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于知识的传递和讲授上,教师就像“搬运工”把知识从自己头脑中搬到学生的头脑中,好的可能是照样原搬,坏的可能是在搬运过程中遗失了精华,保留甚至增加了糟粕,这样一来,教师的职业活动变成了一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沦为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机械运行,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学生没有得到获得知识,提升自我修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标准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一种追求师生共同发展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被扭曲与异化,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命与活力。
马克思曾经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样的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对于老师而言,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来讲是教师不断进行创新和超越、体验生命律动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书匠”向发展型、反思型和创新型教师的转变,把研究和反思作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式,通过对课堂教学自由而富有创新性的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断地确认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师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在这种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不只是与科学相关,而且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不妨借用韩愈《师说》中的一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并对它赋予新的内涵。老子《道德经》中云:“道可道,非常道”,又云:“大相无形,大音希声”,当然,我们不能短时间内达到这种程度。目前,我们教师要传好“道”,首先必须懂“道”,这个“道”对语文老师来说就是新教材、新教法。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来说选材更广泛,更多样;语言更优美,更流畅;价值评价更灵活,更多向。这种变化要求语文老师深刻地研读教材,从中挖掘种种新内涵,揣摩出新的教学教法切入点,而不是照本宣科,一味地依靠教参,成为脱离教参就无从下手的教书匠。作为教师,对教材、教法应采用“熟读,细思,顿悟”三个步骤。一篇新的课文,第一步就是熟读,读不但对获取知识的学生重要,对传授知识的老师更为重要,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须有一碗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须有一桶水”,在熟读教材的过程中,比学生有更多生活阅历及人生经验的老师占有更大的优势,他们能够从有限的文本信息中提炼、阐发、扩展到更多的东西,使一篇课文在老师的熟读之后变得更加充实与丰富。在熟读之后,老师就该细细思考了。扩展、阐发的东西与文本本身有何关联,它们之间存在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点?力争做到知识尽可能迁移而不是无的放矢、杂乱无章,在该省略的地方省略,在该详讲的地方,尽可能浓墨重彩地讲,而不是把力量平均分配,一节课“温吞水”般地从开头到结尾,无起伏,无重点,无波澜。细思之后,对整文我们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与把握了。而“顿悟”这个阶段除了熟读文本时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许多趣味横生或意味深长的好例子、好句子、好典故等等之外,在讲授文本时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会在授课之时,突然想到备课时未曾想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是亮点,是精华,是神来之笔,但它们不可能常常来到,也不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必须明白熟读是顿悟的基础,顿悟则是熟读的升华。有了顿悟,老师的细思才有意义,老师的讲授才有激情,老师的感受才会愉悦,学生的听课也就变得兴致盎然了,与老师意随神会了。
对文本的“熟读—细思—顿悟”的过程决定了新课改下的“传道”不可能是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不可能只是依靠教参或只依靠备课本就可以完成的,我们有许多学校的领导总是要求老师把备课本写得尽可能详细再详细,我们也有许多老师甚至想把上课时的每句话都计划好,实际上这只是对文本没有把握,没有熟读,细思,顿悟。也反映了这种教师内在空乏,知识储量极少,缺乏想象与激情,只好借助于现成的东西来照搬,最终的结果是老师讲得吃力、紧张,唯恐掉了什么没有讲,经常是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学生听得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通过实际的教学,笔者发现,新课改后的新教材这个“道”真的是“大道之道”了,它是那么的新、那么的奇、那么的特、那么的美;它们如刚摘下来的毛尖,在开水的冲泡下,在玻璃杯中下沉,盛开碧绿的芽儿,而后升腾,舒展,尽情摇曳;像风中的水莲花一般,一个内在充实、丰厚、情感丰富、富有激情的老师可以把一篇短小的文章变成一首史诗、一部交响乐、一幕话剧……一切的一切,尽在有道之师的掌握之中。
