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思想政治活动课已成为了高中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思想政治活动课呈现出重预设、轻生成,多形式、欠系统等方面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活动的质量,需要重新树立模块教学的观念,教师在活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树立课程观,立足模块课程,尝试从整体上布局活动教学,进一步实现模块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模块化。
一、模块教学活动化的理论依据
要将思想政治活动课贯穿教学始终,解决活动教学多形式,欠系统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模块教学有整体的把握,在模块的视野下对活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教育部关于高考改革的方向,呼唤教师重新审视模块教学,做好模块教学的规划。
1.模块教学的理论基础。
就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而言,设有四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其中四个必修模块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不同的范畴,四个模块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以及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要求都有所区别。从逻辑关系上看,四个必修模块之间呈现并列的关系,共同构成了高中生立身处世的四个方面的常识。六个选修模块与四个必修模块之间呈现递进关系,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性,使高中的课程具有了灵活性。
2.模块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内在一致性。
活动教学是建立在“活动理论”基础之上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主体运用工具和符号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其结构系统如下图。
活动系统图
活动系统是群体性的建构过程,要求主体按一定规则、惯例,组成共同体,进行一定的分工、交流,协同行动;同时,活动主体通常需借助一定的工具、符号系统作用于客体。活动教学作为活动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指的是教师指导下,以技能性知识、情感性知识、问题性知识为基本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开放、创造的实践性活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学。模块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内在一致性。(1)两者均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模块教学和活动教学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不论是模块教学还是活动教学都要求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自主建构者、积极行动者。(2)两者均突出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最先在职业教育中运用模块教学,模块教学将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分解成若干环节,形成相应的模块。在高中课程的模块教学中,教材的编写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知识、技能、态度三维度的教学目标,每个模块每节课针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对应的知识范畴展开,强调从生活及活动情境中获取知识、情感和技能,进而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回归生活。
二、模块教学活动化的途径
在上述活动理论中,通过适宜的工具和符号的利用下,主体在从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扩展自己的感官又通过分工、交流、协商,把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智慧内化为已有。这里适宜的工具和符号就包括了活动体验和反馈提升两个环节的创设。
1、立足模块整体,创设“大活动”与“小活动”相结合的活动体验。
笔者按照活动规模和准备工作的复杂程度来分出“大活动”和“小活动”。思想政治学科活动教学的呈现方式,概括起来属于“大活动”有常见的:“模拟商品交易会”、“模拟听证会”、“模拟联合国”、社会调查参观等;属于“小活动”的有:学生剪报、小报、漫画、摄影、时事点评、辩论、演讲等,通过小制作和发言,表达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在开展整个模块教学前,教师需要对整个模块的教学有整体的部署。以《政治与生活》的模块教学为例,这个模块内容围绕公民、政府、我国政治制度及国际政治四个范畴的知识展开,模块内呈现了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协、民族与宗教、国际组织等多个主体。针对平日常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小活动”的方式,布置学生搜索相关时政材料和背景,开展时事点评活动,从时事点评的话题中引入教材内容的思考与教学。在多个主体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采用“大活动”的方式,举行一次“模拟听证会”,由学生分别担任各种主体的代表发言人,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切感受,强化知识内化的过程。“小活动”与“大活动”相结合,“小活动”自始至终的贯穿有利于学生保持活动学习的习惯,让教学中充满活跃的思维;“大活动”的适时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水平。基于高中教学任务较重,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一个模块教学中多个“小活动”贯穿始终,一次“大活动”总结提升的模式具有现实操作性,更好的实现了活动教学基于模块教学下的系统化整合。
2、改进评价机制,活动评价与模块评价相结合强化反馈提升环节。
为了推动活动教学的有效开展,充分释放活动教学内在的功能,必须对活动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的标准和过程都会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息息相关。当前模块教学的评价采用模块教学学分认定的表格。学习过程综合评价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教师给予学生过程综合评价时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我校当前采用的学分认定过程性评价标准为例,模块学分认定的评价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学习包材料和学段考试成绩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构成。其中学习包材料的评价则与活动教学的实施密切相关。
