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中成长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连戏产生于宋代。祁剧目连戏被祁剧艺人誉为“戏娘”,由于历史的原因,已有六十余年未曾与观众见面了。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指引下,2006年湖南省艺研所与湖南省祁剧院联合打造新版《目连救母》。我在《目连救母》中担任女主角——刘氏青提一角。
  祁剧是湖南地方大戏,历史悠久,名家辈出。《目连救母》又是一出历史渊源深厚的戏,扮演其中重要角色刘氏,又是新版,对我这样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演员,无疑出了一道难题。通过反复阅读剧本,我意识到:刘氏生活在封建社会,她对丈夫关心体贴,却又不愿听从丈夫要她“吃斋念佛”。她对穷苦乡邻十分关心,对下人仁慈,她爱子如命……是个感情复杂,内心冲突十分尖锐的角色。全剧十一折,刘氏的戏有九场,集唱、做、念、舞于一身。
  我认为创作角色,必须从人物出发,不管戏多戏少,都应该在规定情境中做戏。
  在刘氏“戏活”不多的场次里,我注重细节表演,例如《博施济众》,场面大,人物多,全场只有4分钟,但要体现出傅相、刘氏、傅罗卜广结善缘,周济贫苦人的行动。我是这样入戏的:当看到光着脚丫的哑女背着聋夫出现时,我立即主动的迎上去搀扶她,示意家院赠鞋赠银,并抚慰贫苦大众,这一连串的无声的动作表达,虽然不多,却充分体现刘氏的善良。生动地表演细节,对于人物刻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再如《刘氏咒誓》,台词不多,我仍坚持对细节的细腻处理。当夫君傅相生命垂危之际嘱托刘氏要“斋僧道,广布施,一辈子持斋把素念弥陀”,刘氏犹豫,儿子在耳边轻唤“母亲——”,我理解儿子的潜台词是“娘,父亲已危在旦夕,看在我父子两代人的情份上,我求您答应了吧——”一种“夫死从子”的封建思想使我无奈:“好,我一辈子持斋把素念弥陀”,边叹气边跪了下来,潜台词是:“哎,我能拒绝吗?”许多观众反映,虽然是淡淡的,却能感受到刘氏心里的抗拒和无奈。
  随着剧情的发展,进入到刘氏的重场戏,在导演的启发指导下,我的创作过程分为以下三步:
  一是精读剧本,与对手戏演员反复对台词,找语感,分析台词内涵,寻找潜台词。二是仔细揣摩人物此时此地的心理动作,设计人物舞台行为,包括四功五法的多种运用。三是不断地否认,不断地调整,包括舞台节奏、灯服道效等的融合,直到准确地再现“这一个”人物形象。
  《过奈何桥》是剧中表演难度最大,也是表现手法创新最多的一折。我首先用舞台行动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来分析人物。刘氏过奈何桥,是因违誓开荤,被阎君惩罚所致。她惧怕奈何如油泼如火烧,铜蛇张口,铁犬摇头的惨况;她为自己小小“过错”受此弥天大罪感到冤屈;她想要逃离,想要抗争……中国戏曲特别讲究美,追求美,创造美,于是产生了多样的绝活。我在导演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前辈艺术家的追求精神,借鉴前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处理刘氏过奈何桥的时候,采用祁剧特有的野性美的表演方式,真实的再现这一人物。传统的一桌二椅,在这里变成了一座具象的“桥”。刘氏在又冤又怕中被鬼差押出。踏上了如同平衡木一般又窄又滑的“奈何桥”。为突出刘氏过桥的艰辛,剧中多次采用高难程式戏剧技巧,如上桥时数次从桥面上滑下、踩空,用了单腿立,施转,三起三落,盘腿旋转加探海,一个咕噜毛,衔接劈叉。还有表现刘氏在逃跑中被鬼差抓回,用绳索捆绑时的串翻身,表现刘氏被鬼差踢倒在地时用抢背,还有那表现愤懑与抗争的双腿悬空跳,后飞燕,配以高亢呐喊式的快板唱腔,集戏曲表演程氏的唱、做、念、舞为一体,将情绪推上高潮,表现力极强。在这里,一切的表演技巧,都要做到服务于角色性格塑造的需要。 《目连救母》中《刘氏回煞》、《刘殿见母》是刘氏的重要感情戏,从母子相会的跌宕沉浮,到身陷地狱的痛苦煎熬,大段的唱腔和舞台调度步步深入地揭示刘氏激烈的内心冲突,层层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刘氏回煞》一折中,刘氏的主要行动是回魂看儿,我将它划分为如下几个层次:一是刘氏生命已逝,与儿别离的痛苦心理。二是见儿却不能近儿身的悲痛和悔恨。三是天晓离别,不知与儿何日相见的绝望与无奈。我通过祁剧高腔《桂枝香》、《山坡羊》等曲牌,用凄楚的声调,悲声轻唱,时紧时慢,忽高忽低。表现在寒风中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数次想抱儿,为儿盖衣裳,却又一次次地被佛光震开的悲苦无奈,舞台上下沉浸于母子浓情之中,最后,刘氏被鬼差押走,一束追光照在我的脸上,我眼含泪水,颤抖地无奈地呼喊着:“儿啊……”我人已入幕,那长长的想要摸儿的手臂还在寒风中颤动……
  《六殿见母》进一步表现母爱如山,情深似海。该场节奏是“先静后动”,我在地狱中受尽煎熬,锁链缠身,血凝白衣裳,忽闻远处有人唤“母亲”,无力的诵白:“屏住气,细听闻这声音好熟悉。”我静静地聆听,寻找,是他?!眼前一亮,分别十年哪,我不愿眨眼,怕是梦,时间定格在我与儿的眼神交流中,三千六百五十天,母子受尽煎熬,终于相聚了,我把儿子紧紧地抱入怀中。这是一场人与鬼同台的戏,我与同台演员认真挖掘目连戏表演艺术处理的内在魅力,这里有一段激情的唱腔,我用“滚唱”的技巧,如同说话般的节奏处理,一气呵成,用亮亢的高腔旋律唱出刘氏十年盼儿、想儿的煎熬,十年受难的痛苦,和终于见儿的酸楚快乐。每演到此,观众纷纷落泪。
  《目连救母》使我懂得了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创造,更加坚定了我做一个有爱的、奉献的、执着的优秀祁剧演员的决心。我在艺术创造中成长,我将为祁剧艺术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显然,面对彭学明这篇文字,任何学究式分析都有阉割它的危险。它是一个湘西汉子用四十多年极其个体化的生命方式,穿越苦痛,带着温润的血丝和体温的“活”的记忆。它不为理论而存在,它只是彭学明生命中热漉漉的个体追忆。由于这份追忆来得太实在,接近泥土,与那些大国家观、大民族观、大英雄观、大政治观等宏观记忆相比,显得太微不足道,只能构成一份“历史沉默”。面对这份“历史沉默”,彭学明知道它的巨大价值,知道它不可小
