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2
摘 要 健身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结合了“中医”和“养生”的相关优秀理念。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中,社区健身气功的有效开展,不仅缓解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压力,还帮助居民达到了“强健身体,健康生活”的效果。笔者结合我国社区健身气功的开展现状,探索有效的促进措施。
关键词 社区健身气功 开展现状 促进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保养。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城市中的很多社区都在积极地开展着健身气功活动,帮助社区内居民增强体质,愉悦身心,进而更好地享受生活。目前,调查发现,部分城市开展过程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笔者结合当前的开展现状,探索有效地改进措施。
一、江西萍乡市区开展社区健身气功现状
(一)参与成员的性别、年龄以及学历现状
目前,在国内社区健身气功的主要参与成员中,男性约占到45%。尽管女性要多于男性,但是,差距并不明显。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对来讲,女性退休时间早,并且,不需要承担过多的家庭负担,空余时间略多些。通常情况下,社区健身气功的参与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青少年则是很少参与。其中的原因主要是青少年家庭责任重,导致精神压力大,其更加倾向于刺激性活动。在历史等原因的影响下,社区健身气功的参与者学历多在高中以上。相对于初中或小学文化的中老年人,高中以上学历的中老年人更加了解养生以及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所以,其对健身气功的功效更加重视,投入的热情亦是更大。
(二)活动场地需求
国内社区健身气功的活动场地主要集中在公园或者社区内的广场等稍大空地上。这些场地能够为活动者提供幽静、宽敞的活动空间。并且,就靠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区域,非常便利。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健身气功的活动场地已经略显狭小。
(三)组织管理现状
国内多数社区健身气功活动都是自发组织的,仅有很少一部分会有所在社区进行统一组织管理。而这种自发组织形式,往往带有明显的随意性,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区健身气功的健康、可持续开展。
(四)健身气功文化了解程度
目前,社区居民对健身气功的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了解。健身气功练习者多数只练习其动作,对于气功的内在文化了解较少,例如,健身气功的历史背景,健身原理,练习时的气息把握,健身气功所强调的由内引外等等。如此一来,可能会造成健身气功练习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江西萍乡市区社区健身气功开展的阻碍因素
对于练习者最好在一个清净、幽雅的环境中练习,并且要配上能舒缓神经的音乐。也就是说练习健身气功项目最好有一个固定的锻炼场所。但目前萍乡市各社区的设备都比较简陋,场地不固定、环境嘈杂,几乎无室内锻炼场馆,一到冬天练习者们根本不能集体练习。有些在家中,有些直接中断练习。这样,练习者很难能在练习过程中达到心意相守,长期练习。从而使健身气功的功效大打折扣。
三、江西萍乡市区社区健身气功开展的推动措施
(一)注重宣传,丰富活动内容
社区健身气功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当地的社区居民。所以,要想真正地将这一活动顺利地推广开来,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有效地提高社区健身气功的影响力度。当然,要想真正收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增加活动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当前的很多健身气功都并不受到中青年的喜欢,其更加喜欢内容丰富,带有刺激性的健身活动。所以,要对当前的健身活动种类进行适当扩大,使其能够同时满足多个年龄段群体的健身需求。例如:当前很多青少年对太极拳也是比较喜爱的,那么,社区健身气功中便可以适当地加入这类内容。
(二)加强社区室内健身场所建设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天都是比较寒冷的。室外并不适合长期的健身锻炼。如此,很多社区健身气功参与者便会选择在家中锻炼,或者直接等到春天继续锻炼。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参与者的参与积极性,更是会影响到参与者的健身效果。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冬季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如果不能有效锻炼,很容易影响到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社区健身气功的有效推进,社区的管理者应适当加强相应配套场馆的建设工作,为社区健身气功提供良好的室内活动场所。同时,还可以和一些高校或者公园等单位进行沟通,使其加大此类场馆的开放时间,进而更好地实现全民健身。从长远角度来看,拥有独立的社区室内健身场所不仅能够更好地完善对社区居民的服务工作,使其的健身需求得到实现,还可以通过“口口相传”,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健身气功锻炼中。同时,如此更是有效地增加了社区的知名度,为社区带来了更多的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提高社区健身气功指导人员数量以及素质
健身气功要想真正地在社区顺利开展,并得到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认可,就需要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指导人员,进而更好地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因此,作为政府基层服务部门,社区应该积极推进相关高素质指导人员的“吸纳”工作。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指导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指导作用。具体做法主要包括:1.与高校进行合作,借助高校资源,培养专业人才或为已存在的指导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工作,从而有效提高社区健身气功指导队伍的综合素质;2.加强同体育院校武术专业学生的合作关系,使其对健身气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从而在课余时间走入社区,为锻炼者进行动作指导。如此,在在校大学生获得一定经济收入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同时,亦是有效地增加了社区健身气功活动的指导能力,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更多参与者的广泛认同。 (四)提高组织力度,完善管理制度
