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白虎加人参汤;脓毒症
白虎加人参汤出自《伤寒论》,是临床常用的经方,主要用于阳明热盛伤津之证;而脓毒症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危重症,而中医药在脓毒症等急危重症的治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极大地降低了病死率,缩短了住院天数等;笔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实白虎加人参汤在治疗脓毒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此分析如下,希望能为中医药在急危重症的运用拓宽思路。
1 临床分析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白虎汤清热泻火,人参滋补阴津,同时以此扶助正气,防邪深入,又防寒药伤及脾胃。《伤寒论》中论及“白虎加人参汤”的条文主要有五条即原文第26、168、169、170、222条;归纳其主证为:烦渴,饮水不解,身热,汗出,恶寒,口渴,恶心,尿赤等,现代临床常用于暑热,小儿夏季热、流行性感冒、大叶性肺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热病属阳明气分热盛,气阴两伤的患者,也有运用的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种。
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伤寒、温病,认为脓毒症的发病病机为邪毒炽盛,正虚毒损。现代医学对脓毒症的认识较为全面,但是在治疗上仍没有较为明显的突破,认为脓毒症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由感染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引起,其病原体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炎性介质的大量释放而引起的全身效应。临床起病急,发展快,主要反应表现为:寒战,高热,或低热,神智淡漠或烦躁,昏迷;心率快,脉搏细数,呼吸急促或困难;当严重脓毒症继续发展,合并循环功能衰竭时,即为感染性休克。根据脓毒症的临床症状,主要将其分为以下证型:在脓毒症初期常见的表现:高热、寒战,多汗,烦躁甚至胡言乱语,神昏,舌质红降,苔黄燥,脉数,洪大,属“毒热壅盛证”。
中期因邪毒炽盛,正气亏虚,无力抗邪,多以“邪盛正衰”为主,表现为:烦躁不安,身热骤降,颧红,反应迟钝,神疲气短,汗出,舌质红少苔,口干不欲饮,脉细数无力,甚者可见神昏,喘急,大汗淋漓,舌淡苔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气随津脱”表现。脓毒症后期(恢复期)以“正虚写恋、气阴两伤”为主,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腰膝酸软,低热,舌红瘦小,少苔而干,脉虚细无力。可见脓毒症的整个疾病发展过程,在中医看来即“毒邪炽盛,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符合白虎加人参汤的病机特点;方中白虎汤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膏、知母有抗菌消炎、解热镇静的作用,人参益气养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认为“人参补五脏、安精神、止消渴、止渴生津液”。全方既能使高热消退,又能纠正西医治疗时因脱水等所致的气虚阴耗。此外脓毒症患者后期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认为乃“胃气衰败”,方中人参、粳米的运用,极大地顾护胃气,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机体免疫力增强,更利于后期恢复,使预后更好。
2 典型案例
患者邹某,男,57岁,2013年12月因“发热、咳嗽、咳痰10天,加重伴喘息、气促3天”入院,患者10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40.5℃,于当地医院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9.6℃,呼吸:34次/分,血压:97/54mmHg,心率126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肝脾未触及肿大。辅助检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26.4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9%,单核细胞百分比:2.4%,血红蛋白101g/L,淋巴细胞数:0.58×109/L,全血C反应蛋白:265mg/L。血气分析:氧分压:4.8kPa,二氧化碳分压:4.84.8kPa,酸碱度:7.33,乳酸:7.3mmol/L。生化全套提示低钠、低氯,肝肾功正常。胸部CT:双肺重度感染。血培养变形杆菌生长。中医四诊:患者少神,发热,喘息、气促,动则更甚,口渴,烦躁不安,出汗,神疲乏力,语音低微,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西医诊断:重症肺炎,脓毒症;中医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温病”范畴。由于感邪较重,人里化热,邪人气分,邪气盛,患者壮年,正气内存,奋起抗邪,正邪交争剧烈,肺失宣降,邪热不退,致阳明腑实,邪热耗气伤津,可见口渴、烦躁,大便干结,神疲乏力等证;辩证为“邪犯阳明,气阴两伤”。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方用白虎加人参汤:生晒参30g,石膏30g,炒米(自备)30g,知母15g,甘草l0g,水煎服,每日l剂,服3剂后,体温降至,38.0℃左右,诸症减轻,可少量进食。继用上方加玄参15g.服7剂后,体温降至37.5℃之间,诸症明显减轻,可在床旁活动,饮食明显增加,大便通畅,后继用上方,共治疗17天而愈。
3 结语
白虎加人参汤是仲景之方,其组方严谨,配伍得当,历来受到各医家重视,后世医家在临床中扩大了其传统应用范围,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此方运用于脓毒症,不但具有中药治疗中的效果平稳、持久的优势,避免了西药治疗中的药物损害,极大地缩短了脓毒症患者住院周期,提高了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伤寒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 徐兵.白虎加人参汤的妙用和启示.光明中医,2013,28(9):1963-1963.
[3] 刘清泉.对脓毒症中医病机特点及治法的认识.北京中医,2007,26(4):198-200.
[4] 韩非,刘秀茹.白虎加人参汤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医研究,2003,16(2):46-47.
