务之急。而发展煤炭地下气化是我国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本文就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基本概念、原理、发展状况及低碳形式下下大力推进煤碳气化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低碳形式;推进;煤炭气化技术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我国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尽管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大力发展中,但一时都很难充当主角。因此,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局面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而传统的煤炭开采、运输、使用方式均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并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何让煤的开采和使用变得干净、少污染,将煤炭资源低碳化利用成为当务之急。而发展煤炭地下气化是我国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
  1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1.1. 煤炭地下气化的基本概念:
  煤炭地下气化(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就是向地下煤层中通入气化剂,将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通过对煤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而产生可燃气体,然后将产品煤气导出地面再加以利用的一种能源采集方式。它将建井、采煤、气化三大工艺合而为一,将物理采煤转变为化学采煤,即把高分子固体煤转变为低分子结构的可燃气体,抛弃了全部庞大而笨重的采煤设备与地面气化设备,并大幅度减小了建井规模,具有安全好、污染少、投资小、成本低、效率高、见效快等优点[1]。
  1.2 煤炭地下气化的基本原理:
  煤炭地下气化的基本原理,与一般煤炭气化一样,是把煤炭的固体有机物通过热力和化学作用变为可燃气体,其区别在于地下气化过程主要是在地下气化炉的气化通道中实现的,如图1所示。该过程可在气化通道中形成以下三个区域[2]:
  图 1 地下气化示意图
  1、2 钻孔 ;3 水平通道;4 气化盘区;5 火焰工作面;6 崩落的岩石;
  Ⅰ 燃烧区 Ⅱ 还原区 Ⅲ 干馏区 Ⅳ 干燥区
  (1)由进气孔鼓入气化剂(有效成分是O2和水蒸气),并在进气侧点燃煤层,气化剂中的O2遇煤燃烧产生CO2,并释放大量的反应热,使还原区煤层处于炽热状态,当气流中O2浓度接近于零时,氧化区结束。
  (2)在还原区CO2与炽热的C 还原成CO,H2O(g)与炽热的C 还原成CO、H2等,由于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使煤层和气流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降低到不能再进行还原反应时,还原区结束。
  (3)经过还原区的气流温度还相当高,对下流煤层进行加热使其热分解,而析出于馏煤气,此区域则称为干馏干燥区。
  经过这三个反应区以后,生成了含可燃组分(主要是H2、CO、CH4)的煤气,气化反应区逐渐向出气口移动,因而保持了气化反应过程的不断进行。由此可见,可燃气体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水蒸气的分解,CO2的还原和煤的热解,这三个方面作用的程度,正比于反应区温度和反应比表面积,同时也决定了出口煤气的组分和热值[2]。
  1.3 地下气化炉地下气化的物质基础:
  地下气化炉地下气化的物质基础是地下气化炉,组成地下气化炉的四个要素是进气孔(通道)、排气孔(通道)、气化通道和气流通道。地下气化炉按施工方法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3]:
  (1)有井式:有井式是地下气化系统全部采用井工作业来进行构筑,鼓风系统、初步冷却、降尘系统也安置于井下峒室,进、排气孔是井筒,气化通道是人工掘进的煤巷。
  (2)无井式:无井式就是地下气化炉的准备工程量全部采用在地面钻孔作业,供风、排气和净化系统也全部安置于地面气化站中,生产运行也全部在地面操作。其气化通道贯通方法有火力渗透法、电力贯通法、水压贯通法、气力贯通法、定向贯通法、原子能爆破法、化学液爆破法等。
  (3)综合式:综合式就是地下气化炉的准备工程采用井工作业完成,地下气化的生产运行采用地面操作。
  2 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的发展概况:
  2.1 国外煤炭地下气化的发展:
  (1)1868年,德国科学家威廉.西蒙斯首先提出了煤炭地下气化(UCG)的概念 (2)1888年,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煤炭地下气化的基本工艺
  (3)1907年,通过钻孔向点燃的煤层注入空气和蒸汽的UCG 技术在英国取得专利权
  (4)1933年,苏联开始进行UCG现场实验。1942~1960年建成5个实验性气化站
  (5)20世纪50年代,美、英、日、波、捷等国也都进行了UCG实验。70~80年代,美国、德国、比利时、英国、法国、波兰、捷克、日本等国都进行了实验
