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24式简化太极拳是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精选了一些典型动作重新创编的,配以呼吸,有行云流水,身心舒畅之感,已经被指定为高中体育与健身课程中的高三年级的必修内容,目前在上海市各高中已普遍展开。由于许多同学对太极拳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及太极拳动作教学本身存在的难度,许多体育教师感觉太极拳的教学成效不甚理想。因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现代高中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其教学成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高中阶段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太极拳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低下。
虽然太极拳有助于学生的强身健体和自我心理调节,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学习太极拳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进而导致许多同学对太极拳没有学习兴趣。
2、教师在教授太极拳时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效果欠佳。
传统的太极拳教学方法是教师先教分解动作,然后一段段串连起来。最终将整套动作教完。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单个动作的掌握而忽视了动作之间的有机衔接及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学生学习起来只是死记硬背动作。往往不明白这些动作的实质含义,学了后面的动作而忘了前面的,串连动作时方向顺序经常混淆不清,对于动作细节也无法较好掌握,使得许多学生学习太极拳只是为了应付考核,考核好后许多动作要领就忘记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太极拳本身的动作难度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太极拳的理论提及“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这体现了在太极拳中脚步动作的至关重要。简化太极拳的脚步动作主要有弓步、马步、仆步、虚步、独立步五种步型,而要掌握好这几种步型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从而让学生感觉太极拳难学,使得不少同学对太极拳望而却步。
二、提高高中太极拳教学成效的实践探索
1、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
(1)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演变及发展史。
学习太极拳不仅仅要掌握每一步的动作要领,也要对太极拳的演变及发展历史有所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太极拳时就不会盲目。因此教师可在教室利用课件、视频等向学生介绍太极拳发展历史的相关知识。
(2)向学生介绍太极拳对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帮助。
①练习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调节一个人的神经系统,提高感官机能,有助于增强呼吸功能,扩大肺活量,增进心血管健康;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新陈代谢;对肌肉及关节活动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健康状况,提高学习效率。太极拳属于有氧运动,运动量可以通过改变重心高度以及动作幅度来调整。学生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中以坐姿度过的,坐姿的不正确容易导致驼背、腰椎间盘突出、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身体姿态。增加全身力量,纠正身体形态。
②练习太极拳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控能力。练习太极拳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完全沉浸于其中,身心合一,气势均匀,轻松舒缓。许多有一定水平的人在练习太极时能对周围的环境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摆脱烦恼和忧虑,身心都进入到了太极宁静的世界中。因此练习缓慢、轻灵的太极拳能够培养沉着、坚毅、耐久的品质,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③练习太极拳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练习太极拳对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太极练习要求静心舒脑,动静结合,可以舒缓身心,消除学习带来的沉重压力,调节烦躁的心理。特别是高三学生脑力活动很多,压力诱发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多,如紧张、忧虑、抑郁等。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堵养他们从容、坦然自若、精神集中的能力,减少外界的干扰。迅速平静心情,以开朗、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④学习太极拳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太极拳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方法,更是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民族文化的精髓,融汇了哲学、艺术、军事、医学、宗教、养生、伦理等思想的伟大文化遗产。我在理论课上播放一些太极拳的相关视频,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太极拳表演、《太极张三丰》等,并介绍太极拳的推广现状,目前,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教育、卫生、体育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点项目进行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介绍太极拳及相关知识的书籍、挂图、音像制品等。通过视频和讲解,学生们不仅知道了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也让他们产生民族自豪感,有助于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
2、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动作讲解与动作示范有机结合,并融入太极拳的攻防
我在讲解时一般先向学生说明动作的名称、动作要领及要求。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还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讲解时我一般先讲下肢的步型步法,再讲上肢的手型和手法,然后讲上、下肢的配合。例如上下肢较难配合的“云手”,可以先讲转体收脚、转体跨步的步型和步法,再讲左云手、换臂、右云手的上肢动作,最后讲上、下肢的配合。
