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经过20多年的防控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工作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针对疫情,结合社会环境,采取了不同的防治策略,从早期的道德宣传及国境防范,一直到主动干预和积极预防,再到政府主导和全民动员,最后发展为现在的防治形式多样性和科学性,突破了意识形态局限的阶段,反映了疫情,认识和策略之间的相互影响。除了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立法,杜绝通过输血,使用血液制品,注射,手术和可能引起刺破皮肤的某些服务行业等传播渠道外,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而想要战胜艾滋病,最大的障碍来自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各国都在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歧视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加强健康教育,利用优良的传统道德教育就能让人们充分的,客观的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艾滋病,避免发生有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行为,每个人都能对自己和对朋友负责,我们就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结合我国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对于预防控制艾滋病方面的作用,希望可以对需要的人群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艾滋病;歧视;治疗;道德要求;策略;趋势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病毒有终生传染的特性,对人的免疫系统造成无法修复的破坏,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中,最大的障碍来自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第16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确定为“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旨在鼓励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鼓起生活的勇气,勇敢面对现实,提高生活质量。强调以消除歧视,倡导关爱的精神来鼓励全社会积极行动,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各国都在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歧视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联合国特别联大艾滋病承诺宣传中第58条指出:保护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从我国开展关于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工作之后,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宣传艾滋病健康教育,合理利用优良传统伦理道德,呼吁民众积极参与。
一、艾滋病现状
艾滋病目前的现状使得艾滋病防治工作仍然非常严峻,许多国家处于艾滋病严重流行期。截止到2010年,因艾滋病死亡人数已经达到500万人,全球有7500万人遭受感染。而目前还没有医治艾滋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导致着更多人走向死亡,因此,要让没有受到感染的人们具备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是人类目前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公民对艾滋病还缺乏着正确的认识,尽管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了深刻认识,但是却不足以掌握其传播途径带来的危害性,不懂得如何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同时,艾滋病的检测和预防工作在许多地方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大部分人对艾滋病有恐惧感,不愿意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服务,存在歧视。因此,要正确利用健康教育对公民进行干扰性认识,改变其态度,营造良好氛围,帮助艾滋病检测和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艾滋病的控制不重视,许多地方的人对婚外性行为较为开放,街边小姐缺乏艾滋病知识,且患病几率很高,加上嫖客在思想上对该病不重视,当小姐与嫖客发生性行为以后极为容易导致艾滋病的传染,因此,提倡使用安全套是不仅仅是为了避孕所用,更多的还是为了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二、对艾滋病进行预防及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艾滋病变化及防控性途径
艾滋病防控政策的制定是各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对流行形势和趋势的判断为基础,同时,受到社会环境和认识水平的影响。综合分析,我国28年来防控经性传播艾滋病的工作主要分为下列几面阶段。
(1)严防传入
1985-1988年为我国艾滋病传入期,艾滋病病例呈零散分布状态。1985年我国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人,这一年全国只报告19例HIV感染者,疫情仅发生在7个省份;1988年之前,我国发现的HIV感染者主要是外籍公民,中国国籍感染者也与境外有密切关系,例如报告的4例血友病病人皆因使用进口凝血因子而被感染。
(2)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思想
这一时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艾滋病是同西方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是从境外进来的,因此,只要守住国门就能杜绝,于是,形成了所谓“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策略。
(3)主要政策内容
1985年12月,卫生部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加强监测,严防艾滋病传入》的研究报告,强调艾滋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与外籍人员有性关系的人员需检测。1986年,卫生部实施《性病监测工作试行方案》,其中要求对艾滋病加强监测。1986年,国家教委和卫生部《关于对外国留学生进行艾滋病检查的通知》要求,在华居留期限一年以上的外国留学生和外国学者必须进行HIV检测。这一阶段防治政策特征主要表现为严把国境关:注重国境监测,严防传入;同时,强调道德宣传,严惩卖淫,嫖娼等行为。
(二)利用优良传统伦理道德预防控制措施
(1)尊重和不歧视
不因患艾滋病而受到歧视,而应当关心和尊重病人关心艾滋病人的情绪和精神需求,多给予他们安慰和帮助。
(2)严肃对待和为病人保密
