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意识形态”是某一阶级、政党、职业内的人(通常是知识分子)对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它是某一国家或集体里流行的信念,潜藏在其政治行为或思想风格中,哲学、政治、艺术、审美、宗教、伦理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同时,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一整套或有系统的社会文化信念和价值观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与社会实践,无疑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两者之间存在着直接而又复杂的关系。
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
(一)意识形态概述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由特拉西在18世纪末提出,源于希腊文 idea(观念)和 logos(逻各斯),字面意思是观念逻各斯,即观念的学说,在英文中是ideology。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翻译则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译者是社会背景下的人,他的任何翻译活动都要受到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的约束。这种制约性有来自政府出版审查方面的,也有发自译者个人政治意识的。在阶级社会,当翻译不可避免地同上层建筑发生关系之后,翻译就成了精英文化的一部分。社会的精英阶层在从事翻译活动时,他们的目的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
(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是巨大的。翻译不仅是文本间的信息转换,又是受外界力量支配的语言活动,这个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因为这个过程牵涉到双重的意识形态。即翻译不仅取决于译者的意识形态,同时又受“赞助人”(Patronage)强加给他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直接受到意识形态的支配。
1.意识形态对选材的影响
翻译文本的选择直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原因的,有目的的,具有功利性,并为特殊团体服务,为政治目的服务,为经济利益服务;或者是由于译者本身的兴趣和偏爱。无论原因如何,要想出版发行,就要符合赞助人的要求,符合出版商及社会的期待视野。当然也不乏有些译者自己把玩,自己品味,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违反了当时的意识形态,是需要勇气的,也需要时间去等待意识形态的慢慢改变。总之,翻译作品的发行和读者群的接受与译入语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所以翻译文本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入语的意识形态,同时对意识形态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2.意识形态对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影响
翻译活动同时受到原语意识形态与译语意识形态两者的影响, 那么译文与原文意图就会发生冲突,这两种意识形态可能是相容的,也可能是相互排斥的。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可进行保留或删改。然而有时在某一历史时期原语意识形态中的事物或现象,不能为译语意识形态所容忍或接受,有可能在其他时期被接纳,甚至被奉为经典或时尚。无论怎样,译者往往会采取以译语及译语文化为中心的策略,即用归化的手法对原文本或删或添或改,以便满足译语读者的期待和维护整个译语意识形态系统的稳定。
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重大。意识形态从各方面影响着翻译,包括从翻译文本的选择到翻译策略。翻译作为不同文化进行沟通的桥梁,它既是语言互译活动,又是文化互动行为,意识形态与翻译构成了互动的关系。译者在翻译译作时,不应只着重“忠实”于原文,更应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文本以外的因素,同时注意防止无限夸大意识形态的影响和作用,以免出现泛意识形态化的倾向。
3.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改写的影响
翻译是译者用译入语对原文本的改写过程,改写的过程中无形的受译者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还掺杂着译者所选择的翻译策略,这个过程中译者在改写原文的同时也创造了另一文本, 这就反映了某个特定时期特定群体的意识形态。因此作为文本改写的核心部分即原意识形态的改写受到赞助者或权力机构强制性意识形态和民族中心主义的极大影响。
(1)强制性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改写的影响
对具有决定权的赞助者或权力机构来说,并非原文本中所有一切包括原文化意识形态都与其意识形态相符合,在处理这类原文化文本时,赞助者或权力机构通常有意识地根据自身特定的意识形态标准对原文中包含的宗教、哲学、政治、道德原理、审美等观念进行删减、增加或完全改写。
(2)民族中心主义对翻译文本改写的影响
译者或赞助者的强制性意识形态往往有意图、有意识地对文本进行改写,而在民族中心主义影响下的意识形态往往无意识地决定了文本改写的策略。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民族的价值观、社会规矩、语言规则要比其他民族的意识形态更正确、更易接受。在翻译过程中,异域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受到归化处理,这是因为“大部分文学翻译如果想影响大众或至少本土文化中现时期的文学,就必须对原文进行归化处理。”因此接受语文化的主导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原意识形态的改写过程。在对其进行归化过程中它无意识地担当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三、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的发展趋势和辨证认识
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变化的,正确的态度就是要承认意识形态对于翻译的操控作用或制约功能,避免意识形态泛化。然而“翻译是一种文化融合”,要倡导多语种和多元文化的共存互补,逐渐消除意识形态对翻译行为的操控力,理性地实施翻译选择,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互动与文化构建。
翻译,从根本上讲,就是向本土文化意识形态输入异域文化的意识形态。对于本土的价值体系而言,这是一种外来的文化渗透,它意味着破坏,意味着颠覆,因而也就意味着对本土文化的考验。强硬的上层建筑会运用自己的权力话语反过来操纵这外来的破坏力;软弱的上层建筑则在这外来的破坏力面前显得束手无策,最后要么被其同化,要么被其颠覆。而那些拒绝与外界交流的文化,等待它们的则只能是原始、落后,最后走向灭亡。作为译者而言,翻译活动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而这种活动又必须遵循译入语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不能超出此种意识形态的界限。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意识形态体系,有着或隐或显的意识形态边界,翻译实际上就是两种意识形态对抗之后妥协的结果。
