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宗旨和特点的教学活动。个性化阅读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释放的过程;另一方面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 作用 途径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发展中,人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个性的和谐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与谋生,而是为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发掘人的个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是当代教育极为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创新性人才,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时代和民族的发展呼唤个性教育、呼唤个性化教学。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育应将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重要任务和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它强调学生是阅读的主人,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
理想的阅读教学境界就是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可以释放每一个学生的精神活动,最大程度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展现阅读个性,实现最有效的教学。只有让学生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学习,学生们个性化的创新特质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才能有充满色彩的阅读感受,并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思想的陶冶、能力的训练、个性的培养。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高层次的阅读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涵泳、体味,去获得独特的心理感受,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从而使人格得到升华。
1.发掘教材个性,培养学生个性。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中學时期是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较为剧烈的时期,因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内心情感的流露、个人见解和个性的展现。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从审美趣味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各自的特点。教材中的个性因素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会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影响。
首先,中学语文教材荟萃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特征,或体现真善美,或代表假恶丑。《项链》中的鲁瓦栽夫人可悲的虚荣心和为偿还债务所显示的可贵的刚强性格,《背影》中的“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语文课本中的这类素材也是不胜枚举的;另外,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作者的人格魅力,也会对学生起正确引导作用,像陆游、范仲淹、鲁迅等深切的忧国忧民意识;蒲松龄落第却笔耕不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身残志坚……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健康人格教育的好教材。
其次,文学语言也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语言共性使语言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工具,而语言的个性使语言具有永久的魅力。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勰主张“情在辞外”,作者在写作中一方面要根据一定语法规则来进行,以便大家能够理解;另一方面,作者也追求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特殊的意义和情感。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朱自清的散文则文笔婉曲、情感细腻、优美动人;老舍的语言纯朴自然;孙犁的语言清新淡雅。作家的个性,无论如何总是在他的作品中保持着,许多名家名篇正是靠着丰富的人生体验、个性化的语言魅力给读者提供广阔的自由解读空间,从而使作品摆脱“初衷”,超越时空,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2.释放阅读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提倡个性化阅读,可以促进独特想象,激发创新活力。与数理学科所具有的精确性不同,语文学科则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往往见仁见智。教师正可利用这一点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激发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清代学者赵翼在《闹居读书》诗中写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问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他强调读书和作文的用心贵在创造。如教读《杨修之死》,传统的解读一般框定为杨修之死是因为曹操心胸狭窄,嫉贤妒才,但有的学生则认为曹操曾数言:“知我者,郭公也。”郭公即曹操的心腹谋士郭嘉,曹操为何杀杨修而宠郭嘉,其关键因素在于杨修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杨修之死是性格缺陷所致,言之凿凿,极富创见。由此可见,提倡个性化阅读,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鲜明的个性意识,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就能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一些观点鲜明的疑难问题,虽然不一定全面、恰当,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在更大的空间、更弹性化的教学氛围中获得充分尊重和鼓励,在自主参与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思想的启迪、个性的释放和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孟柯.人生平台上的语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51.
[2]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236.
[3]程芳.不,一百种在那里——谈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J].河北教育,2004,(1):41.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 作用 途径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发展中,人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个性的和谐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与谋生,而是为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发掘人的个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是当代教育极为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创新性人才,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时代和民族的发展呼唤个性教育、呼唤个性化教学。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育应将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重要任务和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它强调学生是阅读的主人,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
理想的阅读教学境界就是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可以释放每一个学生的精神活动,最大程度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展现阅读个性,实现最有效的教学。只有让学生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学习,学生们个性化的创新特质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才能有充满色彩的阅读感受,并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思想的陶冶、能力的训练、个性的培养。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高层次的阅读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涵泳、体味,去获得独特的心理感受,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从而使人格得到升华。
1.发掘教材个性,培养学生个性。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中學时期是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较为剧烈的时期,因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内心情感的流露、个人见解和个性的展现。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从审美趣味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各自的特点。教材中的个性因素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会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影响。
首先,中学语文教材荟萃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特征,或体现真善美,或代表假恶丑。《项链》中的鲁瓦栽夫人可悲的虚荣心和为偿还债务所显示的可贵的刚强性格,《背影》中的“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语文课本中的这类素材也是不胜枚举的;另外,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作者的人格魅力,也会对学生起正确引导作用,像陆游、范仲淹、鲁迅等深切的忧国忧民意识;蒲松龄落第却笔耕不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身残志坚……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健康人格教育的好教材。
其次,文学语言也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语言共性使语言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工具,而语言的个性使语言具有永久的魅力。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勰主张“情在辞外”,作者在写作中一方面要根据一定语法规则来进行,以便大家能够理解;另一方面,作者也追求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特殊的意义和情感。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朱自清的散文则文笔婉曲、情感细腻、优美动人;老舍的语言纯朴自然;孙犁的语言清新淡雅。作家的个性,无论如何总是在他的作品中保持着,许多名家名篇正是靠着丰富的人生体验、个性化的语言魅力给读者提供广阔的自由解读空间,从而使作品摆脱“初衷”,超越时空,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2.释放阅读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提倡个性化阅读,可以促进独特想象,激发创新活力。与数理学科所具有的精确性不同,语文学科则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诗无达诂”,“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往往见仁见智。教师正可利用这一点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激发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清代学者赵翼在《闹居读书》诗中写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问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他强调读书和作文的用心贵在创造。如教读《杨修之死》,传统的解读一般框定为杨修之死是因为曹操心胸狭窄,嫉贤妒才,但有的学生则认为曹操曾数言:“知我者,郭公也。”郭公即曹操的心腹谋士郭嘉,曹操为何杀杨修而宠郭嘉,其关键因素在于杨修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杨修之死是性格缺陷所致,言之凿凿,极富创见。由此可见,提倡个性化阅读,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鲜明的个性意识,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就能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一些观点鲜明的疑难问题,虽然不一定全面、恰当,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在更大的空间、更弹性化的教学氛围中获得充分尊重和鼓励,在自主参与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思想的启迪、个性的释放和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孟柯.人生平台上的语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51.
[2]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236.
[3]程芳.不,一百种在那里——谈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J].河北教育,200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