示范是太极拳教学中最生动有效的必用方法。教师在示范时的位置及示范面都尤为重要。学生成四列横队时,教师可让前两排学生蹲下,后两排学生向前靠拢观看教师示范: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集体练习时,应始终保持在学生前进方向的左前方,避免发生学生回头看教师示范动作的现象。
根据太极拳动作的结构特征,我经常采用的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斜面四种。一般能够运用正面示范的动作,我尽量运用正面示范,便于师生交流及随时掌握学生的学练效果。在集体教学中我一般先采用正面示范。让学生了解手部动作及建立基本的动作表象,然后再背面示范带领学生集体学练。
教授太极拳时,往往只是让学生一味地模仿教师动作,“依葫芦画瓢”,对动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他们在考核时虽然能够熟练掌握24式简化太极拳套路,却普遍认为太极拳只是适合于中老年人的健身项目,不明白太极拳每一个招式都有攻防含义在其中。
一节太极拳课上。我问学生:“太极拳为什么称作拳,而不叫太极操、太极舞呢?”学生思考了一会。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上来。在她们的概念里,对打太极拳的认识等同于做操。我接着介绍说:“动作具备攻防含义是太极拳作为武术门类的一个基本特征。太极拳主要以棚、捋、挤、按、采、捌、肘、靠等八法展现其攻防性。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在接下来的几节太极拳课上,每个招式我都会在教会学生正确动作的基础上,向学生阐明该招式的攻防含义,并让一位学生当“进攻方”,我做“防守方”,做出形象的攻防动作示范,帮助学生领会动作实质作用。
教学中阐明太极拳的攻防含义,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示范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教学氛围,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师及时提供教学反馈。
学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提示与纠错,我还特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作拍摄下来,在理论课上与标准动作进行对比回放,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3)灵活运用口诀,便于学生记忆。
灵活运用口诀既能适当降低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的结构顺序。太极拳的动作顺序比较容易混淆,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因此经过反复推敲思考,创编出了以下的口诀:
起势分鬃后亮翅,拗步琵琶倒卷肱。
雀尾单鞭后云手,探马蹬腿接贯耳。
独立穿梭海底针,闪臂转身搬拦捶。
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之后调呼吸。
口诀适用于简化太极拳的初学阶段,学生在复习时边背口诀边做动作,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教学成效,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采取竞争与合作策略,提高合作学习成效。
在学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有基础或悟性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分别带队练习甚至创编组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又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学练后,可以进行小组展示交流或个人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相互展示、相互评价。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合作展示交流的平台。
一、当前高中阶段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太极拳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低下。
虽然太极拳有助于学生的强身健体和自我心理调节,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学习太极拳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进而导致许多同学对太极拳没有学习兴趣。
2、教师在教授太极拳时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效果欠佳。
传统的太极拳教学方法是教师先教分解动作,然后一段段串连起来。最终将整套动作教完。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单个动作的掌握而忽视了动作之间的有机衔接及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学生学习起来只是死记硬背动作。往往不明白这些动作的实质含义,学了后面的动作而忘了前面的,串连动作时方向顺序经常混淆不清,对于动作细节也无法较好掌握,使得许多学生学习太极拳只是为了应付考核,考核好后许多动作要领就忘记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太极拳本身的动作难度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太极拳的理论提及“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这体现了在太极拳中脚步动作的至关重要。简化太极拳的脚步动作主要有弓步、马步、仆步、虚步、独立步五种步型,而要掌握好这几种步型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从而让学生感觉太极拳难学,使得不少同学对太极拳望而却步。
二、提高高中太极拳教学成效的实践探索
1、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
(1)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演变及发展史。
学习太极拳不仅仅要掌握每一步的动作要领,也要对太极拳的演变及发展历史有所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太极拳时就不会盲目。因此教师可在教室利用课件、视频等向学生介绍太极拳发展历史的相关知识。
(2)向学生介绍太极拳对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帮助。
①练习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调节一个人的神经系统,提高感官机能,有助于增强呼吸功能,扩大肺活量,增进心血管健康;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新陈代谢;对肌肉及关节活动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健康状况,提高学习效率。太极拳属于有氧运动,运动量可以通过改变重心高度以及动作幅度来调整。学生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中以坐姿度过的,坐姿的不正确容易导致驼背、腰椎间盘突出、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身体姿态。增加全身力量,纠正身体形态。