社区健身气功多数呈现出自发组织特征。这说明作为社区的管理者,其在社区健身气功的组织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其推行的有关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改进,很容易对社区健身气功的健康、可持续推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要对相应的管理工作给予一定的宏观控制,从而有效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与政府有效联系,提高社区健身气功的组织力度
政府作为基层管理部门的中枢系统,其在社区健身气功管理上应起到重要的支持与指导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社区应同政府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增强自身在健身气功方面的理论学习以及管理经验。从而更好地对社区居民的健身气功活动进行组织管理,促使活动的组织工作更加规范、统一。
2.完善社区健身气功的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便于社区对健身气功的组织与管理,应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社区的相关组织部门要不断对现有的健身气功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将政府的有关部门确立为社区健身气功的管理核心,将社区以及附近的健身气功站点设置为健身气功的基层管理中心。并通过这些基层的管理调控中心对社区内的各个健身气功部门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进而实现健身气功部门对整个社区健身气功锻炼者的统一协调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社区居民的健身气功活动质量,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社区健身气功的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庞岩.上海市部分高校健身气功教学现状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 谷磊.我国健身气功电视推广研究[D].湖南大学.2012.
[3] 张晓燕.老年群体健身气功锻炼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2.
[4] 李煦.成都市国有企业开展健身气功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2.
[5] 陈小功.陕西省普通高校健身气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6] 冯存敬.河北省本科高校健身气功的开展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7] 陈晓卉.北京市健身气功推广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2
摘 要 健身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结合了“中医”和“养生”的相关优秀理念。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中,社区健身气功的有效开展,不仅缓解了城市居民的工作压力,还帮助居民达到了“强健身体,健康生活”的效果。笔者结合我国社区健身气功的开展现状,探索有效的促进措施。
关键词 社区健身气功 开展现状 促进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保养。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城市中的很多社区都在积极地开展着健身气功活动,帮助社区内居民增强体质,愉悦身心,进而更好地享受生活。目前,调查发现,部分城市开展过程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笔者结合当前的开展现状,探索有效地改进措施。
一、江西萍乡市区开展社区健身气功现状
(一)参与成员的性别、年龄以及学历现状
目前,在国内社区健身气功的主要参与成员中,男性约占到45%。尽管女性要多于男性,但是,差距并不明显。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对来讲,女性退休时间早,并且,不需要承担过多的家庭负担,空余时间略多些。通常情况下,社区健身气功的参与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青少年则是很少参与。其中的原因主要是青少年家庭责任重,导致精神压力大,其更加倾向于刺激性活动。在历史等原因的影响下,社区健身气功的参与者学历多在高中以上。相对于初中或小学文化的中老年人,高中以上学历的中老年人更加了解养生以及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所以,其对健身气功的功效更加重视,投入的热情亦是更大。
(二)活动场地需求
国内社区健身气功的活动场地主要集中在公园或者社区内的广场等稍大空地上。这些场地能够为活动者提供幽静、宽敞的活动空间。并且,就靠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区域,非常便利。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健身气功的活动场地已经略显狭小。
(三)组织管理现状
国内多数社区健身气功活动都是自发组织的,仅有很少一部分会有所在社区进行统一组织管理。而这种自发组织形式,往往带有明显的随意性,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区健身气功的健康、可持续开展。
(四)健身气功文化了解程度
目前,社区居民对健身气功的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了解。健身气功练习者多数只练习其动作,对于气功的内在文化了解较少,例如,健身气功的历史背景,健身原理,练习时的气息把握,健身气功所强调的由内引外等等。如此一来,可能会造成健身气功练习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江西萍乡市区社区健身气功开展的阻碍因素
对于练习者最好在一个清净、幽雅的环境中练习,并且要配上能舒缓神经的音乐。也就是说练习健身气功项目最好有一个固定的锻炼场所。但目前萍乡市各社区的设备都比较简陋,场地不固定、环境嘈杂,几乎无室内锻炼场馆,一到冬天练习者们根本不能集体练习。有些在家中,有些直接中断练习。这样,练习者很难能在练习过程中达到心意相守,长期练习。从而使健身气功的功效大打折扣。