  2.2 国外UCG技术的发展前景展望:
  预测UCG技术发展的商业化前景是困难的,国外大多数专家仍把它看作长期的目标。关键在于何时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以及何时能同煤气天热起竞争。政府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国面临的情况也不同。欧盟地下气化工作组1999年的工作报告认为:若能解决现技术上的问题且经济上可行,UCG技术有望在10~15年内实现商业化。
  2.3 国内煤炭地下气化的发展:
  我国于50年代末,在安徽、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进行了煤炭地下气化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1984年,中国矿大余力教授总结了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的经验,结合我国煤炭的开采状况,提出了井综合式《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地下气化新工艺。该工艺1987年被列为“八五”国家科技公关项目;1994年通过了煤炭部的技术成果鉴定。   目前国内UCG技术存在的问题:(1)气源稳定性差。即煤气产量、煤气组分、煤气热量难以实现长期连续稳定的供给。(2)缺乏对有害物质的检测和环境效益的评价。(3)大量低热值空气煤气放空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相悖。(4)现有的UCG技术,无论哪种技术模式都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发展,要达到产业化生产要求,还需攻克一些关键技术。(5)距产业化开发还有一定距离。(6)缺乏多学科协作公关
  3 今后地下气化技术发展建议
  (1)目前我国的地下气化技术仍处于工业试验阶段,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因此国家和有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一定的措施和资金,推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应组织协调,做好攻关工作,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地下气化技术真正 用于生产和应用。(2)煤炭地下气化的目的在于应用和产业化。当前为了寻找煤炭的新出路,加强煤炭 综合利用的研究,很多企业都看好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但应在开展项目之前要落实用户,否则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3)提高热值和生产适合于用户的气体组分是气化技术的关键。目前地下气化生产的空气煤气热值偏低,因此使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为了提高煤气热值和稳定气体组分,在过去的试验中采用生产半水煤气、水煤气和富氧煤气等工艺,但目前这些工艺在技术装备上,尚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4)对地下气化炉燃烧和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是煤炭地下气化稳定产气和得到相对稳定的气体组分的保证手段。目前控制系统仍然比较简单,研究单位应进一步开展攻关,为地下气化炉建立起1套行之有效的测控系统,并应重点放在燃烧位置和燃烧速度的控制技术上,其中可靠的传感元器件是很重要的。(5)地下气化炉和地面设施的安全技术是搞好地下气化的保障。要采取充分和必要的措施,防止泄漏。还应做好防爆和防火工作,并制定严格的规程,确保安全产气(6)开展燃烧后地下气化炉体结构变化及地面沉降状况的研究,适时解剖1~2台气化炉,了解燃烧后炉体内的状况和地面的塌陷规律,这对于提高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认识,修 改炉型设计和改进运行规律的控制将起到很大作用。
  (7)建立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研究基地,选择1~2个有代表性的煤种(烟煤、无烟煤等),煤层(厚度、倾角等)和用户(民用燃料、发电、化工原料)作为试验基地,开展多项技术攻关与研究,在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应用。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在较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因此,在发展低碳能源的同时,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的低碳化利用尤其重要。煤炭地下气化不仅可以提高矿井的采出率,而且可以高效洁净地利用煤炭资源,在煤炭的开采、运输及利用过程中均可实现低碳化甚至无碳化,是一种理想的低碳能源技术。此外,地下气化开采煤炭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煤炭地下气化的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余 力. 煤炭地下气化学术论文选集[C].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1-2.