当活动教学贯彻整个模块教学时,活动的过程评价也必须与模块评价的成绩认定挂钩并且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样模块成绩的认定才能对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起到推动作用。教师重视评价反馈环节的创设,细致化、系统化的评价模式有利于巩固学生活动体验的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知识和技能上的提升,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模块教学活动化的理论依据
要将思想政治活动课贯穿教学始终,解决活动教学多形式,欠系统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模块教学有整体的把握,在模块的视野下对活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教育部关于高考改革的方向,呼唤教师重新审视模块教学,做好模块教学的规划。
1.模块教学的理论基础。
就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而言,设有四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其中四个必修模块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个不同的范畴,四个模块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以及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要求都有所区别。从逻辑关系上看,四个必修模块之间呈现并列的关系,共同构成了高中生立身处世的四个方面的常识。六个选修模块与四个必修模块之间呈现递进关系,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性,使高中的课程具有了灵活性。
2.模块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内在一致性。
活动教学是建立在“活动理论”基础之上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主体运用工具和符号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其结构系统如下图。
活动系统图
活动系统是群体性的建构过程,要求主体按一定规则、惯例,组成共同体,进行一定的分工、交流,协同行动;同时,活动主体通常需借助一定的工具、符号系统作用于客体。活动教学作为活动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指的是教师指导下,以技能性知识、情感性知识、问题性知识为基本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开放、创造的实践性活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学。模块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内在一致性。(1)两者均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模块教学和活动教学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不论是模块教学还是活动教学都要求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自主建构者、积极行动者。(2)两者均突出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最先在职业教育中运用模块教学,模块教学将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分解成若干环节,形成相应的模块。在高中课程的模块教学中,教材的编写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知识、技能、态度三维度的教学目标,每个模块每节课针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对应的知识范畴展开,强调从生活及活动情境中获取知识、情感和技能,进而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回归生活。
二、模块教学活动化的途径
在上述活动理论中,通过适宜的工具和符号的利用下,主体在从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扩展自己的感官又通过分工、交流、协商,把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智慧内化为已有。这里适宜的工具和符号就包括了活动体验和反馈提升两个环节的创设。
1、立足模块整体,创设“大活动”与“小活动”相结合的活动体验。
笔者按照活动规模和准备工作的复杂程度来分出“大活动”和“小活动”。思想政治学科活动教学的呈现方式,概括起来属于“大活动”有常见的:“模拟商品交易会”、“模拟听证会”、“模拟联合国”、社会调查参观等;属于“小活动”的有:学生剪报、小报、漫画、摄影、时事点评、辩论、演讲等,通过小制作和发言,表达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在开展整个模块教学前,教师需要对整个模块的教学有整体的部署。以《政治与生活》的模块教学为例,这个模块内容围绕公民、政府、我国政治制度及国际政治四个范畴的知识展开,模块内呈现了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协、民族与宗教、国际组织等多个主体。针对平日常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小活动”的方式,布置学生搜索相关时政材料和背景,开展时事点评活动,从时事点评的话题中引入教材内容的思考与教学。在多个主体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采用“大活动”的方式,举行一次“模拟听证会”,由学生分别担任各种主体的代表发言人,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切感受,强化知识内化的过程。“小活动”与“大活动”相结合,“小活动”自始至终的贯穿有利于学生保持活动学习的习惯,让教学中充满活跃的思维;“大活动”的适时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水平。基于高中教学任务较重,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一个模块教学中多个“小活动”贯穿始终,一次“大活动”总结提升的模式具有现实操作性,更好的实现了活动教学基于模块教学下的系统化整合。
2、改进评价机制,活动评价与模块评价相结合强化反馈提升环节。
为了推动活动教学的有效开展,充分释放活动教学内在的功能,必须对活动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的标准和过程都会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息息相关。当前模块教学的评价采用模块教学学分认定的表格。学习过程综合评价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教师给予学生过程综合评价时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我校当前采用的学分认定过程性评价标准为例,模块学分认定的评价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学习包材料和学段考试成绩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构成。其中学习包材料的评价则与活动教学的实施密切相关。
当活动教学贯彻整个模块教学时,活动的过程评价也必须与模块评价的成绩认定挂钩并且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样模块成绩的认定才能对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起到推动作用。教师重视评价反馈环节的创设,细致化、系统化的评价模式有利于巩固学生活动体验的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知识和技能上的提升,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