三、江西萍乡市区社区健身气功开展的推动措施
(一)注重宣传,丰富活动内容
社区健身气功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当地的社区居民。所以,要想真正地将这一活动顺利地推广开来,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有效地提高社区健身气功的影响力度。当然,要想真正收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增加活动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当前的很多健身气功都并不受到中青年的喜欢,其更加喜欢内容丰富,带有刺激性的健身活动。所以,要对当前的健身活动种类进行适当扩大,使其能够同时满足多个年龄段群体的健身需求。例如:当前很多青少年对太极拳也是比较喜爱的,那么,社区健身气功中便可以适当地加入这类内容。
(二)加强社区室内健身场所建设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天都是比较寒冷的。室外并不适合长期的健身锻炼。如此,很多社区健身气功参与者便会选择在家中锻炼,或者直接等到春天继续锻炼。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参与者的参与积极性,更是会影响到参与者的健身效果。尤其是对中老年人,冬季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如果不能有效锻炼,很容易影响到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社区健身气功的有效推进,社区的管理者应适当加强相应配套场馆的建设工作,为社区健身气功提供良好的室内活动场所。同时,还可以和一些高校或者公园等单位进行沟通,使其加大此类场馆的开放时间,进而更好地实现全民健身。从长远角度来看,拥有独立的社区室内健身场所不仅能够更好地完善对社区居民的服务工作,使其的健身需求得到实现,还可以通过“口口相传”,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健身气功锻炼中。同时,如此更是有效地增加了社区的知名度,为社区带来了更多的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提高社区健身气功指导人员数量以及素质
健身气功要想真正地在社区顺利开展,并得到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认可,就需要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指导人员,进而更好地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因此,作为政府基层服务部门,社区应该积极推进相关高素质指导人员的“吸纳”工作。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指导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指导作用。具体做法主要包括:1.与高校进行合作,借助高校资源,培养专业人才或为已存在的指导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工作,从而有效提高社区健身气功指导队伍的综合素质;2.加强同体育院校武术专业学生的合作关系,使其对健身气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从而在课余时间走入社区,为锻炼者进行动作指导。如此,在在校大学生获得一定经济收入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同时,亦是有效地增加了社区健身气功活动的指导能力,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更多参与者的广泛认同。 (四)提高组织力度,完善管理制度
社区健身气功多数呈现出自发组织特征。这说明作为社区的管理者,其在社区健身气功的组织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其推行的有关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改进,很容易对社区健身气功的健康、可持续推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要对相应的管理工作给予一定的宏观控制,从而有效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与政府有效联系,提高社区健身气功的组织力度
政府作为基层管理部门的中枢系统,其在社区健身气功管理上应起到重要的支持与指导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社区应同政府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增强自身在健身气功方面的理论学习以及管理经验。从而更好地对社区居民的健身气功活动进行组织管理,促使活动的组织工作更加规范、统一。
2.完善社区健身气功的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便于社区对健身气功的组织与管理,应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社区的相关组织部门要不断对现有的健身气功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将政府的有关部门确立为社区健身气功的管理核心,将社区以及附近的健身气功站点设置为健身气功的基层管理中心。并通过这些基层的管理调控中心对社区内的各个健身气功部门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进而实现健身气功部门对整个社区健身气功锻炼者的统一协调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社区居民的健身气功活动质量,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社区健身气功的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庞岩.上海市部分高校健身气功教学现状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 谷磊.我国健身气功电视推广研究[D].湖南大学.2012.
[3] 张晓燕.老年群体健身气功锻炼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2.
[4] 李煦.成都市国有企业开展健身气功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2.
[5] 陈小功.陕西省普通高校健身气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6] 冯存敬.河北省本科高校健身气功的开展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7] 陈晓卉.北京市健身气功推广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