②练习太极拳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控能力。练习太极拳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完全沉浸于其中,身心合一,气势均匀,轻松舒缓。许多有一定水平的人在练习太极时能对周围的环境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摆脱烦恼和忧虑,身心都进入到了太极宁静的世界中。因此练习缓慢、轻灵的太极拳能够培养沉着、坚毅、耐久的品质,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③练习太极拳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练习太极拳对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太极练习要求静心舒脑,动静结合,可以舒缓身心,消除学习带来的沉重压力,调节烦躁的心理。特别是高三学生脑力活动很多,压力诱发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多,如紧张、忧虑、抑郁等。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堵养他们从容、坦然自若、精神集中的能力,减少外界的干扰。迅速平静心情,以开朗、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④学习太极拳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太极拳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方法,更是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民族文化的精髓,融汇了哲学、艺术、军事、医学、宗教、养生、伦理等思想的伟大文化遗产。我在理论课上播放一些太极拳的相关视频,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太极拳表演、《太极张三丰》等,并介绍太极拳的推广现状,目前,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教育、卫生、体育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点项目进行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介绍太极拳及相关知识的书籍、挂图、音像制品等。通过视频和讲解,学生们不仅知道了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也让他们产生民族自豪感,有助于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
2、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动作讲解与动作示范有机结合,并融入太极拳的攻防
我在讲解时一般先向学生说明动作的名称、动作要领及要求。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还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讲解时我一般先讲下肢的步型步法,再讲上肢的手型和手法,然后讲上、下肢的配合。例如上下肢较难配合的“云手”,可以先讲转体收脚、转体跨步的步型和步法,再讲左云手、换臂、右云手的上肢动作,最后讲上、下肢的配合。
示范是太极拳教学中最生动有效的必用方法。教师在示范时的位置及示范面都尤为重要。学生成四列横队时,教师可让前两排学生蹲下,后两排学生向前靠拢观看教师示范: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集体练习时,应始终保持在学生前进方向的左前方,避免发生学生回头看教师示范动作的现象。
根据太极拳动作的结构特征,我经常采用的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斜面四种。一般能够运用正面示范的动作,我尽量运用正面示范,便于师生交流及随时掌握学生的学练效果。在集体教学中我一般先采用正面示范。让学生了解手部动作及建立基本的动作表象,然后再背面示范带领学生集体学练。
教授太极拳时,往往只是让学生一味地模仿教师动作,“依葫芦画瓢”,对动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他们在考核时虽然能够熟练掌握24式简化太极拳套路,却普遍认为太极拳只是适合于中老年人的健身项目,不明白太极拳每一个招式都有攻防含义在其中。
一节太极拳课上。我问学生:“太极拳为什么称作拳,而不叫太极操、太极舞呢?”学生思考了一会。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上来。在她们的概念里,对打太极拳的认识等同于做操。我接着介绍说:“动作具备攻防含义是太极拳作为武术门类的一个基本特征。太极拳主要以棚、捋、挤、按、采、捌、肘、靠等八法展现其攻防性。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在接下来的几节太极拳课上,每个招式我都会在教会学生正确动作的基础上,向学生阐明该招式的攻防含义,并让一位学生当“进攻方”,我做“防守方”,做出形象的攻防动作示范,帮助学生领会动作实质作用。
教学中阐明太极拳的攻防含义,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示范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教学氛围,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师及时提供教学反馈。
学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提示与纠错,我还特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作拍摄下来,在理论课上与标准动作进行对比回放,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3)灵活运用口诀,便于学生记忆。
灵活运用口诀既能适当降低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的结构顺序。太极拳的动作顺序比较容易混淆,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因此经过反复推敲思考,创编出了以下的口诀:
起势分鬃后亮翅,拗步琵琶倒卷肱。
雀尾单鞭后云手,探马蹬腿接贯耳。
独立穿梭海底针,闪臂转身搬拦捶。
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之后调呼吸。
口诀适用于简化太极拳的初学阶段,学生在复习时边背口诀边做动作,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教学成效,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采取竞争与合作策略,提高合作学习成效。
在学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有基础或悟性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分别带队练习甚至创编组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又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学练后,可以进行小组展示交流或个人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相互展示、相互评价。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合作展示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