课改之后,课堂教学更侧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霸主”了,以前“填鸭式”的授课形式越来越落后,不受学生的欢迎了,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授课模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以前的那种老师只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老师在讲台上度日如年,学生在下面如坐针毡的现象该扫进故纸堆了,课堂教学应更具有针对性、预见性、灵活性、生动性。
针对性是对学生要有清楚的了解,对学生的层次要划分清楚,授课时既注重基础知识,又注重能力提升,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中都有所得、有所悟,而不是只照顾某一层次却忽略了另一层次。
预见性是指有预见性地熟读文本、挖掘文本,估计揣摩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与疑问,哪些该详细讲解,哪些该简略讲解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会使课堂上有起伏波澜,有详细得当,有淡妆浓抹,而不只是一味地自我陶醉。
灵活性是指老师切不可拘泥于教参,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持一端,言之有理即可。古人也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可谓一语中的。大可以提出教参和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去揣摩,去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机器开动了,他们的大脑皮层活跃了,他们也就不再昏昏欲睡了。对于教案,可只抓大的纲目,小的细节大可不必细细列出,所谓“纲举目张”“水到渠成”也。过于拘泥细节,往往会限制授课老师的思维,影响他们的讲解,如同“戴着镣铐在跳舞”,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感觉到教案中抓大的纲要,小的细节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并且更灵活生动,更容易出彩。
生机性指老师授课时表情生动,情感丰富,语言流畅自如,所讲解的知识生动有趣,意蕴深刻。老师在授课时大脑机器时刻运转,知识储备在随时调用,语言上是妙语连连。学生在这样的授课之下紧随老师的讲解,揣摩老师的讲解,品味老师的讲解,提升老师的讲解。在这样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之中,是不必担心缺乏师生互动的,这种师生互动是更深层次的互动,是一种情感与理智的交流与沟通,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它是超越那种一问一答的浅层次的互动,是一种详实、充实、丰实之美。
“解惑”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这种“惑”不仅仅只是语言基础知识、阅读技巧、写作能力,更是一种心灵的迷惑、信念的迷惑、情感的迷惑、价值的迷惑。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只以传授知识为满足,而应在更深层次上去提升学生的思想与人格。在新教材课程改革中主要是体现了“过程”与“结果”,“过程”不是详细的,“结果”不是事先给出的,情感与价值体验不是唯一的,评价机制也不是唯一的。
我们的时代正在飞速发展,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随着互联网等新式快速的传媒方式的出现,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种种新生事物,这些事物是如此之多,如此之杂,如此之光怪陆离,让学生的眼睛与心灵一下子盛得太满太满了,他们必有迷惑,必有彷徨,也必有沉沦。在这种形式下,老师的解惑就尤为重要了,老师必须要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必须先去尝一下梨子的味道,先去大海中翻腾一番。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这话是大有道理的。
针对学生的迷惑,老师不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种作法还是一种以老师为“主体”、为“课堂霸主”的旧式教学方法的余弊,要知道大餐固然是美味,但不见得人人都爱它,它也不是符合每一个人的口味,符合每个地方不同人种的饮食文化,如印度人不吃牛肉,中东人不吃猪肉一般,倘若硬搬到他们面前,不仅亵渎了他们的信仰,更会让他们大光其火,弄得不好会怒目而视,拔拳相对。同一道理,老师把自己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口里不说,心里总会不大服气,也许正在腹诽“不至于此吧”。正确的做法是把大餐搬到他们面前,让他们去品尝,去挑选,去评价,去找到最适合他们的美味佳肴。
当然现今世界发展如此之快,美味佳肴如此之多,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美味佳肴都捧到学生面前,只能尽可能地让他们多尝一下佳肴,使之味蕾更加敏锐,捧上来的佳肴不应该是旧的、陈的、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新的、奇的、脍炙人口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有兼容并包之心,厚德载物之量,虚心有节之度,吐故纳新之法。这样的老师心灵是鲜活生动的,肢体是强健有力的,精神是高亢激昂的,他们传授给学生的是世界之美、自然之美、万物之美、人性之美;是友情、亲情、爱情之真之纯;是亘古不变的感动与感恩之心,而不仅仅局限于阶级意识、道德取向、社会潮流,我们甚至可以大喊一声“香汗”与“臭汗”之争可以休矣。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的一切昭示着我们要以更开放的心灵去拥抱时代,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以更开放的心灵、更宽阔的胸襟、更灵动的思想去迎接课改,去改善自已的课堂教学方法,去完善自己的终极目标。
