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李人,广西钦州人,早年深造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专业。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艺艺术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联合国的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劳动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最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等荣誉。
其设计创作的陶艺作品500余件(套),获国内外大奖作品有40余件(套),代表作有“高鼓花樽”、“壮乡石榴瓶”、“壮魂花缸”等。殊荣之首的“高鼓花樽”,是2006年中国推荐到联合国的100个金奖作品之一,是取得荣誉的13件工艺品之一,也是广西的唯一,更是陶制品的唯一。而“壮乡石榴瓶”、“壮魂花缸”也分别于2007、2008年荣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除此还荣获“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科技成果”一等奖,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目前许多陶艺作品被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以及新加坡、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博物馆。
怀着孜孜以求的艺术抱负,怀着为陶艺技艺奉献的痴心,怀着振兴坭兴陶事业的决心,虽几经波折却痴心不改,虽年过花甲却壮心不已。他,就是中国著名陶艺大师——李人。屈原曾这样说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句话放在李大师的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在陶艺之路上,李大师一直以来都把振兴坭兴陶事业,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也在这路上尽情书写着浓墨重彩的人生。在李人的大师工作室里,我们见到了这位荣誉满身却朴实、和蔼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几句寒暄之后,我们就被大师带入他与坭兴陶的世界。
执着改变人生
钦州坭兴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和云南建水陶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同时也是钦州市的城市名片,自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后,便享誉中外。2010年,坭兴陶又入选为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近百年来,坭兴陶产品曾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评比并获得大奖40多项,产品远销东南亚,东欧、美洲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生长在坭兴陶之乡的李人从小就与坭兴陶结下了不解之缘。李人小的时候曾在钦州附小就读,学校跟坭兴陶厂只有一河之隔。由于对坭兴陶的好奇,小学三年级的他经常偷偷跟同伴游过河对面,看师傅们制作坭兴陶,经常流连忘返。中学时,李人出众的绘画天赋,令美术老师对他青睐有加,时常带着他和其他几个学生画画,这也成了他最早的艺术启蒙,让他开始对色彩、线条等绘画语言有了最基本的认识。
1967年,李人下乡插队到林场工作,由于有扎实的美术功底,绘制领导头像、制作伟人泥塑便成了他日常最主要的工作。由于表现出色,他经常荣获公社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1972年,随着国家恢复出口单位的政策,坭兴陶厂作为复苏单位之一,很快便恢复了生产。恰巧此时碰上知识青年大选拔,具有绘画特长的他被坭兴陶厂选中,从此,李人踏出了陶艺人生的第一步。
进入坭兴陶厂后,李人从做学徒开始,认真学习雕刻技艺。经历过苦难洗礼的他,突然获得了能一展所长的岗位,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心底洋溢着浓浓的幸福感,倍加珍惜。不管白天黑夜,他都一心扑在工作上。原计划三年的学习期,他缩短到一年。短短的一年时间,他便从老师傅那里学到了坭兴陶所有的装饰及成型方法。进步速度之快,让工友们都赞叹不已。鉴于他已熟练掌握坭兴陶传统技艺八大法,领导决定让他担任雕刻班班长。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年后他便转为了车间副主任,两年后正式成为车间主任。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早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已改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就派专家到钦州实地考察,陶瓷美术系学生来实地学习。李人有幸作为厂方代表参与接待工作,负责现场协助交流指导工艺学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领导看到他精湛的手艺,立即决定收他为徒。经校领导同意,他作为特招生免试入学,直接从二年级开始学。在北京学习的两年是短暂的,但这短暂的两年却让他受益匪浅,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像海绵一样充分吸收工艺美术专业知识,为今后充分解决坭兴陶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人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此时的他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重要选择。一方面学校想让他留校办工厂,另一方面市领导希望他为振兴钦州坭兴陶事业作贡献。两难之际,他还是选择回家乡作贡献。他说:“是钦州的一方水土养育了我,是钦州的坭兴陶事业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为钦州坭兴陶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陶艺路遇颠簸
回到坭兴陶厂后,李人担任了研究室主任一职。为加快发展钦州的坭兴陶事业,他组建了一支10余人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不断设计开发,生产了多款深受市场欢迎的日用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时间,钦州的坭兴陶产品名扬全国。可好景不长,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企业突然转型,坭兴陶厂面临欠债危机导致停产,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职工们纷纷辞职到广东谋生,工厂一夜之间变得无限的凄凉。此时,广东多位老板向李人伸出了橄榄枝,想通过高额报酬邀请他过去发展,但都被他拒绝了。怀着对振兴钦州坭兴陶事业的强烈使命感,他不但没有走,反而与几个同事一起思索着如何保护好坭兴陶厂,以待他日。通过多方努力,在市领导的关怀下,坭兴陶厂得以保留。李人则带领留守的职工继续在厂里做泥塑及绘画。
