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量与计量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小学数学的各个年级。教学计量单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生活经验,加强计量单位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沟通和应用,引导学生建立计量单位表象,储备必要的参照物,具备分析推断的意识和策略。
关键词:计量单位 表象 参照物
问题的缘起
近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对计量单位教学进行了研讨,老师们纷纷吐槽,看似简单的单位填写,学生出错率却是很高。如下面两题,分别是学生在学习了“克与千克”和“面积和面积单位”之后的练习,都是很常见的课后习题,可正确率却很低。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教学中碰到的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如:小刚身高134米,一个苹果重25千克,教室面积45米……
(1)一个鸡蛋约重()
A.4克 B.40克 C.400克 D.4克
(2)一本语文书的封面约是( )平方厘米
分析与诊断
一、概念本身的抽象性
计量单位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的第一学段(1~3年级),学生需要学习的常用计量单位有:货币单位(元、角、分);长度单位(厘米、米、毫米、分米);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重量单位(克、千克、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在第二学段(4~6年级)需要学习的计量单位有:容积单位(升、毫升);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数学课程标准》将“认识人币、时间单位、重量单位”纳入“数与代数”的“常见的量”的领域中,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容积单位、体积单位”纳入“空间与图形”的“测量”的领域中。
二、学生认知的特殊性
处于第一学段(1~3年级)的小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开展更多地依赖于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而第二学段(4~6年级)的小学生,虽说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具有抽象性质的题材,仍更多地凭借自身的感官对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这些解释往往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缺乏严格的推理和论证。
以三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的教学为例。在测量时,儿童需要在心理上或实际操作中把被测物体分成相等的单位,然后通过重复“摆放”该单位,根据单位重复的数量总和判断被测物体的总长度。比如在学生建立了1厘米、1分米、1米和1千米的表象后,学生认知8厘米,就会在头脑中形成8个1厘米的表象首尾相接摆放在一起。8分米、8米和8千米的新表象的建立同样如此。而这时,学生一旦缺乏建立有效、多样的参照物,随着计量单位习得的越多,各种量的變化,学生的认知将变得更加模糊。
三、教师教学的局限性
由于计量单位具有抽象性,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利用各种直观形象的学具或多媒体,引导唤醒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合理地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感受、理解计量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很多教师为了“图省事”或者仅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会正确填写单位,势必会削弱对这些计量单位概念的感悟,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计量单位表象。
仍以三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的教学为例,在练习或测验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长度单位乱用,概念之间关系混淆的现象,就这一情况,我与许多数学老师有过交流,有些老师就直接采用无奈的手段,让学生记住“测量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测量很长很长的物体用千米作单位。”而这屡试不爽的窍门,有时却并不管用。比如小刚身高134(),学生一看小刚身高应该是个长的物体,不假思索的填了米,而实际上学生如果用1米的表象来推断下,不言自明这个答案是很荒谬的。
对策和措施
正是由于概念本身的抽象性与学生认知特征之间的不协调,使得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产生了客观上的认知和接受障碍。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诊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对策和措施:
一、直观的表象建立,明晰各单位概念的内涵
1.多官参与体验,形成单位观念
对于小学生而言,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东西就容易被认识、被理解。尤其是计量单位的教学,学生单位表象的建立需要教师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
2.不断积累经验,强化单位观念
人的认知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学生对计量单位的认识也是这样。当学生在课堂上从生活情境中提取出计量单位表象,再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用亲身体验来强化和应用计量单位,这对学生概念的稳固和深化有着莫大的好处。
二、选取合理的参照物,实现表象间的对接和联通
在上面“分析和诊断”中提到过,学生在学习计量单位时,在心理上或实际操作中,把被认识的物体分成相等的单位,然后通过重复“摆放”该单位,根据单位重复的数量总和判断被测物体的总长度。而这一总长度一旦超过了学生可以感知的范围,对学生合理的单位选择带来很大的干扰。
三、通过概念的比较辨析,理解单位概念间的差异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各阶段分散与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内在联系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比较辨析,才能深化理解,才能获得清晰的概念。有些表面上相似,本质不同的事物往往是学生概念混淆,认识模糊,解题错误的根源。
总之,教学计量单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使得学生获得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并通过比较辨析明确单位间的异同,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有关计量单位的实际概念。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杨建坤:《小学计量单位教学的分析及策略》.《新课程》,2010、6.