汪海林,教师,现居湖北团风。
马克思曾经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样的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对于老师而言,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来讲是教师不断进行创新和超越、体验生命律动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书匠”向发展型、反思型和创新型教师的转变,把研究和反思作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式,通过对课堂教学自由而富有创新性的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断地确认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师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在这种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不只是与科学相关,而且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不妨借用韩愈《师说》中的一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并对它赋予新的内涵。老子《道德经》中云:“道可道,非常道”,又云:“大相无形,大音希声”,当然,我们不能短时间内达到这种程度。目前,我们教师要传好“道”,首先必须懂“道”,这个“道”对语文老师来说就是新教材、新教法。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来说选材更广泛,更多样;语言更优美,更流畅;价值评价更灵活,更多向。这种变化要求语文老师深刻地研读教材,从中挖掘种种新内涵,揣摩出新的教学教法切入点,而不是照本宣科,一味地依靠教参,成为脱离教参就无从下手的教书匠。作为教师,对教材、教法应采用“熟读,细思,顿悟”三个步骤。一篇新的课文,第一步就是熟读,读不但对获取知识的学生重要,对传授知识的老师更为重要,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须有一碗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须有一桶水”,在熟读教材的过程中,比学生有更多生活阅历及人生经验的老师占有更大的优势,他们能够从有限的文本信息中提炼、阐发、扩展到更多的东西,使一篇课文在老师的熟读之后变得更加充实与丰富。在熟读之后,老师就该细细思考了。扩展、阐发的东西与文本本身有何关联,它们之间存在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点?力争做到知识尽可能迁移而不是无的放矢、杂乱无章,在该省略的地方省略,在该详讲的地方,尽可能浓墨重彩地讲,而不是把力量平均分配,一节课“温吞水”般地从开头到结尾,无起伏,无重点,无波澜。细思之后,对整文我们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与把握了。而“顿悟”这个阶段除了熟读文本时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许多趣味横生或意味深长的好例子、好句子、好典故等等之外,在讲授文本时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会在授课之时,突然想到备课时未曾想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是亮点,是精华,是神来之笔,但它们不可能常常来到,也不可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必须明白熟读是顿悟的基础,顿悟则是熟读的升华。有了顿悟,老师的细思才有意义,老师的讲授才有激情,老师的感受才会愉悦,学生的听课也就变得兴致盎然了,与老师意随神会了。
对文本的“熟读—细思—顿悟”的过程决定了新课改下的“传道”不可能是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不可能只是依靠教参或只依靠备课本就可以完成的,我们有许多学校的领导总是要求老师把备课本写得尽可能详细再详细,我们也有许多老师甚至想把上课时的每句话都计划好,实际上这只是对文本没有把握,没有熟读,细思,顿悟。也反映了这种教师内在空乏,知识储量极少,缺乏想象与激情,只好借助于现成的东西来照搬,最终的结果是老师讲得吃力、紧张,唯恐掉了什么没有讲,经常是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学生听得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通过实际的教学,笔者发现,新课改后的新教材这个“道”真的是“大道之道”了,它是那么的新、那么的奇、那么的特、那么的美;它们如刚摘下来的毛尖,在开水的冲泡下,在玻璃杯中下沉,盛开碧绿的芽儿,而后升腾,舒展,尽情摇曳;像风中的水莲花一般,一个内在充实、丰厚、情感丰富、富有激情的老师可以把一篇短小的文章变成一首史诗、一部交响乐、一幕话剧……一切的一切,尽在有道之师的掌握之中。
课改之后,课堂教学更侧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霸主”了,以前“填鸭式”的授课形式越来越落后,不受学生的欢迎了,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授课模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以前的那种老师只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老师在讲台上度日如年,学生在下面如坐针毡的现象该扫进故纸堆了,课堂教学应更具有针对性、预见性、灵活性、生动性。
