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面对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要发挥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我们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着手,即“情感感染,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和“德育引导,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在教学中突出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熏陶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仅是应付就业的一种简单手段,还是打好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精神涵养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我们教学中面对的学生有些特殊:他们大多是带着中考失败的阴影或中途辍学的经历来到这个学校的,大部分内心敏感、脆弱、偏激,外表却装得冷漠、坚硬、酷味十足。他们平时不服教导、不受约束,稍不如意就容易沉沦、愤世嫉俗、走极端。针对这些学生的特殊性,教师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尝试:
一、情感感染,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
形象且和谐生动的教学最能被学生所接受与喜爱,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如果每个老师上课的流程都是一样的,学生无疑会“审美疲劳”,那又谈何生动,又谈何熏陶和感染呢?所以,在情感上得到学生的认同是每个老师每节课的必修内容。
首先,营造课堂教学气氛,“新课导入”很重要。新课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地进入一种情境中,激发其想象和思考的能力。作为老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激情高昂,但一定要营造一种氛围。因此,我们可以在“新课导入”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因素,比如成语接龙、抒情诗朗诵、一个小游戏、启发式的询问,等等。
一个好的导入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它能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能让文中的人、事、物、景、情进入学生的内心,震撼其心灵、发挥其想象、激发其兴趣,进而熏陶其情感。只有先“引君入瓮”,才能谈得上共同研习,完成文章的教学。
其次,挖掘文章饱含的丰富情感。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都是作者“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一不是情感的结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精力多放在“情感”上,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要深入剖析作品,竭尽全力挖掘作者创作的匠心,然后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和充沛的感情讲解、分析文章。实质上,教师分析课文的过程就是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讲解时要使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中,然后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地“表演”,因为充沛的感情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平平淡淡的语调,波澜不惊的神情,如何感染学生,如何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感染力要强,语调要抑扬顿挫,情感表达要生动充沛,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才能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共休戚、同喜怒,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忘记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德育引导,培养健康的审美观
说到底,“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尤其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个性、培养人格更是重中之重。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认识到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自己作为公民所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使其在集体生活中养成精诚团结、积极乐观的素养。通过德育引导,能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人格情操的人,因此,在语文课堂中一定要突出本学科“育人”的特点,教学中不仅要强调语言文字知识的积累,更关键的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是他们能够受用终生的知识。
比如在讲授舒婷的《致橡树》一诗时,老师先是深情地朗诵,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激发其情感和兴趣,然后再借木棉的口吻说出“爱,不该是这样”和“爱,应该是这样”,然后,板书归纳出几种爱情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各自发表看法,谈谈自己更欣赏什么样的爱情观,如何看待身边的早恋现象,以后会如何选择自己的爱人等。因为身边的事例很多,每个人都有话说,而且也有兴趣说,这样,一节课就在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中度过了。最后,老师也要对几种爱情观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及时对同学的发言进行适当的引导,毕竟这个年龄的学生是不太成熟的,对爱情的懵懂会使其观点青涩幼稚,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情操,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情感。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让语文真正达到发展智力、塑造灵魂、净化情感的目的,在教学中从“情感感染,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和“德育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两方面进行尝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良好途径。我们应从点滴入手,在潜移默化中让真、善、美成为每个学生做人做事的准则,以完善其人格。
参考文献:
[1] 冯克诚.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2] 袁济喜.自然之美与人格培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6).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熏陶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仅是应付就业的一种简单手段,还是打好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精神涵养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我们教学中面对的学生有些特殊:他们大多是带着中考失败的阴影或中途辍学的经历来到这个学校的,大部分内心敏感、脆弱、偏激,外表却装得冷漠、坚硬、酷味十足。他们平时不服教导、不受约束,稍不如意就容易沉沦、愤世嫉俗、走极端。针对这些学生的特殊性,教师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尝试:
一、情感感染,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
形象且和谐生动的教学最能被学生所接受与喜爱,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如果每个老师上课的流程都是一样的,学生无疑会“审美疲劳”,那又谈何生动,又谈何熏陶和感染呢?所以,在情感上得到学生的认同是每个老师每节课的必修内容。
首先,营造课堂教学气氛,“新课导入”很重要。新课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地进入一种情境中,激发其想象和思考的能力。作为老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激情高昂,但一定要营造一种氛围。因此,我们可以在“新课导入”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因素,比如成语接龙、抒情诗朗诵、一个小游戏、启发式的询问,等等。
一个好的导入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它能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能让文中的人、事、物、景、情进入学生的内心,震撼其心灵、发挥其想象、激发其兴趣,进而熏陶其情感。只有先“引君入瓮”,才能谈得上共同研习,完成文章的教学。
其次,挖掘文章饱含的丰富情感。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都是作者“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一不是情感的结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精力多放在“情感”上,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要深入剖析作品,竭尽全力挖掘作者创作的匠心,然后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和充沛的感情讲解、分析文章。实质上,教师分析课文的过程就是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讲解时要使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中,然后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地“表演”,因为充沛的感情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平平淡淡的语调,波澜不惊的神情,如何感染学生,如何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感染力要强,语调要抑扬顿挫,情感表达要生动充沛,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才能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境,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共休戚、同喜怒,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忘记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德育引导,培养健康的审美观
说到底,“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尤其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个性、培养人格更是重中之重。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认识到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自己作为公民所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使其在集体生活中养成精诚团结、积极乐观的素养。通过德育引导,能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人格情操的人,因此,在语文课堂中一定要突出本学科“育人”的特点,教学中不仅要强调语言文字知识的积累,更关键的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是他们能够受用终生的知识。
比如在讲授舒婷的《致橡树》一诗时,老师先是深情地朗诵,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激发其情感和兴趣,然后再借木棉的口吻说出“爱,不该是这样”和“爱,应该是这样”,然后,板书归纳出几种爱情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各自发表看法,谈谈自己更欣赏什么样的爱情观,如何看待身边的早恋现象,以后会如何选择自己的爱人等。因为身边的事例很多,每个人都有话说,而且也有兴趣说,这样,一节课就在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中度过了。最后,老师也要对几种爱情观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及时对同学的发言进行适当的引导,毕竟这个年龄的学生是不太成熟的,对爱情的懵懂会使其观点青涩幼稚,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情操,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情感。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让语文真正达到发展智力、塑造灵魂、净化情感的目的,在教学中从“情感感染,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和“德育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两方面进行尝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良好途径。我们应从点滴入手,在潜移默化中让真、善、美成为每个学生做人做事的准则,以完善其人格。
参考文献:
[1] 冯克诚.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2] 袁济喜.自然之美与人格培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