在艾滋病的治疗中,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保护患者的隐私,将患者隐私公诸于众。甚至有些医务人员防治艾滋病的知识水平低下,对患者充满鄙视,导致泄密事件不断发生。不良影响常易导致病人的心理失衡,从而加速病情的发展和病人的死亡因此,从事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工作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泄漏有关信息,防止社会歧视。
(3)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系统化
艾滋病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它需要全民参与和支持在專业理论指导下针对性地进行活动艾滋病也是一种科普宣传工作要将健康教育全面普及注重人际传播和效果评价因此艾滋病健康教育要将理论知识,传播技巧和传播介质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艾滋病有效防治和控制工作。 (4)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传播不仅仅是知识理论体系更要注重内容多元化,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将行为落实到实际中去依照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传播方式以及技巧注重传播效果评价尽管传播覆盖面广泛但缺少评价和反馈得不到针对性效果因此在进行多元化传播的同时要对人群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将艾滋病健康教育,其他性疾病,社区卫生服务,学习卫生组织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鼓动全民参与健康教育活动。
(5)艾滋病健康教育实现现代化
要使得艾滋病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更便于传播就要对健康教育服务实现现代化手段利用各种多媒体方式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引用多种形式来传递健康信息如文字,图片,动画,微电影等艾滋病是属于较为特殊且私密性的疾病它主要传播途径是性行为部分人因为感染到艾滋病会在网络上公开寻求关于艾滋病的信息产生紧张心理而通过网络的保密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这类人的紧张心理真实接受健康教育。
(6)传统性道德是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现行的艾滋病预防策略既未把传统性道德视作衛生资源,也未把强化传统性道德作为预防措施,这是重大的缺陷和失。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原则来认识性道德,就可以明确地将包括传统性道德在内的一切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因素纳入预防策略,而不仅仅是疫苗特效药、避孕套,减少性交对象等生物医学和心理行为因素从相同的时间内该国艾滋病传播的速度比中国高出200倍来看,传统性道德既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又是巨大的卫生资源对于人口众多,物质卫生资源缺乏的中国来说,更应重视这一无形的精神力量为把预防艾滋病的策略建立在强化传统性道德的基础上,必须从认识强化传统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社会医学措施。
(7)大力宣传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是维系我们民族生存的伟大人文力量,它是无形的,然而处处都显示出它的存在以强化传统道德中的优良传统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策略,既把教育群众遵守性道德视为遏制艾滋病流行最有效的根本性措施,又把激励群众重视传统性道德作为预防艾滋病的最重要和最巨大的卫生资源来开发。
(三)国家的政策性建议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由国务院总理担任组长的国务院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领导小组,统筹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与多部门间的合作,以及相关资金的落实与分配,使用与评价,领导各级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深入而持久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
(2)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国务院预防控制艾滋病专家委员会,将专家委员会再分成基础性研究,综合性研究,监测与检测,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治疗,咨询与社会支助等五个分委员会。根据实际的需要在专家委员会内设立重要课题研究组,参加人员可以横跨各个分委员会,集中我国在这些相关领域的主要专家,研究与制定各类技术指南和相关政策的草案,并且通过国务院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政策性文件。
(3)促进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特别是需要调动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强调大众媒体的参与并加强其作用,将有关知识传播到广大农村,提高流动人口的预防意识,促进生活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反对歧视。促进多部门合作重视多部门及非政府机构在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利用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共同做好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
(4)加快农村医疗制度建设
在推动抗病毒药物国产化进程的同时,加快农村地区医疗保健网的建设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认真地落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权利和义务。
三、结束语
珍爱人生,人人洁身自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夫妻双方要重视婚姻和家庭的价值,互相忠贞,不要有婚外性行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珍惜我们民族千古不朽的生存精神,不可因富有而嫖娼,不能因贫穷而卖淫,更不得倚仗权势玩弄异性。“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曾一度背离传统性道德的人们,不要为昨日的失误而妨碍今日去接受和追求真理。我们虽然不可能指望每一个人都会接受传统的性道德,但是珍视中华文化的人,善良和理智的人,有着高尚情操的人,以及至少还知道爱护自己生命的人,是会自觉地以传统的性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道德对于维护我们民族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广泛而又深远的意义历史上,它曾经护佑了民族的健康繁衍和推进了文明进步;今天又必将对我国预防艾滋病的策略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成为有效遏制艾滋病流行的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陈静,易著文,鲁建云,等.消除歧视,提供关怀,防治艾滋病[J].实用预防医学,2005 12(3):705-707.
