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an_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围绝经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第10天每天睡前口服安宫黄体酮10 mg,连用14 d后停药,待撤退性出血15 d后口服安宫黄体酮10 mg/d,连用10 d,重复用药5个月。研究组在清宫日起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 mg,共服药6个月。门诊随访,观察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激素水平变化、贫血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P=0.005)。研究组复发率为5.0%,对照组复发率为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P=0.018)。治疗后两组的FSH、LH、E2、P均降低,但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

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内膜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方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医乳房按摩联合法国PHENIX-USB4神经肌肉刺激仪电刺激治疗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乳汁淤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热敷及乳房按摩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χ2=16.51,P<0.0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在降血压、调节血脂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炎性反应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近年研究表明,PPARγ激动剂对不同哮喘动物模型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的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还能够减轻气道重塑,抑制气道高反应性,为哮喘新药物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就PPARγ激动剂的抗哮喘作用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目的观察护理安全与风险防御机制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安全及风险防御的认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20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2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护理的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及风险防御机制。观察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安全及风险防御的认知情况、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
目的观察人内皮祖细胞(hEPCs)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均先用快尖刀片将脊髓T10节段完全横断完成动物模型制作,操作过程中死亡5只。后将19只脊髓横断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9只)。实验组采用损伤脊髓处注射hEPCs(human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悬液7.5 μL,对照组损伤脊髓邻近区注射等量DMEM(D
目的研究合肥地区7~18岁中小学生身高分布特点及矮小症检出率。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合肥地区5个区县内12所中小学校,测量其中7~18岁共3 593名中小学生的身高。分析身高的分布特点,同时与2010年该地区身高数据比较,并以200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为身高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矮小症检出率分布特点。结果研究人群中身高特点为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组的身高普遍高于2010年。男性身高增长以7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移植于巩膜创面及全角膜用于巨大翼状胬肉手术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眼巨大翼状胬肉(胬肉组织侵入角膜缘内≥4 mm)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3眼。A组翼状胬肉切除后,祼露巩膜创面,B组翼状胬肉切除后,将生物羊膜覆盖于巩膜创面及全角膜。观察并记录术后刺激症状、角膜创面修复时间、半年复发率。结果B组术后异物感、畏光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较A组明显减轻,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