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已经变得越来越智能,各种新的驾驶技术在不断的被应用和发明,本文分析了目前智能车载系统的主要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人机交互设计理论。
【关键词】:车载信息系统;车载交互方式;人机交互设计
【引言】:人们的生活已经被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深入影响,汽车也已经由以前单纯的代步工具变成了一种新的智能终端,越来越多的数字和通讯技术融入其中,这也改变了很多以往人们的驾驶习惯和驾驶感受,而国内外相关的针对性研究也很有限。因此,很有必要针对目前的
的车载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做一些研究。人机交互设计(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简写HCI)是一门研究用户与系统之间交互关系的学问,
本文以人机交互设计为基础,结合工业设计等相关领域来对车载系统的交互设计做一些探索和研究。
1、汽车车载信息系统的演变
如今,车载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特斯拉汽车的Model S大型车载信息屏、苹果的Carplay、谷歌的Android Auto包括都相继出现在汽车领域。这些科技巨头带动了汽车市场的巨大进步,为驾驶者提供了全新的感受。
最早的汽车车载信息系统可以追溯到1924年,雪佛兰装配了历史上第一辆带收音机功能的汽车。随后收音机逐渐成为了汽车标配。而几乎于此同时,车载导航仪也开始进入汽车。早期的车载信息系统主要有广播、导航、播放音乐等功能,屏幕是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器。总体来讲,功能单一,操作不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由于GPS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第二代车载系统
更加丰富和便捷,但仍然信息化程度不高。而后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如今的车载系统已经成为了网络世界的一个节点。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汽车的信息系统中,并且变得更加的智能化,
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安全、便捷的体验。现在很多车载系统使用10寸甚至更大的屏幕来实现更多的数字化操作,像特斯拉的Model S的超大中控屏给用户在操作行为和驾车体验上都带来了新的认知。
2、 近几年的车载信息系统的人机交互现状
目前全球众多科技和汽车公司都在车载信息系统领域不断增加投入研发,以期望在未来的
汽车市场占得先机,这其中不乏很多国内的汽车品牌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研发车载智能系统。目前最成熟的解决方案仍然是集中在利用更大的车载中控和更好的软件系统来对汽车进行智能化操作设置。但是,当前车载系统的软件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方法大多来自于传统领域。专门针对汽车系统进行的研究仍然显得投入有限,不过仍然有一些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比如谭浩、赵江洪、王巍的《汽车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结合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等方面对汽车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进行了探索,金宇阳的《基于可用性理论的大屏车载信息系统微交互设计研究》提出了微交互设计概念,从用户体验的很多细节入手分析车载系统的交互设计方法。
3、现阶段的车载人机交互方式现在以及存在的问题
3.1物理交互:
物理交互是汽车百年发展史最为成熟的操作方式,即通过方向盘、实体按键等设备操控汽车。这是目前最为基本、高效的交互方式。但物理交互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随着汽车功能的不断增加,物理按钮的数量增长给用户带来了很多困扰。
3.2触屏交互:
触屏交互最早是在移动设备上实现,之后随着技术的成熟也应用到了汽车领域,通过数字屏幕的软件操作系统来实现对汽车的控制,目前很多的汽车都配备了不同大小的触控中控屏来分担一部分汽车的操控功能。触屏交互相比物理交互更加的智能,解决了物理按钮一个按键只能对应单一功能的局限性,但是在复杂的驾驶环境下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操作的准确性上也不如物理交互准确、直接。
3.3体感交互
体感交互主要是利用摄像头识别人的身体动作来对汽车发出指令,这项技术主要来源于微软的Kinnect体感交互设备的技术,也是未来人机交互研究的重要趋势,但是目前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3.4语音交互
语音交互是通过驾驶者的声音来对车载系统发出指令,目前主要集中在导航系统的控制上,便于驾驶者解放双手,其局限性在于可用范围有限。
3.5眼动交互
眼动交互在很多智能手机都已经应用,这种直觉化的操控方式对于目前还只能用于辅助某些特定的功能,比如和增强现实结合,增强现实是将信息直接投影到汽车的前挡风屏幕上,产生虚拟图像,驾驶者可以目视前方获得需要的信息。
结语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发生了很多的改变,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未来的趋势,面对这个全新的领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和研究,本文主要从汽车车载信息系统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三个方面来分析目前车载人机交互设计的问题和可能性,汽车的人机交互设计不能照搬移动设备的设计经验和方法,也不能盲目的去应用各种新型的技术,最终的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活。相信未来的汽车一定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参考文献】:
[1]SCHMIDT A,SPIESSL W,KERN D. Driving Auto-motive User Interface Research[J].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2010(1-3),85-88.
