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数字化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k1981f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化及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化革命。对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基础条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对档案信息的利用程度。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化及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化革命。数字化是指以数字技术为特征,但是并非等同于数字技术,只有将数字技术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及大量的推广应用之后,才能出现广泛的数字化。我们现阶段还处于一个数字化的初级阶段,而这时的档案管理工作就是要将过去的所有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标准化的处理,为以后的数字化时代做好前期准备。尤其是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剧,各国之间的经贸和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同时我国的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些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数字化文件。对这些电子文件进行收集、管理具有与传统纸质文档管理完全不同的方式,加快对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开发,以最大可能的方式和手段来满足各个用户的需求,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一直是档案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档案资源的数字化
  1.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必须稳步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信息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必然要求。在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过程中应该预先定好一个进行档案数字化的目标与计划,然后根据当前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等外部条件的综合情况,以优先抢救最有价值的档案为基本原则,分批次的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对需要进行数字化的档案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档案的选择应该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同时,实施具体的数字化时,要制定一个电子档案标准,对电子档案的格式进行规范。
  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与计算机信息技术部门相协作,共同开发纸质档案的扫描系统、音频和视频档案的转换系统以及档案缩微转换系统,对不同载体的档案提出不同的转换要求,按照不同载体档案数据的转换要求将实物档案经过转换之后进行保存,确保处理之后的文件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系统性。
  2.加强对现有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现有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当前,各个档案管理部门所采用的软、硬件系统,档案管理类软件的数据库不尽相同,导致各种档案的文件格式多种多样,容易出现相互不兼容、数据不能共享的后果。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电子文件归档程序,构建一个统一、高效的电子文件数据收集、转换平台,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三、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积极构建起一个资源丰富、功能齐全的资源信息数据库。国家档案局所颁发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应该加强档案信息的建库和入网工作,尤其应该将各地的档案数据库纳入到当地的电子政务及信息港当中去。这明确的给我国新时期数字档案库的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出资源的优势作用,将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作为首要的任务加以重点开展。
  数据库建设是档案部门网络信息资源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部分。在对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扬长避短的方式,结合国际、国家的相关标准,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以电子政务平台作为依托,构建起一个资源丰富、功能齐全的档案综合数据信息库。例如,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等。
  2.建立布局科学的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是在数字信息时代进行档案资源信息传递与利用的重要阵地。为了确保档案馆的网络化建设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各个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的和当地政府沟通,使之在制定电子政务计划时将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纳入到规划当中,进行统筹管理,实现数字档案馆的科学布局。首先,可以以省级档案部门作为核心建立起省級间的数字档案馆网络,这样既能保证省级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及省级数字档案馆间信息的交流,同时还能确保省级部门间信息的横向交流;其次,可以在省级数字档案馆网下依照行政区划来逐层建立起下属的数字档案馆网络,采用内部的OA系统进行部门间的集成,实现档案的统一管理及规划。
  3.采用档案管理创新,形成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在动力。从本质上来讲,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资源的利用率及利用效果是检验服务工作的主要标准。在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在档案管理制度、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机制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的支持培训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档案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及网络化建设的需求,从内部形成资源开发的动力,提高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结语
  档案信息化建设及信息资源的利用时一项颇为复杂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抓住信息化建设的这个机遇,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为深度的利用和开发档案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炜.档案信息数字化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23).
  [2]高雪红.档案信息数字化进程给档案工作带来的问题及探讨[J].机电兵船档案,2010(4).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他练就了这样的奇功:能随意控制身体里血液的走向,可以用嘴从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吸出一大口鲜血,而身体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从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特异功能”背后有怎样的玄机
“法律信仰”一词在当今中国法学界早已成为一个几乎人人称颂的概念,但在这个初看起来似乎极有利于中国法制建设的概念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危险。这种危险就是对自由这个人类基本权利的侵犯。  一、自由的两种概念  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当中认为可以把自由分为两种意义层面,即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他认为消极自由就是‘免于……的自由’,也就是“在变动不居的,但永远可以辨认出来的界限以内,不受任何干扰。”而积极自由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由于教师和学生都是能动的主体,因而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没有师生关系的构建,就没有教育活动。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網络收集法等对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初中体育师生关系进行研究调查,得到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并且通过研究来帮助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优化和改善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当代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学内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难已成共识。大学生就业难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需要各方面发挥作用。本文从大学生的视角,对其就业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991年后,國家逐步放开了用人单位的自主权,打破了就业包分配的铁饭碗就业模式,企业与大学生之间开始形成了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大学生招生人数以年均超过25%的速
高职院校学报的功能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学报,高职院校学报刊载内容侧重于应用研究,优先发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的论文,面向一般的科技工作者,而研究型大学的学报内容侧重于理论性很强的学术性论文, 面向理论水平很高的专家学者;高职院校学报也不同于文艺性很强的文学类期刊,毕竟不是消遣性刊物。高职院校学报的专业学术性使其具有科技期刊的性质,其综合性、社会性的特点,又使他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因此
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技能型人才的供应却出现了不足。为了解现在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变化,本文通过介绍技能型人才的概念,以及技能型人才市场出现的紧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而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一、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是指那些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能力或专门的技术和知识,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的,并在实际的工作中,能
计算机的大量应用,使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成为必然,信息数字化打破了高校档案管理的传统模式,使其进行了一次“华丽转身”。本文就信息数字化对高校档案管理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档案已成为文化资源、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  1.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些学校把档案管理岗位视作“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而且已被公认是我国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人口老龄化国际会议标志着理解和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开始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现在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作为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12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1
本文对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的主要表现和如何加强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对于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在现代田径比赛中,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训练员更加注重了训练的技术性,训练的合理化、科学化加上当代人身体素质的提高,使田径运动的整体实力有很大的上升,运动员之间的实力也很接近,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凸显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而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初中数学课来说,一个良好的开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