白虎加人参汤出自《伤寒论》,是临床常用的经方,主要用于阳明热盛伤津之证;而脓毒症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危重症,而中医药在脓毒症等急危重症的治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极大地降低了病死率,缩短了住院天数等;笔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实白虎加人参汤在治疗脓毒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此分析如下,希望能为中医药在急危重症的运用拓宽思路。
1 临床分析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白虎汤清热泻火,人参滋补阴津,同时以此扶助正气,防邪深入,又防寒药伤及脾胃。《伤寒论》中论及“白虎加人参汤”的条文主要有五条即原文第26、168、169、170、222条;归纳其主证为:烦渴,饮水不解,身热,汗出,恶寒,口渴,恶心,尿赤等,现代临床常用于暑热,小儿夏季热、流行性感冒、大叶性肺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热病属阳明气分热盛,气阴两伤的患者,也有运用的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种。
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伤寒、温病,认为脓毒症的发病病机为邪毒炽盛,正虚毒损。现代医学对脓毒症的认识较为全面,但是在治疗上仍没有较为明显的突破,认为脓毒症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由感染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引起,其病原体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炎性介质的大量释放而引起的全身效应。临床起病急,发展快,主要反应表现为:寒战,高热,或低热,神智淡漠或烦躁,昏迷;心率快,脉搏细数,呼吸急促或困难;当严重脓毒症继续发展,合并循环功能衰竭时,即为感染性休克。根据脓毒症的临床症状,主要将其分为以下证型:在脓毒症初期常见的表现:高热、寒战,多汗,烦躁甚至胡言乱语,神昏,舌质红降,苔黄燥,脉数,洪大,属“毒热壅盛证”。
中期因邪毒炽盛,正气亏虚,无力抗邪,多以“邪盛正衰”为主,表现为:烦躁不安,身热骤降,颧红,反应迟钝,神疲气短,汗出,舌质红少苔,口干不欲饮,脉细数无力,甚者可见神昏,喘急,大汗淋漓,舌淡苔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气随津脱”表现。脓毒症后期(恢复期)以“正虚写恋、气阴两伤”为主,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腰膝酸软,低热,舌红瘦小,少苔而干,脉虚细无力。可见脓毒症的整个疾病发展过程,在中医看来即“毒邪炽盛,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符合白虎加人参汤的病机特点;方中白虎汤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膏、知母有抗菌消炎、解热镇静的作用,人参益气养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认为“人参补五脏、安精神、止消渴、止渴生津液”。全方既能使高热消退,又能纠正西医治疗时因脱水等所致的气虚阴耗。此外脓毒症患者后期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认为乃“胃气衰败”,方中人参、粳米的运用,极大地顾护胃气,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机体免疫力增强,更利于后期恢复,使预后更好。
2 典型案例
患者邹某,男,57岁,2013年12月因“发热、咳嗽、咳痰10天,加重伴喘息、气促3天”入院,患者10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40.5℃,于当地医院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9.6℃,呼吸:34次/分,血压:97/54mmHg,心率126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肝脾未触及肿大。辅助检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26.4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9%,单核细胞百分比:2.4%,血红蛋白101g/L,淋巴细胞数:0.58×109/L,全血C反应蛋白:265mg/L。血气分析:氧分压:4.8kPa,二氧化碳分压:4.84.8kPa,酸碱度:7.33,乳酸:7.3mmol/L。生化全套提示低钠、低氯,肝肾功正常。胸部CT:双肺重度感染。血培养变形杆菌生长。中医四诊:患者少神,发热,喘息、气促,动则更甚,口渴,烦躁不安,出汗,神疲乏力,语音低微,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西医诊断:重症肺炎,脓毒症;中医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温病”范畴。由于感邪较重,人里化热,邪人气分,邪气盛,患者壮年,正气内存,奋起抗邪,正邪交争剧烈,肺失宣降,邪热不退,致阳明腑实,邪热耗气伤津,可见口渴、烦躁,大便干结,神疲乏力等证;辩证为“邪犯阳明,气阴两伤”。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方用白虎加人参汤:生晒参30g,石膏30g,炒米(自备)30g,知母15g,甘草l0g,水煎服,每日l剂,服3剂后,体温降至,38.0℃左右,诸症减轻,可少量进食。继用上方加玄参15g.服7剂后,体温降至37.5℃之间,诸症明显减轻,可在床旁活动,饮食明显增加,大便通畅,后继用上方,共治疗17天而愈。
3 结语
白虎加人参汤是仲景之方,其组方严谨,配伍得当,历来受到各医家重视,后世医家在临床中扩大了其传统应用范围,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此方运用于脓毒症,不但具有中药治疗中的效果平稳、持久的优势,避免了西药治疗中的药物损害,极大地缩短了脓毒症患者住院周期,提高了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伤寒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 徐兵.白虎加人参汤的妙用和启示.光明中医,2013,28(9):1963-1963.
[3] 刘清泉.对脓毒症中医病机特点及治法的认识.北京中医,2007,26(4):198-200.
[4] 韩非,刘秀茹.白虎加人参汤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医研究,2003,16(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