2000年,市场出现了转机,李人与同伴筹集了8万多资金,成立了陶艺公司。公司运转的初期无比艰难,幸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及媒体的大力宣传,才让坭兴陶重新恢复了生产。与此同时,市场也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找准市场后,很快就克服了困难。然而问题又来了,受传统大缸窑烧制法的局性,坭兴陶制作的损坏率较高,根本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为了突破这一难题,他们便不断往返于景德镇、佛山等地考察学习,最终采用了电窑制法。电窑烧成率高,但窑体小。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在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摸索攻关,终于突破了这一技术难题,寻找到了真正适应坭兴陶生产的窑。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钦州坭兴陶的生产迅速扩大,坭兴陶厂由最初的2、3家迅速发展到100多家,产值也由原来的几百万发展到现在的几个亿。自此,发展坭兴陶变成了钦州市政府的重点项目。
正是这样一段经历,成就了李人的今天,也把坭兴陶发展带入了快车道。都说坭兴陶是钦州的名片,而李人则是坭兴陶的名片。是他把“艺术、功能、工艺与市场的理念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了产品“艺术化、实用化与商品化的统一”,在他设计和制作的200多种坭兴陶新品种中有半数获国家和省部级奖,作品先后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藏。
兴陶艺展未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目前,李人已不再从事一线的技术工艺,而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指导坭兴陶的发展上来。已为坭兴陶事业奉献了近四十年的他,仍在不断思考行业的未来。他说:“钦州因坭兴陶而闻名,而坭兴陶却因人才而卓世。坭兴陶的兴旺,人才是关键,如何留住人才、吸纳高层次人才对坭兴陶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展钦州的坭兴陶产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集聚人才的政策:如人社部门评定工艺美术系列职称,促进年轻人不断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评大师则没有年龄限制,下至学徒,上至70多岁的爱好者,都踊跃参加,学习评比气氛浓厚。组织参加国家大展,开展技术培训班、职业道德培训班、行业设计评比、技术评比,不断提升行业水平。种种努力使钦州坭兴陶产业形成了本地人才不外流、外地人才不断涌入的局面。据统计,目前坭兴陶已经吸纳了全国八大省市的陶艺技术高手,发展至今已有4000多人的规模。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坭兴陶产业的发展,列入该市“十二五”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把坭兴陶作为钦州市城市的代表来建设,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一个2000多亩的坭兴陶工艺园及一条800亩的坭兴陶文化休闲商业街,预计未来5年内产值将增加到20亿左右。除此之外,还将设立坭兴陶历史博物馆及商业贸易基地。未来的钦州将更加美好,而未来的坭兴陶也将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蓝图。在谈到坭兴陶未来的发展时,李人说,他仍将继续配合市政府的长远规划目标,协助做好各企业的市场引导规范,为推进坭兴陶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李人,广西钦州人,早年深造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专业。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艺艺术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联合国的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劳动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最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等荣誉。
其设计创作的陶艺作品500余件(套),获国内外大奖作品有40余件(套),代表作有“高鼓花樽”、“壮乡石榴瓶”、“壮魂花缸”等。殊荣之首的“高鼓花樽”,是2006年中国推荐到联合国的100个金奖作品之一,是取得荣誉的13件工艺品之一,也是广西的唯一,更是陶制品的唯一。而“壮乡石榴瓶”、“壮魂花缸”也分别于2007、2008年荣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除此还荣获“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科技成果”一等奖,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目前许多陶艺作品被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以及新加坡、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博物馆。
怀着孜孜以求的艺术抱负,怀着为陶艺技艺奉献的痴心,怀着振兴坭兴陶事业的决心,虽几经波折却痴心不改,虽年过花甲却壮心不已。他,就是中国著名陶艺大师——李人。屈原曾这样说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句话放在李大师的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在陶艺之路上,李大师一直以来都把振兴坭兴陶事业,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也在这路上尽情书写着浓墨重彩的人生。在李人的大师工作室里,我们见到了这位荣誉满身却朴实、和蔼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几句寒暄之后,我们就被大师带入他与坭兴陶的世界。
执着改变人生
钦州坭兴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和云南建水陶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同时也是钦州市的城市名片,自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后,便享誉中外。2010年,坭兴陶又入选为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近百年来,坭兴陶产品曾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评比并获得大奖40多项,产品远销东南亚,东欧、美洲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生长在坭兴陶之乡的李人从小就与坭兴陶结下了不解之缘。李人小的时候曾在钦州附小就读,学校跟坭兴陶厂只有一河之隔。由于对坭兴陶的好奇,小学三年级的他经常偷偷跟同伴游过河对面,看师傅们制作坭兴陶,经常流连忘返。中学时,李人出众的绘画天赋,令美术老师对他青睐有加,时常带着他和其他几个学生画画,这也成了他最早的艺术启蒙,让他开始对色彩、线条等绘画语言有了最基本的认识。