[3]黄蓓燕:《前概念在量与计量教学中的运用》。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4
关键词:计量单位 表象 参照物
问题的缘起
近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对计量单位教学进行了研讨,老师们纷纷吐槽,看似简单的单位填写,学生出错率却是很高。如下面两题,分别是学生在学习了“克与千克”和“面积和面积单位”之后的练习,都是很常见的课后习题,可正确率却很低。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教学中碰到的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如:小刚身高134米,一个苹果重25千克,教室面积45米……
(1)一个鸡蛋约重()
A.4克 B.40克 C.400克 D.4克
(2)一本语文书的封面约是( )平方厘米
分析与诊断
一、概念本身的抽象性
计量单位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的第一学段(1~3年级),学生需要学习的常用计量单位有:货币单位(元、角、分);长度单位(厘米、米、毫米、分米);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重量单位(克、千克、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在第二学段(4~6年级)需要学习的计量单位有:容积单位(升、毫升);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数学课程标准》将“认识人币、时间单位、重量单位”纳入“数与代数”的“常见的量”的领域中,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容积单位、体积单位”纳入“空间与图形”的“测量”的领域中。
二、学生认知的特殊性
处于第一学段(1~3年级)的小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开展更多地依赖于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而第二学段(4~6年级)的小学生,虽说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具有抽象性质的题材,仍更多地凭借自身的感官对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这些解释往往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缺乏严格的推理和论证。
以三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的教学为例。在测量时,儿童需要在心理上或实际操作中把被测物体分成相等的单位,然后通过重复“摆放”该单位,根据单位重复的数量总和判断被测物体的总长度。比如在学生建立了1厘米、1分米、1米和1千米的表象后,学生认知8厘米,就会在头脑中形成8个1厘米的表象首尾相接摆放在一起。8分米、8米和8千米的新表象的建立同样如此。而这时,学生一旦缺乏建立有效、多样的参照物,随着计量单位习得的越多,各种量的變化,学生的认知将变得更加模糊。
三、教师教学的局限性
由于计量单位具有抽象性,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利用各种直观形象的学具或多媒体,引导唤醒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合理地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感受、理解计量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很多教师为了“图省事”或者仅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会正确填写单位,势必会削弱对这些计量单位概念的感悟,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计量单位表象。
仍以三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的教学为例,在练习或测验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长度单位乱用,概念之间关系混淆的现象,就这一情况,我与许多数学老师有过交流,有些老师就直接采用无奈的手段,让学生记住“测量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测量很长很长的物体用千米作单位。”而这屡试不爽的窍门,有时却并不管用。比如小刚身高134(),学生一看小刚身高应该是个长的物体,不假思索的填了米,而实际上学生如果用1米的表象来推断下,不言自明这个答案是很荒谬的。
对策和措施
正是由于概念本身的抽象性与学生认知特征之间的不协调,使得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产生了客观上的认知和接受障碍。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诊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对策和措施:
一、直观的表象建立,明晰各单位概念的内涵
1.多官参与体验,形成单位观念
对于小学生而言,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东西就容易被认识、被理解。尤其是计量单位的教学,学生单位表象的建立需要教师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
2.不断积累经验,强化单位观念
人的认知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学生对计量单位的认识也是这样。当学生在课堂上从生活情境中提取出计量单位表象,再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用亲身体验来强化和应用计量单位,这对学生概念的稳固和深化有着莫大的好处。
二、选取合理的参照物,实现表象间的对接和联通
在上面“分析和诊断”中提到过,学生在学习计量单位时,在心理上或实际操作中,把被认识的物体分成相等的单位,然后通过重复“摆放”该单位,根据单位重复的数量总和判断被测物体的总长度。而这一总长度一旦超过了学生可以感知的范围,对学生合理的单位选择带来很大的干扰。
三、通过概念的比较辨析,理解单位概念间的差异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各阶段分散与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内在联系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比较辨析,才能深化理解,才能获得清晰的概念。有些表面上相似,本质不同的事物往往是学生概念混淆,认识模糊,解题错误的根源。
总之,教学计量单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使得学生获得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并通过比较辨析明确单位间的异同,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有关计量单位的实际概念。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杨建坤:《小学计量单位教学的分析及策略》.《新课程》,2010、6.
[3]黄蓓燕:《前概念在量与计量教学中的运用》。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