针对性是对学生要有清楚的了解,对学生的层次要划分清楚,授课时既注重基础知识,又注重能力提升,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中都有所得、有所悟,而不是只照顾某一层次却忽略了另一层次。
预见性是指有预见性地熟读文本、挖掘文本,估计揣摩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与疑问,哪些该详细讲解,哪些该简略讲解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会使课堂上有起伏波澜,有详细得当,有淡妆浓抹,而不只是一味地自我陶醉。
灵活性是指老师切不可拘泥于教参,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持一端,言之有理即可。古人也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可谓一语中的。大可以提出教参和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去揣摩,去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机器开动了,他们的大脑皮层活跃了,他们也就不再昏昏欲睡了。对于教案,可只抓大的纲目,小的细节大可不必细细列出,所谓“纲举目张”“水到渠成”也。过于拘泥细节,往往会限制授课老师的思维,影响他们的讲解,如同“戴着镣铐在跳舞”,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感觉到教案中抓大的纲要,小的细节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并且更灵活生动,更容易出彩。
生机性指老师授课时表情生动,情感丰富,语言流畅自如,所讲解的知识生动有趣,意蕴深刻。老师在授课时大脑机器时刻运转,知识储备在随时调用,语言上是妙语连连。学生在这样的授课之下紧随老师的讲解,揣摩老师的讲解,品味老师的讲解,提升老师的讲解。在这样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之中,是不必担心缺乏师生互动的,这种师生互动是更深层次的互动,是一种情感与理智的交流与沟通,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它是超越那种一问一答的浅层次的互动,是一种详实、充实、丰实之美。
“解惑”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这种“惑”不仅仅只是语言基础知识、阅读技巧、写作能力,更是一种心灵的迷惑、信念的迷惑、情感的迷惑、价值的迷惑。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只以传授知识为满足,而应在更深层次上去提升学生的思想与人格。在新教材课程改革中主要是体现了“过程”与“结果”,“过程”不是详细的,“结果”不是事先给出的,情感与价值体验不是唯一的,评价机制也不是唯一的。
我们的时代正在飞速发展,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随着互联网等新式快速的传媒方式的出现,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种种新生事物,这些事物是如此之多,如此之杂,如此之光怪陆离,让学生的眼睛与心灵一下子盛得太满太满了,他们必有迷惑,必有彷徨,也必有沉沦。在这种形式下,老师的解惑就尤为重要了,老师必须要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必须先去尝一下梨子的味道,先去大海中翻腾一番。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这话是大有道理的。
针对学生的迷惑,老师不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种作法还是一种以老师为“主体”、为“课堂霸主”的旧式教学方法的余弊,要知道大餐固然是美味,但不见得人人都爱它,它也不是符合每一个人的口味,符合每个地方不同人种的饮食文化,如印度人不吃牛肉,中东人不吃猪肉一般,倘若硬搬到他们面前,不仅亵渎了他们的信仰,更会让他们大光其火,弄得不好会怒目而视,拔拳相对。同一道理,老师把自己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口里不说,心里总会不大服气,也许正在腹诽“不至于此吧”。正确的做法是把大餐搬到他们面前,让他们去品尝,去挑选,去评价,去找到最适合他们的美味佳肴。
当然现今世界发展如此之快,美味佳肴如此之多,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美味佳肴都捧到学生面前,只能尽可能地让他们多尝一下佳肴,使之味蕾更加敏锐,捧上来的佳肴不应该是旧的、陈的、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新的、奇的、脍炙人口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有兼容并包之心,厚德载物之量,虚心有节之度,吐故纳新之法。这样的老师心灵是鲜活生动的,肢体是强健有力的,精神是高亢激昂的,他们传授给学生的是世界之美、自然之美、万物之美、人性之美;是友情、亲情、爱情之真之纯;是亘古不变的感动与感恩之心,而不仅仅局限于阶级意识、道德取向、社会潮流,我们甚至可以大喊一声“香汗”与“臭汗”之争可以休矣。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的一切昭示着我们要以更开放的心灵去拥抱时代,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以更开放的心灵、更宽阔的胸襟、更灵动的思想去迎接课改,去改善自已的课堂教学方法,去完善自己的终极目标。
汪海林,教师,现居湖北团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