[2] 谭浩、谭纪宇、景春晖:汽车人机交互设计,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1月1日)
[3] 金宇阳:基于可用性理论的大屏车载信息系统微交互设计研究, [D].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文.2015
【关键词】:车载信息系统;车载交互方式;人机交互设计
【引言】:人们的生活已经被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深入影响,汽车也已经由以前单纯的代步工具变成了一种新的智能终端,越来越多的数字和通讯技术融入其中,这也改变了很多以往人们的驾驶习惯和驾驶感受,而国内外相关的针对性研究也很有限。因此,很有必要针对目前的
的车载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做一些研究。人机交互设计(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简写HCI)是一门研究用户与系统之间交互关系的学问,
本文以人机交互设计为基础,结合工业设计等相关领域来对车载系统的交互设计做一些探索和研究。
1、汽车车载信息系统的演变
如今,车载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特斯拉汽车的Model S大型车载信息屏、苹果的Carplay、谷歌的Android Auto包括都相继出现在汽车领域。这些科技巨头带动了汽车市场的巨大进步,为驾驶者提供了全新的感受。
最早的汽车车载信息系统可以追溯到1924年,雪佛兰装配了历史上第一辆带收音机功能的汽车。随后收音机逐渐成为了汽车标配。而几乎于此同时,车载导航仪也开始进入汽车。早期的车载信息系统主要有广播、导航、播放音乐等功能,屏幕是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器。总体来讲,功能单一,操作不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由于GPS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第二代车载系统
更加丰富和便捷,但仍然信息化程度不高。而后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如今的车载系统已经成为了网络世界的一个节点。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汽车的信息系统中,并且变得更加的智能化,
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安全、便捷的体验。现在很多车载系统使用10寸甚至更大的屏幕来实现更多的数字化操作,像特斯拉的Model S的超大中控屏给用户在操作行为和驾车体验上都带来了新的认知。
2、 近几年的车载信息系统的人机交互现状
目前全球众多科技和汽车公司都在车载信息系统领域不断增加投入研发,以期望在未来的
汽车市场占得先机,这其中不乏很多国内的汽车品牌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研发车载智能系统。目前最成熟的解决方案仍然是集中在利用更大的车载中控和更好的软件系统来对汽车进行智能化操作设置。但是,当前车载系统的软件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方法大多来自于传统领域。专门针对汽车系统进行的研究仍然显得投入有限,不过仍然有一些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比如谭浩、赵江洪、王巍的《汽车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结合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等方面对汽车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进行了探索,金宇阳的《基于可用性理论的大屏车载信息系统微交互设计研究》提出了微交互设计概念,从用户体验的很多细节入手分析车载系统的交互设计方法。
3、现阶段的车载人机交互方式现在以及存在的问题
3.1物理交互:
物理交互是汽车百年发展史最为成熟的操作方式,即通过方向盘、实体按键等设备操控汽车。这是目前最为基本、高效的交互方式。但物理交互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随着汽车功能的不断增加,物理按钮的数量增长给用户带来了很多困扰。
3.2触屏交互:
触屏交互最早是在移动设备上实现,之后随着技术的成熟也应用到了汽车领域,通过数字屏幕的软件操作系统来实现对汽车的控制,目前很多的汽车都配备了不同大小的触控中控屏来分担一部分汽车的操控功能。触屏交互相比物理交互更加的智能,解决了物理按钮一个按键只能对应单一功能的局限性,但是在复杂的驾驶环境下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操作的准确性上也不如物理交互准确、直接。
3.3体感交互
体感交互主要是利用摄像头识别人的身体动作来对汽车发出指令,这项技术主要来源于微软的Kinnect体感交互设备的技术,也是未来人机交互研究的重要趋势,但是目前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3.4语音交互
语音交互是通过驾驶者的声音来对车载系统发出指令,目前主要集中在导航系统的控制上,便于驾驶者解放双手,其局限性在于可用范围有限。
3.5眼动交互
眼动交互在很多智能手机都已经应用,这种直觉化的操控方式对于目前还只能用于辅助某些特定的功能,比如和增强现实结合,增强现实是将信息直接投影到汽车的前挡风屏幕上,产生虚拟图像,驾驶者可以目视前方获得需要的信息。
结语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发生了很多的改变,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未来的趋势,面对这个全新的领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和研究,本文主要从汽车车载信息系统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三个方面来分析目前车载人机交互设计的问题和可能性,汽车的人机交互设计不能照搬移动设备的设计经验和方法,也不能盲目的去应用各种新型的技术,最终的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活。相信未来的汽车一定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参考文献】:
[1]SCHMIDT A,SPIESSL W,KERN D. Driving Auto-motive User Interface Research[J].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2010(1-3),85-88.
[2] 谭浩、谭纪宇、景春晖:汽车人机交互设计,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1月1日)
[3] 金宇阳:基于可用性理论的大屏车载信息系统微交互设计研究, [D].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