[2]李兴民,王明旭.现代行为医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
[3]卢启华,阮丽萍,邹从清.医学伦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吴尊友.大力开展我国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0 ,4(1):4-8
[5]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R].2011.
[6]吴尊友.中国艾滋病防治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2):1505一507
关键词:艾滋病;歧视;治疗;道德要求;策略;趋势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病毒有终生传染的特性,对人的免疫系统造成无法修复的破坏,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中,最大的障碍来自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第16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确定为“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旨在鼓励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鼓起生活的勇气,勇敢面对现实,提高生活质量。强调以消除歧视,倡导关爱的精神来鼓励全社会积极行动,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创造更为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各国都在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歧视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联合国特别联大艾滋病承诺宣传中第58条指出:保护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从我国开展关于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工作之后,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宣传艾滋病健康教育,合理利用优良传统伦理道德,呼吁民众积极参与。
一、艾滋病现状
艾滋病目前的现状使得艾滋病防治工作仍然非常严峻,许多国家处于艾滋病严重流行期。截止到2010年,因艾滋病死亡人数已经达到500万人,全球有7500万人遭受感染。而目前还没有医治艾滋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导致着更多人走向死亡,因此,要让没有受到感染的人们具备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是人类目前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公民对艾滋病还缺乏着正确的认识,尽管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了深刻认识,但是却不足以掌握其传播途径带来的危害性,不懂得如何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同时,艾滋病的检测和预防工作在许多地方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大部分人对艾滋病有恐惧感,不愿意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服务,存在歧视。因此,要正确利用健康教育对公民进行干扰性认识,改变其态度,营造良好氛围,帮助艾滋病检测和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艾滋病的控制不重视,许多地方的人对婚外性行为较为开放,街边小姐缺乏艾滋病知识,且患病几率很高,加上嫖客在思想上对该病不重视,当小姐与嫖客发生性行为以后极为容易导致艾滋病的传染,因此,提倡使用安全套是不仅仅是为了避孕所用,更多的还是为了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二、对艾滋病进行预防及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艾滋病变化及防控性途径
艾滋病防控政策的制定是各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对流行形势和趋势的判断为基础,同时,受到社会环境和认识水平的影响。综合分析,我国28年来防控经性传播艾滋病的工作主要分为下列几面阶段。
(1)严防传入
1985-1988年为我国艾滋病传入期,艾滋病病例呈零散分布状态。1985年我国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人,这一年全国只报告19例HIV感染者,疫情仅发生在7个省份;1988年之前,我国发现的HIV感染者主要是外籍公民,中国国籍感染者也与境外有密切关系,例如报告的4例血友病病人皆因使用进口凝血因子而被感染。
(2)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思想
这一时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艾滋病是同西方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是从境外进来的,因此,只要守住国门就能杜绝,于是,形成了所谓“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策略。
(3)主要政策内容
1985年12月,卫生部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加强监测,严防艾滋病传入》的研究报告,强调艾滋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与外籍人员有性关系的人员需检测。1986年,卫生部实施《性病监测工作试行方案》,其中要求对艾滋病加强监测。1986年,国家教委和卫生部《关于对外国留学生进行艾滋病检查的通知》要求,在华居留期限一年以上的外国留学生和外国学者必须进行HIV检测。这一阶段防治政策特征主要表现为严把国境关:注重国境监测,严防传入;同时,强调道德宣传,严惩卖淫,嫖娼等行为。
(二)利用优良传统伦理道德预防控制措施
(1)尊重和不歧视
不因患艾滋病而受到歧视,而应当关心和尊重病人关心艾滋病人的情绪和精神需求,多给予他们安慰和帮助。
(2)严肃对待和为病人保密
在艾滋病的治疗中,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保护患者的隐私,将患者隐私公诸于众。甚至有些医务人员防治艾滋病的知识水平低下,对患者充满鄙视,导致泄密事件不断发生。不良影响常易导致病人的心理失衡,从而加速病情的发展和病人的死亡因此,从事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工作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泄漏有关信息,防止社会歧视。
(3)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系统化