1967年,李人下乡插队到林场工作,由于有扎实的美术功底,绘制领导头像、制作伟人泥塑便成了他日常最主要的工作。由于表现出色,他经常荣获公社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1972年,随着国家恢复出口单位的政策,坭兴陶厂作为复苏单位之一,很快便恢复了生产。恰巧此时碰上知识青年大选拔,具有绘画特长的他被坭兴陶厂选中,从此,李人踏出了陶艺人生的第一步。
进入坭兴陶厂后,李人从做学徒开始,认真学习雕刻技艺。经历过苦难洗礼的他,突然获得了能一展所长的岗位,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心底洋溢着浓浓的幸福感,倍加珍惜。不管白天黑夜,他都一心扑在工作上。原计划三年的学习期,他缩短到一年。短短的一年时间,他便从老师傅那里学到了坭兴陶所有的装饰及成型方法。进步速度之快,让工友们都赞叹不已。鉴于他已熟练掌握坭兴陶传统技艺八大法,领导决定让他担任雕刻班班长。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年后他便转为了车间副主任,两年后正式成为车间主任。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早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已改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就派专家到钦州实地考察,陶瓷美术系学生来实地学习。李人有幸作为厂方代表参与接待工作,负责现场协助交流指导工艺学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领导看到他精湛的手艺,立即决定收他为徒。经校领导同意,他作为特招生免试入学,直接从二年级开始学。在北京学习的两年是短暂的,但这短暂的两年却让他受益匪浅,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像海绵一样充分吸收工艺美术专业知识,为今后充分解决坭兴陶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人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得到了学院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此时的他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重要选择。一方面学校想让他留校办工厂,另一方面市领导希望他为振兴钦州坭兴陶事业作贡献。两难之际,他还是选择回家乡作贡献。他说:“是钦州的一方水土养育了我,是钦州的坭兴陶事业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为钦州坭兴陶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陶艺路遇颠簸
回到坭兴陶厂后,李人担任了研究室主任一职。为加快发展钦州的坭兴陶事业,他组建了一支10余人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地不断设计开发,生产了多款深受市场欢迎的日用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时间,钦州的坭兴陶产品名扬全国。可好景不长,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企业突然转型,坭兴陶厂面临欠债危机导致停产,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职工们纷纷辞职到广东谋生,工厂一夜之间变得无限的凄凉。此时,广东多位老板向李人伸出了橄榄枝,想通过高额报酬邀请他过去发展,但都被他拒绝了。怀着对振兴钦州坭兴陶事业的强烈使命感,他不但没有走,反而与几个同事一起思索着如何保护好坭兴陶厂,以待他日。通过多方努力,在市领导的关怀下,坭兴陶厂得以保留。李人则带领留守的职工继续在厂里做泥塑及绘画。
2000年,市场出现了转机,李人与同伴筹集了8万多资金,成立了陶艺公司。公司运转的初期无比艰难,幸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及媒体的大力宣传,才让坭兴陶重新恢复了生产。与此同时,市场也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找准市场后,很快就克服了困难。然而问题又来了,受传统大缸窑烧制法的局性,坭兴陶制作的损坏率较高,根本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为了突破这一难题,他们便不断往返于景德镇、佛山等地考察学习,最终采用了电窑制法。电窑烧成率高,但窑体小。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在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摸索攻关,终于突破了这一技术难题,寻找到了真正适应坭兴陶生产的窑。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钦州坭兴陶的生产迅速扩大,坭兴陶厂由最初的2、3家迅速发展到100多家,产值也由原来的几百万发展到现在的几个亿。自此,发展坭兴陶变成了钦州市政府的重点项目。
正是这样一段经历,成就了李人的今天,也把坭兴陶发展带入了快车道。都说坭兴陶是钦州的名片,而李人则是坭兴陶的名片。是他把“艺术、功能、工艺与市场的理念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了产品“艺术化、实用化与商品化的统一”,在他设计和制作的200多种坭兴陶新品种中有半数获国家和省部级奖,作品先后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藏。
兴陶艺展未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目前,李人已不再从事一线的技术工艺,而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指导坭兴陶的发展上来。已为坭兴陶事业奉献了近四十年的他,仍在不断思考行业的未来。他说:“钦州因坭兴陶而闻名,而坭兴陶却因人才而卓世。坭兴陶的兴旺,人才是关键,如何留住人才、吸纳高层次人才对坭兴陶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展钦州的坭兴陶产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集聚人才的政策:如人社部门评定工艺美术系列职称,促进年轻人不断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评大师则没有年龄限制,下至学徒,上至70多岁的爱好者,都踊跃参加,学习评比气氛浓厚。组织参加国家大展,开展技术培训班、职业道德培训班、行业设计评比、技术评比,不断提升行业水平。种种努力使钦州坭兴陶产业形成了本地人才不外流、外地人才不断涌入的局面。据统计,目前坭兴陶已经吸纳了全国八大省市的陶艺技术高手,发展至今已有4000多人的规模。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坭兴陶产业的发展,列入该市“十二五”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把坭兴陶作为钦州市城市的代表来建设,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一个2000多亩的坭兴陶工艺园及一条800亩的坭兴陶文化休闲商业街,预计未来5年内产值将增加到20亿左右。除此之外,还将设立坭兴陶历史博物馆及商业贸易基地。未来的钦州将更加美好,而未来的坭兴陶也将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蓝图。在谈到坭兴陶未来的发展时,李人说,他仍将继续配合市政府的长远规划目标,协助做好各企业的市场引导规范,为推进坭兴陶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