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价值在于让学生认知世界本质,能够熟知生物界的变化规律,而分层合作教学正好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笔者以分层教学的案例运用到实际生物实验课堂中,浅析此模式对于生物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分层合作;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
一、 引言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区分标准,通过系列考核明确每位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将分层教学和合作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依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系统地将学生划分层次,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为今后的实验合作作铺垫,实现实验教学的高效性。
二、 科学分组,重视学生个性差异
这里所提出的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并不是区别对待学生。相反,按照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可以让教师尽快掌握学生在哪个方面的不足和问题,也能掌控教学进度,找到不同层次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共性,让他们在某一长处继续发扬;对于各自的差异性,学生之间也能够互相学习,交换思维,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突破自身的不足。划分小组时,教师要对班级学生做一个仔细系统的了解,因为这关系到以后每一个实验的效果和进度。划分小组时,要做到能力均衡,这样才能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将小组进行评价和竞争。在每一个小组中选出一个领导能力强、性格特点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代表,带动小组成员,通过所有人的全力合作取得完美的实验成果。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不同,采用统一教学,这种一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参差不齐。而分层教学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完成能力,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中进行学习,让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而学习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能够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吗?”这一实验时,教师应根据实验需求和实验目标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划分,使得他们能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这一目标教学。初中生对新模式教学已经渐渐适应,他们的求知欲强,但某些同学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还有缺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指导,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机地整合,让能力强的帮助稍弱的学生,互相学习,通过合作共同进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最好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样才能锻炼他们的意志,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实验目标选择得当,避免单人“作战”
分组教学的关键自然是在布置一个实验目标时,避免只需要单人就可以完成的尴尬情境,教师在甄选实验目标时,要以多人合作为标准进行考量。比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时,就不适合分组实验教学。这个实验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检测,并不能体现一起合作的理念。
相反,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验器材,将教材中的基础实验进行一定的创新糅合,形成一个通过小组合作的综合性实验。实验具体步骤:
1. 实验目的: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探究光是不是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的条件。
2. 实验过程:学生分组后各自准备材料,每个学生都应该各司其职,比如,谁清理材料、谁先操作、由谁进行报告书写,最后的器材整理由谁负责。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职能所在,加强他们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3. 实验反思:每一个实验都反映了生物的变化现象,学生要对实验进行总结,认真做好实验报告,对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积极询问老师,完成自我总结。
分层合作教学,就是要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在面对一个实验时,不能只听取别人的实验结果,要自己开动思维分析。教师要保证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多与学生探讨实验进程,对于教学计划要分层进行,控制得当,不要出现简繁混杂的问题。第一个层次: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是什么;第二个层次:学生基本掌握实验器具的使用规范,遵守规则;第三个层次:深入研究对象,探寻其生长规律;第四个层次:超越自我,举一反三,将本实验的结果综合运用,为其他实验打下基础。
四、 教学总结,分层评价
在合作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在第一部分就已经提出小组划分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能力水平,可以做到基本平衡。而在实验之后对小组进行的评价是在学生合理竞争之下作出的科学判断,在此可以将小组进行分类:A代表小组学生对实验目标理解充分,实验过程准确高效,实验报告详细无误,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较强;B代表小组的基础知识不太扎实,但学习努力,实验方法、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表现较为一般;C代表小组的学生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相互之间没有协调合作,对待实验并不认真。当然,这里的评价只是针对小组的综合表现,并不包含小组中的所有成员。教师可以根据优秀、中等、一般的组合方式进行教学,让小组中成绩优异、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取长补短,弥补小组之间的差异。保证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平衡,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发展,激发他们的竞争合作意识。
其次,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通过以下几个层次综合考虑:知识结构层次、实验手段层次、关联结构层次、抽象拓展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划分为: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欲望一般、学习较为困难。总之,分层评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发展自我,彰显学生个性,找回学习的自信心。
五、 结束语
新的教学标准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不小的冲击,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课堂单纯的讲解和板书已经不是唯一传授知识的平台,作为生物的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和学校资源,通过实验去探索新的领域。在实验教学中,做好分层合作教学的工作,让学生拥有一个展现自我、和諧发展、拓宽眼界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金山.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学习·下,2015,(2).