期刊
知道赵溅球其人其画是20年前。  那一年是五年一次的全国美术展览年(第七届),湖南展出的画展上一幅名为《红窑》的画,归类到中国画系列,却与熟知的山水画(当然更不可能是花鸟人物)毫无一点家族相似性,而且,全画完全用朱磦、朱砂画出,彻底排除了墨痕墨像。作者赵溅球是湖南益阳群众文化馆的一名画家。  湖南是1985新潮美术的重镇之一(其美术历史地位堪比清末湖南的维新变法运动),虽然谈不上传统中国画审美意识
期刊
编者按:彭学明是从湘西大山走出来的当代著名的散文大家,他饱含深情创作出版的长篇散文《娘》给当下中国文坛和广大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冲击,也再一次证明了文学无可替代的魅力。在新媒体语境和后现代思潮泛滥的今天,文学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借助网络的力量得到全面提升。为了探寻文学规律、作家的责任、文学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以及发掘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本刊特地约请聂茂教授与彭学明先生进行了深度对话。
期刊
2012年,雷锋牺牲五十周年。是年春天,神州大地重起学习雷锋的热潮,人们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宣传雷锋的事迹,重温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深入地开展学习雷锋的运动,发扬雷锋的精神。仅长篇小说而言,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黄亚洲的《雷锋》,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出版了谭仲池、彭海燕合著的《雷锋》。这两部长篇小说我均读过,各有特色。近日我比较从容地读了谭、彭合著的长篇传记小说《雷锋》。
期刊
在当前文坛上,海外“新移民作家”已成为一支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力量,在他们的创作中,有不少作品都涉及到了乡土中国,要想对这类作品进行评价自然有许多视角,这里要考察的只是其中存在的一个写作伦理问题,“所谓的写作伦理,其实就是一个用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去书写的问题。”① 简单说来,这些旅外作家的乡土叙事所存在的一个主要伦理问题就是西方想象与东方想象的失衡。具体而言,就是说很多作家在表述乡土社会和乡土人生时,要
期刊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影响文学发展的三要素说,所谓三要素,指的是时代、种族、环境三项内容。其中地理环境因素渗透于文学作品中所形成的地域特色与精神,为比较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就欧洲而言,有南北文学不同论(社会历史学派的史达尔夫人对此有专项研究)。就中国文学传统而言,北方、南方文学风格学上的分野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奠定,《北史·文苑传》在这方面有了第一次的理论陈述,民国时期的学者刘师培先生在《南
期刊
如果要问,当代作家如何在当前文坛获得一席之地,那么,这个答案可能会是——每一位作家需要有自己创作的独特性,并彰显出别样的创作个性,换而言之,就是每个“作家有独特的想法与不可模仿的声音”。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作家们一般都不大喜欢被研究者归入到某个流派、群体或者当作某种文学创作类型去研究。不过,当一口气阅读完2012年第3期的《创作与评论》时,我却忍不住要“碰触”下作家的这一“忌讳”,可能要讨得作家
期刊
杨剑龙教授1952年出生于上海,是67届初中生,初中时即遇上了“文革”,1970年春赴江西省靖安县插队落户,在那里度过了5年多的知青生活。杨先生1978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现江西师大)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写作教研室;1984年考入扬州师范学院(今扬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师从曾华鹏、李关元教授,毕业后到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96年在职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王铁仙教授,1998
期刊
近年来文坛涌现了一批聚焦高校知识分子的小说,如《桃李》、《欲望的旗帜》、《所谓教授》、《教授横飞》等,在这些小说中,象牙塔这个曾经令人无限神往的地方已不再是充满诗意、浪漫的乐土,而是变成了一个欲望横飞、光怪陆离的世界。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大众化时代的“眼球经济”,部分作家靠自爆内幕的方式来体现创作实绩,另一方面文化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阵痛远未消失,面对从“神魅时代”到“祛魅时代”的巨大变迁,
期刊
编者按:  2012年12月,在关于“世界末日”沸沸扬扬的各种预言里,贺岁片《人再囧途之泰囧》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惊喜。《泰囧》以平均每天近5000万票房的超强攻势,连续刷新国内电影市场的各项纪录。据不完全统计,该片至少刷新了中国影史10项纪录:公映首日3900万票房,创下周三上映影片最高票房纪录;12月15日全国3.3万场排片、9300万票房、278万观影人次,创下国产片单日排片纪录、单日票房纪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