“意识形态”是某一阶级、政党、职业内的人(通常是知识分子)对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它是某一国家或集体里流行的信念,潜藏在其政治行为或思想风格中,哲学、政治、艺术、审美、宗教、伦理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同时,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一整套或有系统的社会文化信念和价值观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与社会实践,无疑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两者之间存在着直接而又复杂的关系。
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
(一)意识形态概述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由特拉西在18世纪末提出,源于希腊文 idea(观念)和 logos(逻各斯),字面意思是观念逻各斯,即观念的学说,在英文中是ideology。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翻译则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译者是社会背景下的人,他的任何翻译活动都要受到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的约束。这种制约性有来自政府出版审查方面的,也有发自译者个人政治意识的。在阶级社会,当翻译不可避免地同上层建筑发生关系之后,翻译就成了精英文化的一部分。社会的精英阶层在从事翻译活动时,他们的目的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
(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是巨大的。翻译不仅是文本间的信息转换,又是受外界力量支配的语言活动,这个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因为这个过程牵涉到双重的意识形态。即翻译不仅取决于译者的意识形态,同时又受“赞助人”(Patronage)强加给他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直接受到意识形态的支配。
1.意识形态对选材的影响
翻译文本的选择直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原因的,有目的的,具有功利性,并为特殊团体服务,为政治目的服务,为经济利益服务;或者是由于译者本身的兴趣和偏爱。无论原因如何,要想出版发行,就要符合赞助人的要求,符合出版商及社会的期待视野。当然也不乏有些译者自己把玩,自己品味,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违反了当时的意识形态,是需要勇气的,也需要时间去等待意识形态的慢慢改变。总之,翻译作品的发行和读者群的接受与译入语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所以翻译文本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入语的意识形态,同时对意识形态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2.意识形态对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影响
翻译活动同时受到原语意识形态与译语意识形态两者的影响, 那么译文与原文意图就会发生冲突,这两种意识形态可能是相容的,也可能是相互排斥的。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可进行保留或删改。然而有时在某一历史时期原语意识形态中的事物或现象,不能为译语意识形态所容忍或接受,有可能在其他时期被接纳,甚至被奉为经典或时尚。无论怎样,译者往往会采取以译语及译语文化为中心的策略,即用归化的手法对原文本或删或添或改,以便满足译语读者的期待和维护整个译语意识形态系统的稳定。
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重大。意识形态从各方面影响着翻译,包括从翻译文本的选择到翻译策略。翻译作为不同文化进行沟通的桥梁,它既是语言互译活动,又是文化互动行为,意识形态与翻译构成了互动的关系。译者在翻译译作时,不应只着重“忠实”于原文,更应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文本以外的因素,同时注意防止无限夸大意识形态的影响和作用,以免出现泛意识形态化的倾向。
3.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改写的影响
翻译是译者用译入语对原文本的改写过程,改写的过程中无形的受译者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还掺杂着译者所选择的翻译策略,这个过程中译者在改写原文的同时也创造了另一文本, 这就反映了某个特定时期特定群体的意识形态。因此作为文本改写的核心部分即原意识形态的改写受到赞助者或权力机构强制性意识形态和民族中心主义的极大影响。
(1)强制性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改写的影响
对具有决定权的赞助者或权力机构来说,并非原文本中所有一切包括原文化意识形态都与其意识形态相符合,在处理这类原文化文本时,赞助者或权力机构通常有意识地根据自身特定的意识形态标准对原文中包含的宗教、哲学、政治、道德原理、审美等观念进行删减、增加或完全改写。
(2)民族中心主义对翻译文本改写的影响
译者或赞助者的强制性意识形态往往有意图、有意识地对文本进行改写,而在民族中心主义影响下的意识形态往往无意识地决定了文本改写的策略。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民族的价值观、社会规矩、语言规则要比其他民族的意识形态更正确、更易接受。在翻译过程中,异域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受到归化处理,这是因为“大部分文学翻译如果想影响大众或至少本土文化中现时期的文学,就必须对原文进行归化处理。”因此接受语文化的主导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原意识形态的改写过程。在对其进行归化过程中它无意识地担当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三、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的发展趋势和辨证认识
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变化的,正确的态度就是要承认意识形态对于翻译的操控作用或制约功能,避免意识形态泛化。然而“翻译是一种文化融合”,要倡导多语种和多元文化的共存互补,逐渐消除意识形态对翻译行为的操控力,理性地实施翻译选择,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互动与文化构建。
翻译,从根本上讲,就是向本土文化意识形态输入异域文化的意识形态。对于本土的价值体系而言,这是一种外来的文化渗透,它意味着破坏,意味着颠覆,因而也就意味着对本土文化的考验。强硬的上层建筑会运用自己的权力话语反过来操纵这外来的破坏力;软弱的上层建筑则在这外来的破坏力面前显得束手无策,最后要么被其同化,要么被其颠覆。而那些拒绝与外界交流的文化,等待它们的则只能是原始、落后,最后走向灭亡。作为译者而言,翻译活动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而这种活动又必须遵循译入语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不能超出此种意识形态的界限。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意识形态体系,有着或隐或显的意识形态边界,翻译实际上就是两种意识形态对抗之后妥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