[2]朱林美.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2013,(16).
作者简介:高炳达,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云霄和平中学。
关键词:分层合作;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
一、 引言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区分标准,通过系列考核明确每位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将分层教学和合作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依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系统地将学生划分层次,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为今后的实验合作作铺垫,实现实验教学的高效性。
二、 科学分组,重视学生个性差异
这里所提出的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并不是区别对待学生。相反,按照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可以让教师尽快掌握学生在哪个方面的不足和问题,也能掌控教学进度,找到不同层次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共性,让他们在某一长处继续发扬;对于各自的差异性,学生之间也能够互相学习,交换思维,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突破自身的不足。划分小组时,教师要对班级学生做一个仔细系统的了解,因为这关系到以后每一个实验的效果和进度。划分小组时,要做到能力均衡,这样才能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将小组进行评价和竞争。在每一个小组中选出一个领导能力强、性格特点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代表,带动小组成员,通过所有人的全力合作取得完美的实验成果。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不同,采用统一教学,这种一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参差不齐。而分层教学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完成能力,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中进行学习,让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而学习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能够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吗?”这一实验时,教师应根据实验需求和实验目标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划分,使得他们能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这一目标教学。初中生对新模式教学已经渐渐适应,他们的求知欲强,但某些同学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还有缺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指导,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机地整合,让能力强的帮助稍弱的学生,互相学习,通过合作共同进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最好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样才能锻炼他们的意志,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实验目标选择得当,避免单人“作战”
分组教学的关键自然是在布置一个实验目标时,避免只需要单人就可以完成的尴尬情境,教师在甄选实验目标时,要以多人合作为标准进行考量。比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时,就不适合分组实验教学。这个实验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检测,并不能体现一起合作的理念。
相反,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验器材,将教材中的基础实验进行一定的创新糅合,形成一个通过小组合作的综合性实验。实验具体步骤:
1. 实验目的: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探究光是不是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的条件。
2. 实验过程:学生分组后各自准备材料,每个学生都应该各司其职,比如,谁清理材料、谁先操作、由谁进行报告书写,最后的器材整理由谁负责。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职能所在,加强他们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3. 实验反思:每一个实验都反映了生物的变化现象,学生要对实验进行总结,认真做好实验报告,对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积极询问老师,完成自我总结。
分层合作教学,就是要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在面对一个实验时,不能只听取别人的实验结果,要自己开动思维分析。教师要保证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多与学生探讨实验进程,对于教学计划要分层进行,控制得当,不要出现简繁混杂的问题。第一个层次: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是什么;第二个层次:学生基本掌握实验器具的使用规范,遵守规则;第三个层次:深入研究对象,探寻其生长规律;第四个层次:超越自我,举一反三,将本实验的结果综合运用,为其他实验打下基础。
四、 教学总结,分层评价
在合作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在第一部分就已经提出小组划分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能力水平,可以做到基本平衡。而在实验之后对小组进行的评价是在学生合理竞争之下作出的科学判断,在此可以将小组进行分类:A代表小组学生对实验目标理解充分,实验过程准确高效,实验报告详细无误,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较强;B代表小组的基础知识不太扎实,但学习努力,实验方法、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表现较为一般;C代表小组的学生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相互之间没有协调合作,对待实验并不认真。当然,这里的评价只是针对小组的综合表现,并不包含小组中的所有成员。教师可以根据优秀、中等、一般的组合方式进行教学,让小组中成绩优异、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取长补短,弥补小组之间的差异。保证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平衡,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发展,激发他们的竞争合作意识。
其次,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通过以下几个层次综合考虑:知识结构层次、实验手段层次、关联结构层次、抽象拓展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划分为: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欲望一般、学习较为困难。总之,分层评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发展自我,彰显学生个性,找回学习的自信心。
五、 结束语
新的教学标准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不小的冲击,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课堂单纯的讲解和板书已经不是唯一传授知识的平台,作为生物的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和学校资源,通过实验去探索新的领域。在实验教学中,做好分层合作教学的工作,让学生拥有一个展现自我、和諧发展、拓宽眼界的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王金山.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学习·下,2015,(2).
[2]朱林美.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2013,(16).
作者简介:高炳达,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云霄和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