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冒伪劣”为常见社会经济现象,对其治理的效果一直不明显。通过对“假冒伪劣”概念的语义分析,厘清了“假冒伪”与“假冒伪劣”两个易混淆的概念;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了“假冒伪劣”的三个成因:加快资本积累、降低经营风险及扩散效应;通过进行福利分析,指出“假冒伪劣”可能造成的直接及间接危害以及对其治理的困难所在。利用前述分析,试图给出新的治理思路:加大惩处力度、建立打假的消费者协会、鼓励民间打假公司以及完善官员问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