  [2] 沈 芳,梁新星,毛伟志,等. 中国煤炭地下气化的近期研究与发展[J]. 能源工程,2008,(1):5-1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就广州地铁五号线行车调度指挥的分工和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行调1、行调2和行调3三个人在日常工作和事故/事件的情况下分别担任的处理角色来论证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分工和合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铁五号线;行车调度;分工;合作  1 概述  广州地铁鱼珠运营控制中心(简称鱼珠OCC),作为广州地铁五号线行车组织指挥的最高机构,是地铁五号线日常运营管理,设备维护,行车组织的控制中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SF6气体分解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故障状态下SF6断路器内部常见故障部位及气体分解物的对应关系,提出了通过定量检测SF6分解物含量来反映SF6断路器早期内部放电情况,并给出了具体的判定标准。通过对某变电站断路器的实例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SF6设备运行状况的状态监控。  关键词:SF6断路器;SO2;H2S;含量测试;状态分析  前言  SF6气体因其优异的绝缘特性和灭弧特
期刊
摘 要:基于AT89S52单片机与DS18B20温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温控上下限可调的温度报警及显示系统。该设计具有硬件电路相对简单,价格低廉、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等特点。突出特点在于:具有温控的上、下限,而且温控值可键控调整,使得该设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通用性极高。  关键词:AT89S52单片机;DS18B20;温度报警器;温控可调  1.引言  我国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河庄坪污水处理站改造工程进行分析,包括污水处理站现状概况、工程工艺选择、处理效果等。实践表明,工程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排放标准,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通过分析说明生物接触氧化与BAF组合工艺处理中小型社区生活污水在技术、经济上是可行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BAF;效益分析  一、工程概况 
期刊
摘 要:介绍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物化工艺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该工艺具有适应性强、稳定效果好、有机物及色度去除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印染废水;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  1.废水的水质水量  废水污染物来源主要来自纤维原料上的污物油脂、添加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助剂、酸碱等。典型特点:废水的水量水质变化大,COD高,B/C均很低,一般在0.2~0.35之间,可生化性差,色度高。设
期刊
摘 要:介绍了一种通过理论计算将通风机用叶片固定座人为的偏置一定的角度,可大大地改善叶柄的受力情况提高叶轮的承载能力。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证实,大大提高了挤拉叶片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挤拉叶片卸载叶轮的设计;使用。  概述  事件回顾:2006年我公司为了满足市场对产量的需求,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适应环保要求与上海交大合作开发了挤拉成型工艺制造的玻璃钢叶片,并大量投入市场。后来发生了用户使用两
期刊
摘 要:花木兰的故事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传奇典范,其中所蕴含的“忠君孝道”更是被当做育人的准则,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的典型代表。美国电影,通过胶片和大荧幕向人们传达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美式文化”传统。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程,花木兰的故事也像众多传入我国的西方传奇一样,被传入外国,制作成为影视作品,同时在美国电影的制作中,花木兰的故事也受到西式文化和理念的影响,做了适应性的改造,在中国的传统故事中
期刊
摘 要:通过对螺旋锚杆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业性试验情况的介绍,得出了试验的结果。然后通过对螺旋锚杆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指出了螺旋锚杆的适用条件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螺旋锚杆;工业性试验;应用前景  引言  神东煤炭集团伴随着煤炭产量连续千万吨增长,在2005年以前煤炭产量突破一亿吨将是一个必然。在这一产能规模条件下,回采巷道掘进量也将达到甚至超过50万米。在实际生产作业过程中,现在采用的连采机
期刊
摘 要:概述了用有机硅、环氧树脂、丙烯酸酯、纳米材料等对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改性。介绍了各种改性所呈现出来的优点,并对其应用做了探讨。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改性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O633.22+1  前言  水性聚氨酯(WPU)涂料是一类可以在水中分散溶胀的聚合物,因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低,在工业水性漆、建筑涂料、水性胶黏剂等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1-3]。  水性聚氨酯涂料具
期刊
摘 要:合成氨装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统由S5-135U升级改造为S7-400H系统。解决了老系统严重老化的问题,实现了技术的飞跃。保证了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PLC;升级;冗余;容错  1、背景介绍  我厂始建于1987年,1990年投产,合成氨装置的联锁保护系统采用了当时十分先进的西门子公司的S5-135U系统,经过十多年的运行,该系统渐渐达到了其寿命年限。按照电子产品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