艾滋病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它需要全民参与和支持在專业理论指导下针对性地进行活动艾滋病也是一种科普宣传工作要将健康教育全面普及注重人际传播和效果评价因此艾滋病健康教育要将理论知识,传播技巧和传播介质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艾滋病有效防治和控制工作。 (4)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传播不仅仅是知识理论体系更要注重内容多元化,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将行为落实到实际中去依照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传播方式以及技巧注重传播效果评价尽管传播覆盖面广泛但缺少评价和反馈得不到针对性效果因此在进行多元化传播的同时要对人群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将艾滋病健康教育,其他性疾病,社区卫生服务,学习卫生组织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鼓动全民参与健康教育活动。
(5)艾滋病健康教育实现现代化
要使得艾滋病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更便于传播就要对健康教育服务实现现代化手段利用各种多媒体方式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引用多种形式来传递健康信息如文字,图片,动画,微电影等艾滋病是属于较为特殊且私密性的疾病它主要传播途径是性行为部分人因为感染到艾滋病会在网络上公开寻求关于艾滋病的信息产生紧张心理而通过网络的保密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这类人的紧张心理真实接受健康教育。
(6)传统性道德是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现行的艾滋病预防策略既未把传统性道德视作衛生资源,也未把强化传统性道德作为预防措施,这是重大的缺陷和失。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原则来认识性道德,就可以明确地将包括传统性道德在内的一切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因素纳入预防策略,而不仅仅是疫苗特效药、避孕套,减少性交对象等生物医学和心理行为因素从相同的时间内该国艾滋病传播的速度比中国高出200倍来看,传统性道德既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又是巨大的卫生资源对于人口众多,物质卫生资源缺乏的中国来说,更应重视这一无形的精神力量为把预防艾滋病的策略建立在强化传统性道德的基础上,必须从认识强化传统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社会医学措施。
(7)大力宣传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是维系我们民族生存的伟大人文力量,它是无形的,然而处处都显示出它的存在以强化传统道德中的优良传统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策略,既把教育群众遵守性道德视为遏制艾滋病流行最有效的根本性措施,又把激励群众重视传统性道德作为预防艾滋病的最重要和最巨大的卫生资源来开发。
(三)国家的政策性建议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由国务院总理担任组长的国务院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领导小组,统筹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与多部门间的合作,以及相关资金的落实与分配,使用与评价,领导各级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深入而持久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
(2)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国务院预防控制艾滋病专家委员会,将专家委员会再分成基础性研究,综合性研究,监测与检测,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治疗,咨询与社会支助等五个分委员会。根据实际的需要在专家委员会内设立重要课题研究组,参加人员可以横跨各个分委员会,集中我国在这些相关领域的主要专家,研究与制定各类技术指南和相关政策的草案,并且通过国务院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政策性文件。
(3)促进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特别是需要调动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强调大众媒体的参与并加强其作用,将有关知识传播到广大农村,提高流动人口的预防意识,促进生活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反对歧视。促进多部门合作重视多部门及非政府机构在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利用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共同做好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
(4)加快农村医疗制度建设
在推动抗病毒药物国产化进程的同时,加快农村地区医疗保健网的建设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认真地落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权利和义务。
三、结束语
珍爱人生,人人洁身自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夫妻双方要重视婚姻和家庭的价值,互相忠贞,不要有婚外性行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珍惜我们民族千古不朽的生存精神,不可因富有而嫖娼,不能因贫穷而卖淫,更不得倚仗权势玩弄异性。“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曾一度背离传统性道德的人们,不要为昨日的失误而妨碍今日去接受和追求真理。我们虽然不可能指望每一个人都会接受传统的性道德,但是珍视中华文化的人,善良和理智的人,有着高尚情操的人,以及至少还知道爱护自己生命的人,是会自觉地以传统的性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道德对于维护我们民族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广泛而又深远的意义历史上,它曾经护佑了民族的健康繁衍和推进了文明进步;今天又必将对我国预防艾滋病的策略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成为有效遏制艾滋病流行的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陈静,易著文,鲁建云,等.消除歧视,提供关怀,防治艾滋病[J].实用预防医学,2005 12(3):705-707.
[2]李兴民,王明旭.现代行为医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
[3]卢启华,阮丽萍,邹从清.医学伦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吴尊友.大力开展我国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0 ,4(1):4-8
[5]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R].2011.
[6]吴尊友.中国艾滋病防治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2):1505一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