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痴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1]。在疾病晚期甚至部分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均可出现认知障碍。当帕金森病患者发病1年后出现缓慢进展的认知障碍,且此认知障碍已足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称为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 disease with dementia,PDD) [2]。尽管PDD患者常出现多个认知域(执行功能、注意及视空间及记忆)的损害,但仅25%的PDD患者被临床医师所发现[3]。2006年谭玉燕和陈生弟[4]关于PDD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等内容做了相关报道,但近几年随着对PDD的深入研究,已有许多新的发现及进展,尤其是在神经影像学及脑脊液生化等方面,为PD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客观依据。我们就PDD的流行病学、病理学改变、神经生化及影像学改变、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其他文献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D)又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人类和动物的粪便中,是医院内肠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为自限性腹泻,重者可出现伪膜性肠炎,甚至中毒性巨结肠。临床大量不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或化疗药物后,破坏人体正常的肠
期刊
肺部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病原种类多,院内感染的耐药性强。目前国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普遍采用咳痰或抽吸痰标本。而痰液易受上呼吸道正常定植微生物群污染,单纯痰培养结果没有确诊价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直接取材于病变部位,获得病原菌的机会多,并能大幅减少口咽部定植微生物群对标本的污染,提高病原菌的分离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
期刊
由于病毒引起的临床重症感染性疾病出现地越来越频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命。临床上可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病毒种类繁多, 且同种病毒可以引起多种疾病,一种疾病又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导致病原与疾病的相关性十分复杂。目前在临床上对大多数病毒感染的有效检测手段基本处于空白,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病毒感染疾病快速、多重诊断将成为可能。本文就临床病毒感染检测现状、展望及诊断流程改进做一分析和建议。(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表型和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在耐药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K-B法检测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9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通过加入羰基氰氯苯腙(CCCP)泵抑制剂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表型,并用PCR扩增进行外排泵蛋白基因的检测和测序。结果9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患儿女性,7岁。主因“双下肢无力4年,发作性心慌1年半”于2011年7月就诊我院。现病史:患儿4年前出现走路摇摆,上楼时明显,仍可独自平地行走和爬高,偶尔摔倒。3年前逐渐出现走路变慢,足跟不能着地,频繁摔倒,不能快跑。查肌酸激酶显著升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慌,休息和活动时均可出现,发作时伴随口唇发白,脉搏增快,每次发作持续1~10 min不等,发作次数多则1次/2~
期刊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黑色素细胞肿瘤。临床上约60%是由黑痣恶变而来,以足底和肛周周围多见,以转移早、预后差为主要特点。其病理类型大多为有色素型,无色素型极为少见。转移性黑色素瘤常累及淋巴结,偶见先侵犯附近皮肤,最终转移至内脏器官。黑色素瘤广泛转移至骨髓比较少见。本研究报道1例不明原发病灶的恶性黑色素瘤骨髓转移病例。
期刊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试验在眼外肌起病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试验方法和结论分析。 方法对2012年1—12月于我院就诊的以眼外肌起病的100例MG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进行登记注册和随诊,包括首发症状、症状演变、就诊次数和专科、新斯的明肌肉注射试验应用的方法学和结果判断等。 结果(1)本组MG患者均以单眼睑下垂或双眼睑下垂、复视起病,其中4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 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
期刊
患者男性,49岁。因“双上肢无力、肌肉萎缩15年,双下肢无力、肌肉萎缩3年”于2013年7月11日入我院。1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抖动,持物时明显,安静时消失,后渐出现双上肢无力、肌肉萎缩,远端为重,系纽扣动作困难,其他动作未受影响。10年前出现活动后腰背部疼痛。3年前出现双下肢无力,渐出现肌肉萎缩,缓慢加重,平地行走尚可完成,但轻微外力或碰到阻碍物易跌倒,走路时有踩棉花感,感四肢冰凉。病
期刊
目的观察健康人群在不同温度接触性热痛刺激(CHS)下兴奋Aδ和C纤维伤害性感受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特征,探索痛觉相关脑网络,评价接触性热痛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CHS-fMRI)在脑功能连接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受试者22名,对所有受试者分别进行41 ℃(41 ℃CHS-fMRI组)和51 ℃ (51 ℃CHS-fMRI组)CHS任务态fMRI扫描。分别观察两种不同的温度CHS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